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03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装备制造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装备制造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

山东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1.3项目法人代表:

1.1.4项目拟建地点:

XX红山经济开发区

1.2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年计划纲要》;

2、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内政办发(1998)57号文件《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当前产业发展序列》;

6、《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7、《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8、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0、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财会、税收制度;

1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工程咨询合同书

13.立项报告批复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材料。

1.3.3研究的范围和原则

1、项目的目标和基本框架;

2、对市场销售进行调研,对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工艺设备进行研究;对建设条件进行论证,并提出设计方案;对项目进行工程估算和成本测算,并作出财务评价。

3、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分析;

4、劳动定员方案;

5、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1.3实施方案与研究结论

1.3.1市场需求与产品销售

目前,我国己具备快速发展风电产业的条件,当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而今后一段时间,不论是XX还是周边地区风电装机容量,都将有着很大的需求。

新设立的XX中凯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山东中凯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主要从事风电设备的研究和制造,为风电行业生产塔筒、整机控制系统、变流系统、偏航系统和刹车系统等配套产品,以及金属结构件等。

它的设立,首先依托国内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背靠内蒙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

投资人有着多年风电制造业和金属加工等行业的资深经历,对公司的运营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XX市作为一个风力资源极其丰富的资源性发展中城市,特别是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投资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XX中凯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涉足风电配套设施的加工制造,必将对当地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3.2项目设计方案与生产规模

设计方案:

按目前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厂房为双跨48米宽,450米长,建筑面积为21600平米的钢结构厂房。

办公用房为4层钢混结构4000平米,另需6000平米露天双垮的龙门吊生产区,主要为成品的堆放及装卸区。

预计装备大型龙门吊车2座,厂房内行车16台,钢板预处理作业线一条,大型数控切割机4套,大型卷板机4台,大型压力机1台,自动焊接生产线2条,自动焊机20套,自动碳弧气刨4套。

厂区二期规划为系统研发和生产车间,建设双跨48米宽,150米长,建筑面积7200平米车间一栋,四层5000平米宿舍楼一栋。

基建投资2000万元。

生产规模:

根据设计的制造能力,以期完成后年生产加工风电塔筒30000吨。

1.3.3生产方法

风力塔筒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围绕纵环缝的焊接进行的,下料的精度和坡口形式对焊接质量是很重要的,卷制、校圆、法兰焊接的平面度决定了产品的互换性。

风电塔筒主要工艺流程:

审核图纸——放样——下料——卷制——焊接——检验——回圆——塔架组对——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测——外观尺寸检查——内部组件安装——喷沙除锈——喷漆防腐(室内)-——漆膜厚度检验——塔架成品。

1.3.4工艺流程图

 

450m*24m*2跨厂房

出成品

出成品

入料

入料

30吨龙门吊

钢板摆放区

数控切割机

坡口切割平台

坡口切割平台

坡口切割平台

筒体纵缝焊接区

筒体纵缝焊接区

组对转胎

环缝焊接装置

环缝焊接装置

无损检测室

 

抛丸房

喷漆房

 

喷漆房

 

无损检测室

 

抛丸房

环缝焊接装置

环缝焊接装置

数控

卷制

坡口切割平台

数控切割机

组对转胎

筒体纵缝焊接区

筒体纵缝焊接区

钢板预处理作业机(带自动喷涂)

钢板摆放区

1.3.5生产保证

整机控制系统和变流系统及制造技术属于自有知识产权,经过近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实验已经具备产业化的水平,且市场需求旺盛,是我们进行整机集成的先决条件。

1.3.6厂址概述

XX红山经济开发区坐落于XX市中心城区东部7公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里东临辽沈,南近京津冀,北临省际大通道,是北京通往西北部和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通讯相对集中。

距北京420公里,距天津、沈阳、大连500公里左右,距锦州、秦皇岛港均不足300公里。

内有京通铁路干线穿过,可直达北京、大连、沈阳、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城市。

有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的航班。

已竣工的XX至大板、XX至通辽的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XX至朝阳高速公路、铁路及XX至大板、白音华铁路,将XX全面带入东北和华北交通网,出区达海将更为快捷。

XX市风电开发始于1998年。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风电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截至目前,已引进大唐风电、国电龙源电力、中电投集团、东电茂霖公司、汇风公司、华电集团、京能集团等18家风电企业,已投产项目14个,在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近100亿元。

全市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89万千瓦,预计到年末全市风电装机规模将突破100万千瓦,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根据XX市的风能资源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编制的《XX市风电基地规划》和《2008年-2015年XX市风电送出规划》,XX市风电装机规模2010年达到300万千瓦,2015年达到765万千瓦。

