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043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选修:社会问题分析期末考试考题.doc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就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2、什么是社会热点

某个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

也即社会焦点,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关心、评论,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1994社会热点研讨会上,将社会热点界定为:

是表征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社区)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所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有如下特征:

3、什么是毒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

第1条把毒品定义为“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中国习惯上称为的“吸毒”在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专门术语叫“药物滥用”,用指人们反复、大量、非医疗目的地使用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

二、简答:

1、定义社会问题的影响因素:

(1)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有关。

有的社会问题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

如老龄化、离婚问题、青少年犯罪、高科技犯罪等。

每个人都超越不了自己的阶段和时代,在定义社会问题的时候受社会发展水平影响。

(2)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有关。

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

如大龄青年现象,有的国家奉行独身,大龄青年不婚是正常,钻石王老五则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的国家如我国则成为社会问题。

(3)研究者本人的理论素养、兴趣、研究视角。

有的学者喜爱以理论模式解释社会问题,有的喜欢实证分析方法,有的偏爱从社会社会环境中找原因,有的愿意在问题界定者的主观方面挖掘原因。

同时,由于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社会现象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比如失业问题,政治学角度看,大批的失业群体会直接危及政治统治的稳定。

经济学角度看,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支付的代价,对提高经济效率是有益的;社会学角度看,失业涉及到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心理承受力等一系列问题。

(4)与社会观念的发展变化有关。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们的观念在信息时代变化也非常快。

因此,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中。

如男女平等、种族歧视等问题,我国的封建社会并不把它视为社会问题,后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日益重视,就成了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定义的内涵,也即操作化的定义)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某种具体的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

例如,我们讲贫困问题,是基于我国尚有4200万人生活中年均不足640元的贫困线以下这一事实;讲吸毒问题是基于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吸毒、贩毒群体这一事实的。

而并非标示论主张的那样,社会问题是人们的主观观念中产生的。

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相对于“个人麻烦”(privatetroubles)。

不如从产生原因上说明,因为:

“公共问题(publicissues)”往往是社会结构失调、行为规范失范和社会运行失控而引起的。

个人麻烦产生于个人性格,发生在有限生活领域内,它是个人感到自己的利益或生存条件以及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遭受威胁时产生的,需通过个人努力加以解决。

公共麻烦则超过个个人的生活环境,同大部分社会成员有关,它的产生不是少数人的责任,它的解决也要通过广大社会成员的集体努力,因而具有群体性。

如失业问题,一个人失业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素质的原因,而成千上万的人失业,原因可能就是某些社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一个人被抢劫,可能是运气不好,或人际关系不好,但大多数都有被抢劫的危险,则成为一种公共麻烦,则可能是由于当地治安管理不够有力,社会教育不够有效,道德约束不够强有力等原因,上升为社会问题了。

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社会问题也具有主观方面的意义。

因为将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定义为社会问题,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有悖于社会的主导价值和主导规范。

通常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成为判断社会问题的标准。

但反过来(原命题与否命题的关系),没有价值判别标准就没有社会问题则是不科学的。

如价值冲突论者认为,没有价值判别就没有社会问题。

这是不对的,其失误在于,将判别社会问题的价值标准视作判别社会问题的唯一标准。

并忽视了社会问题的客观性意义。

4、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有些问题虽然人们难以接受,但因其并非是人的意志行为或不一定是人们有意识造成的,不涉及人们的道德行为,不容易激起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是社会规范无法包容的。

也就是说,当有些问题是由于纯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其社会的道德价值是零时,这类问题不易被定义为社会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前提是社会的道德价值是零,如严重的自然灾害,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再如韩国的釜山,它处于两个风向交会的地方,台风是家常便饭。

人们一般不把它看作是社会问题,相反,凡是具有明显的道德意志的抉择倾向,并违背社会规范的有意识的行动,则会被视为社会问题。

如由于乱砍滥伐引起的山洪暴发。

同样是疾病,人们没有把心脏病视为社会问题,而将艾滋病视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后者是由于人们的性混乱和吸毒交叉感染等引起的,是一种人为的越轨性行为。

