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40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docx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的概念、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进一步探讨预防措施。

2.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

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危害及关联性。

3.掌握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季节和地区、危害及灾害链。

4.了解生物灾害的种类、危害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了解世界两条主要自然灾害带,分析各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

3.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知识链接】

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1)概念:

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的②________________。

(2)形成

(3)分布

主要分布区

⑤____________海域

集中分布区

⑥____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

中国⑦________、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⑧____________和美国东部海岸

(4)特殊形式——台风

a.界定: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⑨________的热带气旋。

b.结构及影响

组成

天气

影响

台风眼

无⑩____、少⑪____

和干⑫____

伴随着⑮______、⑯______,来势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⑬__________区

产生最强烈降水

外围大风区

风速从外向内⑭______

c.发生时间: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⑰______月最为频繁。

2.干旱

(1)干旱

a.定义:

因长期⑱________或⑲__________而造成空气干燥、⑳____________的一种现象。

b.成因:

由较长时间的

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引起。

c.分布

时间

持续数月,甚至若干年

空间

地域

______,有时会波及整个

______或部分

____

(2)旱灾

a.概念:

在某些地区较长时段内降水

____________,引起水分

____________,不足以

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

________,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b.性质:

一种

________性的自然灾害。

c.分布

______________地区

3.寒潮

(1)概念:

一种大范围

____________活动。

(2)成因:

高纬度的冷气团向

__________方向猛烈冲击。

(3)时空分布

(4)影响:

短期内气温

________,并伴有

________、雨雪、

______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

______等恶劣天气。

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地震

(1)定义:

岩层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突然①__________或②________,能量急剧释放,并以③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

a.图中C为④________、B为⑤________、BC为⑥____________、AB为⑦__________。

b.D位于⑧________线上,是指地面⑨__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地震大小等级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影响因素

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

一次地震

的数量

1个

多个

(4)震级分类标准

按震级

(5)分布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主要物

质组成

不稳定的⑫__________

大量的⑬____________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⑭____________

发生

条件

⑮________________,地势起伏较大,⑯________________

⑰________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诱因

⑱________,工程建设

⑲________、冰雪融水

危害

破坏⑳______、建筑物、

______,造成人员伤亡等

三、

(一)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1.洪涝

类型

洪水

涝渍

实质

是特大①__________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②__________

是③__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

形成

条件

以④______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

⑤______弱,⑥______不畅,地势低洼

纬度

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

气候

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形

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低湿洼地

2.风暴潮

(1)定义:

指由于⑦____________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主要类型

类型

台风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发生季节

夏秋

⑧______

多发地区

受⑨______影响的沿岸地区

中纬度沿海地区

热带气旋区

⑩______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地区

特点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增水过程相对⑪______

(二)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1.病害

(1)分类

类型

常见病害

农作物病害

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森林病害

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2)病因

(3)危害:

使农作物、树木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

类型

常见虫害

最危险虫害

农作物虫害

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

蝗虫

森林虫害

松材线虫、⑭________、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

松材线虫

3.鼠害

(1)重灾区:

⑮______、⑯______及⑰______。

(2)危害

4.虫鼠害成因

(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1.概念: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

____________现象,称为自然灾害带。

2.内容

主要

灾害带

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带

__________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主要灾害

全球75%的

______、80%以上的

________、2/3的台风、海啸、风暴潮等

全球

__________、风暴潮灾害、

__________、地质灾害最严重地区

灾害严

重原因

人口

______________、经济

______

中纬度地带人口稠密、地势

________、地形

______

【学习过程】

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1.图解气象灾害的成因

2.热带气旋

(1)概念:

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2)形成条件

①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②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下热上冷,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图示如下:

海水蒸发为热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下热上冷产生的对流运动则提供了动力条件,水汽在冷却凝结时释放的热能提供了热带气旋形成所需的热量条件。

(3)分类

联合国气象组织制订的热带气旋统一分类标准是依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具体分类如下表: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6级~7级

