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41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章.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章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  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

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

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

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1、水  陆地淡水 2.53%     其他水体…………   P2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  实验:

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

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举例:

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

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

(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

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

海洋-大气

           

(2)大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

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  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

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

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3、实验结论

    【补充】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课  题 1.3 水的密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的密度的认识,确认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

2、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写出密度的定义式,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说出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4、能说出密度的含义,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

水的密度(概念,单位和测定)

难点:

密度单位及计算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从家庭生活用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

    怎么样将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质量?

    (回家观察水表,询问父母一月一般的用水量)

【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复习: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重点。

    实验结论:

(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式一个恒量。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含义:

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

【演示】测量一定体积的酒精,铁的质量,写成0.8gcm3  7.9gcm3

    结论:

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一、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ρ=mv

    3、单位:

克厘米3 或者 千克米3

       换算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二、公式教学要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应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判断】某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正比。

( × )

    3、对于不同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m小的ρ也小。

【判断】“铁比棉花重”的说法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5、应用:

由讨论题引出——知道其中任意2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1判断何种物质;(打假)    例:

有一块金黄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250分米3,问这块金属是什么?

      2测大型物体的质量;(矿山的质量)    例:

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m3,问质量是多少?

      3测难以测量体积的物体体积计算。

(小石块或大理石碑)

 

三、密度表的教学:

    1、说出密度表中物质密度的意义:

ρ铁=7.9×103千克米3

              表示               ,or                 

    2、据表得出: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质的特征之一。

问:

物质的特性学过的有哪些?

(晶体熔点,液体的沸点等)

3、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

一般的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

推出:

固、液——》》气,气体体积增大1000倍左右

通常状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距约为分子直径的      倍。

(要求学生推理,即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间的大得多。

4、记住:

铁、水、酒精、水银的密度值。

四、习题教学:

    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4000克,体积约为570cm3。

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2、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800牛的缆绳,能提起体积是0.5米3的钢梁吗?

    3、某工地需要用密度为1.4×103千克米3的沙子50米3。

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载,至少需运载几趟?

四、学生实验

课  题 1.4 水的压强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压力的作用效果。

2、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3、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压力概念与重力的区别;压强概念的建立

 压强公式的教学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创设情境:

约翰.墨里的实验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成因:

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分析:

1手指按瓶子:

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2压路机压地面,滚筒与地面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并与地面垂直。

          3钳子夹核桃,钳子与核桃之间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核桃壳上,并与核桃壳表面垂直。

    2、压力的作用效果:

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实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说明:

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条件

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注意:

1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

      3单位统一   Nm2

单位:

1帕=1牛米2,了解帕的大小

例题教学:

P15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二、水的压强

    1、实验:

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验两点:

    1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水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演示实验】看哪个孔的水射的远……(无实验器具用自制的矿泉水瓶代替,课件不得已的时候用)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也是水压强作用效果的另一种表现)

    推出不光是水,其他液体也有这个性质(水银也有)

 

    2、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回想前面讲过的约翰.墨累的实验已经自己在游泳时胸闷等感受,得出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那么水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的呢?

我们如何通过实验让水内部压强的效果表现出来呢?

 

    3、探究:

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

    1提出问题:

水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水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水的压强可能跟水的深度有关,即可能会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跟方向有关,水向下的压强可能大于向上的压强和向侧向的压强。

(提示前面的实验特点)

    3设计实验:

怎么样比较水的压强大小呢?

——压强计

     1、观察压强计:

自己研究,发现压橡皮膜越重,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压强计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

     2、制订实验方案:

不同高度,相同的方向;不同方向,相同的高度进行比较。

(设计表格)

橡皮膜朝向 金属盒所在深度cm 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cm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4交流实验方案并做及时的记录。

     5得出结论:

水的内部存在着压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6推广:

一般液体的压强和水的压强特点一样。

     7深化:

液体压强除了和高度,方向有关,还和液体本身的什么有关呢?

     【实验】同一高度,同一方向,水和浓盐水压强大小的比较,水和浓盐水的密度不同——>>>>>在不同的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压强较大。

 

    4、压力和压强小结:

    5、课堂练习(书后面的课后练习,进行巩固)

课  题 1.5 水的浮力  

 教学目标

  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对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资源收集 

  这一节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按照教参上的来,对于实验可以尽量的用更贴近生活的材料来做,比如用矿泉水瓶钻三个洞代替那个实验室里的仪器。

另外用课件动态的来分析物体的沉浮也不错。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

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

(除了游泳的技巧)

    生:

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20,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

※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1,图1-41,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

(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

(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F-F‘。

(条件:

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

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

(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P21图1-42,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

    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

※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问题】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

浴缸的水面会上升。

    人为什么会变轻?

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

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建立假设】

    【实验】P22图1-43,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

【设计实验】

    要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

如何测?

    利用图1-44的实验器材,讨论:

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

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

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

物块的重

G 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G-F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得出结论】F浮=G排水  【推广】F浮=G排液

    阿基米德定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

(学生描述)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对阿基米德定理 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 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 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完全浸入, ;物体部分浸入, 。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候是从水面压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补充说明。

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

课  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学

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3、了解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

物质的溶解性

难点:

溶解的概念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实验:

固体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等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

生活中,将蔗糖放入水中,发现蔗糖      ,水变成了      ,说明,蔗糖       在           中了。

通过实验还会发现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它物质了。

【实验】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或硫酸铜)晶体放如水中,有什么现象?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得到深紫色的液体

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又有什么现象?

          ――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

结论:

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

一、溶液

1、溶质:

象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在其中)

3、溶液: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碘酒、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

【思考】以上溶质是固体或液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气体呢?

       ――可以。

举例:

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

1、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本身就是溶液

      2、河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能用来养鱼。

冷开水不能养鱼,浇花花不开,又是为什么?

――河水中溶有矿物质,还溶有氧气等,冷开水中的氧气、矿物质很少,不能提供鱼生活所必需得物质。

二、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

【实验】准备一杯泥浆水,一杯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观察,让学生描述现象

1、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

2、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

这就是乳浊液。

3、混合物:

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生活中很多象糖水一样的物质,它们有很多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师】:

将泥浆水、牛奶与高锰酸钾水溶液、蔗糖溶液情况比较,能不能说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P30物质的混合,把洗衣粉、味精、色拉油、粉笔灰等分别放入4个装有清水的小烧杯中。

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现象,再用玻璃棒搅拌、静置。

请学生叙述现象,找出各自的特点:

味精不断地向水中扩散,溶解在水中。

洗衣粉和色拉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浑浊、不均匀,静置后分层.色拉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讨论后得出:

 物质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是否透明 

不透明

混浊 

透明

久置是否分层

久置分层

久置不分层

特点

不均一

均一、稳定

 、稳定 

  混合物

 

【总结】:

(1)溶液有均一、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分层)的特点。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本质区别是在水里颗粒的大小不同。

(2)色拉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常用的溶剂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实例:

碘酒溶液,酒精是溶剂;汽油是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

――用汽油擦

2、联系生活,介绍干洗原理。

――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

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

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八油性污渍洗掉。

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

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时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

讨 【讨论】,生活中常接触的有哪些溶液,哪些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课的小结】

 

  

录   

 课

思   

 

课  题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目标 

1、  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3、  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4、  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分析 重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

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溶解度的概念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

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

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