(上个世纪上海的甲肝暴发事件,是由于人们吃了不干净的毛蚶引起的,本身不能算社会问题,而这次的非典最开始也是一个医学问题,但后来非典流行则是由于一些官员欺报瞒报导致贻误治疗时机引发的,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人类可能利用理性以增进人的生活条件与幸福,基于这种新的理性观念及其内涵,若干原来只被视为可悲可叹的社会情况才开始被视为问题。

”人类改变社会问题的能力体现在:

一是可以不断提高认识,如人们视污染为社会问题,表示了人对于健康和保护自然环境这些方面的认识的进步。

二是不断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3、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社会热点问题。

只要它没有得到解决或缓解,就一直存在并为人们所关注;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一旦问题被解决或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就会被其他社会热点所取代。

2、性质不同。

社会问题一般是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现象,也可以是中性的生活方式等。

3、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则是显性的。

4、涉及的范围不同。

社会问题关注的是公共麻烦,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范围并不限于公共麻烦,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的发展问题或新的价值观念。

5、推动的动力不同。

(不如说解决的需要性不同。

)推动社会热点舆论的是媒介,是新闻工作者,并不一定要去研究和解决;新闻工作者也将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来宣传,而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是社会学者,他们凭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凭着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出科学的解释。

4、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个社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

在此,可以将它们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限制因素之一。

具体来讲:

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水灾、滑坡、旱灾、雹灾、风灾等,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它们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

即使在现代,也往往是引起某些社会问题,如贫困、饥荒和疾病等的主要原因。

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如乱砍乱伐森林,使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将工业废水排入江河,使水中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同时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

这些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增速及其素质低下的影响

一是人口增长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太快,超过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经济发展速度和物质消费水平脱节,可能造成贫困落后、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相反,人口增长太慢,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则可能造成劳动力紧缺、人口过度老化等社会问题。

二是人口质量下降,会带来低能、痴呆、聋哑、精神病等个人病态问题,加重社会保障负担。

人口素质低下已引起严重的社会劳动问题,我国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择业竞争上岗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制约了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整个国民素质处在一种较低的发展水平。

国民素质低下是民族精神不振、社会道德滑坡、低级文化流行、社会丑恶滋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3、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在特定的市场经济转型期,既非传统的计划经济,又非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过渡时期。

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难免有制度缺陷,这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物质财富还不能充裕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了种种差别和不平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致人与人关系不协调的直接原因。

此外,不可忽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各因素的影响。

4、政治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处在探索过程中,新旧体制间的“真空”或结合部的断层,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干部腐败、经济犯罪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便利条件。

(1)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严重滞后;权力下放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监督机制没有跟上,从而导致了权力运作的失调现象;权力运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体系尚待发展。

(2)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亟待改革。

(3)基层政权建设薄弱。

政治体制不健全,使得党政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并且滋生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社会问题。

5、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发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渗透,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重大变革。

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如果盲目吸收外来的社会思潮,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可能直接产生社会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

此外,社会问题的产生尚有价值观根源。

“社会转型时期,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旧有价值观体系逐渐瓦解、重组,并将最终让位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价值观体系。

然而,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于社会发展、暂时混乱、局部失序的情况,从而加剧了社会转型中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产生和蔓延。

上述几个方面是产生社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详细分析产生个各具体社会问题的原因,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以及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

因此,必须视各个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

总之,研究社会问题的成因,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某一社会因素可能同时引起多种社会问题,多种社会因素也可能触发同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分析某一具体社会,既要抓住产生这个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也要重视其他因素。

5、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除了具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外,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交错性。

在转型社会,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位置与个性没有理顺、整合,带有转型时期特有的新旧要素的矛盾冲突的特征。

