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00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docx

地质版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1、科学饮食每一天

1、通过对每天食物的统计与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

2、通过学习安全食物的选择,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课件。

2、统计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营养小故事——胖乎乎的文西

2、提问:

(1)文西为什么容易生病?

(2)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六种营养素

1、提问:

平时你最喜欢吃什么?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统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活动——表格统计

(1)四人小组,进行分工(记录员、组长、观察员)

(2)发放表格——统计本组最喜欢的食物

(3)讨论:

从表格中,大家找到了什么秘密?

3、汇报: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1)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

2、连续三个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2)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3)你认为哪组的统计方法最好?

为什么?

4、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吗?

5、讲述:

为什么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是自己最喜欢

吃的实物呢?

6、出示课件——六种营养素

3、采用课件出示六种营养素,利用小博士让学生主动去感受六种营养素。

(出示小博士的话)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

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7、提问:

从小博士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8、小结

三、作业布置

4、让学生课件收集生活中的食物搭配,有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

回家后,了解家里每天的食物搭配。

一、科学饮食每一天

蛋白质、脂肪、淀粉、

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实物纤维

……

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一、提问:

(1)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素?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2)家里每天的食物是怎样搭配的?

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

(3)你在观察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

二、搭配食物:

1、通过自行搭配食物,提供学生发现秘密的平台。

通过两次食物的搭配,加深学生对实物的了解。

1、学生活动——为自己搭配一天的实物

2、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么搭配的?

3、学生评价:

哪一组搭配的实物最好,为什么?

4、学生第二次搭配实物

三、学会选择安全的食物

1、提问:

(1)出示一个发霉的苹果,问:

你看到了什么?

2、从生活出发,用典型事例刺激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2)你敢吃吗?

为什么?

(3)这时,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安全饮食)

2、课件出示——各种植物、动物

(1)学生观看——农民达农药

(2)问:

蔬菜上会残留什么?

(3)你家里是怎么处理的?

(用盐水浸泡)(用淘米

水来洗)

3、出示课件——小博士一天的饮食建议

四、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

3、采用故事的形式,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

1、提问:

这节课,你了解到什么?

2、听故事——偏食的小量

(1)问:

故事中讲了什么?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2)学生讨论:

他做得对吗?

为什么?

(3)学生思考:

我们应该怎么做?

3、汇报

4、出示课件——科学饮食习惯

(均衡营养)

五、总结、反馈

1、提问:

这节课,你又了解到什么?

4、采用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咀嚼、思索,有成效。

2、质疑:

关于科学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3、作业:

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绿色食品。

1、科学饮食每一天

科学的饿搭配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选择安全的食物

 

2、选择安全的食物

1、知道什么是加工食品、什么是安全食品,并能够准确识别。

2、知道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有损健康。

3、知道怎样做到安全饮食。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调查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危害。

师:

课件、相关食品及包装袋、饮料及配料标签

生:

食品包装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鹿奶粉事件吗?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谁来补充?

)(课件演示)是啊,就是这小小的奶粉危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使无数家庭陷入了痛苦。

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揭题)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去思考、去内化道德、情感方面的知识。

形式新颖、方法灵活。

二、认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1、近三天你都吃过哪些食物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你拿出调查表,认真填写,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生填写表格,并展示交流)(评语:

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同学们都是不挑食的好孩子,表现真不错。

2、老师选取了同学们常吃的几种食物,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课件出示食品:

鱼、南瓜、香蕉、果冻、可乐、火腿肠)生自主分类。

3、同学们分类的方法都不错,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食品分类方法。

(板书:

食品;课件演示分类)像南瓜、鱼、香蕉这样,从大自然中直接得到的是天然食品;像果冻、可乐、火腿肠这样,为了长期保存、便于食用,人工处理过的叫加工食品。

(板书:

天然加工)同学们,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引说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

4、同学们常喝这两种饮料。

(出示番茄味果汁与鲜榨番茄汁)鲜榨番茄汁是天然食品,农夫果园果汁是加工食品。

看看它们的配料表,(课件出示两者配料表:

鲜榨番茄汁——番茄;番茄味果汁——白砂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柠檬酸、乳酸钙、食用香精、果胶……)讨论:

你有什么发现?

