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34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docx

《教育综合知识新课改法律法规》

一、新课程改革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

巨大的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

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

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1)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2)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4)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5)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

(7)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这次课改在强调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注重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 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课改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 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

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二)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三)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四)突破知识传授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五)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六)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

   (七)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新课改的目标

一、 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

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

 其内涵包括: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简答题

(一) 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

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二) 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

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三)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 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 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6.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

新的教学观

一、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四、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 自主学习:

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探究学习:

也称发现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

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 合作学习

概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意义:

首先,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其

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再者,能够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此五种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包容。

 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新课程评价改革概述

一、 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

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价值的过程。

包括课程需要、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材、学生成果目标、通过课程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学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政策等内容。

二、 课程评价对象

课程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资源评价、课程与教学管理评价。

三、 课程评价的类型

(一) 按照评价功能分类……名词解释

1. 诊断性评价:

一般是在某些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价。

 

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 形成性评价:

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

他是在计

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

 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

 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 终结性评价:

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

的评价。

 目的是评定等级成绩,作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

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

(二) 按照评价主体分类:

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三) 按照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类

1. 相对性评价:

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基准,然后把各个

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

 优点是不受集体整体水平的限制;缺点是不同集体中的个体难以比较。

2. 绝对评价:

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

有点事标准比较客观;缺点是客观标准很难做到客观,在制定和掌握评价标准时,容易受到评价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经验的影响。

3. 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此种评价利于自我发现差距,但由于评价对象不与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真正差距。

(四) 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类:

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四、 课程评价的功能

(一) 促进发展的功能。

……简答题

这是当代课程评价非常强调的基本功能。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导向功能、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

(二)鉴定水平的功能。

(三)选拔淘汰的功能。

★★五、 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方向

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评价内容——仍过分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

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 评价标准——仍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

发展的价值;

3. 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

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执行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4. 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

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 评价重心——人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和努力程度,冇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方向

(一) 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

1.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3.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执行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二) 教师评价改革

1. 打破“唯学生成绩”论教师工作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水

平不断提高的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 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 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

1.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 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四) 考试的改革

1. 在考试内容方面:

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 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 关于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

三、 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

(一) 概念:

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名词解释

(二) 特点

1. 过程取向

(1) 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都应受到评价者的重视;

(2) 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 方法论特征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本质上受实践理性支配。

2. 主体取向

(1) 评价目的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的意义;

(2) 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平等交往;

(3) 反对量的评价,主张质的评价;

(4)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

(三) 基本内涵

1.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4. 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5.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6.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四、 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 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

2. 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

3. 评价内容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原则;

4. 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

5. 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

6. 评价的激励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 概念、性质

概念: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 特点:

1. 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 实践性。

3. 开放性。

4. 生成性。

5. 自主性。

三、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1.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 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主体的关系。

3. 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简答题)

6. 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

  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 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 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2. 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3. 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教学

  

(一)概念: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利弊:

 优点: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可以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

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 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

(三)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 紧扣教材,有的放矢。

2. 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3. 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

4. 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

5. 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6. 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1、依法执教:

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

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

(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

答: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

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

答:

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

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

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

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点:

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

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

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国家意志性的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

③教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

(鲜明的阶级性角度)

④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特殊的强制性角度)

⑤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遵循的客观规律性的角度)

3、教育法的体现的统治阶段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段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复定的。

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5、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表现三个方面:

起点上(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

6、教育法的作用:

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⑥奖励作用。

7、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三要素:

假定、处理、法律后果。

8、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

三个类别,分别是①按照教育法律规则调整方式的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

②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③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划分,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下)

1、判定是不是教育法律关系标准:

如师生是,朋友不是。

2、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求: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观。

3、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情况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

4、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5、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为:

①公民;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③国家机关;④利益共同体;⑤国家。

6、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

7、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为:

①物;②行为及其后果;③精神产品。

8、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主要两种形态:

一是教育法律事件,二是教育法律行为。

9、教育法律的本质复定着教育法律的形式。

10、列举或简述我国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

①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