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08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推荐学习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必须把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的选择题答案栏上。

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1、选择题:

(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

用甲、乙、丙(三者基因型各不相同)3株果实为三角形的植株与果实为卵圆形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P

F1

F

2

甲×卵圆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约为15:

1

乙×卵圆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约为3:

1

丙×卵圆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约为3: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果实形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第一组的F2三角形果实中纯合子占1/5

C.第二组和第三组F2的基因型均有3种

D.乙×丙得到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约为3:

1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发生①和②过程

B.过程④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①③④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D.与①②④过程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

3.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此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C.此细胞有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会出现遗传病

B.若父母表现均正常,生了一个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儿,则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在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中,若儿子患病,则母亲一定患病

D.调查人群中色盲

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时,采用的调查方法相同,都需要随机性

5.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有关该遗传病的错误分析是

A.该遗传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几率为1/8

C.如果6号和7号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小孩还患该病的几率为1/4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几率为1/4

6.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7.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RNA的复制 ③转录④逆转录 ⑤翻译

A.①与③、②与④B.②与⑤、①与④C.①与④、②与③D.②与④、①与⑤

8.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

B.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C.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密码子与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9.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

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版,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10.如图为牵牛花花瓣细胞中H+进入液泡的生理机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B.图中b过程进行时,核糖体会沿着mRNA移动

C.图中H+进入液泡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D.说明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1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个体

B.人工诱变育种会改变基因结构,基因突变的方向由环境决定

C.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

1分离比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

1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紫外线能够损伤细胞内的DNA而引起基因突变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存在该病致病基因

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镰刀型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B.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幼苗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红绿色盲、并指病、血友病和猫叫综合征都由相关致病基因引起的

14.杰弗理C·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

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

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变化

15.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遗传物质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B.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RNA聚合酶和tRNA都能特异性识别RNA,合成它们的车间是核糖体

D

.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只能采用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16.下了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时

B.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和低温均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很可能发生在分裂间期

17.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正常分裂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突变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类型之一

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

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1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9.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C.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

20.下列细胞分裂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⑤

2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图中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多对基因控制的疾病,其遗传严格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

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C.经B超检查无缺陷的胎儿一定不会患遗传病

D.产前基因诊断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也有可能患遗传病

2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重要的事件。

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的症状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

B.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

C.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

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基因H的长度较基因h长

2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所以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很少

D.DNA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25.下表表示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55

-58位的氨

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

P:

脯氨酸;K:

赖氨酸;R:

精氨酸

A.Sl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

D.突变型的出现为枯草杆菌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6.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27.下列与育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从而产生更多新基因

B.杂交育种中F2出现的优良性状个体都需连续自交

C.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中染色体

数目与亲代相比减半

D.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28.下列各项中,适宜用诱变育种的是

A.获得无子果实B.培育综合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C.利用细菌生产胰岛素D.培育从未出现过的新品种

29.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是200by和8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Kpnl单独酶切得到1000by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4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A.

B.

C.

D.

30.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包括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可遗传变异不一定都能遗传给下一代

C.真核生物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中可能同时发生三种可遗传变异

31.下

列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B.人工诱变的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C.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D.常用的基因运载体有大肠杆菌拟核区的DNA,动植物病毒等

32.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33.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

C.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50%

D.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34.为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优良玉米品种aaBB(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②③④表示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方法①的最大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所需优良变异类型

C.过程⑤⑦常用秋水仙素处理,作用时期为分裂后期

D.经过程⑥得到的单倍体植

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

35.下列应用不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培育能产生乙肝疫苗的酵母菌B.培育能生产人类激素的绵羊

C.培育高产、优质的“太空椒”D.培育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每空1分,共10分)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时间____________,图中能够发生A与U相互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能够在细胞核中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一个细胞周期中,②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______次,需要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3)在研究甲图细胞的DNA复制时,开始将其放在低剂量3H﹣dT(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3H﹣dT可以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几分钟后,再转移到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取DNA进行放射性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据此图推测,甲细胞DNA的复制起始区在_____(填“高放射性”或“低放射性”)区域,复制的方向是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

列没有变化.由此说明__________.若要改变⑤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将图中缬氨酸变成甘氨酸(甘氨酸密码子为GGU、GGC、GGA、GG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

(5)已知某mRNA中

=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

=_____。

37.(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0分)洋葱(2n=16)是一种二倍体植物。

某小组利用洋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室温下,用清水培养洋葱。

待根长出约0.5cm时,将洋葱分组,并转入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中,分别培养12、24、48、72h。

②剪取根尖约0.5~1cm,用清水清洗并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冲洗后放入盐酸中处理。

③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然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

④制片并做压片处理,利用显微镜进行镜检。

⑤实验结果:

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四倍体细胞的诱导率(%)如表1、表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时间/h

12

24

48

72

0.05

32.6

23.3

19.4

17.2

0.1

23.5

19.8

15.3

10.3

0.2

2.5

0.3

0.0

0.0

表2洋葱根尖四倍体细胞的诱导率(四倍体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时间/h

12

24

48

72

0.05

18.7

22.6

26.1

32.2

0.1

20.0

32.5

39.0

43.2

0.2

17.7

30.0

35.8

40.2

(1)实验步骤②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漂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良苯酚品红是一种______性染料。

(2)表1数据中,洋葱细胞周期相对最短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表2数据中,最容易出现四倍体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表1、表2中的数据表明,秋水仙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的作用。

为使结论更具有可靠性,表中还应有一组_____________

的实验数据。

38.(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0分)普通甘蓝为二倍体(2n=18),通过育种得到四倍体。

(1)一般得到四倍体植株是利用试剂处理二倍体植株进行分裂的部位,上述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二倍体甘蓝正常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细胞,其含有的染色体彼此为___________染色体。

(2)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均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则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条(2分)。

(3)实际观察四倍体甘蓝的生殖器官,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前期多数为4或2条同源染色体联会,3条染色体联会或1条染色体单独存在的情况占少数;而中期则出现较多独立的1条染色体,且染色体总数不变,表明中期的时候联会的染色体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分)。

(4)上述情况表明:

四倍体甘蓝减数分裂过程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染色体的有关行为)异常(2分),导致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有17、19、21条等,说明细胞内出现了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的现象,使其育性_______(正常/减弱/增强)。

 

 

答案:

DBBBDCCBDBABBDBDACCCDDACBBADCCDBCDC

36.

(1)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④⑤①②④

(2)一解旋酶、DNA聚合酶

(3)低放射性b→a,b→c(4)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A→C(5)0.2

37.

(1)固定细胞形态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碱

(2)秋水仙素浓度为0.05%、处理时间是12h(2分)秋水仙素浓度为0.1%、处理时间是72h(2分)(3)改变细胞周期,诱导四倍体形成(2分)空白对照

38.

(1)多倍体育种非同源

(2)18(2分)(3)提前分离(2分)(4)联会及染色体分离(2分)个别染色体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