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39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婴儿睡眠及抚触.docx

婴儿睡眠及抚触

婴儿真的可以学会一觉到天亮吗?

  当然可以,这一点我可以证明。

  ◆玛蒂亚姑姑的11个孩子,经过不到10天的训练之后,都能够一觉到天亮。

她的老大只训练了4天就能够一觉到天亮。

她采用的是下面讲到的“方法一”。

玛蒂亚姑姑的朋友,只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就能够在10天内训练宝宝一觉到天亮。

  ◆我最好的朋友波莉有5个孩子,其中4个在6周大时就能够一觉到天亮,另外一个在10周大时能够一觉到天亮。

她采用的是下面讲到的“方法三”。

  ◆我的3个孩子都在6周大时,就能够一觉到天亮。

我采用的是下面讲到的“方法二”。

  丹玛医生教过许许多多母亲,如何训练宝宝一觉到天亮,本书摘录了一些母亲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如果您同意一觉到天亮对宝宝有好处,就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想想看,我们大人睡眠不足时,都会觉得心情烦燥、精神不济,小孩也一样。

如果宝宝能够学会一觉到天亮,发育会更好,心情自然也会更好。

  下面列出3个训练宝宝一觉到天亮的方法,这3种方法其实大同小异。

  方法一:

丹玛医生的方法

  (经过3~10天的训练,宝宝就能够一觉到天亮)

  这个方法最直接、见效最快。

白天每4个小时喂一次奶,晚上10点最后一次喂奶后,帮宝宝拍背打嗝,换尿布,确定宝宝很好,床也没问题,就让宝宝上床睡觉。

接下来就不要再抱宝宝起来,也不要再喂奶,等到第二天早上6点再喂奶。

  在宝宝适应这个作息时间表之前,半夜很可能会哭。

不过哭对宝宝没有害处,反而可以让宝宝的肺部自然扩张,使肺部机能增强。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20个小时左右,大约哭4个小时。

用这个方法训练几天后,宝宝就会习惯这个作息时间表,能够一觉到天亮。

这样,爸爸、妈妈和宝宝,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摘自《丹玛医生说》)。

  丹玛医生说

  把宝宝喂饱,然后帮宝宝拍背打嗝,换上干净的尿布,就可以把他放到床上睡觉了。

检查一下婴儿床,如果床上没有蛇,你就可以走了—意思就是说,别再吵宝宝了。

宝宝想哭就让他哭,哭对他有好处。

  有许许多多父母听从了丹玛医生的建议,结果获益良多。

我在本书最后选了几封读者来信,这里先摘录一封较短的来信。

  我带老大去看丹玛医生之前,一直采用“一哭就喂奶”的方式,睡觉也一样,她什么时候想睡,我就让她什么时候睡。

只要宝宝哭闹超过5分钟,我就会把她抱起来哄她。

等到宝宝3个月大时,我已经因严重睡眠不足而精神紧张、情绪低落。

我先生十分无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好吃顿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换。

我自己也快受不了了。

  丹玛医生建议我为女儿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她让我放心,她说宝宝哭闹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对她有好处。

哭可以让鼻子畅通,也可以让肺部更健康。

  我接受了丹玛医生的建议,为宝宝制订了作息时间表。

才短短一个礼拜,家中的气氛就愉快多了。

我和宝宝都可以一觉到天亮,我的心情好多了,不再整晚分泌乳汁。

我很快就开始为全家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能让家人吃得更健康,我感到很欣慰。

原本爱哭闹的宝宝现在可以满足地待在游戏床里,我终于可以放心去做家务了。

  方法二:

奂均的方法

  这是我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只是把丹玛医生的方法稍微修改了一下。

我白天尽量照着作息时间表去做,如果喂奶时间到了,宝宝还在睡觉,我会把她叫醒喂奶。

晚上10点喂过奶后,先仔细帮宝宝拍背打嗝、换尿布,然后就送宝宝上床睡觉。

接着,我会赶快回到卧房,戴着夜光表上床睡觉。

  生产完出院回家的第一天晚上,如果宝宝半夜哭了,我会看一下是几点,然后算算她是不是已经吃完奶超过4个小时了,如果是,我会等至少10分钟,再去抱她起来,喂她吃奶,帮她拍背打嗝,如果需要就换块干净的尿布,然后送她上床睡觉。

我不会摇她入睡或抱着她走一走,因为我不希望她养成半夜要人哄的习惯!

