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60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docx

高考题型分类练二

高考题型分类练

(二)

题型9 评价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评价型选择题是在掌握基本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评价和论证历史概念、观点和结论的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常用方法有背景法、理论法和史论结合法等。

1.“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

A.孟子“仁政”学说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D.董仲舒新儒学

2.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听吧!

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材料所评论的是中国的(  )

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谏议制

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4.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文化大革命

5.1906年,梁启超提出,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与欧美不同,一无贵族压制,二土地平均,三赋税较轻。

梁启超的这一言论(  )

A.较为合理地分析了中国封建的经济制度B.是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实际

C.推动了清政府的经济制度改革D.表明他反对平均地权的经济纲领

6.一位法学家说:

“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以上评价论证了(  )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7.R.R.帕尔默在评论西方近代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

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

”他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  )

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一统局面

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D.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8.19世纪英国一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对这两种评价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特定的历史时期”:

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B.“最美妙的杰作”:

邦联制赋予政府权力

C.“最先承认了人权”:

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D.“有色人种奴隶制”:

体现该宪法反民主

9.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英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开始确立

10.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篇演说中说:

“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

在商业中,我们主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

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

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

”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

11.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

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该评价反映的问题不包

括(  )

A.苏联社会出现新的贫困群体B.苏联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

C.苏联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蕴含着社会危机

 

题型10 史观史研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史观史研型选择题是近年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分为史学理论型和史学知识型两类;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史料学、史学方法及史观等。

其设问一般脱离历史课本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学理论前沿的了解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排除法”是基本的解题方法。

12.“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

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

”尹达这段话意在强调(  )

A.古史传说似是而非不足为信B.古史传说有助于历史研究

C.考古学家已完全证明古史传说D.应该科学地对待古史传说

13.2013年11月复旦大学历史系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经过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等各种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又通过复杂的染色体DNA全序检测法,最终得出曹操不是汉代丞相曹参后人。

对此你认为复旦大学得出这一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最应该是(  )

A.充分利用并整理了原始资料B.注意掌握了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

C.充分利用了最新高科技技术D.收集、整理、研究材料,得出结论

14.“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15.“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

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

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

A.“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

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6.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17.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近日透露,自己即将离开央视,重返传媒大学进行“口述历史”的教学和研究。

“留住过去的声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口述史学正在兴起。

下列主题不适合今天按口述史方法研究的是

A.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B.文革时期民众的生活

C.南京大屠杀证据研究D二战期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18.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史观的指导会产生不一样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90年代,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大多肯定洋务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上述评价的差异不能反映价值判读的(  )

A.客观性B.随意性C.相对性D.时代性

19.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方法(如词汇的运用)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叙述历史的方法之一。

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  )

A.英荷战争B.抗日战争C.巴黎条约D.一国两制

20.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

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

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

A.《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21.古斯塔夫·勒庞在《革命心理学》中说:

“历史学家对大革命的评价往往有天渊之别……研究法国大革命这一题材的所有作家都相信自己对法国大革命过程的叙述是客观公允的,但他们用以支撑其歧义百出的理论方式一般都是惊人的简单。

有关的文献汗牛充栋,而且内容相互矛盾,他们有意无意的选择,很容易使他们各自的理论得到证明。

”材料说明(  )

A.历史事件有其固有评价B.历史研究应史论结合

C.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D.历史评价应客观公允

22.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搜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以下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

材料

结论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A.问题形成B.史料搜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

23.“经济学家把现代化定义为人类逐步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并利用它来提高人均产出的一个过程。

社会学家指出,现代化的其他特征包括:

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兴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以及直至目前才树立起的对科学和技术的信赖。

”材料认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现代化的认识(  )

A.是相同的B.是矛盾的C.是毫无关联的D.是互为补充的

24.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利用是行不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  )

A.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B.阶级斗争分析法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D.历史结构分析法

2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

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

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26.“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的预期目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在这里,恩格斯

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B.提出历史合力论

C.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

 

题型11 历史主题型非选择题

【题型解读】历史主题型非选择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的重点题型之一。

一般围绕某个历史主题展开,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强”的特点。

通常由材料主题、材料出处、提示语等组成,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常用的解题步骤是“读、找、析、答”。

1.(2014·江苏扬州检测)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家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汉书·公孙弘传》

材料二 《傅畅自序》云:

“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

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三 崔湜,字澄澜,定州人。

擢进士第,入朝,累转左补阙。

……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

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野佥载》

材料四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池田大作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谈到: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

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

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

……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

——转引自梁宁森《科举制:

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公孙弘“为博士”、傅畅“至于上品”和崔湜“入朝”的原因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二到材料三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它同样是有限度的”指什么?

并指出这一制度在东西方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5.(2014·广州三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关税是令走私泛滥的根源。

高关税既无法达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也达不到为政府增加财政的目的,只会引发走私泛滥,削弱法治,因而是有害无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1820~1952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材料三 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农产品由19.9%降至约15.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1)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英国在对外贸易中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在《南京条约》中有何体现?

