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14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docx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

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与对策

中文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其筹资现状和妥善解决其经营过程中的筹资困境问题。

当前银根紧缩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是由企业、银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形成的。

中小企业筹资难是一个当前我们必须处理好的紧迫现实问题,既然造成现在的筹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症结也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的治理。

在揭示出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基础上,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筹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筹资渠道的狭窄、银行经营服务理念的落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国家政策扶持不够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困境根本原因的结论。

进而进一步总结归纳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加强积累;银行机构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府部门要从多方面拓展筹资渠道便利中小企业筹资。

关键词:

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筹资渠道;对策

Abstract: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actasanimportantrolein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wemustcorrectlyunderstanditsstatusandhelpthemtoresolvetheproblemsofitsfinancingplightproperly.Undercurrentenviromentofthemoneymarketreduces,SMEsfinancingplightiscausedbytheenterprises,banks,andthegovernment.SMEsfinancingisdifficultatpresentandweneedtodealwiththepressingreality.Sincethecauseofthecurrentstatusoffinancingformanyreasons,thecruxofthesolutionshouldalsobebasedonacomprehensivetreatment.ThisarticleistorevealthedifficultyofSMEstoraisingmoney.Baseonthisfinding,wefindoutthisproblemmainlycausedbytheconfinefinancingchannels,defeatsoftheconductionofSMEsandlackingsupportofthegovernment.Therebywesummedupthebasicprincipleswhichcansettlethisissueproperly:

SMEsshouldupgradethemselvesfromtheirownconditionsandstrengthenitsaccumulation;BankinginstitutionsshouldchangemanagementconceptsandtheexpansionofcredittoSMEs;governmentdepartmentstoexpandfinancingchannelstofacilitateSMEsfinancingfromthevariousarea.

Keywords: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Financingplight;Fundraisingchannel;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技术创新、活跃市场及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小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和获利,资金是必需的,是最需要的,然而最缺的也是资金。

资金,是任何一个初创企业面向市场、打开市场以及进一步发展市场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市筹资难,资金供需严重脱节的现实,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此,极有必要探讨在新形势下对中小企业的筹资对策,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的竞争。

在国外,如德国、日本、美国,对中小企业的研究早已开展,理论上较成熟而且有着较先进的体系,在成熟理论的支持下,在具体措施上,这几个国家都有较完善的支持中小企业筹资的措施,在筹资上给予了较多的帮助。

国内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等滞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且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过快过热带来了一些泡沫和通货膨胀,央行采取了银根紧缩的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等,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进一步加剧。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揭示在中小企业筹资中,各个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筹资的作用,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对于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无论是政府、银行、证监会等部门都在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期解决或缓解此问题所引发的矛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说明中小企业筹资,表面上是一个资金问题,企业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企业内部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实质上反映出在资源配置机制的转变过程中,政府、银行、企业如何有机结合融入到新的市场金融体制中去。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筹资困境及问题的重要性

1、中小企业的界定

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制定公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的标准为: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可见,中小企业的标准主要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而制定。

2、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数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身积累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又加上往往缺乏有效的筹资管理机制和足够的抵押贷款担保等原因,使其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筹资困难的窘境,这主要表现在:

(1)筹资数量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为扩大生产,更新技术,维持正常生产需要,归还贷款,进出口资金需要等,中小企业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不足。

虽然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求通过外部筹资环境的改变,达到改善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

然而,目前效果还不理想,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筹资数量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自身积累较少,其次是通过外部筹集资金数量的不足。

(2)筹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筹资数量的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筹资渠道的不顺畅、筹资渠道的单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按中小企业的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筹资金包括的范围主要有业主自有资金,企业经营性筹资资金,企业间的信用贷款,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的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性基金的贷款等等;

(2)直接筹资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3)间接筹资是指短期和中长期贷款。

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4)政府扶持[1]。

表2-12003-2005各种筹资渠道的比重分析

自筹资金

间接筹资

直接筹资

政府扶持

2003

80.4%

12.1%

5.3%

2.2%

2004

84.2%

11.3%

6.5%

2.1%

2005

82.2%

9.8%

6.1%

1.9%

 

资料来源: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年度报告,2006年4月

从表2-1可知,2003-2005年三年间,在企业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所占比例最高,平均达到82.3%。

间接筹资渠道平均水平为11.2%,间接筹资是除了企业自筹资金外的主要筹资渠道,但是由于企业和银行的各自原因,使这一筹资渠道的利用存在局限性。

直接筹资平均6%,由于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门槛较高,能运用这个渠道的企业数量较少。

政府扶持2.1%,在国外,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外情况来看,政府资金支持一般能占到中小企业外来资金的10%左右,具体是多少则决定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相对重视程度以及各国企业文化的传统[2]。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扶持资金只占到2%左右,跟国际的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总体来说,企业的资金来源集中在自筹资金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筹资渠道单一。