  第二天晚上,我还是采用同样的做法,不过这次我会多等至少5分钟,也就是说,我会让宝宝哭至少15分钟再去抱她起来。

第三天晚上,我会再多等至少5分钟,让宝宝哭至少20分钟再去抱她起来,以此类推。

我每天都延长等候的时间,最后宝宝就学会一觉到天亮了。

有时候我还在等,宝宝就已经停止哭闹,再度睡着,我就不用起来喂她,自己也可以安然入睡了。

几个礼拜后,宝宝每天晚上都可以连续睡七八个小时,半夜不再醒来。

我的3个孩子都在大约6周大的时候,就可以一觉到天亮了。

  请你放心,宝宝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心理伤害,哭到睡着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个早上,我比宝宝醒得还早,满怀幸福地等她睡醒,喂她吃一天中的第一顿奶。

就算宝宝半夜哭了一会儿,也不会影响她的睡眠和食欲,而且看起来很满足的样子。

  方法三:

《从零岁开始》的方法

  (可训练宝宝在7~12周大时一觉到天亮)

  如果你不能忍受宝宝一直哭闹,可能会觉得方法三比较容易接受。

这个方法在《从零岁开始》(OnBecomingBabywise)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艾盖瑞和贝南罗特博士。

我有很多美国朋友采用这个方法,他们的宝宝都能够学会一觉到天亮。

我最好的朋友波莉有5个孩子,其中4个在5~6周大时就能够一觉到天亮,另外一个在10周大时能够一觉到天亮。

  采用这个方法时,白天同样要尽量按照作息时间表每4个小时喂一次奶。

至于半夜如何喂奶,我请波莉亲自现身说法:

  “宝宝不满4周时,我会定闹钟,在凌晨2:

30起来喂宝宝一次。

4周后,我就不再定闹钟,如果宝宝用哭声来表示他需要我,我才会去喂奶。

但宝宝半夜不需要我的那一天总会来临,当这一天来临时,我早上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前一天晚上竟然一觉到天亮!

我发现这个方法很温和,可以让宝宝慢慢习惯睡整夜。

我觉得关键在于—宝宝白天吃完奶后,一定要让他清醒一段时间,帮他拍背把嗝打出来,让食物充分消化,到了睡觉时间,即使宝宝还不困,也要送他上床睡觉。

  艾盖瑞和贝南罗特说,很多宝宝会在7~9周大时,自然而然地开始不需要在半夜吃奶。

有些宝宝晚上10点吃过奶后,会渐渐延长下次吃奶的时间,最后会等到早上6点才需要吃奶。

  他们曾对520个婴儿做过睡眠质量调查,这些婴儿的父母都按照时间表来喂奶,调查结果如下:

  ◆只喝母乳的婴儿

  喝母乳的女婴,有86.9%在7~9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有97%在12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喝母乳的男婴,有76.8%在7~9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有96%在12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只喝配方奶的婴儿

  喝配方奶的女婴,有82.1%在7~9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有96.4%在12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喝配方奶的男婴,有78.3%在7~9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有95.7%在12周大时,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采用方法三时,绝大多数婴儿都能够在满12周之前一觉睡到天亮。

有少数婴儿已经满12周了,似乎还是改不掉半夜吃奶的习惯,艾盖瑞和贝南罗特建议这些婴儿的父母可以采用方法一(丹玛医生的方法)来训练宝宝一觉到天亮。

 ——美国乔治亚州的一位妈妈

 哄宝宝睡觉常见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

摇睡

  婴儿哭闹请试试心理治疗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

  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

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错误做法二:

俯睡

  俯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的危险。

  国外专家已发现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

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专家调查,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种睡姿可使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婴儿猝死。

据统计,在美国自从推广了仰睡法后,曾居高不下的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率随之大幅度下降,从每年约死亡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值得妈妈借鉴。

