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4932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答案绝对.doc

第一题:

RE:

讨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答: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形态,而这种关系自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依赖,实际上即已存在。

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或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指导之下,独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经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点;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

2.考虑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本所有权,从二战以来,资本逐渐走向完全归政府所有的趋势,即使资本归属私股的中央银行,股东也无任何权利干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业务经营,无权施加任何影响。

(2)中央银行总裁与理事的任命、任期及职权,一般有政府部门或议会提名,由国家元首任命,任期与政府任期接近。

(3)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多数赋予中央银行法定职责,明确在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上,中央银行有相对独立性。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一般法律会明确央行与政府的关系。

(5)理事会中的政府代表,各国实践不同,认识也不相同。

政府代表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央行的独立性。

3.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考虑央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影响:

(1)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角度看,保持央行独立性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增加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并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会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

(2)从汇率制度角度看,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中只能取其二,不可三者皆得。

这在经济上叫做“三元悖论”。

保持央行独立性会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在汇率市场化的压力下,进一步提高货币的供给,保证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提高汇率制度的浮动性。

(3)从货币替代的角度看,货币替代现象存在于我国,并明显加剧,需要央行的独立性保证货币需求的充足。

(4)从货币政策传导角度看,央行的独立性,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简化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程序,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如果央行相对独立,则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必定更加及时、有效。

.  第二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报表项目

××年1月

××年2月

国外资产

89451.67

92808.54

外汇

88044.93

91401.23

货币黄金

337.24

337.24

其他国外资产

1069.50

1070.07

对政府债权

2856.41

2839.26

其中:

中央政府

2856.41

2839.26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贷款

6484.92

6521.3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贷款

21917.51

21930.85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6.34

66.34

证券买卖

730.92

425.14

总资产

121507.77

124591.47

储备货币

73380.48

80878.55

货币发行

30236.40

33977.29

  金融性公司存款

42943.03

46619.14

    其他存款性公司

42817.49

46489.14

    其他金融性公司

125.54

130.00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201.05

282.12

活期存款

201.05

282.12

国库存款

12907.87

12722.11

发行债券

23337.95

20925.92

国外负债

926.20

938.69

自有资金

219.75

219.75

总负债

121507.77

124591.47

(根据某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适当修改,“金融性公司存款”包括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考核目的:

通过分析上面的资产负债表,考查学生对中央银行资产与负责业务以及经营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

①根据以上资产负债表,简述中央银行主要的资产、负债业务。

②试述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和一般限制性规定。

答:

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

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卖、金银和贵金属业务、外汇储备业务等。

2、中央银行的负责业务主要有:

货币发行、经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等。

3、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一般不支付存款利息、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保持相对独立性4、中央银行业务的限制性规定:

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买卖、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的抵押贷款、不得直接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不得收买本行股票、不得以本行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

任务三;西方银行制度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按一定比例以现金的方式保留起来,以作为储户提取存款的准备金。

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准备率,由于准备率通常依法规定,因此被称为法定准备率。

在实际应用中,存款准备金率并非单独应用,而是根据货币政策的目标搭配其他货币调控工具使用。

而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所需要的货币流量和信用流量的平衡。

而这种平衡通常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储备水准来实现。

(1)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影响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并影响货币储备量和货币基础。

(2)贴现率——以影响储蓄机构使用资金的成本,来影响贷款和投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基础。

(3)存款准备金率——其变化会影响货币乘数。

(4)证券投资透支比率——其变动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投资活动。

早期,贴现政策是美国调节货币和信用流量的主要工具;后来,美国不断运用其它调节工具,但一旦发现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相一,且前者在实际调节中更具有弹性,而后者的“刚性”易导致直接的货币供应减少、出现经济不景气和伴随高失业率时,1990年12月,美联储取消了对所有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在1992年4月,也将活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2%降到了10%。

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干脆完全取消了所有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公开市场操作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发达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个货币政策工具。

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多于他国,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八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虽然我国在积极改革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在1998年至2000年处置亚洲金融风暴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他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