项目占地150亩,厂区周围环境优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非常适合本项目建立。

1.3.7主要原材料、动力供应

A.原材料供应

一期项目投产后,主要产品是国内外各种规格风机的风电塔筒其主要原料为金属钢板材料,辅助材料是焊丝,焊条,焊剂等,从主要材料到辅助材料,国内厂商的产品均能很好的满足,无需进口,且价格和供应良好。

二期科研和生产所需期间和材料,主要是大功率器件和模块,主要依赖进口。

B.动力供应

供水:

给水设施按照国家设计施工要求全面铺设,给水符合国家要求。

排水:

排水设施在开发区建设规划中,设计施工符合国家排水要求。

供电:

厂区供电系统按照国家用电标准和制度办理工业用电手续,符合国家规定。

1.3.8环境保护

三废处理:

工艺为金属结构加工,厂房内作业。

1、废水:

废水的主要来源为生活用水,按国家要求排放。

2、废气:

风电塔筒的焊接,全部采用埋弧焊焊接的方式,没有明弧,无焊接烟尘的排放,属于最洁净的焊接方式之一。

少量的点焊过程有极少量烟尘产生,对工人生产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钢板的预处理采用的是封闭的预处理作业线,内部自带布袋式除尘设备和静电式除尘设备,排放符合国家要求。

在塔筒生产的最后工序中,整塔的喷漆是在密闭的喷漆房中进行的,喷漆房内漂浮的细微的漆粒在经过滤筒式除尘器除尘后和大气连通,防止漂浮漆粒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废渣,下料后形成的铁渣及边角料回收,可再生利用。

其他加工过程中无废料形成,除生活垃圾外,对环境不构成影响。

消防安全:

按照消防法的规定,配备防火通道、防火器具等,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防火培训。

认真执行国家及地方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加强工厂内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3.9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按设计装备和人员(200人定员),每天加工塔筒100吨,每吨销售价格市场价为14000—15000元/吨,按最低14000元/吨计算,每日产值140万元,每年工日按300天计算,总产值4.2亿元。

年总成本费用35967.49万元,其中平均经营成本35080.40万元。

详见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财务指标:

1.本项目所得税前全部投资财务评价指标:

①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9.17%。

②财务净现值(Ic=10%)为10677.02万元。

③投资回收期4.11年(含1年建设期)。

2.本项目所得税后全部投资财务评价指标:

①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4.05%,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

②财务净现值(Ic=10%)4465.99万元;

③投资回收期:

4.66年(含1年建设期)。

④平均投资利润率

本项目平均税后利润总额为2676.21万元,平均投资利润率13.38%。

盈利能力分析:

从项目增量效益看,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05%,超过基准收益率10%的要求;财务净现值(Ic=10%)为4465.99万元,大于零;

投资回收期4.66年,满足投资要求,所以,从“微利运营”的角度看,本项目盈利能力尚好。

项目盈亏平衡点在68.20%,说明项目的年配货达到20462吨,才可保本运营,项目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

1.3.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一期总投资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二期总投资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科研及流动资金投入5500万元。

资金来源

贷款:

3000万元

自筹:

5500万元

其它方式融资:

11500万元

1.3.11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以后,结合开发区实际风电产业的布局及开发情况,拟定了建设的计划:

首先,本着边生产边建设的原则,厂房尽快投入建设,同时培训队伍,取得订单,占领市场,吸纳人才,扩大规模。

现应着手新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以便尽快申请征地和厂房建设,2008年11月底完成选择引进设备厂家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6月底完成生产车间建筑和设备调试工作。

争取在2009年9月底之前全面投入生产。

1.3.12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1

占地面积

150

1

建筑面积

平方米

43800

2

道路面积

平方米

17000

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000

4

职工人数

200

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00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1150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550

6

年营业收入

万元

42000

9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35967.49

10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2173.83

11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858.68

12

年所得税

万元

964.67

13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2894.01

14

投资利润率

%

14.47

15

投资利税率

%

19.29

16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投资税后)

%

14.05

17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465.99

I=10%

18

投资回收期

4.66

含建设期1年

19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

%

68.20

1.3.13研究结论

(1)我国己具备快速发展风电产业的条件,当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初步预测5年后我国将成为风电设备世界制造中心。

2007年底,我国已建成风电场61个,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居世界第8位,亚洲第2位。

根据规划,我国风电在2020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量),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2030年可能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目前,我国己具备快速发展风电产业的条件,当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而今后一段时间,不论是XX还是周边地区风电装机容量,都将有着很大的需求。

