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38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docx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

 

中安中心小学课改工作纪实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

 

中安镇中心小学

2009.4

走进课改,意绿课堂

2007年,我县起始年级首先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

开始,我们对新课改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想:

我校根本就不适合搞课改,最突出的理由有两个:

一是新教材适合小班化,并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而我校班级学生多,一堂课每位学生只能关注三十秒。

二是新教材应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做辅助,而我校只有一台电视机和几部录音机。

至于,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就更不敢奢望了。

所以,我们都认为:

搞课改,那是以后的事,是教学条件好的学校的事;当前,只能用老教法,教新教材。

就在这一年,一次语文组的教研会使我校的新课改,由“点”到“面”地展开了。

一、点上试验总结,面上规划推广,稳步实施新课改。

语文组教研会上,老师们提出:

目前,我校的语文教学已形成模式化。

一上课就是:

作者介绍、处理生词、课文分析、总结段意等等。

学生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老师也感到:

教语文乏味。

所以,如何教好语文成了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都在想办法力图解决这种困扰。

后来,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学生合作学习的文章,深受启发。

我们就想:

如果把班里的学生象管理小组那样分成学习小组,将会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于是,我们就一起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查资料、找依据,归纳和总结,初步摸索一套模式。

就是:

将班里的学生按成绩好坏搭配的原则,每6-8人为一组,成立学习小组,设组长一人,主持小组工作。

班主任排位时将一个小组前后对应排在一起,以便于讨论研究。

基本框架定下后,试验教师是关键。

经过再三考虑,最后,选定七年级语文教师张瑞娟,张老师有耐心、有热情,有能力,但也有许多顾虑,她最担心的就是:

如果实验搞不好,由此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经过一番做工作,张老师开始了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

还给它起名为“小组协作教学法”。

适逢教研室的侯主任来我校指导工作,我们将这种做法向他作了汇报,侯主任当即给任艳普老师打电话,让她来我校指导。

任老师听过课后,又在我校召开了语文教师座谈会,会上,她首先对这种做法进行了肯定,然后又做了细致的指导,使“小组协作教学法”更趋于完善。

后来,教研室的张培生主任带领各科的教研员也先后到我校听课指导,给我们以很大的帮助。

有了领导的支持,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利用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感想和收获,可以在小组中发表。

在教学中,碰到高难度的题目时就充分利用学习小组互相商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归纳到一起疑难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学习有困难,就让小组中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以达到“兵教兵”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期末考试,张老师所任班级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我们又指导二

(1)班班主任于巧言老师利用“小组协作教学法”召开了“学生优点大报账”的主题班会。

课堂上,于老师几句导语过后,就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学生的优点,在组里发言,然后推出代表,再在班里发言。

同学们把班里学生的优点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最后得出结论:

我们二

(1)班是最棒的!

全班同学都有了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学期一开始,其他语文老师也都相继参与到课改中来,并先后总结出:

“三沟通语文教学法”和“五步作文教学法”。

“三沟通”就是:

课内与课外相沟通(指导学生学语文时应: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沟通(让学生体会到:

各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应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相沟通(让学生在学语文中认识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五步作文教学法”--“五步”就是:

第一步学生写、第二步学生评(学生每人设立一张反馈卡,评改时应在卡中填写:

精彩句子、好的作文片断、对作文的评语等,最后写上评改学生的姓名。

卡填好后夹在作文本中一同交给老师)、第三步教师评(老师不仅评作文和还评反馈卡,然后将作文本和反馈卡发给学生本人)、第四步学生接受反馈(学生接受反馈以后,再将反馈卡交给老师)、第五步评奖(老师按“反馈卡”每学期评出班里20名优秀者)。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培养了欣赏能力。

经过实践,学生评改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评语都能写一页半。

老师们还利用学生“自办手抄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他们将手抄报分成“六大板块”。

板块1是“跟踪课文练笔”,就是让学生仿照学过的课文写作文,老师们说:

这是采名家的花,酿自家的蜜。

板块2是“才华展现”,让学生在手抄报上展示自己的特长。

板块3是“供你欣赏”,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选择好作品,推荐给读者。

板块4是“学法简介”,介绍好的学习方法。

板块5是“一周要闻”,写一周内发生在校内、班里的大事,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板块6是“书法展台”,让学生写出拿手好字。

手抄报办好后在班里或校园展示。

通过这一系列课改实践,语文老师的课堂越来越“活”了。

学生增加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成了语文课。

语文学科的教学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在镇组织的期末考试中,我校的语文成绩多次荣获第一,以前是较差的学科,现在成为我校最强的学科。

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素养也得到了培养,他们的作文不断在《蒲园》、《作文周刊》、《语文周报》上发表。

特别是2005年5月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举行的“读书解惑”国际有奖征文活动,我省共十九篇作品获奖,我校就有四篇,并且得到了910元的奖金,同时还免费赠给我校三千元的音乐器材和六千元的图书。

为此,李济中老师专门为我校写信祝贺。

语文教学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2004年10月“首届全国中学语文目标教学骨干教师培训会”在新乡市举行,我校有三名教师参加,会上他们表现特别突出,在和专家面对面评课时,有理有据,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深受专家、领导的好评,也为长垣争了光。

