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74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9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docx

齐鲁工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试行)

 

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编

二○一三年九月

前言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重要的文献资料。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化,提高写作质量,我们重新修订了《硕士学位论文规范(试行)》,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参考、执行。

目录

第1章基本要求1

第2章学位论文的内容2

2.1中文封面2

2.2中文扉页2

2.3英文扉页3

2.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3

2.5目录3

2.6摘要3

2.7ABSTRACT3

2.8符号说明4

2.9正文4

2.10参考文献4

2.11附录5

2.12致谢5

2.13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

第3章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7

3.1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7

3.2密级7

3.3层次标题7

3.4页眉、页脚和页码8

3.5有关图、表、公式、附注、注释8

3.5.1图8

3.5.2表9

3.5.3公式11

3.5.4附注12

3.5.5注释12

3.6参考文献12

3.6.1依据标准12

3.6.2编号12

3.6.3作者12

3.6.4标志代码13

3.6.5标点符号13

3.6.6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举例13

3.7名词术语15

3.8量和单位15

第4章排版及印刷要求16

4.1纸张要求及页面设置16

4.2中文封面(已经定型,只须填入相关内容)16

4.3书脊16

4.4目录17

4.5中、英文摘要17

4.6正文17

4.7其它19

4.8印刷及装订要求19

第5章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提交、保管与归档21

5.1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提交21

5.2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保管与归档21

第6章本规范的执行22

附录A“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示例23

附录B物理量名称及符号24

附录C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7

附录D有关数字用法的规定30

第1章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取得硕士学位,向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的学术性研究论文,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

为了规范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向我校申请硕士学位的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

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应符合《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的规定和要求。

各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规范审查,凡不符合本规范的论文,一律不予受理学位申请。

第2章学位论文的内容

学位论文一般由十三部分组成,依次为:

1.中文封面;2.中文扉页;3.英文扉页;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5.目录;6.摘要;7.ABSTRACT;8.符号说明(根据需要设立);9.正文(第1章,第2章……);10.参考文献;11.附录;12.致谢;13.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每部分应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内容要求如下。

2.1中文封面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封面(详见模板)。

分类号:

按学科类别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密级:

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涉密论文须标注论文的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同时还应注明相应的保密年限。

单位代码:

10431

学号:

共10位阿拉伯数字,如“1043105001”。

论文题目:

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包括副标题和标点符号)。

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专业:

一般为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应填写相应的工程领域(如机械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的署名应以研究生处批准招生的指导教师为准,一般只能写1名指导教师,如有经研究生处批准的副导师或联合指导教师,可增1名指导教师。

协助指导教师不填,可在致谢中说明。

专业技术职务:

指导教师的职称(副教授、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等)。

时间:

填写论文装订时间,一般为答辩前一周。

2.2中文扉页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格式(详见模板),其它要求同中文封面。

2.3英文扉页

采用研究生处指定的统一格式(详见模板),是中文扉页的英文版,其内容必须和中文扉页一一对应。

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译名为“Thesis”。

2.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可直接从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中心-“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文件中下载,或直接从模板中调用,内容不得修改。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可直接从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中心-“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文件中下载,或直接从模板中调用,提交时作者和指导教师须亲笔签名,签名不得涂改。

2.5目录

(1)目录按章、节序号和标题编写,从摘要开始做目录。

(2)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

摘要、ABSTRACT、符号说明(根据需要设立)、正文(含结论)的一级标题(章标题)、二级标题(节标题)和三级标题(条标题)和序号、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内容。

2.6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全面,一般应在1000字以内。

摘要中不可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由3~5个组成,之间用分号“;”隔开。

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中摘选,当《汉语主题词表》的词不足以反映主题时,可由作者设计关键词,但须加注。

2.7ABSTRACT

ABSTRACT内容与摘要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关键词(KeyWords)按相应专业的标准术语写出,尽量从《英语主题词表》中摘选,之间用半角“,”分开。

2.8符号说明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若上述符号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此部分,但必须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论文中主要符号应全部采用法定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中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得两种混用。

