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041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本会计简答题(自己整理).doc

成本会计考试复习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成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理论成本是我们进行成本会计研究的指南,是实际工作中制定成本开支范围、考虑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尺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2)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为了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于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某些价值,如财产保险费等,以及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也计入成本。

而理论成本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是将其全部对象化,从而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则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

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商品产品成本而言,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正确的进行决策,涉及和应用的成本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其内涵有的已经超出了商品产品成本的范围。

2.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当划清哪些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分配程序和优缺点。

(1)特点:

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分配程序:

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计算也可以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3)优点:

这种方法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计算工作,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还能够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异;

缺点:

要求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成本比较准确。

4.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成本计算对象就是生产费用归集的对象。

从生产工艺过程上看:

单步骤生产,只能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多步骤生产,往往不仅要求按照产品的品种或批别计算成本,而且要求按产品生产的步骤计算成本。

但是如果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考核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只按照产品品种或批别计算成本。

从生产组织特点上看:

大量、大批生产,只能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

小批、单件生产,可以按照产品的批别或件别计算成本。

从管理要求上看,为了分析和考核各批产品的成本水平,也要求按照产品批别或件别计算成本。

(2)对产品成本计算期的影响:

成本计算期是指每间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

大量、大批生产,产品成本计算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小批、单件生产,产品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

(3)对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影响:

单步骤生产,生产费用不必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多步骤生产,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大量、大批生产中,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小批、单件生产中,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5.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分批法?

简述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1)如果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数很多,且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较多,可以考虑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2)特点:

采用简化分批法,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在某批产品完工之前,明细账内只需按月登记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

只有在有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对未完工的在产品不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只以总数反映在二级账中,因此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采用简化分批法,可以简化费用的分配和登记工作,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越多,核算工作就越简化。

‚各项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也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法。

6.什么是成本还原?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如何进行成本还原?

(1)成本还原的概念:

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进行成本还原,直到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2)成本还原的原因:

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时,应将综合结转算出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3)成本还原的具体方法:

1)计算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其总成本的比重,并按这种比重进行成本还原;

2)计算需要还原的半成品综合成本占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进行成本还原。

7.简述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主要区别。

区别:

(1)定额法下,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法下,一般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2)定额法下,只核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且不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会计科目;标准成本法下,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进行分解核算,且为各种成本差异专设会计科目。

(3)定额法下,要将成本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标准成本法下,对成本差异的处理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将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8.什么是连环替代法?

简述其适用范围与特点。

(1)连环替代法:

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2)适用范围:

当有若干个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设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3)特点:

计算程序的连环性:

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

‚因素替换的顺序性:

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

ƒ计算条件的假定性:

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

9.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有哪些?

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特点是什么?

(1)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主要有:

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

(2)产量变动的影响特点: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单纯产量变动只影响成本降低额,而不影响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构成的影响特点:

由于各种产品的成本降低程度不同,当产品品种构成发生变动时,就会使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升高或降低;

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特点:

当本年度的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单位成本升高或降低时,必然会引起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