每人都获得了三、四张奖状,回来后他们说:

“若不是经过我校的课改锻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胆量和勇气。

我们还举办了“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演讲比赛”,让教师通过回顾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酸甜苦辣,展示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们精彩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感动得在场的人热泪盈眶。

语文学科课改的成功给我们增添了课改的信心,于是,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四个互动”的课改活动。

一是纵向互动。

在全校推行学校领导“深水作业”的教研制度,我们规定:

学校领导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搞一科课改实验。

在实验阶段,从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份教案,到作业的设置和批改、试卷的设计和评价,都与教师共同研究、共同探讨,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案例商讨具体办法。

二是横向互动。

为了达到学校之间“加强协作、密切交流、互相借鉴”的目的,我们开展了“跨校横向联合”的教研活动,进而实现优势互补。

先后同滑县半坡店一中、延津县王楼二中建立起联谊教研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水平。

三是交叉互动。

我们实行了跨年级、跨学科教研的新机制。

以实验教师为主体,定期组织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教师观摩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教师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以起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

四是个体互动。

采取个人实验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改活动,倡导平等交流、观点争鸣的研讨氛围。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隔一周举行一次“新课改教学经验交流会”,交流在课改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我们还开展了以“突出新课改为主题、创新课堂为目的”的“学校首席教师”评选活动,进而牵动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课程改革。

目前,我校的课程改革已开展得轰轰烈烈。

教师的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营造出愉快、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充满了春天的绿意。

例如:

数学老师探索的“兴趣引导教学法”,就是: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实”、“活”、“巧”、“广”“四字教学要领”(就是:

基础扎实、应用灵活、解题巧妙、知识面广)。

对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英语组的“游戏规则教学法”。

他们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达到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

“学生学得主动、教师导得成功”这是对我校课改工作的真实写照。

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还用老标准来评价课改后的教学,显然已经不适应了,必须重新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新标准。

这就引发了我校新课改的第二个内容。

二、改革评价机制,开拓课程改革的新境界。

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对教师的评价方法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于是,我们就先从教师管理入手,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1、评价教师—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在教师管理上,我们实行了“全方位量化积分管理”。

具体为:

师德,实行“人人评我,我评人人”全员参与的评定方法。

作业和教案,由教导处提供。

学生、家长评教,学校制定标准由学生或家长评定。

常规管理,采取年级管理,按年级考评方案考评。

考勤,实行扣分制,对教绩的评价我们采取了与中招相似的“等级分段评估法”,根据各段中学生的数量计算教师的量化积分。

这种评价方法,符合新课改对学生实行等级评定的要求。

不管哪个学生,只要有进步,就能增加教师的成绩,有助于教师面向学生全体,也避免了只抓尖子生的现象。

2、评价课堂—建立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决定着教学方法的确立,也对新课改起着引领作用。

我校以前的课堂,老师讲得过多,对学生管得过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我们的课堂改革应从“让课堂‘活’起来”入手。

据此,我们提出了三条要求:

一是看教师是否让学生的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他们展示学习成果;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见解就发表出来,使他们有种成就感,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是看学生是否实质性地参与了教学过程

好的课堂教学,学生会自发地、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会实质性地融入到学习的环境中。

我们看老师的课堂,就看老师是否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与需求。

看老师是否按照多数学生的意愿发展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

三是看教师是否将课堂创造成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学习环境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围。

还要充分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思想的交流、情感的碰撞。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终生受益,就象陈景润的数学老师的一节课,激励着陈景润为之奋斗了一生。

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使用大手笔,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应该对学生的未来起引领作用,应该有超前意识,要培养学生设计自己未来的能力,要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时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创造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创造一个未来,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评价学生—建立学生综合评价机制

现在农村的学生很不好管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想:

应该有一套制度来约束。

我们借鉴了中招综合素质评定的办法,采取了“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级评定+操行评语”评价学生。

“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方法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表现好或违纪的学生及时记录,学生、家长、教师及时签名。

然后存入学生档案,作为期末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依据,每学期评定一次。

这种方法对学生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课改反思及今后的课改思路

回顾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是: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问、学生答。

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学生手酸。

教师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学校管理除了把时间排紧,就是把学生管严,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走过了三年的课改之路。

课改给我们总体上的一个感受,那就是:

课改是一次机遇,一次提高教育质量的难得的机遇,一次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难得的机遇。

课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的可喜变化,它还使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过去的教育、反思我们过去的教研、反思我们过去的工作到底是否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课改,就难以有这种反思,没有反思,我们就有可能还在重复着过去的错误。

所以,我们认为:

通过课改实验,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而且成就了一批学生。

但是,课改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必须有长远的规划。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彻底,我们今后的打算是:

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全校都上多媒体达不到,可以先上部分班级;一方面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培训教师,以适应今后课改的需要。

再就是:

依靠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更深入地进行课程改革,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摸索更先进的教学经验,成熟一项,推广一项,成熟一科,推广一科。

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没有什么经验可言,我们只是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们愿意和大家一道,全身心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把课改落实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上。

特别是今年作为“教学管理质量年”,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在新课程改革方面,下大决心,全面谋划;下足心思,精心组织;下真力气,认真落实;下苦功夫,逐步推进。

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的课改就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