  错误做法之三:

亮睡

  开灯睡觉不利于儿童健康

  有些年轻妈妈为了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有不利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

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夜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以视力发育为例,据英国学者报告:

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灯火通明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错误做法之四:

搂睡

  从宝宝的睡眠中看健康

  不少妈妈担心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常常搂着睡觉。

其实,这样做恰恰增加了发生意外的机会;

  搂睡使宝宝难以呼吸新鲜空气,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容易生病;

  可能使宝宝养成醒来就吃奶的坏习惯,不易形成定时喂养,从而妨碍宝宝的食欲与消化功能;

  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奶头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错误做法五:

蒙睡

  宝宝出汗多,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见于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妈妈为让宝宝暖和,常将宝宝头部蒙在棉被下,这样做有两大危害:

  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症”,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

  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或者窒息。

宝宝睡觉时都应将头部露在被子外面,以防发生不测。

  错误做法六:

热睡

  新生儿为什么不能睡电褥子?

  为给宝宝保暖,相当多的家庭购买了电热毯。

殊不知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较高,会增加宝宝不显性失水量,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因此,宝宝不宜使用电热毯。

若要用须正确掌握方法,即睡前通电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

使用过程中,如果宝宝出现了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表现,说明身体可能脱水,马上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通常就会平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

  错误做法之七:

裸睡

  夏天气温高,一些妈妈便将宝宝衣裤脱光,让宝宝光着小身子躺在床上,以求凉爽。

然而小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使身体受凉,特别是腹部一旦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发生。

为防止这一点,即使炎夏也不可裸睡,胸腹部最好盖一层薄薄的衣被,或带上小肚兜。

 睡眠问题

  抓住时机训练宝宝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除了吃奶,几乎就处在睡眠状态,不分白天和黑夜。

随着日龄增加,宝宝睡眠时间缩短了,一天24小时内,一般是在上午八九点钟,沐浴后,喂完奶,有一段比较长的觉醒时间。

  爸爸妈妈要抓住这个时机,给宝宝做做体操,和宝宝说说话,要竖着把宝宝抱起来,让他看看周围的世界,要知道,宝宝一直在看天花板啊。

在训练宝宝的过程中,开发了宝宝各项能力,也延长了觉醒的时间,对宝宝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极大作用。

  黑白颠倒的睡眠,必须再颠倒过来

  宝宝白天睡得太足了,晚上没觉了,而爸爸妈妈劳累一天,实在没精力和宝宝交流了,宝宝怎么办?

哭啊!

爸爸妈妈也没法睡。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不是宝宝的错,而是爸爸妈妈养育方法不够正确,给惯出来的。

现在,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把颠倒的时间再颠倒过来。

当然不是硬拧,而是通过游戏,帮助宝宝逐步改正。

  上午洗澡完毕,喂奶,如果宝宝吃着睡着了,就把宝宝唤醒,和宝宝说话,做游戏,比如妈妈竖着抱宝宝,爸爸用一块红布蒙在脸上,再快速拿下来,并对着宝宝笑,然后妈妈玩红布,爸爸抱宝宝。

宝宝一定会笑起来,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晚上如果宝宝不睡觉,哭闹,就把宝宝的小手放在他的腹部上,妈妈双手按在宝宝手上轻轻摇一摇,不开灯,也不和宝宝说话。

如果还哭,寻找哭的原因,是否尿了,拉了,饿了,病了,环境不舒服等,如果没有原因,就尽量冷处理。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宝宝黑白颠倒的睡眠习惯,就会慢慢改变过来。

  大胆地把宝宝放下来

  许多妈妈说自己的宝宝只能“抱着睡”,不能放,一放就醒。

这是谁的过错呢?

