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45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docx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讲稿

 

教学讲稿

讲授课程:

老年病学

授课专业:

临床本科

授课年级:

2013级

授课教师:

康善平

 

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老年病学》

授课对象及时间:

临床本科专业2013级 2015-2016学年上学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第172—197页)

基本教材:

《老年病学》成蓓曾尔亢主编科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

康善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老年病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常见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疾病。

青少年或中年发病者,例如癫癎、多发性硬化和脑外伤,引起慢性残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终身负担。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更易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例如脑血管病、痴呆和帕金森病,在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老年人神经系统的疾病。

二、讲授新课:

第1节老年人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

1.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的解剖学、生化、生理特点:

人类的神经系统自从成熟期(20-30岁)以后,其生理功能即开始逐渐衰退,但一般非常缓慢。

进入老年以后,衰退的速度才明显增快,这就是老年人容易发生神经系统各种老年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老化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脑的老化性改变。

2.神经系统老年性形态学变化:

(1)解剖学变化:

脑的重量自成熟期时的最高水平(约140O克)之后就逐渐减轻,至60岁时减轻6%-8%,80岁时减轻8%-10%(约重1280克)。

女性比男性约轻70-80克。

脑萎缩主要为大脑皮质变薄、脑沟变宽、脑回缩小。

一般以额、颜叶显著,基底节和丘脑的体积亦减少。

老年人脑血管常见的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脑屏障退化,因此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血栓形成、脑梗死或血管破裂出血。

(2)组织学改变:

脑的萎缩感染主要是神经细胞减少所致,但这种减少并非均一性,脂褐素也称老年色素,来自溶酶体和线粒体,多聚集于神经细胞胞浆内,这也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物质,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数量而逐渐增多。

脂褐素的沉着可谓是脑组织老化最常见的指征,其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脑细胞萎缩与死亡。

3、神经系统老年性生物化学改变:

神经元核中DNA含量随增龄而递减,而在某些老年性疾病如AD的蓝斑核、脑细胞浆和核内RNA含量则有显著丧失。

与老龄有关的蛋白质变化包括NFT和淀粉样蛋白积聚;脑内许多酶的活性下降;与年轻人相比,正常老年人的脑血流下降10%-30%,若发生脑病时(如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死)下降则更显著。

4、神经系统老年性生理功能改变:

老年人运动功能变化多表现在精细动作变慢、步态不稳、肌力对称性减退等,但均为轻度改变。

感觉功能中,关节位置觉、四肢远端震动觉均可能下降。

内脏感觉也常减退,疼痛阔值升高,胸腹疾病时可因疼痛症状不明显而被误诊。

老年人反射功能多有改变,腹壁反射迟钝或消失,膝、躁反射减退,阳反射一般不受年龄影响。

掌颖、吸吮等反射随增龄而明显,诊断价值不大,但若巴宾斯基征阳性,则应考虑有锥体束受损。

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常表现为血压不稳定,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少汗或多汗、怕冷或怕热、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差。

5.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征:

(1)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老年人的全身反应迟钝,对疼痛的阔值增高,疾病早期常无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老年人往往不像年轻患者那样有剧烈头痛,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头痛,有时仅表现为嗜睡、烦躁或诲妄等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也可不明显或出现时间较晚(慢)。

(2)多系统、多脏器受损:

老年人的重要器官如脑、心、肝、肾等随年龄增长都会有一些潜在的病理和(或)病理生理改变,在平时相对正常的情况下,其功能尚能维持,但是一旦发生较重疾病,就会触及其他脏器的受损。

例如大面积脑梗死时,常常由于应激性溃殇引起消化道出血;当脑压增高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如剂量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急性期伴有排痰困难时,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也会累及心肾功能,从而造成心功能和(或)肾功能衰竭。

(3)病情重,并发症多,病程长:

老年人的脑组织发生萎缩后,颅内间隙增大,脑在颅腔内的活动范围增加,又有血管硬化、脆性增加,头部只有轻微外伤也易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