由于中小企业在充当经济增长主体、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独特功能为实践所证明,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当前扩大资产规模和赢利总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商业银行为将来培植金融资源和扩大中型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需充分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拿出措施,解决或者缓解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

三、   目前银根紧缩环境下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加剧

1、当前稳中从紧的宏观经济形势

2007年上半年国家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有效地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但专家指出,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的同时,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需要清醒认识:

投资增幅仍在高位运行,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比去年同期回落,但仍达25.9%;信贷增长仍然偏快,2007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达到去年全年的80%,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2007年上半年的GDP同比增长11.5%。

根据国家发改委报告,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偏快”的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偏快”向“全面过热”转化的风险。

在一些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中又出现通胀压力有所加大、资产泡沫由房市向股市蔓延等新问题。

在持续紧缩的宏观背景下,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经济运行出现反复性“偏快”的根本症结在于持续性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张,两股强大力量的结合给宏观调控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国家将继续推行稳中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2、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银行信贷增长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沉积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老问题,自1995以来表现日益突出。

目前银根紧缩,央行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原本贷款难的中小企业贷款变得更加困难,一些行业将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调整压力,比如房地产行业。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无论是企业的项目贷款,还是百姓的房地产按揭消费贷款都将受到抑制,如果一味寄希望于获取银行贷款,很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事实上,面对央行所采取的种种货币政策,银行也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部分银行停止放贷业务的情况。

即使是企业将票据进行贴现,一般情况下也很难获得贴现,即使能获得贴现,贴现率也高的惊人,有的甚至比同期贷款利率还要高。

这样的话,企业一来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二来面临着高额的财务费用。

有机构预测,2008年银行信贷增长目标估计会降低到13%水平上(即假定GDP增长9%,CPI增长4%)。

不过,如果2007年年底银行信贷规模上升到3.7万亿,那么2008年的银行信贷规模仍将达到4.18万亿。

也就是说,按照2008年的银行信贷规模最高量不会大于4.2万亿。

3、中小企业筹资困境加剧的主要表现

中小企业在本轮宏观调控中遭受的融资冲击,除了信贷总量的减少这一正常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融资结构上的非正常波及所引起,实质上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在宏观调控条件下的进一步加剧或者说老问题的重新演绎罢了[3]。

首先是直接融资的严重限制。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主要为大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资格与条件。

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5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一般不可能在沪深两大主板市场上融资。

即使是已开放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其进入的门槛仍然较高,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能力远未能达到要求,同样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要求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也是望尘莫及。

所以,中小企业对于参与社会直接融资仍然是条难以逾越的坎。

凤毛麟角的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在宏观层面上无非是杯水车薪。

正规渠道中,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几乎是惟一可选择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

其次是间接融资结构失衡使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相对萎缩。

改革开放至今,金融资产的70%仍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不足30%的份额属于非国有金融机构[3]。

而中小企业集中于县乡镇,集中于民营企业,最符合其小额快捷便利需求特征的中小金融机构力量却很薄弱,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传统漠视,其贷款难度可想而知。

四、   中小企业筹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的筹资渠道是利用银行进行间接筹资,其源于缺少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筹资的手段。

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国有银行的漠视和政策的不到位等原因,缺乏稳定畅通的筹资渠道,资金来源十分紧张。

因此可以说,造成中小企业的筹资困境既有内部原因也受外部环境制约。

1、内部原因——企业自身存在筹资障碍

(1)自身积累不足

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情况下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积累,内部筹资在企业筹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差,一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知识水平已不符合社会的要求,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运作稳定性差,经营行为短期化,筹资管理滞后,很少进行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战略方面存在盲目性。

由于缺乏自我积累意识,导致中小企业内部筹资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2)信贷筹资困难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主要反映在信贷筹资上。

个别企业对一些问题的隐瞒,如资产负债率超过标准,财务制度不健全,做假账等严重问题,使其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对其信用状况无法把握。

银行采用提高信用风险控制系数的对策,这有可能导致贷款额的减少。

目前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普遍不高。

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管理不健全,60%以上的信用等级都是3B或3B一下,抗风险能力较弱,而目前银行新增贷款80%集中在3A或者2A类企业[4]。

例如江西某食品公司,因公司业务发展扩大向银行贷款,洽谈工作开始也很顺利,后来银行要求公司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但公司由于一直不重视财务管理,会计记录与财务报表不规范,最终没有获得银行贷款。

(3)筹资管理机制的缺限

中小企业在筹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筹资的时机、筹资的数量、筹资的渠道选择。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一次性量小、频率高等特征,加大了筹资的复杂性。

企业没有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筹资时机、筹资数量、筹资渠道,到资金短缺时才进行筹资,造成筹资渠道选择的有限,以及所筹资金数量的有限。

例如,如果不对企业小批量的筹资进行管理,会使筹资的单位成本大大提高,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少量的资金需求量将使其筹资成本上升。