(天然食品没有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加工食品是人工处理过的食品,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质,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5、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天然食品,什么是加工食品。

请同学们拿出调查表,把你吃过的食物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两大类。

(生自主分类,可同桌互相交流)谁来给大家展示下自己的调查表?

(展示交流,生自己进行介绍)

三、调查加工食品,正确对待加工食品

1、同学们分类又快又准,老师要奖励大家,请你们去逛逛超市。

瞧,货架上饮料的品种真多呀!

你喜欢哪一种吧?

(自由交流)

2、老师从中选了三瓶饮料。

(出示美年达的三种饮料)同样是汽水,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呢?

(色素)

3、认识食用色素:

(1)这三瓶饮料里含有不同的食用色素。

橙味汽水含有日落黄、胭脂红,苹果味汽水含有柠檬黄、亮蓝,葡萄味汽水含苋菜红、葡萄红(课件演示色素名)因为含有的色素不同,汽水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2)(手指已出示的色素名)这些色素都是人们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是人造色素。

还有一些色素,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叫做天然色素。

比如胡萝卜素、叶绿素、姜黄素(课件出示)等。

(3)为什么要在饮料中添加食用色素呢?

(改变饮料的颜色和口味,让饮料更加诱人。

)(4)(课件演示:

P48喝胡萝卜汁和汽水)观察下,喝完不同的饮料,小女孩的舌头有什么不同?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食品中含有的人造色素过多,会损害健康,同学们购买饮料食品的时候可要留意哦!

4、加工食品中并不只有色素这一种添加剂,还有哪些呢?

让我们来做一做有心人。

5、(课件演示友情链接:

防腐剂、香料、增湿剂、碱化剂、膨松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小结:

像色素、防腐剂、香料、增湿剂、碱化剂、膨松剂这样的,能让食物外观、口味发生改变的物质我们都可以看作是食品添加剂。

6、(课件演示:

火腿肠、可口可乐配料表)老师收集了可乐和火腿肠的配料表,你能找一找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吗?

(指名生回答,课件相机演示,食品添加剂变亮)

7、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加工食品包装袋,看一看食品配料表,找一找有哪些添加剂,再完成小调查。

(生实践,师巡视指导、参与)

8、(调查表展示交流,生自主介绍)相机小结:

食物添加剂在用量范围之内是允许的、安全的,但对人体没有好处,一旦超过安全用量就会危害人的健康。

(板书:

符合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加工食品才是安全健康的。

四、认识天然食品是否一定安全

1、加工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我们吃的粮食、鱼肉、蔬菜等天然食品就一定安全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50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生自由讨论)

2、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演示:

垃圾猪、被污染水里的鱼、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长期存放的食品)(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全,我们要爱护环境,关爱地球妈妈;已经变质的食品,不论它原先的营养价值多高或多贵,都应该弃之不吃,否则对健康有害。

4、(板书:

未被污染)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未被污染的天然食品是比较安全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选择未被污染的天然食品、符合标准的加工食品。

(板书)

五、了解食品安全常识

1、我们的食物存在安全隐患,日常饮食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食品安全常识。

3、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们国家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针对食品安全设置了相关标志。

4、弹性设计: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谁来谈一谈?

五、课外拓展

注重食品安全,保障身体健康。

课后同学们可以这样做:

1、调查:

了解市场上有哪些不安全的食物,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更多安全饮食的方法。

2、宣传:

向周围的人介绍安全饮食常识,出一份“安全饮食,保障健康”小报。

板书:

选择安全的食物

天然食品未被污染

加工食品符合标准

3、肠胃 你好吗

1、通过食物在体内的运动,了解肠胃的功能。

2、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知道保护胃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1、了解肠胃的功能,知道保护胃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1、课件。

2、人体模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通过学习科学的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肠胃的秘密。

二、新授:

1、认识肠胃及消化器官

(1)你知道你的肠胃在哪里吗?

1、通过对人体模型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较好地了解人体的相应的器官。

(2)出示人体模型,问:

你认识哪些器官?