转型社会里的社会问题,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也不同于现代社会里的社会问题。

其特征之一便是交叉性。

就是说,在社会转型中,不仅有传统社会里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也有由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这两类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地交叉叠加在一起,使得社会问题的解决更为困难,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就更是如此。

2、伴生性。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某些社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是现代化的伴生现象,具有共性。

由于社会变迁速度异常迅猛,与传统社会变迁缓慢、相对和谐有序相比,显得更加不稳定甚至混乱。

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失业率上升、社会犯罪率上升、官员腐败、价值观混乱等,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这一过程。

3、整体性。

转型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是某个方面的局部调整。

变迁的不协调来自社会整体各方面、各部分、各要素,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都会产生失调。

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不是局部的、短暂的,在整个转型时期只要存在社会矛盾,便会有社会问题。

因而,解决社会问题的战略是:

统筹兼顾、从长计议。

4、复杂性。

在我国,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山区与平原,经济状况不同,发展速度不同,生产的矛盾不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尽相同。

富裕地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两极分化问题、犯罪率增长等问题;贫困地区则面临人口膨胀、贫困、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问题。

一个具体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不是纯粹和单一的因素引发的,而是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并非消除某一因素即可解决一种社会问题。

由于各地区情况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的矛盾不同,引发的社会问题肯定不尽相同。

所有这些,意味着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努力可能是相互制约的,在短期内消除各种社会问题条件的难度加大。

5、生长性。

从现在起到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所面临的特点时代条件和社会失调现象仍将延续下去,而且其中不少因素和可能呈急剧之势。

由此可以认定,这个目前的社会问题尚未达到“充分化”或“最大化”的状态,社会问题的生长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对于社会问题的这种生长性如果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制约,则很可能酿成大的社会恶果。

所以,社会越是要发展,就越要重视“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越是解决得好,社会发展就越快。

若“社会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发展,就会隐藏危机。

6、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见材料分析1)

7、吸毒的危害性(见论述2)

8、中国自杀死亡率有如下特点:

1、1987年—1995年,从发展趋势看,城市自杀死亡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则呈现显著的波动状态,居高不下。

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与国际社会相比中国城市人口自杀处于低水平状态,而农村人口则处于较高水平。

2、农村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

农村与城市相比,在社会卫生环境、心理环境、婚姻家庭质量、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

另外,也与农村和城市人的自杀方式有关;与农村的医疗抢救条件有关;与农村人的较低的经济社会地位有关;与社会的调解机制有关。

自杀问题

3、在性别方面,女性自杀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如此。

但农村自杀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比城市的性别差异要略大一些。

这个特点表明,女性素质及其对外界不良因素的适应能力、自卫能力要比男性差。

男女自杀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差异有所变化。

另据统计,中国妇女自杀率高于男子的现象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比其他国家高出数倍。

这显然于中国社会中长期的封建意识观念有相关性,也与妇女自身的解放程度以及社会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工作效果等社会因素有关,此外,也与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心理差异有关。

自杀问题

4、自杀死亡率的年龄分布具有相当稳定的规律性。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偏态的曲线,这可以定义为中国人口的自杀死亡模式。

15—24岁组形成低年龄段的一个突起高峰,城市和农村都是如此。

原因呢,本书认为与他们正处在青年后期有关,升学、择业、择偶三个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重叠在此,而他们又缺乏经验,情绪的两极摆动最大,因此遭受挫折的可能性也最大。

个人认为这跟他们正处在的社会化阶段有关,此时的青年,他们的社会化过渡的时期,很多青年在这一阶段从学校走入社会,他们接触的同龄群体有所改变,开始认识到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不再接受学校正统的教育方式,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突现起来,此时,如果他们的价值观念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与调整,就容易引起价值错乱,直接导致行为失范。

5、世界各国在自杀统计中的三高现象是城市高于乡村,男子高于女子,老年高于青年,而中国正好相反,农村高于城市,女子高于男子,青年高于老年。

三、材料分析:

1、材料分析:

中国人口问题实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决的对策是什么?