(1)货币政策工具太多,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矛盾、甚至产生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2)自2003年9月21日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至7%之后,一直到2008年6月25日,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1次,达至17.5%。

既出现让人感觉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比较简单的认知,又出现信贷资产增长变慢,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济不景气,伴随部分企业倒闭出现较高失业率的“刚性”结果;(3)更重要的是,在现代金融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运用,更多地应是按照市场化原则来确定和执行,而非自身可调配的权力。

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体,组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应该是我国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单说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

此举旨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2008年9月2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已是央行2008年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数之多创历史之最。

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在以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

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

央行在2008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上半年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已“基本上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

央行表示,此举旨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这一说法与之前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的央行表态,没有大的差别。

当前,流动性过剩矛盾已成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还是冻结流动性。

当前货币供应量依然高增,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抽走银行资金,减少放贷最有效的方法。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8.48%,始终维持在高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14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77万亿元,已是2006年全年增长额的90%。

2008年9月2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将再次深度冻结银行约千亿元资金。

截止2008年9月25日央行已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3.5个百分点,合计冻结约万亿元资金。

普通类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将提高到12.5%,已逼近10年来13%的历史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国内物价存在不小上涨压力。

央行在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还进行了4次加息。

目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常备手段,调整存款准备金也是为当前稳定物价所采取的一个措施。

任务四:

①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

②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概述;

③提出自己对增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能途径的观点。

④字数不低于600字。

答:

答: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中央银行一货币市场一金融机构一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货币政策一操作目标一中介目标一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其中操作目标为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最终目标则为GDP和CPI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概述1.凯恩斯学派的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枢,即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会导致货币供求失衡进而使利率变化,而利率的高低又会改变投资水平,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实现对产出的调节。

2.信用供给渠道传导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不但影响资金需求,而且影响资金供给,且后者决定了前者的信用可得性水平的高低。

用“木桶理论”可形象地说明这一问题,“木桶理论”认为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

由此我们可以说当供给不足,即信用可得性水平相对需求较低时,此机制有重要意义。

3.货币主义学派传导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利率的作用并不像凯恩斯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举足轻重。

该传导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效应:

一是资产组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

认为资产的范围除包括凯恩斯学派所定义的金融资产外还包括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等形式,而资产范围的扩大冲淡了货币在金融领域的可替代程度,由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除会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进而间接影响总产出以外,更重要的是还会通过对实物资产市场的冲击进而直接影响总产出。

二是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取决于他一生的资源,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会改变经济单位的金融财富水平,进而改变经济单位的支出水平,最终引起总收入的变动。

4.股票市场渠道传导机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会改变货币供求状态从而改变一般物价水平,进而对以其为折算率的股东收益产生影响,这时股东会改变对股票回报率的要求,公司在股东压力下会调整生产,最终影响总产出水平。

5.汇率渠道传导机制理论。

随着经济的日益开放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货币政策会相互传递。

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首先会对一国的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冲击汇率,改变本国的贸易条件,最终改变产出水平。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1.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针对目前我国利率对经济行为的调节效应微弱这一症结,应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使利率真正由市场决定,切实反映产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利率的市场导向功能。

利率市场化一方面要减少央行对利率的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又要求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窗口指导等方式进行必要的间接调控,以防止某些大银行利用垄断优势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

所以央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关键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商业银行应实行资产质量和利润目标的双向考核,把防范金融风险与增加盈利有机地结合起来。

央行应尽快健全激励机制使之与约束机制对等,改变目前存在的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反应不充分、信贷配给和信息传导机制无力的局面;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增加替代投资品的数量,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促进金融竞争,健全金融法规,逐步改变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的方式;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创建和疏通合适的融资渠道。

原则上,近年来新兴的商业银行都应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切实解决金融体系不能覆盖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现行货币政策不能覆盖整个国民经济进而削弱其政策效果的问题。

3.推进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转变观念,提高效益。

同时,政府应剔除所有制岐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政策空间,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这是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效应的微观基础。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要合理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抓紧制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救济等制度。

这一方面会增强居民现期消费能力,使潜在的消费变为现实,进而刺激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使居民降低预期支出,消除消费后患,增强消费信心。