宝宝当然喜欢妈妈抱着睡,问题在于妈妈应不应该“抱着睡”。

不应该,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这样做。

已经这样了,现在马上改正还来得及。

  大胆地把宝宝放下来,开始可能不干,慢慢就会接受的。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动作多多,不一定是有问题,这样的宝宝也许长大了,是个好动的宝宝。

请医生排除了疾病的可能,就不必管了,不必宝宝一动,就马上去拍,去哄,本来宝宝没有醒,你一拍一哄,倒把宝宝弄醒了,捅了“马蜂窝”。

  醒了就先让他醒着

宝宝睡眠时间短,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醒了就先让他醒着,先不要理会他,也许过一会又睡着了;真的醒了,只要不闹,也先不要理会他;如果哭闹明显了,再去看看是什么原因,这样就把睡眠时间逐渐拉长了。

宝宝要是知道了我们的秘密,他一定不干,不过他这时实在太小了,妈妈的小技巧,一定会灵验的。

如何进行婴儿抚触

  如何进行婴儿抚触呢?

据专家介绍,家长在给宝宝进行抚触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准备:

婴儿抚触共分为头、胸腹、背部和四肢四大部分,抚触者可以牢记“眉头下巴额两边,宝宝微笑到永远;胸部交叉又循环,腹部顺势轻柔按;捏挤搓滚小胖手,摸摸掌心提指尖;背上分分又合合,妈妈爸爸爱满满”的口诀。

  2.物资准备:

婴儿抚触的物资准备很简单,家长只需准备一块干净柔软的棉垫,给宝宝穿上舒适透气的小衣服,抚触者洗净双手,再加涂些按摩油就可以了。

  3.心理准备:

这一步很关键。

抚触者在抚触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向宝宝传达自己的爱意,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并且抚触还要做到“每天坚持十五分钟”,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意义就不大了。

给宝宝做抚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时间

  宝宝0到3岁的时候最需要抚触,对宝宝的抚触应该越早越好。

宝宝需要长期的抚触,每天都要进行,一天一到两次,每次15分钟最好,时间可以不固定,由家长灵活掌握。

抚触并不是一个正式的仪式,在宝宝吃奶的时候摸摸他的小手小脚,睡觉的时候摸摸他的背,都是一种抚触。

  二、准备

  在抚触前,给宝宝营造良好的环境,室温不要低于22度,有阳光更好。

保持室内清净、安宁,可以放一些恬静轻松的音乐。

爸爸妈妈在抚触前要洗净双手,注意修剪指甲,先搓热双手,准备好按摩油或润肤霜。

  三、技巧

  抚触的轻重有讲究,手法要温柔流畅,最好让宝宝感觉不疼不痒,做完后宝宝的皮肤微微发红就说明力度刚刚好。

对宝宝的抚摩不要局限在一个或几个地方,面积越大对宝宝的良性刺激越多,也不用注重部位的准确,因为这毕竟不是按摩。

抚触的顺序从前额开始,依次是下巴、头、胸、腹、手、脚、背、臀。

  四、手法

  先让宝宝仰卧给他抚触,然后让他俯卧抚摩宝宝的背和臀。

抚摩的手法可以用指腹按压,有时候需要整个手掌揉推,对于宝宝的四肢,可以轻轻挤捏,手法有很多。

但不是硬性要求都要做,可以灵活运用,另外手在皮肤上的滑动要流畅轻柔。

  五、情感

  抚触与按摩的不同点还在于抚触重情感交流,整个过程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操作,而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过程,爱和关怀才是抚触的精髓所在。

所以爸爸妈妈应注意保持自身的情绪愉快,先花点时间放松自己,消除杂念。

抚触时保持微笑,与宝宝有眼神交流,也可与宝宝说话,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宝宝。

  六、注意

  不要在宝宝过饱、过饿、过疲劳或情绪不好的时候抚触;宝宝的脐带还未脱落时,抚触一定要小心,最好不要碰到它;宝宝长牙的时候,可以对帮他按摩脸;到了爬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抚触量,教他多爬,学走路的时候,就给他做些腿上和脚丫的按摩。

  宝宝对抚触的需要是天生的,不管是小宝宝还是大孩子都是需要肌肤和爱的刺激。

所以,爸爸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坚持抚触。

  1、双手拇指放在宝宝前额眉间上方,用指腹从额头轻柔向外平推至太阳穴。

  2、拇指从宝宝下巴处沿着脸的轮廓往外推压,至耳垂处停止。

  妈妈边抚触边念:

小脸蛋,真可爱,妈妈摸摸更好看。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朵,从最上面按到耳垂处,反复向下轻轻拉扯,然后再不断揉捏。

  妈妈边抚触边念:

小耳朵,拉一拉,妈妈说话宝宝乐

  轻轻挤捏宝宝的手臂,从上臂到手腕,反复3-4次。

  妈妈边抚触边念:

妈妈搓搓小手臂,宝宝长大有力气。

  把宝宝两臂左右分开,掌心向上。

  妈妈边抚触边念:

伸伸小胳膊,宝宝灵巧又活泼。

  1、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手腕。

用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2、让宝宝抓住拇指,用基他四根手指按摩宝宝的手背。

  3、一只手托住宝宝的手,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的手指,从小指开始依次转动、拉伸每个手指。

  妈妈边抚触边念:

动一动,握一握,宝宝小手真灵活。

  放平手掌,顺时针方向画圆抚摩宝宝的腹部。

注意动作要特别轻柔,不能离肚脐太近。

  妈妈边抚触边念:

小肚皮,软绵绵,宝宝笑得甜又甜。

  1、双手大拇指平放在宝宝脊椎两侧,其他手指并在一起扶住宝宝身体,拇指指腹分别由中央向两侧轻轻抚摸,从肩部处移至尾椎,反复3-4次。

  2、五指并拢,掌根到手指成为一个整体,横放在宝宝背部,手背稍微拱起,力度均匀地交替从宝宝脖颈抚至臂部,反复3-4次。

  妈妈边抚触边念:

妈妈给你拍拍背,宝宝部直不怕累。

  双手放在宝宝的两侧肋缘,先是右手向上滑向宝宝右肩,复原。

换左手上滑到宝宝左肩,复原。

重复3-4次。

  妈妈边抚触边念:

摸摸胸口,真勇敢,宝宝长大最能干!

  1、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揉捏宝宝大腿的肌肉,从膝盖处一直按摩到尾椎下端。

  2、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脚后跟,另一只手拇指朝外握住宝宝小腿,沿膝盖向下捏压、滑动至脚踝。

妈妈边抚触边念:

宝宝会跑又会跳,爸爸妈妈乐陶陶

  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脚后跟,另一只手四指聚拢在宝宝的脚背,用大拇指指肚轻揉脚底,从脚尖抚摸到脚跟,反复3-4次。

  妈妈边抚触边念:

妈妈给你揉揉脚,宝宝健康身体好。

婴儿抚触:

沐浴后;两餐之间

  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

  顺序、手法:

一切从宝宝出发

  妈妈在给宝宝做抚触时,不一定非要按照顺序,每个动作一一做到。

抚触应该是按照宝宝的喜好来安排,你可以打乱抚触的顺序,或自创几个宝宝喜欢的动作。

  抚触的手法也可按照宝宝年龄需要而定,宝宝长牙的时候,可以让他仰面躺下,多帮他按摩小脸;到了要爬的时候,再让他趴下,帮他练习爬爬;学习走路的时候,除了多给他做些腿上的按摩外,小脚丫也是很重要的。

  温馨提示:

如果做到一半宝宝哭了,应该马上停止动作。

切忌在宝宝过饱、过饿、过疲劳的时候进行抚触。

做完之后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

最佳开发智力时间:

上午10点

  上午10点左右,是小宝宝大脑状态最好的时候,对各种刺激反应都很敏捷,这样的状态,平均每天可维持40分钟左右,妈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宝宝进行亲子交流。

  视觉、听觉双重刺激

  妈妈可以靠近宝宝,一边看着他一边对他说话,或者念儿歌,让宝宝专注地凝视着你的脸,并专心听你讲话;还可以给宝宝看一些色彩艳丽或是黑白相间有条纹的玩具和图片,并且慢慢地移动,让宝宝的目光追随着这些东西移动;妈妈也可以在宝宝耳边或耳后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宝宝听到后会马上转头寻找声源。

  温馨提示:

等宝宝大一点了,也可以带他到户外去转转,随着环境的变化,宝宝会不断发现新的事物,这对他的智力开发是相当有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