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057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编经济管理法.doc

第三编 经济管理法

第六章 财政法

  案例一

  2008年初,某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团,对该市的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过程中,执法检查团发现有些单位和部门把预算外资金作为“小金库”,并运用这些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公车等。

  试分析:

  本案中所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在使用预算外资金时存在哪些问题?

第七章 税法

  案例二

  某企业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便对该企业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由于该企业账户中已无存款,于是将其已经设定担保的机器进行拍卖,所得价款全部用于抵缴税款。

该企业对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表示了异议,担保权人也与税务机关发生了争议。

  试分析:

  1.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在程序上是否合法?

  2.税务机关将已设定担保的机器进行拍卖,所得价款全部用于抵缴税款是否合法?

  案例三

  某作家应出版社邀请写了一本纪实文学,约定第一次按照书出版后的定价和发行册数支付稿酬,再版另行支付稿酬。

书出版后,出版社支付该作家2万元稿酬。

后该书脱销,出版社再版一次,支付作家15000元。

  请计算:

  该作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缴纳?

第八章 金融法

  案例四

  吕某将自己居住的房屋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家庭财产保险。

保险合同有效期内,该房屋因邻居家的小孩玩火而被部分损毁,损失5万元。

吕某因顾及邻里关系而放弃了对邻居的赔偿请求权,单独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保险公司则认为王某应先向邻居索赔,在邻居无力赔偿的前提下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

  试分析:

  1.吕某是否可以放弃对邻居的赔偿请求权,单独向保险公司索赔?

  2.保险公司认为王某应先向邻居索赔,在邻居无力赔偿的前提下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抗辩理由是否合理?

  案例五

  陈某系某上市公司经理。

由于该公司上年度业绩优良,估计公司年报公布后,本公司股票的市价将会有较大的上涨,陈某便将此情况告诉了其妻弟夏某,夏某据此消息购买了该公司股票5万股。

该公司年报公布后其股票果然上涨,夏某抛出股票获利7万元。

  试分析:

  1.陈某将本公司的业绩告诉其妻弟夏某的做法是什么行为?

  2.对夏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第九章?

资源、能源与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案例六

  甲村村委会与乙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该协议规定:

村委会将集体所有的200亩荒地转让给乙房地产公司,由其进行房地产开发。

后由于乙公司在开发过程中未如期支付土地使用费而与甲村委会发生争执,甲村村委会主张转让协议无效。

  试分析:

  1.甲村村委会是否有权出让甲村集体所有的荒地使用权?

  2.甲村村委会主张转让协议无效能否得到支持?

  案例七

  农民刘某承包了生产队10亩耕地用于棉花的种植,后来刘某之子到了适婚年龄,刘某便擅自在其承包的土地上建造新房。

动工后,村干部和群众都予以劝告制止,刘某不予理睬,他辩解称:

“我已经承包了土地,就应该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建造房屋属于行使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村集体无权干涉”。

  试分析:

  1.刘某的辩解理由是否合理?

  2.刘某的行为具体违反了我国哪些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对外贸易法

  案例八

  近年来,随着我国轮胎出口逐年迅速增长,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

虽然名义上提起反倾销的是南非、印度等国的轮胎生产商协会,但背后实际操纵该协会的则是世界轮胎巨头。

近几年来,这些垄断国际市场近60%份额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建厂,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挤占中国轮胎企业的国内市场,迫使中国企业只能加大开拓欧美、南美、亚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场来弥补国内的损失。

但就在中国企业刚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这些世界轮胎巨头又意识到中国轮胎有可能威胁到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于是通过上述多起反倾销案件来挤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根据上述案情,试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策略。

  案例九

  我国的甲水果批发公司从马来西亚的乙种植公司进口一大宗水果,双方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3月15日前交付水果,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的水果验收后付款。

但直至3月16日上午,货物才到达目的港。

甲公司在提货验收后,发现货物中有2℅的水果为二级品质,不符合约定。

甲公司遂以货物不符合约定为由,要求解除合同。

乙公司提出对二级货物可以降价出售的请求,甲公司不予理睬,拒绝接收所有货物。

3与18日,乙公司发现部分水果已开始腐烂变质。

  试分析:

  1.乙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

甲公司是否有权基于此而解除合同?