5.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

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居民超前消费意识,区别不同层次、年龄的消费群体,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消费信用担保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大力发展各种消费信贷业务,努力为居民扩大消费铺平道路;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创造有利的消费条件,努力实现居民消费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第五次任务:

要求: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述我国M0、M1、M2的统计口径。

②分析决定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③解释现金净投放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④说明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内容。

⑤分析说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发行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

1、M0、M1、M2的统计口径:

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决定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一是基础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二是货币乘数,即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增加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3、金净投放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公式:

现金净投放=报告期内现金支出总额-报告期内现金收入总额含义:

现金净投放表示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测定市场货币流通量的重要指标。

4、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内容:

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发行央行票据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的不同: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增加基础货币。

发行央行票据只能将商业银行的其他资产转化为对央行票据的投资,不会造成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不会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第六次任务:

判断题:

1.  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2.  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3.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库存现金。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4.  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5.  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6.  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7.  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8.  在中央银行扩展时期,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严格管理,成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9.  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10.  金融监管是先于中央银行制度而出现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

2  分

单项选择题:

1.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

A.国库券和国债

B.股票

C.公司债券

D.金融债券

      满分:

5  分

2.  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

B.业务库

C.市场

D.发行库和市场

      满分:

5  分

3.  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各种关系中,与()的关系最为重要。

A.财政部

B.国家计划部门

C.商业银行

D.各级地方政府

      满分:

5  分

4.  中央银行贷款一般以()为主,这是由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A.长期贷款

B.中长期贷款

C.短期贷款

D.无息贷款

      满分:

5  分

5.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依法监管原则

B.适度竞争原则

C.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

D.可以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

      满分:

5  分

6.  ()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作用的体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性业务。

A.货币发行

B.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C.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

D.清算业务

      满分:

5  分

7.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贴现政策

C.道义劝说

D.公开市场业务

      满分:

5  分

8.  全国的银行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在中央一级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结构共同负责的监管模式称之为()。

A.单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B.集中单一金融监管体制

C.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D.双元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满分:

5  分

9.  下列中央银行制度中,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是()。

A.跨国中央银行制

B.一元中央银行制

C.二元中央银行制

D.一体式中央银行制

      满分:

5  分

10.  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信用分配

C.利率最高限额

D.流动性比率

      满分:

5  分

多项选择题:

1.  外汇储备管理应满足(ABD)三方面的要求。

A.安全性

B.流动性

C.合理性

D.盈利性

E.发展性

      满分:

3  分

2.  在中央银行的下述业务中,属于资产业务的项目有(BCD)。

A.货币发行

B.贷款和再贴现

C.金银储备

D.外汇储备

E.经理国库

      满分:

3  分

3.  在下列中央银行业务中,属于负债业务的有(AD)。

A.货币发行

B.贷款和再贴现

C.金银和外汇储备

D.经理国库

      满分:

3  分

4.  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过程中,有些基本原则需要注意。

这些原则是(ABCE)。

A.可在一级市场购买有价证券

B.

不能购买市场性差的有价证券

C.不能购买无上市资格的有价证券

D.可买入国外的有价证券

E.不能买入国外的有价证券

      满分:

3  分

5.  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四项组成。

这四项是(ABDE)。

A.金银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稀有金属

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满分:

3  分

6.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ABCDE)。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操作

D.窗口指导

E.计划指令

      满分:

3  分

7.  “骆驼银行评级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E)。

A.资本评级

B.资产质量评级

C.经营管理水平评级

D.收益评级

E.资本流动性评级

      满分:

3  分

8.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为(ABCE)。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预防资本价格波动

E.国际收支平衡

      满分:

3  分

9.  我国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要遵循的三条原则是(ADE)。

A.集中发行原则

B.信用保证原则

C.实物保证原则

D.经济发行原则

E.计划发行原则

      满分:

3  分

10.  我国货币供应量M1包括(ACDE)。

A.流通中的现金

B.单位活期存款

C.定期储蓄存款

D.活期储蓄存款

E.单位定期存款

      满分: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