 

(2)清末,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和《国富论》。

但两本书在中国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天演论》受到重视,《国富论》却被人们忽略。

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两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当时英美两国的做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简要分析这种做法的后果。

 

(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中国为入世所做的承诺。

 

题型12 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

【题型解读】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主要是以图片、表格和文字等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其突出特点是“材料类型多样化”。

解答时,需先浏览材料和设问,再联系教材知识,借助概括法和提示法等解答。

1.(2014·北京朝阳区期末测试)经济发展、社会变动是孕育思想文化变革的底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解读李贽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简述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解读关于启蒙运动的主要信息。

 

2.(2014·陕西五校联考)男女双性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

这是一种典型的家庭主妇角色,女性最高的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就是做一个贤妻良母……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

材料二 近代不同时期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简表:

时期

角色定位

价值取向(目标追求)

戊戌

时期

“新贤妻良母”

兴女学提高女性素质,废缠足强健女性体魄,使女性能完全胜任相夫教子之职责,抚育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辛亥

时期

“女国民”

“一国之女子,一国国民之母也……是故男子当尽爱国之责任,女子亦当尽爱国之责任;男子当尽国民之义务,女子亦当尽国民之义务。

女子者国中之一分子也”

五四

时期

“自由独立之女子”

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强调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家庭生活的平等自由和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平等和自由

——据《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整理

材料三 我被推荐给一家有名的工厂。

我从来没有打扮得如此漂亮。

我的唯一愿望就是要有漂亮衣服。

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工厂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宴会。

只花20克莱泽我们就能买肉,当我长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摘自波普:

《一个女工的青春》1909年)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根源。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女性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扼要归纳中国近代女性角色定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这则报道时的英国社会发展特征。

英国妇女采用怎样的斗争方式争取政治权利?

斗争对英国近代政治的作用是什么?

 

(4)综合上述讨论的问题,你怎么看待东西方妇女解放问题?

 

题型13 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

【题型解读】纵横对比型非选择题,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给定材料中的历史现象或概念进行比较,归纳出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

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其提示语一般有“不同”、“相同”、“差异”、“变化”、“演变”等。

解答的最佳方法是先读设问,弄清命题者意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1.(2014·广东“十二校”联考)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到960年北宋王朝建立,这一段将近1200年历史区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期。

在这一时期,儒、释、道三大思潮悉数登场,……三教相互辩难,相互借鉴,共同展开中国古代哲学的丰富内容。

——宋志明《论三教并立的形成与中国哲学的新开展》

(1)历史上,儒学也被称为儒教,与道教、佛教并称三教。

学者考证“儒教”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形成“儒教”概念的原因。

材料中“三教相互辩难,相互借鉴”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陈独秀指出: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19世纪末的康有为对待“孔教”的具体态度有何不同?

各有何重要意义?

 

(3)欧洲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人们往往认为这一时期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的原因归咎于基督教会(天主教会)。

结合史实分析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是如何走出基督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的?

(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分析。

 

(4)1951年,美国驻缅甸大使大卫·基观察到:

缅甸85%人口是虔诚的佛教徒。

据此,他认为,对缅甸佛教事业进行援助会赢得缅甸人的好感,取得“多于军事或经济援助几倍以上的成效”。

随后,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通过缅甸的佛教计划来加强反共活动”的建议,并拨出款项予以支持。

简要分析美国这一措施出台的相关背景。

 

2.(2014·广东珠海质量监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中国政治上已明显比西方落后。

(清朝)康乾历称“盛世”,但生产力并无根本性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

几百年欧洲每个世纪都有创造。

中西发展趋势上差异,已十分昭然。

——陈乐民《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并且领先于世界,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彭慕兰《大分流:

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和增长上经历了以1978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

1978年后效率提高和生产率显著改善。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四 杉原薰(日本)提出了如下观点:

1945年,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诞生成长起来。

其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未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除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外,包括中国沿海地区正在紧随其后。

——新浪财经《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谁为中心》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对中西社会从17世纪至19世纪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加以比较。

 

(2)结合材料三,说明“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的政策因素。

 

(3)材料四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中,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

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题型14 探究论证型非选择题

【题型解读】探究论证型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具有“开放性强、答案不固定”的特点。

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再结合史实全面论证。

注意史论结合,有论有据,切忌简单堆砌材料。

1.(2014·四川成都一诊)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美洲白银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它们很快进入国家的贡赋体系,并为国库、皇帝和权贵所囤积。

对于绝大多数生产者来说,换取白银的主要目的是缴纳赋税和贡赋,而非资本的增长。

许多人日常生活基本上与市场没有联系,白银之类的贵金属在这里基本上成为一种权力、礼仪象征物,恢复其物质的特性,丧失其货币的功能。

——据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等整理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曰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曰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

”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