这种血肿起病隐匿缓慢,病程较长,多数在半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出现症状,患者往往已不记得有过头部外伤的病史。

(4)患病率是顺序不同与年轻人:

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及变性疾病较多,自身免疫性及先天性疾病明显少于年轻人。

第2节老年人脑血管疾病

【教学内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病因病机:

TIA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

包括微栓塞、脑血管痉挛、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椎动脉变形或受压。

(2)临床特点:

好发于50岁-70岁,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发作突然,多于5min左右达高峰,历时短暂,常为5-20min。

持续不超过24h;每次发作症状体征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症状体征相对较恒定。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最常见的是对侧单股元力或轻偏瘫,或伴对侧面部轻瘫,较特征的表现是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对侧偏瘫。

主侧半球病变可有失语及失用症;非主侧半球病变可有空间知觉障碍,很少出现对侧单肢或偏身感觉丧失。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发作频率较高的表现:

阵发性眩晕,平衡失调;特征性表现:

①跌倒发作(dropattack),常在迅速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障碍,可立即自行站起,这与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有关。

②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globalamnesia,TGA):

突然出现短暂性近记忆障碍,患者对此有自知力,谈话、书写及计算力保持完好,无神经系统其他异常,症状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可能是大脑后动脉颈支缺血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等与近记忆有关的组织。

③双眼一过性黑朦。

少见的表现:

①吞咽困难,构音不清;②共济失调;③交叉性感觉障碍或交叉性瘫;④眼外肌麻痹或复视;⑤意识障碍。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绝大多数TIA患者就诊时症状已消失,所以其诊断主要根据病史。

有特征表现者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心脏病。

鉴别诊断:

部分性癫痛:

大多继发于脑部病变,常表现为数秒至数分钟的肢体抽擂,从躯体的一处开始,向周围扩展。

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局部脑电波异常,头CT/MRI等可发现脑部病灶。

梅尼埃病:

本病要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鉴别。

梅尼埃病首发年龄多在中青年,发作眩晕持续时间可达数日,常伴恶心、呕吐及耳鸣。

反复发作后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并且不伴有脑干特征性定位体征。

(4)治疗:

病因治疗调整血压、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治疗心脏病、纠正血液成分异常,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离-修补术二颅外-颅内血管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药:

对频繁发作的TIA,应立即进行正规抗凝治疗。

因抗凝药物作用过强,过量可致出血而死亡,故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且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二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预防性用药:

对有危险因素的TIA患者,尤其是已经患过脑梗死者,应该长期预防性用药。

可睡前口服阿司匹林或喽氯匹定。

2.脑梗死

(1)病因病机: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炎:

多见于结核性、细菌性及钩端螺旋体等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血管症孪;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压过低等。

(2)病理:

好发部位:

动脉分叉处或转弯处,如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等。

急性脑梗死病灶:

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组成。

中心坏死区是由于严重的完全性缺血致脑细胞死亡;而缺血半暗带内由于还有侧支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3)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完全型:

指发病6小时内病情即达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

病情较严重。

进展型:

指发病后血栓逐渐增大,脑缺血、脑水肿的范围继续扩大,症状由轻变重,直到出现对侧完全性偏瘫和意识障碍。

症状进展可历时数天至2周以上。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ischemicneurologicdeficit,RIND):

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颈内动脉闭塞:

交叉性视神经-偏瘫(同侧眼黑朦或永久性视力障碍、对侧偏瘫);交叉性交感神经-偏瘫(同侧Horner征、对侧偏瘫);三偏综合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主侧半球病变时可有失语;非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体象障碍(病觉缺失、自体认识不能);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眼或颈部血管杂音;主干急性梗死时,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者,可出现大面积梗死,脑水肿、脑痛而死亡。

大脑中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三偏综合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可有失语;非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体象障碍;大面积梗死时,可引起颅内高压、昏迷,甚至死亡。

2)皮质支闭塞: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股为重;主侧半球病变时可有失语,非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体象障碍;3)深穿支闭塞:

对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的伴偏盲,主侧半球病变时可有皮质下失语。

大脑前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病变位于前交通动脉之前,因有对侧代偿可无任何表现,位于前交通动脉之后,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下肢重于上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尿滞留或尿急,可出现淡漠、欣快或强握,主侧半球病变时可见上肢失用或Broca失语。

2)皮质支闭塞:

以对侧下肢远端为主的中枢性瘫,可伴感觉障碍,强握及精神症状。

3)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

轻瘫。

大脑后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对侧偏盲、偏瘫及感觉障碍,丘脑综合征,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读症。

2)皮质支闭塞:

对侧同向性偏盲、象限盲或皮层盲,而黄斑视力保存。

3)深穿支闭塞z丘脑穿通动脉闭塞;表现为红核丘脑综合征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丘脑膝状动脉闭塞表现为丘脑综合征:

对侧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不自主运动,中脑支闭塞常表现为Weber综合征:

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偏瘫。

椎-基底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常引起脑干广泛梗死,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睦孔缩小、四肢瘫、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因基底动脉尖端分出的两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受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瞌孔异常;意识障碍,对侧偏盲或皮层盲,严重记忆障碍。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Wallenbergsyndrome。

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神经核受损),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丘束受损);Hornersyndrome(下行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吞咽困难〈疑核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体或小脑受损)。

(4)实验室检查:

头颅CT:

起病24小时内脑CT扫描图像常无改变。

24-48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及其部位、范围和脑水肿的情况。

脑磁共振(MRI)比脑CT发现梗死灶早些,T1显示梗死灶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

特别是临床疑为脑干及小脑梗死时,应首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MRA:

可显示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①发病多在50岁以上;②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史或TIA史;③常静态发病;④局灶体征明显并持续24小时以上;⑤脑CT或MRI发现梗死灶。

鉴别诊断:

脑出血:

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急骤起病,常伴血压明显升高,多有意识障碍,部分患者伴脑膜刺激征。

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如果出血破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呈血性,脑CT可见脑组织内高密度的出血灶。

脑栓塞:

发病年龄不定,起病急,以分、秒计算,无先兆症状。

常有栓子来源的疾病如:

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并心房纤颤等,有的患者有身体其他部位血管栓塞表现。

颅内占位性病变:

某些颅内占位性病变如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版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临床与脑血栓形成相似,此时,主要靠影像学检查鉴别。

(6)治疗:

1)急性期的治疗原则:

①超早期溶栓;②增加侧支循环;③消除脑水肿;④促进康复;⑤防止复发。

2)溶栓治疗:

适应证:

年龄75岁以下、肢体肌力Ⅲ级以下,无明显意识障碍、脑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禁忌证:

近期使用过抗凝剂或凝血酶原时间大于15秒、血小板总数在100X109/L以下、治疗前收缩压高于185mmHg或舒张压高于110mmHg、大面积脑梗死、深昏迷,病前3个月内有脑卒中或头颅外伤、3周内有消化道出血和尿血史、以往有颅内出血史、2周前有外科大手术史、脑卒中时有癫痫发作,新近有心肌梗死、血糖低于2.78mmoI/L或高于24.2mmol/L,严重心、肝、肾疾病。

3)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主要通过抗凝血,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

适用于进展型脑梗死,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4)脑保护药:

主要针对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及代谢性酸中毒等进行联合治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nimodipine);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维生素E和维生素C;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和亚低温治疗。

5)抗脑水肿药:

大面积脑梗死可出现脑水肿,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呕吐或血压增高。

6)扩张血管治疗:

近来研究证明在急性期,应用扩张血管剂不但不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状态,反而可使病灶周非缺血区血管扩张,产生脑内盗血现象,并引起脑组织水肿,加重病情,故主张在发病后2-3周使用为宜。

3.脑出血

(1)病因病机:

脑出血患者中,80%-90%有高血压病史。

发生机制不明确,可是是:

微动脉破裂,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小动脉内膜破裂受损,血管渗透性增高;血管解剖结构特点,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均少、且无外弹力层,在高血压下冲击下出血;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近端呈直角发出,受高血压血流冲击易发生粟粒状动脉瘤,导致破裂出血。