8级~9级

10级~11级

≥12级

名称

热带低气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4)台风

项目

内容

示意图

概念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多发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尤其以7~11月(夏秋季)最为频繁

源地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以西北太平洋最多

灾害特征

破坏力强。

伴随狂风、暴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暴潮

影响地区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组成

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

【拓展延伸】 为什么台风的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这和台风的形成过程有关,台风眼区由于台风内的风逆时针(北半球)方向吹动,进而使中心空气发生逆时针旋转,旋转时产生离心力,此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风力互相平衡抵消,因此就形成了台风中心数十千米范围内的无风现象。

再加上台风眼区空气下沉增温现象,云消雨散的台风眼特有天气现象就形成了。

3.干旱

(1)干旱与旱灾的比较

分类

干旱

旱灾

概念

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但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种灾害

成因

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常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

两个限制条件:

①较长时间内降水少,产生干旱现象;②给人和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危害,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特征

时间长、地域广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

影响或发生地区

地域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大陆

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2)旱灾的分布

方法突破

(1)干旱与旱灾的区别技巧

干旱是一种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

(2)如何判断易发生旱灾的地区

判断的最关键的标准是降水不稳定。

不管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只要降水不稳定就特别容易出现旱灾。

例如在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虽在2000mm左右,但季风活动的异常特别容易引起降水的异常,从而导致旱灾时常发生。

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灾也与季风活动的不规律变动有关。

4.寒潮

(1)概念:

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影响寒潮强度的因素

寒潮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冷空气的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的温度,二者的差越大,寒潮的强度越大。

(3)寒潮的影响

势力强大的寒潮天气可影响到低纬区域。

其形成的天气主要有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

(4)我国寒潮的定义

国家气象局规定,由于强冷空气的入侵影响,凡是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称作“寒潮”。

在定义中主要有三个限制性数字:

时间、气温降幅、最低气温值,用图表简单表示为: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春秋季则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4℃),作为寒潮警报的标准。

如果上述区域48小时内降温达14℃以上,其余同上,则作为强寒潮警报的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另行规定,有强冷空气影响时,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6℃或以上,或过程降温在10℃或以上,且最低气温北部地区降至4℃或以下,南部地区降至8℃或以下的均称为“寒潮”。

【特别提示】 寒潮最容易发生在秋末和春初,而最寒冷的隆冬季节反而并不容易爆发寒潮。

寒潮虽然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但秋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这是因为寒潮的标准是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的幅度,隆冬季节气候寒冷,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降温幅度小,称不上寒潮。

而秋末和春初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大幅度气温下降,形成寒潮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分类

1.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分类

2.地震

(1)地震构造示意

①震源是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

震中是指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②震源和震中之间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破坏程度越大。

③地面某个地点距离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离震中越近,破坏程度越大。

④等震线是指地面破坏程度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它并不是一个同心圆。

(2)震级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所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3)烈度

①概念: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②影响烈度的因素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多个,包括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

因此,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不同地方的烈度大小判断,应针对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4)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原因如下:

【方法突破】分析地震烈度大小的方法

3.滑坡

(1)滑坡的概念

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如右图:

(2)发生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3)多发地区:

一是山地丘陵区,二是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滑坡体的位置高度及体积大小。

即:

4.泥石流

(1)概念: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特征:

一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二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

(3)发生条件:

泥石流发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方法突破】区分滑坡和泥石流的方法

滑坡

泥石流

形成条件

①岩体比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较差

①地形陡峻②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分布国家

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等

中国、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美国、秘鲁、智利等

特点

破坏力略小

冲刷、淤积量大,破坏力强

差异

①运动物体的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滑坡在无水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1.洪涝

(1)发生机制

它是多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和水文两大类,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对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类型(其形成原因和条件见下表),由于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称洪涝。

类型

洪水

涝渍

成因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

形成条件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长,流量大,水位高

蒸发弱,排水不畅,地势低洼

(3)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区

从气候因素看

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2.区分两种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发生季节

