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04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92《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 森林的作用与分布

(1)作用:

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2)分布:

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2 

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一般很贫瘠,地上植被易被破坏,一旦破坏,土壤肥力会急剧下降。

4 雨林破坏的原因及雨林的前途

(1)雨林破坏的原因

(2)雨林的前途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 湿地概况

(1)含义: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①自然湿地:

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

②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 湿地资源的功能

3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4 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注意点

1.雨林公路的修建并非有利无害

公路的修建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会吸引大量人口、工厂及外国公司进入,导致雨林破坏,影响全球生态环境。

2.湿地并不只是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

根据湿地的定义,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3.流域内湖泊面积缩小甚至消失不仅仅是人类活动所致

流域内的水土流失,会随着河流进入湖泊,长年累月的淤积,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湿地面积减少。

4.保护湿地不仅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5.湿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价值方面

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提供农副产品、发展航运和旅游等。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读“我国部分省(区、市)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含碳量比例图”,回答1~2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例小,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因素B.政策因素

C.人为改造D.树种原因

答案 A

解析 我国南方土壤中含碳量比北方比例小,主要是南方气温高,降水量多,有机质分解快、淋失多造成的,A项正确。

2.在相同的森林面积和密度,以及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活立木的碳汇能力比较高的森林类型是(  )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落叶灌木丛

答案 B

解析 在相同的森林面积和密度,以及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常绿阔叶林叶面面积大,光合作用能力强,吸收储存二氧化碳能力强,活立木的碳汇能力比较高,因此B项正确。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3~4题。

3.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防风固沙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4.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答案 D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位于气候干旱的中亚地区,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是由于引水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小;乙图所示湖泊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萎缩。

 [考法综述] 森林和湿地一般结合区域图考查。

森林的生态效益关键在于理解森林在不同地区的生态作用,要因地制宜;湿地的问题关键是掌握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及其减少原因的分析方法。

命题法1 森林的生态效应

典例1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

(1)~

(2)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 

(1)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故C项正确。

(2)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 

(1)C 

(2)A

【解题法】 森林的环境效应

“七字法”记忆:

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净”——净化空气

“美”——美化环境

“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尘”——吸烟除尘

“沙”——防风固沙

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

命题法2 湿地成因和保护

典例2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 

(1)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

主要考虑水源补给、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方面。

结合材料不难回答。

(2)本题考查生态保护措施。

由材料知该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与过牧有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从合理放牧、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

[答案] 

(1)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解题法】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地势状况(或地形状况)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

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

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

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

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3)外流湖缩小问题的分析模型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1~2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答案 B

解析 图中显示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则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会不断变浅,库容必然不断变小。

2.2018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D.水库拦截率高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故2018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突然降低,很可能是人为的水库清淤所致。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8-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答案 A

解析 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

②为耕地,①为撂荒地,选A项。

4.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答案 B

解析 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少。

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

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表回答5~6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位(m)

42.1

41.9

41.7

41.5

41

42.1

45

46

44

42.9

42.5

42.2

TSS(106kg)

-200

-150

-100

-60

-40

200

1300

2350

820

-300

-360

-310

5.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错误。

6.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B.长江中游平原

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

答案 A

解析 该湖泊水位从6月开始升高,7、8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7~8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7.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一)。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8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二)。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1982~2018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

(3)分析1982~2018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 

(1)西北—东南 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大

(2)湖泊 台田鱼塘

(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和水渠;建筑用地占用沼泽。

(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问,从南四湖湖盆的延伸方向可判断其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降水季节变化大,沿岸地区用水量大。

(2)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3)问,从材料二统计图中可以读出,沼泽面积减少的同时,水稻田、坑塘水库、人工水渠、台田鱼塘、建设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由此可得出答案。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四万多公顷土地。

读图回答

(1)~

(2)题。

(1)渠建成后,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1万多顷盐碱地得到灌溉。

以下对盐碱地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①井灌井排 ②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大水漫灌 ④平整土地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2)河流流域具有整体性,商颜沟壑纵横这一特点,与其流域下游地区特征关系密切的是(  )

A.水量减少B.经济发达

C.名胜古迹众多D.形成地上河

[错答] 

(1)C 

(2)A

[错因分析] 本组题出错的原因:

一是不清楚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导致错选④;二是忽视沟壑纵横特点的成因而错选其他选项。

[正答] 

(1)A 

(2)D

[解析] 第

(1)题,盐碱地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井灌井排、提高植被覆盖率。

平整土地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大水漫灌会加剧土地盐碱化。

故A项正确。

(2)题,沟壑纵横主要是流水的侵蚀造成的,其侵蚀下来的泥沙在下游沉积,最终可能会形成地上河。

故D项正确。

[心得体会] 

………………………………………………

………………………………………………

基础组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18·武邑中学月考]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下图,回答1~2题。

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PB.Q

C.MD.N

答案 C

解析 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M地区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

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答案 B

解析 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mm,为热带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可知,Q地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性明显,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M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易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现象导致的荒漠化,故应退耕还牧;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加剧荒漠化。

N地区降水较丰富且气温较低,属湿润区,而土地荒漠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2018·武邑中学期中]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地区农业发达,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别是(  )

A.水土流失 植被被大量破坏

B.土地荒漠化 气候干旱

C.草场退化 过度放牧

D.土壤盐碱化 大水漫灌

答案 D

解析 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长期大水漫灌,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4.B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A.水土流失过度樵采

B.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灌溉

C.土地荒漠化不合理开垦

D.水土流失不合理开垦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B地区为毛乌素沙地,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其人为原因是不合理开垦等。

[2018·冀州中学热身]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

读图回答5~6题。

5.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可能有(  )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②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③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④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主要与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减少有关,这可能与中上游地区的来沙量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黄河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有关,还可能与黄河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黄河下游水量减少)有关。

6.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

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

C.调节气候,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D.保护野生的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野生的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可涵养水源,但不能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可净化水质,但不能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可调节气候,但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2018·衡水二中模拟]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完成7~8题。

7.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  )

①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②围湖造田③气候异常,降水减少④湖滨土地沙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

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

8.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①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⑤节约用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 治理乙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选项A正确。

[2018·衡水二中周测]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读该国区域图,回答9~10题。

9.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

10.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2018·冀州中学一轮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6分)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6分)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8分)

答案 

(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荒漠植被)。

(2)西北风。

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

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解析 

(1)地表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源和土壤等方面。

(2)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

(3)注意材料三中信息“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另外,砂砖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沙丘流动。

据此分析即可。

12.[2018·枣强中学猜题]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

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2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

(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4分)

答案 

(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垂直地带明显。

(2)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长江提供水源;调蓄洪水。

解析 

(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根据经纬度、等高线及注记可判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东缘,由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域,地形起伏大,西北为高原,东南为山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纬度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原、山地高寒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垂直分异明显。

(2)题干说明该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说明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考查湿地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川径流及气候等。

能力组时间:

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18·衡水二中一轮检测]下图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