(2)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症状达到高峰,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

病情程度主要视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机体反应而异。

局灶性体征:

瘫痪、感觉障碍、颈项强直和失语等。

严重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1)基底节区出血:

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由于出血常累及内囊,所以又称为内囊区出血,可再分为壳核出血和丘脑出血。

壳核出血:

多由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出血所致,表现为突发的病灶对侧的面瘫、舌瘫和肢体瘫;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对侧同向偏盲,主侧半球受损可有失语。

出血量小者,无意识障碍,只有偏瘫和(或)偏身感觉障碍,恢复较好,出血量大者,有意识障碍。

丘脑出血:

由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亦表现为突发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的"三偏综合征",破人脑室者,常出现意识障碍,膛孔改变,凝视麻痹,鼻F声呼吸、完全性弛缓性偏瘫,高热、抽搞甚至死亡;出血量少者,除了感觉障碍外,无其他表现,有的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脑桥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

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交叉瘫。

大量出血(出血量>5ml)累及双侧被盖和基底部,常破入第四脑室,患者迅速昏迷、双侧睦孔针尖样小、呕吐咖啡渣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四肢瘫痪和去脑强直发作甚至死亡。

小量出血可无意识障碍,仅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凝视麻痹或一个半综合征等,预后良好,有的仅遗留较轻的偏瘫,有的甚至可完全恢复正常。

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小脑上动脉破裂所致。

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痛和共济失调、小脑性语言、眼球震颤,但无肢体瘫痪。

出血量大者,有脑干受压体征如交叉性瘫痪、两眼凝视病灶对侧及病理反射等。

暴发型则常突然昏迷、在数小时内死亡。

脑叶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

老年人多由高血压引起,其次因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或脑动静脉畸形等所致,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体征。

脑室出血:

占脑出血3%-5%,因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脑室内所致,称为原发性脑室出血。

多数患者为小量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定位体征。

出血量大者,迅速昏迷、频繁呕吐、针尖样幢孔、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脑强直发作等,病情危重,多迅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脑CT检查:

为首选检查,能清楚、准确地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和梗阻性脑积水等。

脑出血在CT上为边界清楚、均匀的高密度病灶,CT值为60-80Hu,周围有圈状低密度水肿带,大血肿可见占位效应。

3-7d后,血红蛋白破坏,纤维蛋白、溶解,高密度区向心缩小,此时边缘模糊,周围低密度区扩大,2-4w后,形成等密度或低密度灶,2个月左右,血肿软化成囊腔。

MRI检查:

超急性期(<24h):

血肿为长T1、长T2信号,②急性期(24-48h)血肿为等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3天至2周):

血肿为短T1、长T2信号;④慢性期>3周):

血肿为长T1、长T2信号。

MRI对急性期的幕上及小脑出血的价值不如CT,对脑干出血优于CT。

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两种方法,适合于疑为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及血管炎的患者,可以清楚显示异常血管和造影药外漏的破裂血管及部位。

DSA阳性率比MRA高并且在发现病灶时,可进行栓塞治疗,不足的是为有创伤性检查,对肾功能有一定要求。

脑脊液检查:

可发现脑压增高、脑脊液呈洗肉水样,此项检查不可作为常规,因为有诱发脑疝的危险,仅适用于不能进行脑CT检查并且临床元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4)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头痛、迅速偏瘫、感觉障碍、失语或昏迷,脑CT检查发现脑组织内高密度出血灶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与脑出血临床上不易区别。

鉴别点主要是脑梗死发病时首诊血压较发病前增高的现象没有脑出血的明显,较少见到脑刺激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撞或脑膜剌激征,意识障碍也少见。

脑CT或MRI检查可见梗死灶。

2)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性脑脊液,一般无偏瘫。

脑口检查在脑沟、脑池等部位有高密度出血征象。

3)某些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急性酒精中毒或低血糖也可有脑部受损表现。

仔细询问病史可发现患者平时有原发病的表现,血液学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5)治疗:

内科治疗:

1)一般处理:

原则上就地抢救。

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及大小便通畅。

严密观察幢孔、意识变化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痰多不易咳出或吸出时,应及早作气管切开术。

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h,然后酌情放置胃管给予鼻饲,保证每日营养的需要量,同时可了解胃出血情况。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降低体温,预防感染。

2)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利尿剂、白蛋白、糖皮质激素)、控制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以内或舒张压105mmHg以内可观察而不用降压药;收缩压80-230mmHg或舒张压105-140mmHg可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等降压药)。

3)低血压:

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时提示病情危重,应及时给予多巴胶、间短胶等升压药。

4)止血药:

如果是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脑出血或伴有消化道出血可选用止血药如氨基己酸或止血芳酸。

5)脑代谢促进药物:

在脑水肿基本消退时,可用促进脑代谢的药物,以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如阿米三嚓/萝巴新、胞二磷胆碱等。

6)并发症的防治:

感染时根据经验或痰培养、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应激性溃殇:

可致消化道出血,预防可用H2受体阻滞药,若内科治疗无效可在内镜直视下止血,同时补液或输血以维持血容量;癫痫发作:

以全面性发作为主,频繁发作者可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洋10-20mg,或苯妥英销15-20mg/kg控制发作;中枢性高热:

先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可用多巴胶能受体激动药如澳隐亭3.75mg/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普通肝素100mg静脉滴注,1次/d,或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2次/d,预防方法:

勤翻身、抬高或按摩瘫痪肢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因经尿排纳增多,血纳降低,可加重脑水肿,应限制水摄入量在800-1OOOml/d,补钠9--12g/d。

低铀血症宜缓慢纠正,否则可导致脑桥中央髓鞠溶解症。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1)小脑半球的出血量>10ml、蚓部出血量>6ml、血肿破人第四脑室或脑池受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2)幕上血肿,出血量>30ml,CT显示有明显占位效应或中线结构移位超过lcm者;3)深部脑出血破人脑室或脑室出血者,可行脑室外引流术;4)脑出血患者逐渐出现颅内高压伴脑干受压的体征,或有动眼神经麻痹者,可行去骨瓣减压术。

常用的手术方法:

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术;颅骨钻孔抽吸清除血肿;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

康复治疗:

宜早期进行,详见脑血栓形成。

第3节帕金森病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明确,故称为原发性PD。

下列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老化异常加速(正常人脑老化,黑质中DA能神经元每10年约以6.9%速度减少。

而PD病人发病时,DA能神经元的减少已超过80%);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此外,氧化应激、兴奋性神经毒素、自身免疫异常、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均可能与发病机制有关。

2.临床表现:

PD起病缓慢,患者往往不能回忆发病的确切时间,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是临床上四个主要表现。

其他包括因口、咽部运动障碍唾液不能自流涎,由于迷走神经背核受损常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多汗、便秘、尿频、油脂分泌增多等。

部分病人可伴有忧郁或焦虑,晚期可有认知功能障碍甚至表现为痴呆。

临床分类:

根据震颤、强直两大体征所表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3型:

①混合型:

最常见,约占75%以上,震颤和强直均较明显。

②震颤型:

少见,约占10%,静止性震颤显著,肌张力增高则不明显。

③强直型:

约占10%,震颤很轻或不存在,强直很显著,常影响患者活动。

3.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和典型PD症状与体征,临床诊断不困难,尤其是脑脊液中多巴胶和(或)HVA含量减少,更有助于诊断。

但是,在早期尚未出现静止性震颤之前,则难以做出诊断。

临床上,一旦发现中年以后逐渐出现动作缓慢、表情淡漠、行走时上肢前后摆动减少或消失者,就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鉴别诊断:

1)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

也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双手、头和其他部位的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2)继发性PDS:

病史中多有明确病因,病程也不似PD呈持续发展。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除有PD的主要症状外,又出现小脑、锥体束征,或有明显直立性低血压,或对左旋多巴类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本综合征的可能。

4.治疗:

1)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