(3)学生活动——找出自己认识的部位,每一个部

位有什么特点?

(4)借助介绍:

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直肠——肛门

(5)学生活动——两人一组,了解肠和胃

2、了解胃等消化器官的作用

(1)出示课件——一粒豌豆的旅行

(2)提问:

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知识,生动、形象。

(3)学生活动:

四人一组讲豌豆的旅行

3、质疑:

关于肠胃,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布置

4、让收集生活中的关于胃的知识,有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

回家后,了解关于胃秘密。

一、科学饮食每一天

蛋白质、脂肪、淀粉、

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实物纤维

……

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一、提问:

(1)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胃的秘密?

(2)你是怎么知道的?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二、新授:

1、了解吃出来的胃病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3、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胃病的根源,从生活入手了解自己的活动。

(2)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为什么?

(3)讲述:

生活中的胃病,有很多是人吃出来的,

可见,胃病跟人的饮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4)知识测验:

1)你的胃部反酸吗?

4、通过小测验知道胃病的前兆。

2)你的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吗?

3)你饭后打嗝,口臭吗?

2、知道护胃的方法

(1)提问:

你打算怎么保护你的胃?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3)讨论:

怎么保护胃

1)饭后“五不宜”

2)打响保胃战

3)做做健胃操

4)远离“脏手病”

三、巩固、反馈

1、总结本课内容。

2、提问: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4、我们去爬山

1、了解爬山的重要性,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

2、学会制作简单的担架。

3、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1、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1、课件。

2、白纸。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提问:

你爬过山吗?

你知道那些关于爬山的秘密?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去爬山》,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爬山是一项有趣的运动

(1)出示课件——邀请书

通过阅读让学生自主了解爬山的乐趣。

(2)学生阅读

(3)提问:

从邀请书里,你了解了什么?

2、听故事——毛泽东爱爬山。

(1)提问: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伟人的爬山爱好,树立学生运动的意识。

(2)讨论:

从故事中,你感受到哪些爬山的乐趣?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3)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爬山,要小心”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爬山应注意的事项。

(1)从课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认为爬山要注意什么?

(3)小结。

三、总结、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关于爬山,你还想了解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讲述:

这节课我们《出发,我们去爬山》

二:

新授

1、学生活动

(1)

(1)分小组设计:

爬山要准备什么?

通过一个一个的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和掌握爬山的知识。

(2)汇报:

你们组准备了什么?

为什么要准备这些

东西?

2、学生活动

(2)。

(1)看书P16-17

(2)学生交流——我知道了什么?

(爬山的技巧,迷路了‘磨出了小泡)

3、学做简易担架

(1)出示课件——了解国际求救信号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2)教师示范——学做简单的担架

(3)学生活动——制作简易担架

(4)评价学生做的担架。

4、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

我们去爬山

爬山的准备

迷路了冷静找方向

爬山的技巧

5、你打预防针了吗

1、通过上网查找,了解有关保护身体的方法。

2、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

1、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

1、课件。

2、机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第一课时

一、学生活动:

1、阅读P19-24

2、小组交流——我知道了什么?

我还了解了什么?

3、汇报:

我知道了哪些预防针的秘密?

二、新授:

1、了解疫苗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1、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yu苗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疫苗的概念。

(2)问:

疫苗有什么用?

你知道哪些疫苗?

(3)讲解:

疫苗,有的用注射的方法,有的用口服

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内,帮助人们抵抗传染病的侵犯。

(4)借助介绍:

2、知道预防针很重要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1)提问:

你知道怎么预防吗?

(2)讲述:

不去人多的地方,坚持锻炼身体,接种

疫苗是预防的方法。

(3)出示课件——P20的信息连接

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观察、讨论、汇报,让学生很好的把握预防针的知识。

3、勇敢地打预防针

(1)出示课件——计划免疫卡

(2)提问:

从卡中,你又了解了什么?

(3)讨论:

怎样才是勇敢的打好预防针?