为什么?

  2.甲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3.部分开始腐烂变质的水果的损失应由谁来承担?

参考答案

  案例一

  本案中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预算外资金私设“小金库”,不将其纳入财政管理,而是将其作为本单位和部门自有资金,违反了《预算法》有关预算外资金的规定。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

  因此,预算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性资金,而非各单位和部门自有资金。

各单位和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部门,由其在银行开立统一账户,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经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及单位财务收支计划使用预算外资金,禁止私设“小金库”。

  案例二

  1.税务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在程序上不合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强制执行是在纳税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情况下采用。

本案中,税务机关并没有责令该企业限期缴纳就直接采用了强制执行措施,因而程序上不合法。

  2.税务机关将已设定担保的机器进行拍卖,所得价款全部用于抵缴税款是否合法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如果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担保之前,税款应先于设定担保的债权执行;如果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担保之后,则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可于缴税之前优先清偿。

  案例三

  缴纳个人所得税3920元,由出版社代扣代缴,作家本人自行申报纳税。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因此作家两次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万+1.5万)ⅹ(1-20℅)=2.8万。

又因为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应纳税额为2.8万ⅹ20℅ⅹ(1-30℅)=3920元。

  案例四

  1.吕某不可以放弃对邻居的赔偿请求权,单独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法》第46条规定: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的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因此,吕某放弃对邻居的赔偿请求权后就不能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2.险公司的抗辩理由不合理。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吕某可以选择向保险公司索赔或向邻居行使赔偿请求权,并且该选择都不影响吕某就未获偿部分向另一方求偿。

保险公司正确的抗辩理由应该是依据《保险法》第46条的规定。

  案例五

  1.陈某在公司公布上年度报告之前将该公司的情况告知其妻弟,是泄露公司内幕信息的行为。

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本案中,该上市公司上年度业绩优良,预计年报公布后其股票市价会有较大上涨,又因该信息尚未公开,故该信息为内幕信息。

同时,陈某系上市公司的经理,属于知悉公司内幕的知情人员。

陈某利用其特殊地位将公司经营的内幕信息泄露给夏某,属于泄露公司内幕信息的行为。

  2.主管机关应没收夏某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获得的利益,并对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非法买卖的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

  案例六

  1.甲村村委会无权出让甲村集体所有的荒地使用权。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因此甲村村委会无权出让甲村集体所有的200亩荒地给乙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

  2.甲村村委会主张转让协议无效可以得到支持。

转让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应当先由国家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后,再出让给需要使用土地的经营主体,甲村村委会与乙房地产公司私自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规定因而无效。

  案例七

  1.刘某的辩解理由不合理。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归集体所有,村民与村集体签订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合同,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签订合同的村民必须按照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擅自变更土地用途,刘某在耕地上建造新房明显属于变更土地用途,因此刘某的辩解理由不合理。

  2.刘某首先违反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使用土地。

其次违反了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转为了非耕地。

再次违反了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其建造新房并没有获得有关部门批准。

最后违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

  案例八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对大轮胎生产、出口的宏观调控力度,努力促进出口轮胎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行业协会也要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对国外出现的反倾销调查,应及早组织企业应诉,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出口轮胎企业应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重点企业应利用技术优势到国外投资和合作建厂,促进国家之间投资和交流合作。

  案例九

  1.乙公司构成违约,但甲公司不能仅仅以此理由来解除整个合同。

乙公司的违约行为表现在两处:

一是乙公司没有在约定的时间3月15日交付货物,而在之后的16日交付货物,构成不适当的迟延履;二是乙公司2℅的二级水果的质量不符合约定。

  乙公司的行为虽然构成违约,但是无论从迟延的日期来看,还是从瑕疵货物的数量来看,并没有构成根本违约,甲公司不能仅仅以此理由来解除整个合同。

  2.甲公司的做法不正确。

虽然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货物质量没有完全符合约定,但不能拒绝对全部货物的接收。

甲公司可以对货物的质量提出异议,即使货物在目的港经检验与约定不符,甲公司也应先接收货物,然后再进行索赔。

  3.甲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