XX中凯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涉足风电配套设施的加工制造,必将对当地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2006年国家通过《可再生能源法》、风电特许权招标等法规和政策,积极扶持风电发展。

总的原则是支持风电产业化和自主化,具体看来,国产化率、全额上网、电价分摊、财税优惠等政策对风电行业将构成长期重大利好。

风电行业与其他发电行业相比,在能量转换率、发电时间、产业规模、技术成熟度等许多产业特性上有优势,现阶段,风电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XX市作为一个风力资源极其丰富的资源性发展中城市,为投资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特别是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到XX创业增加了信心。

(3)我国风电设备行业投资机遇凸显,整机制造企业近三年来保持了年均100%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落实,未来三年将连续呈现出跳跃式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0%。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中,国产风机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在迅速提高,单机装机容量也不断增大,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相关配套产品和零部件加工有着广阔的前景。

新设立的XX中凯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风电设备的研究和制造,专业生产风电行业生产塔筒、整机控制系统、变流系统、偏航系统和刹车系统等配套产品,以及金属结构件等。

它的设立,必将能够依托国内风电产业、背靠内蒙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而快速发展。

(4)国内风电行业的兴起与产业政策的扶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组织实施“乘风计划”到今,先后出台了大量的产业扶持政策和行业促进政策,特别是2006年以来,可再生新能源法的实施,给风力发电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制政策和配套政策。

自2004年至今,我国风电均已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07年达到156%年增长率。

现在全国总装机容量接近800万千瓦,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且发展势头刚起,由于国内国际能源供应状态仍趋于紧张。

未来几年仍将有大的发展。

(5)投资人有着多年风电制造业和金属加工等行业的资深经历,对公司的运营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本项目从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切实可行发展路线。

项目具有企业高端直接参与的优势。

项目投资公司董事长是长期从事风电变流技术与控制的专家,又有大批本行业的弟子在各主机厂工作。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行业研究的先头兵,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需产业化和再研究。

2008年10月由项目投资方中凯公司和交大新能源研究所在山东东营进行大功率风能变流系统和光伏太阳能发电变流系统的生产准备工作。

2009年3月MW级风能变流系统和1KW-100KW光伏太阳能变流系统将投放市场。

同时目前最受国外供应商制约的风电整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在交大和中凯合作开发之中,不久将首先立塔试验,这将作为国内首个重点研究课题会有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自主产权的风电整机控制系统,即将摆脱国外的制约,预计2010年全部测试工作完成,即可投入生产。

作为风能市场的高端产品,目前利润空间是较大的。

(6)作为塔筒的生产商,具有正确的组织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及供货周期优势。

国内首批参与生产的企业很多已不复存在,主要失败于产品质量,而工艺控制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投资方不但有充分的认识还有良好的保障。

因国内大型机加工的设备能力还是有限,风力发电机的主轴及定转子的部件供应,严重制约着风机车的生产周期,这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综上所述,本项目涉足风电配套设施的制造行业,技术设备较为先进,工艺成熟可靠,建成后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2.1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2.1.1立项背景

世界风能资源总量巨大。

据估算,地球上的风能资源是地球水能资源的10倍,高达每年53万亿千瓦时,目前已经被开发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世界电力需求预计到2020年会上升到每年25.578亿千瓦时,可见,如果50%的风能资源被利用,则可满足世界电力需求。

电量增电价减。

2004年全世界风电总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占当年各种电源总电量16.7万亿千瓦时的0.5%。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批量的增加,风电的成本持续下降,每千瓦时风电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0美分下降到2000年的5-6美分,到2010年还可以下降30%。

在未来10-20年间,风力发电的成本将继续下降。

全球风电装机持续高增长。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风力发电不消耗矿产资源,发电过程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今天,风电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欢迎的清洁能源。

2005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中,风电的增长水平几乎与大水电持平,排在第二位,新增装机容量1150万千瓦,增长24%,总装机容量达5900万千瓦。

新增装机容量一半以上集中在美国(240万千瓦)、德国(180万千瓦)和西班牙(18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位列前四位的是:

德国(1843万千瓦)、西班牙(1003万千瓦)、美国(915万千瓦)、印度(443万千瓦)。

预测未来数年内,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幅在20%以上。

欧洲风电装机占据世界大半份额。

(1)欧洲截至2005年底,欧洲风电装机为4093万千瓦,占世界风电装机69.4%,

仍然保持领先。

2005年欧洲新增装机617万千瓦,增长18%。

德国和西班牙的风电装机分别为1843万千瓦和1003万千瓦,列世界前两位,分别增长10.8%和21.3%。

已经实施风电相关法律的葡萄牙和法国的装机发展最快,分别增长95%和96.2%,达到102万千瓦和76万千瓦。

风机主要生产国丹麦的风电发展再一次出现了停滞现象,虽然装机达到313万千瓦,但新增装机只有0.4万千瓦,由世界排名第四降至第五。

尽管有巨大的风能潜力,芬兰及东欧的许多国家风电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风机主要生产国。

鉴于认识到风电对于保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风电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美洲2005年风电新增装机242万千瓦,达到1004万千瓦,占世界风电装机的17%,其中98%在北美。

美国风电装机仍居世界第三位,为915万千瓦,新增242万千瓦,增长36%。

加拿大风电迅速发展,装机为68万千瓦,新增24万千瓦,增长54%。

今年,加拿大将颁布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法律。

拉丁美洲风能发展较快的是巴西和阿根廷,但风电装机尚不足3万千瓦。

2006-2007年新的风电项目将在巴西和阿根廷实施。

亚洲截至2005年底,亚洲风电装机为702万千瓦,占世界的11.9%,新增装机226万千瓦。

其中印度和中国是亚洲风电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印度风电发展超过了丹麦,风电装机世界排名第四,为443万千瓦,新增装机143万千瓦,增长47.7%。

中国风电发展已取得了巨大进步,风电装机由2004年的76万千瓦增加到126万千瓦,世界排名上升至第8位。

2005年新增装机50万千瓦,增长64.9%。

中国已将2020年的风电发展目标从装机2000万千瓦提高到了3000万千瓦。

澳大利亚/太平洋地区截至2005年底,澳大利亚/太平洋地区的风电装机为74万千瓦,占世界的1.3%。

其中澳大利亚新增装机19万千瓦,达到了57万千瓦。

澳大利亚计划在全国推进风电发展。

非洲截至2005年底,非洲风电装机为25万千瓦,占世界的0.4%,仅增加1.2万千瓦。

非洲拥有最好的风能资源,埃及和摩洛哥等国具备建设大风电场条件,但与其他各洲和地区相比风电发展较慢。

目前非洲的风电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际发展基金支持。

2.1.2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

一、我国风能资源丰富。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有风能资源储量是根据全国900多个陆地上气象站离地10米高度资料进行估算的。

经初步估算,全国陆地上离地10米高度层上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

包括海上,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场总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约相当于50座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

图:

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W/M2)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XX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地处北半球中纬度盛行的西风带。

受西伯利亚及蒙古冷高压和蒙古高原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影响,以及受东亚海陆季风和蒙古高原季风影响,XX市的风能资源也很丰富。

XX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主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高度一般为1200米—1600米,其中黄岗梁主峰高2036米。

XX市的南部为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燕山山脉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米—1500米,其中XX市境内的大光顶子主峰高2067米。

XX的西部为内蒙古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势相对平坦,海拔1000米左右。

XX的西部处在我国两大山系(大兴安岭与阴山山系)分割的不连续的开阔地带,形成了一个大风口,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长驱直入,有利的地形条件使得XX中部地区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XX市属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XX市地域广阔,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平均风能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粗略估算,XX市风资源丰富区近万平方公里,仅在风能资源特丰富区极易开发的风能资源就有几百万千瓦。

XX市的风能资源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一是稳定性及连续性好,通过对几个大风场的历年风能资料考察,平均变化幅度小于10%,最长连续无效风速时间小于100小时,全年累计有效风时数大于6000小时;二是30年一遇最大风速小,仅为30米/秒左右,所在地区不利气象情况较少,有利于风机选型和安全运行;三是地区空气相对湿度小,不含盐雾,有利于风机的保养和延长使用寿命;四是盛行风向稳定,从而能够增大风能利用率,延长风机寿命,并有利于风电场的排列布置。

根据气象局的统计资料,XX年平均风速3.6米/秒,多数地区一般为3.0-4.7米/秒,地区分布差异很大,XX市3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一般为20-28米/秒,5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为21-29米/秒,年大风天数为10-80天,XX市的盛行风向,中部及北部地区为西北风和西风,南部地区为西南风和南风。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m/s的时数为3000h。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为4000~5000h,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m/s的时数3000h;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W/m2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在2000h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m/s的时数在150h以下,风能潜力很低。

二、风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大。

“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万千瓦。

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400万千瓦。

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风电电量约占1%。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信息,2020年风电装机目标可能调整为3000万千瓦,以后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