缩略词应列出中英文全称。

2.9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包括绪论、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现场试验与观测以及图表、形成的论点和结论等。

正文应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应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

但是,论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论文不得模糊研究生与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在引用处注出参考文献序号,严禁抄袭、占有他人的成果。

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中研究部分的字数一般要求3~5万字(中文字符),以下内容不包括在内:

①正文中的绪论或前言部分,②正文之前的封面、中文扉页、英文扉页、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目录、摘要、ABSTRACT、符号说明等内容,③正文之后的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内容。

2.10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四字按一级标题编排。

一般要求为: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应用最新的文献,应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并有近2年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4)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在当页的下方。

(5)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般约为50~80篇,其中,期刊文献不少于80%,国外文献不少于10篇。

(6)参考文献著录及标引按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和《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编写与交换格式》。

2.11附录

当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情况时,可将这部分材料作为附录编排于参考文献之后。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以下内容可置于附录之内:

(1)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2)与本文紧密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重复性数据图表以及工具用表格等;

(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的珍贵资料或需要特别保密的技术细节和详细方案(这种情况可单列成册);

(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文件等。

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

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2.12致谢

致谢应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和帮助的单位和个人。

致谢的对象一般为:

(1)指导或协助指导完成论文的指导教师;

(2)各类科研项目、奖励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3)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4)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个人;

(5)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6)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言语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不宜罗列长串名单。

字数不超过1000个汉字。

2.13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写法同参考文献)与其它研究成果应分类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其它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奖、鉴定、申请的专利、工程实践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等(一般只写目录清单即可)。

第3章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

3.1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使用汉字(除英文封面、英文摘要、及部分内容要求用其它文字外)撰写。

汉字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数字的用法应该以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3.2密级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3.3层次标题

学位论文的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层次格式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

具体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层次标题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多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4.3.2”。

规范的层次标题的编排格式如下:

正文中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3.4页眉、页脚和页码

从目录(含目录)开始,各部分均需加页眉和页脚。

奇数页页眉加“硕士学位论文”字样,偶数页页眉加当前章名称,例如“第1章聚合氯化铝在松香中性施胶中的应用”字样。

页脚编写页码。

目录部分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单独编排;摘要、ABSTRACT、符号说明等部分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正文及以后各部分页码从第1章(绪论)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

3.5有关图、表、公式、附注、注释

3.5.1图

图包括曲线图、结构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和图题,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1)图的画法和尺寸

机械工程图:

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GB/T4728.1-2005~GB/T4728.13-1996 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

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图的尺寸一般为宽6.67cm×高5.00cm。

特殊情况下,也可宽9.00cm×高6.75cm,或宽13.5cm×高9.00cm。

对于特殊的专业图像,其尺寸可按照要求设定,但同类图片的大小须一致,编排美观、整齐。

(2)图序、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序和图题。

图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第4章第3个图的图序为“图4.3”;图题应为简明短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序用(a)、(b)等表示,后接分图题。

分图题居中排于对应分图之下。

图中有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下方,(有分图题者,置于总图题下方),格式要求见4.6。

引用图应注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

(3)图的编排

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在正文中,图须紧跟文述,随文编排,一般应先见图序后见图。

插图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图的提示,如“见图4.3”、“如图4.3所示”等。

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但延后的图不应跨节。

(4)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刚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坐标图的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

(5)照片及插图

学位论文原件中的照片的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应轮廓鲜明,层次清楚,便于制版。

照片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

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

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

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金相照片一定要有比例尺,注明放大倍数。

学位论文原件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

对于复杂的引用图,可采用数字化仪表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图稿。

3.5.2表

(1)表的设计与编排

表的设计应紧跟文述。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应有自明性。

若为大表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

如果表格需要转页接排时,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排,在续表上方与表右端线对齐注明“续表”,“续表”的右端不应超出表的右端线。

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2)表序与表题

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3章第1个表的表序为“表3.1”;表题应简明,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半角),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3)表的格式