(4)学生汇报

(5)小结。

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一、提问: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预防针的秘密?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学生汇报,老师记录)

二、学生讨论、分组

1、确定本组研究的主题。

2、小组分工合作

三、学生活动

1、上网查找

通过上网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1)学生自由组合,分好工,明确主题

(2)学生活动——查找。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2、将自己查找的东西制作成可展示的物品

小组内分工与合作完成

3、展示自己或本组的作品,学生评价

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表现自我、评价同学的兴趣和能力。

(1)各组派代表战时

(2)学生评价

4、总结反馈

你打预防针了吗

预防很重要:

不去人多的地方

坚持体育锻炼

打预防针须知:

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预防接踵禁忌症

打完预防针后

板书的设计在于集中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6、居室卫生有讲究

1、通过观察、交流的方法,了解居室的污染情况。

2、通过阅读、汇报、探讨的方式,知道怎样保持居室的卫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通过阅读、汇报、探讨的方式,知道怎样保持居室的卫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课件。

2、水彩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一、学生阅读,提出问题

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居室卫生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铺垫。

1、学生阅读P25-30

2、汇报:

你知道了什么?

3、质疑:

关于居室卫生,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新授:

1、学生介绍自己的居室

(1)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居室

(2)学生汇报

2、了解居室的污染

(1)出示课件——螳螂的自述

(2)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打算怎么做?

(3)学生交流:

家里有卫生死角吗?

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查找生活中的死角,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4)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家居污染?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油、装修材料、电磁辐射、植物过敏等)

3、怎样维持家居环境

(1)看书P28

(2)提问:

怎样保护家居环境?

你还有什么办法清洁居室?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讨论:

小朋友应该怎么做保持卫生呢?

三、拓展与反馈:

1、学生活动——测测你家的清洁指数

通过测试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清洁指数,并利用这些清洁指数检测自己的生活环境。

(1)学生用水彩笔测试

(2)汇报

(3)提问:

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介绍几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

(1)出示课件

通过几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讲述四种方法(柑橘除异味、清凉油法、淘米

水、旧报纸)

3、课后总结

4、作业:

向爸爸妈妈介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

7、远离烧烫伤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学会烧烫伤救护操,不迷信。

3、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

1、课件。

2、设计卡和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一、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收集学生有关本课学习的潜知识,有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

1、提问:

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但一不小心,

也有烧烫伤的时候,你烧烫伤过吗?

2、讲述: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烧烫伤方面的秘密。

二、新授:

1、常见的烧烫伤

(1)出示课件——常见的一些烧烫伤,学生观察

从课件中了解,在信息中掌握,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烧烫伤必要性。

(2)了解信息“儿童中的烧烫伤”

(3)质疑:

关于烧烫伤,你有什么问题吗?

2、了解烧烫伤的原由

(1)提问:

怎么会烧烫伤呢?

(2)出示课件,观察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程、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3)提问:

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哪些烧烫伤的危

本课的重点在于了解烧烫伤的知识,预防烧烫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学生入境的方法吸引孩子。

险呢?

3、了解烧烫伤的防护

(1)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防止烧烫伤?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治烫方法

从课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烧烫伤的方法很重要,我特别重视这一块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脱---泡----盖----送----冲)

(4)出示课件,——防烧救护操

1)自学救护操

2)互相表演救护操

4、老师介绍防烧烫小发明

三、总结、反馈

1、这课,你学会了什么?

2、小故事——烫伤造成败血症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8、我是小小包扎员

1、了解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

2、学会受伤后怎么处理,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3、培养学生健康的保护自己的意识。

1、学会受伤后怎么处理,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2、培养学生健康的保护自己的意识。

1、课件。

2、纱布、胶带、人体模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过程设计

教案自评

一、导入

用课件演示包扎的过程,让孩子初步了解情况。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2、讲述:

这节课我们来当小小包扎员。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磕磕碰碰是常见

(1)老师自我介绍——小时侯不小心摔交

(2)提问:

你们也摔过吗?

是怎么摔的?

现在独生子女的出现,让家长过分担心学生的安全。

这个环节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3)讨论:

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你想到了什么?

(4)讲述:

生活中磕磕碰碰是常见的。

2、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