夏秋

春秋

海水上涨动力

台风

温带气旋

特点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发生地区

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

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较多

【方法突破】

(1)怎样定量地描述洪水特征

定量描述洪水的指标有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洪水过程线、洪水总量(洪量)、洪水频率(或重现期)等。

洪峰流量是指洪水通过河川某断面的瞬时最大流量值,以立方米每秒(m3/s)为单位;洪峰流量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以米(m)为单位。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为纵坐标,可以绘出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再回落到接近原来状态的整个过程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

一次洪水过程通过河川某断面的流量总和(水量),称为该次洪水的洪量。

按洪峰流量重现期,可将洪水划分成四级:

①一般洪水:

5~10年一遇;②较大洪水:

10~20年一遇;③大洪水:

20~50年一遇;④特大洪水:

大于50年一遇。

(2)如何区分风暴潮与海啸

风暴潮和海啸在灾害景观和灾情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造成它们的原因不同。

风暴潮和海啸都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瞬间形成滔天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堤防,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

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而海啸则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等活动激发的长波海洋巨浪。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1.生物灾害的形成

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

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2.病害

种类

农作物

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森林

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不良环境

病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的环境有关,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例如,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等

病原体入侵

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3.虫害和鼠害

(1)虫害

常见虫害

威胁最大的虫害

特征

农作物虫害

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

蝗虫

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

森林虫害

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

松材线虫

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

(2)鼠害

(3)虫害、鼠害大规模发生的原因

【方法突破】图解生物灾害

五、世界主要的自然灾害带

1.自然灾害带的概念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称为自然灾害带。

2.世界两大主要的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受灾体特征

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自然灾害带

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

位于中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  

3.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的发生

【方法突破】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1)成因上的关联性:

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关联的。

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以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原发灾害与诱发灾害间的关联性: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例如地震往往诱发一系列其他灾害。

 

限时训练: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基础达标】

1.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

A.北半球中高纬地区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地区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地区

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

3.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  )

A.蝗虫      B.松毛虫C.泡桐大袋蛾D.松材线虫

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和81%的强烈地震都发生在4万千米长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为条带形如马蹄,也称“马蹄形地带”。

深海中的大地震往往带来海啸,对地处“马蹄形地带”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是比地震还可怕的一种灾难。

据此回答4~5题。

4.该火山地震带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其他板块”不包括(  )

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

5.由于地震多发,该地带的陆地地区还易多发(  )

A.海啸B.风暴潮C.滑坡D.台风

6.读“热带气旋图”,该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________,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称________。

(2)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____________区域,C区域称为________区。

(3)该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

(4)该气旋灾害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

(5)对此类气象灾害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B.山崩C.滑坡D.泥石流

4.影响该灾害强度的因素是(  )

A.①处的物质组成B.②处的光滑程度

C.①处的体积和质量D.②处水流的大小

5.右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6.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7.下图所示我国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下列对蝗虫灾害的形成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的高温干燥天气,有利于抑制蝗虫的繁殖

B.蝗虫是世界上最具有危害性的森林虫灾

C.超载过牧等活动导致草原退化是造成蝗灾蔓延的主要原因

D.蝗虫啃食树皮,使树木易染病死亡

二、综合题

9.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气象灾害名称

发生季节

灾害特点

(2)丙、丁两地区相比,容易发生旱灾的是哪一地区?

为什么?

 

10.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1975~2009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表(%)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

总计

气象类灾害

11.9

19.0

27.1

10.0

4.3

72.3

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

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各大洲总计

19.5

23.9

38.0

13.2

5.4

100

注:

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

 

(3)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①热带或副热带 ②低气压涡旋 ③水汽 ④下热上冷⑤西北太平洋 ⑥孟加拉湾 ⑦东南沿海 ⑧加勒比海⑨12级以上 ⑩风 ⑪云 ⑫暖 ⑬旋涡风雨 ⑭增加⑮狂风 ⑯暴雨 ⑰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