第一节人口数量问题

对于当代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来说,第一个具体的人口问题便是人口数量问题。

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社会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去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说,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难看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仍然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

2003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说: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以恶小数目。

一句话,概括了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人口素质问题

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一、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发育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

一般的常用性指标有: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以及平均增长速度、相对的平均体力和耐力水平、低残敌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

我国出生先天缺陷发生率应该在4%-5%。

;残疾人口数量和比例是衡量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另外,我国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偏高。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

一般常用性指标有:

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文化水平构成、科研率、科研人员比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文盲率等。

我国仍然面临着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

1、低标准的文盲数量庞大、比例太高

2、从文盲结构上看,要降低文盲数量的难度很大

3、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分配结构不合理

三、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

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

直接或间接进行衡量的指标主要有:

忠诚的爱国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尊老爱幼者占总人口的比重、模范遵守公共秩序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吸毒者占总人口的比重、青少年犯罪率及刑事犯罪率等。

第三节人口结构问题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分布结构(区域结构)。

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最突出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性别严重失衡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及其挑战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

我国将60岁作为老年年龄界线。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

预计到2017年,这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达到10.42%;2025年达到13.59%;2030年达到16.59%;将在2035年超过20%,达到20.13%。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与其他已经成为老龄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

简答:

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快。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一般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二十年。

二是老年人口数量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经上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9.7%,接近世界老年型社会标准。

在13亿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25亿。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6亿,到2050年,达到4.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国人口老龄形势日益严峻。

老年人问题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我国目前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

三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未富先老)世界上65岁以上老年人占7%原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在5000美元以上,1970年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收入1689美元,而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只有800美元。

中国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的。

四、老龄化伴随着高龄化。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高龄老人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据1990年人口普查,我国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5岁以上老人比重为29.5%,2010年将达到35.5%,此后将稳定在这个水平。

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城市。

从主观感觉而言,城市老化快于农村,因为城市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远较农村优越。

但是,调查研究结果正相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城市从1982年的4.68%变为1990年5.37%,小城镇1982年的4.28%发展变为1990年的4.42%,而农村在同期,却从5.0%发展到5.73%。

二、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数置于102-107之间,所以性别比的通常值域是102-107。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

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看出,近年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

分城乡看,农村高于镇和城市;分地区看,除西北、西南几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区还算比较正常外,大部分省区市都偏高;分孩次看,一孩正常,二孩急以上偏高的惊人。

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原因除了出生统计上的瞒、漏、错报和溺、弃女婴外,主要是选择胎儿性别的流、引产。

出生性别比的失调不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必须对性别比偏高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

要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逐渐改变人们对南海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其次是放松人口的数量控制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

二、人口控制政策与对策

中国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属于限制人口增殖的政策,最大特点是“一个国家,三种制度”——在同一个国家实行因地区、因城乡、因民族不同而有所变通的人口控制政策。

其基本内容是: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某些群众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可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2、材料分析:

为什么农村妇女自杀率高,如何解决?

农村妇女群体。

她们文化素质较低,传统思想意识较浓厚,在人际矛盾的纠纷中,总是处于弱势无助的地位,当矛盾激化时,往往会采取自我摧残的手段。

从1990年到1994年,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324711人(费立鹏先生说这仅次于每年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在这个人数中,农村自杀死亡的占了30万以上,而农村女性自杀人数每年高达17万以上,从统计数字看,自杀妇女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39岁之间,约占农村自杀女性总数的76%,占全国自杀总数的31%

原因:

几千年封建历史造成的原因;男尊女卑的儒教文化造成的原因;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冲突加剧造成的原因;以及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拉大,使本想改变现状的农村妇女心理失衡导致失望、绝望造成的原因等等。

3、材料分析:

为什么大学生自杀率高,解决措施是什么?

大学生群体。

他们具有强烈的情感、很高的期望值往往与现实发生冲突,而处理矛盾的能力较弱,易产生精神性挫折,走向极端。

专家分析,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是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自我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