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与文字齐宽,上下边线的线粗为

磅或2磅,表内线的线粗为1磅。

如表3.1所示;在三线表中可以加辅助线,以适应较复杂表格的需要。

(4)术语、符号、单位

表格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并括入圆括号内。

必要时,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可以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附注于表的正下方,作为表注。

(5)表中数据

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应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占2个数字宽度)代表未发现(当“—”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时用“…”代替),“0”表示实测结果确为零。

(6)使用他人表格须注明出处,按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书写。

3.5.3公式

(1)公式的范围

论文中的公式主要指数学公式、算式、化学反应式或方程式等数字表达式,也包括文字表达式。

(2)公式的编排

公式需用公式编辑器编写,另行居中起排,并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

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例如:

第3章第2个公式

较短的公式一般一式一行并按顺序编号,后面一式若为前面一式的注解(如下标范围i=1,3,5,……),可用括号括起来与前面一式并排一行。

较长的公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等处转行。

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长短要分清,主要的横线应与等号取平。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

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

而不写成

不需编号的公式也可以不用另起行。

对不需要公式编号的短公式,或者夹杂在文字内的公式及符号,可用上标(x²)、下标(x

)和Ω字符库中的字符来表达,除式应写成横式,不宜采用竖式,以便使行距均匀,编排整齐。

可写成

可写成

(3)公式的引用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后的释文一般用“式中”等引出,格式要求见4.6。

(4)公式的标注、符号与字体

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词均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并给以明确定义。

必要时缩略词后面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文。

公式及文字中的一般变量(或一般函数)(如坐标X,Y、电压V、频率f)宜用斜体,矢量用粗斜体如S(或白斜体上加单箭头如

)。

常用函数(如三角函数cos、对数函数ln等)、数字运算符、化学元素符号及分子式、单位符号、产品代号、人名地名的外文字母等用正体。

字体要求同正文。

3.5.4附注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写于图、表的正下方。

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注+阿拉伯数字+冒号”引出,如:

“注1:

”。

3.5.5注释

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即页注:

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方式

在本页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进行说明。

3.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四字按一级标题编排。

3.6.1依据标准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3.6.2编号

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次序列出,如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为准;当某一论述同时引证多篇参考文献时,应采用[1,2,…]的格式,标注方括号中的序号按增序排列。

文中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为[序号],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并在文中的相应位置用上标标出,如[23];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

文后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应与文中的标注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3.6.3作者

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一般只列前3位,中文的后面加“等”字,英文的后面加“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外国人名一般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姓全写且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简写成单个大写字母且不加标点,姓和名之间空一格,如:

“MetcalfSW”。

也可采用名在前,姓在后的著录法,姓全写且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简写成单个大写字母且不加标点,名和姓之间空一格,如:

“SWMetcalf”。

中文人名的英文表达方式:

简写时,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姓全写且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简写成单个大写字母且不加标点,如,“钱学森”,简写为“QianXS”。

全拼时,名在前,姓在后的著录法,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连写,名后空一格写姓,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钱学森”,写为“XuesenQian”。

3.6.4标志代码

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如表3.2、表3.3所示。

表3.2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文献类型

标志代码

文献类型

标志代码

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

表3.3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载体类型

标志代码

载体类型

标志代码

磁带(magnetictape)

MT

磁盘(disk)

DK

光盘(CD-ROM)

CD

联机网络(online)

OL

3.6.5标点符号

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

中文文献采用中文、全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接排后续内容;英文文献采用英文、半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空一格编排后续内容。

3.6.6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举例

表3.4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序号

文献类型

格式及示例

1

学术期刊(共著录8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1]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

1923-1927

[2]OzgokmenT.M.,JohnsW.E.,PetersH.,etal.TurbulentMixingintheRedSeaOutflowPlumefromaHigh-ResolutingNonhydrostaticModel[J].JounalofPhysicalOceangraphy,2003,V33(8):

1846-1869

2

学术著作(至少著录7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5-50

3

有ISBN号的论文集(共著录9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4]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739-740

[5]MaoXia,etal.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