2、外部环境——银行金融制度的缺陷

(1)经营理念陈旧保守

银行机构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间接筹资渠道,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时考虑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表3-1银行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表

贷款的影响因素

规模

34.40%

利润

19.20%

财务制度

4.80%

所有制、行业因素

12.80%

抵押品

18.40%

信用状况

10.40%

数据来源: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年度报告整理,2006年4月

从表3-1可以知道银行在贷款时考虑的因素众多,主要因素是企业的规模34.40%,其次是利润和抵押品19.20%和18.40%,其中信用状况和行业因素分别占10.40%和12.80%,最后是财务制度4.80%。

信用状况和行业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所有制性质造成的。

银行在选择放款对象时有意地偏向国有中小企业。

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发放中偏离商业原则,对中小型企业敬而远之,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尤其是规模大、资本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更是多家国有商业银行激烈的优质客户[5]。

银行由于长期以来的经营观念的影响,使其贷款对象主要面向国有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使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大多数的其他中小企业严重缺少资金。

而中国银行里有八亿多的存款余额处于休眠状态,在中国的企业中,筹资最难的,又是中小企业。

现在,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达到63%,但国有企业却拥有70%以上的银行贷款和大部分的直接融资[6]。

可见,银行机构经营理念问题和所有制的差别,使国有中小企业在筹资方式方面存在着优势,而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其他所有制中小企业,则较难从银行贷款这一筹资渠道筹集到所需资金。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

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中,普遍采取的是抵押、质押和担保。

尽管这几种方式具有贷款安全性高、风险小的优点。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几种贷款形式的评估论证时间长、环节多、手续繁杂、收费过高,使得贷款成本过高,这与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缺乏抵押担保品、自身实力弱的特点不相适应,必然会削弱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7]。

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对小额个体、私有和其他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被忽视,从而导致了信贷市场定位和经济信贷需求之间的偏差。

这种偏离必然会带来效率上的损失,其后果就是发展潜力好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贷款或者贷款成本过高,而发展潜力不一定好的大型企业却可以轻易获得过多的资金。

抵押、质押和担保贷款令一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例如,在清远市投资办厂的王经理近日感到融资太难了。

他的汽车配件厂接到不少订单,销量不错,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为此,本想以生产设备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但是被银行告之不符合银行贷款的有关规定。

面对一宗宗的订单而放弃,他为贷款急得团团转。

银行方面的解释是:

生产设备可以随时运走,不能作为抵押,且王经理的汽车配件厂厂房是租借的,同样不能用于抵押[8]。

可见,在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下,使很多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与银行的要求不符,影响了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资金。

(3)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银行和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双方之间就有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与金融市场之中,并且极有可能导致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蒙受经济损失[9]。

因此,处于劣势的一方为了防止遭受可能的损失,要么放弃交易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要么就加强监管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避免或者降低道德风险,这两者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市场失灵或者交易成本的增加。

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可能使银行放弃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或者使贷款难度加大。

3、外部环境——政府作用的缺失

(1)资本市场的缺陷

资本市场正逐渐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考虑的筹资渠道,由于中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缺少一个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

国内的证券市场只是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门槛较高,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条件较严格,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这一高度,真正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相对于众多企业来说是微乎其微[10]。

在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的上半年,上海和深圳两地股市持续旺盛,为上市公司的直接筹资创造了大好的机会。

但是,也应看到在股市火爆的背面隐藏的不足,就是在两地股市里面,股市火爆所带来的资金流通量的加大使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大型企业。

两地股市的走旺恰恰是对中小企业筹资的不利,使中小企业筹资难度加大。

至于中小企业板市场,由于处在初创阶段,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极为有限,截至2006年底,有102家中小企业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单从企业的数量来看,相对于中国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中小企业还是相当少的,中国的中小企业大都是从以前的家族制或个体私营企业转变来的,狭窄的融资渠道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筹资模式的选择。

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

(2)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进行间接筹资时所提供的担保。

中国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只有十年左右时间,国家指导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成立也不过五年。

近年来,虽然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发展,担保资金不断增加,业务水平和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根据有关统计,有23.04%的中小企业所在地设立了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有76.96%的企业所在地没有设立[11]。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有固定的财政拨款来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政府每年根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数额和上年赔付情况进行预算拨款,也有国家和地区政府视担保机构业务情况不定期地给予资金补充,中国在担保资金投入方面还很欠缺。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总体框架为“一体两翼三层”,其特征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约占95%,以互助性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两翼,担保机构层次分国家、省级和城市三级展开[12]。

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体系内外部暴露出许多亟需完善的问题,比如政府对担保业务的开展干预过多、担保体系不健全、协作银行配合力度不够、没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担保机构总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行业管理不完善等,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因此,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的不足,使中小企业信贷筹资渠道的作用没发挥出来。

(3)   政策法规的制约

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于200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是各级政府部门规范管理、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