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71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赣州龙南县县直事业

  单位考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

  理版

  第1题:

莱姆病,像许多其他的人兽共患病一样,是由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类宿主血液从而携带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的。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认为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

然而,在纽约东南部一个莱姆病高发区,一项历时13年的对莱姆病生态学中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研究中,推翻了这一观点,因为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

上述论述基于以下哪一种假设?

()

  A、从未爆发过莱姆病的地区通常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比较低

  B、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不会显著降低

  C、其他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可作为莱姆病发病的预报因素

  D、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提高是其他疾病爆发的先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论述通过“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这一论据推翻了“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的观点。

假如B项不是题干的假设,则如果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会显著降低,用题干的论据就无法推翻科学家的观点,题干论述不成立。

因此,B项是必须假设的。

  A、C、D三项如果不是题干的假设不影响题干的论述。

  第2题:

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

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

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A、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B、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C、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D、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文意衔接型。

阅读可知,题干为了论证土著音乐是“生命之音”,指出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而土著音乐则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

  由于表述得非常概略,读者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比较模糊。

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土著音乐对布鲁斯音乐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D项:

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第3题:

一个人的心理只要是健康的,他就有自知之明,就有可能________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________的评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透彻恰如其分

  B、如实不偏不倚

  C、客观条分缕析

  D、准确鞭辟入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句子可知,本题中的“就有可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的评价”是对句中“自知之明”的对应解释。

  “自知之明”意为透彻地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

恰如其分:

指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无过或不及。

且常与“评价”搭配。

符合句意,故正确答案为A。

  第4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事物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

  第5题:

甲、乙两地相距20公里,小李、小张两人分别步行和骑车,同时从甲地出发沿同一线路前往乙地,小李速度为

  4.5公里/小时,小张速度为27公里/小时,出发半小时后,小张返回甲地取东西,并在甲地停留半小时后再次出发前往乙地。

问小张追上小李时,两人距离乙地多少公里()

  A.8.1

  B.9

  C.11

  D.11.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本题是同地不同时的追及问题。

当小张再次出发时,小李已经走了

  0.5+

  0.5+

  0.5=

  1.5(小时),走了

  4.5×

  1.5=

  6.75(公里),此即为追及路程。

  两人速度差为27-

  4.5=

  22.5(公里/小时),根据追及问题公式求得追及时间为

  6.75÷

  22.5=

  0.3(小时),此时两人都走了27×

  0.3=

  8.1(公里),距离乙地20-

  8.1=

  11.9(公里)。

  第6题:

鸡鸣狗盗:

狐假虎威:

狼狈为奸

  A、南辕北辙:

亦步亦趋:

如履薄冰

  B、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

削足适履

  C、纸上谈兵:

短兵相接:

兵不厌诈

  D、雄才伟略:

神情自若:

气定神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三个成语都是贬义词,选项中只有B项都是贬义词,故答案选B。

  第7题:

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

  A、经济不发达

  B、监督体制不完善

  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

  D、政府干预过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第8题:

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科学发展观

  B、公平正义

  C、核心价值体系

  D、以人为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略第9题:

三位专家为10幅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幅作品都有专家投票。

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列为C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等和B等共6幅

  B.B等和C等共7幅

  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10题:

稻谷:

大米

  A、西红柿:

番茄

  B、罐头:

橘子

  C、棉花:

棉籽

  D、天空:

太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来;棉籽是由棉花加工而来。

  第11题:

110,484,231,352,143,()

  A.572

  B.429

  C.512

  D.13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数列各项都是三位数,且各项十位数字等于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A项符合。

  第12题:

为了对付北方夏季的一场罕见干旱,某市居民用水量受到严格限制。

不过,该市目前的水库蓄水量与8年前该市于干旱期间的蓄水量持平。

既然当时居民用水量并未受到限制,那么现在也不应该受到限制。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

哪一项将最严重地削弱作者的主张?

  A、自上次干旱以来,该市并没有建造新的水库

  B、按计划,对居民用水量的限制在整个夏天仅仅持续两个月

  C、居民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还多

  D、自上次干旱以来,该市总人口有了极大的增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题干将目前的情况与8年前的情况作对比,得出居民用水量不应该受到限制的结论。

如果D项为真,说明目前的人口数量比8年前有极大的增长,因此居民用水量会比8年前有极大的增长。

即说明目前的情况与8年前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水库蓄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居民用水量应该受到限制。

削弱了作者的主张。

A项没有建造新水库并不能必然推出应限制用水;

  B、C两项都没有涉及8年前和8年后两种情况的对比,与论证无关。

故答案选D。

  第13题:

关于我国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宋代豪放派最杰出的词人是苏轼

  B、五代时期的董源被认为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创者

  C、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诗经》里的《小雅•采薇》,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D、《金匮要略》是医学家陶弘景的著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

  第14题:

个体户目前正面临日益__________的竞争和税费两大压力,个体户的急剧减少导致大量小资金无法进行常规创业,从而转向投机,进而使社会的不稳定程度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残酷、加剧

  B、残酷、加大

  C、激烈、加剧

  D、激烈、加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残酷”与“激烈”相比,前者程度更重,与“个体户急剧减少”的语境相对应,排除

  C、D。

由语境“急剧减少”可知,程度很剧烈,故第二空应填“加剧”,本题答案为A。

  第15题:

陈独秀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问“这两位先生”是指:

  A、马克思和列宁

  B、毛泽东和周恩来

  C、李大钊和陈独秀

  D、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两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给未来中国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陈独秀。

他说,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上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

故本题答案为D。

  第16题: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范畴的是()。

  A、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

  B、运动员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

  C、某职工产生对上级的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D、某人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中“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的观点只能说明学生在找借口,是外部因素,而心理防御机制的要点是内部心理活动,不符合定义。

故选A。

  第17题: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特许出版物经营活动统一管理,按产品向世博会特许办申领防伪标识。

特许办负责特许出版物的世博标识授权审批,新闻出版局负责出版物内容审批。

特许办为经新闻出版局审批的产品提供授权审批的绿色通道。

双方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渠道(含外省市零售通道)。

推进特许出版物的销售工作,并给予对方零售网点集中报批、免许可费等支持。

这段文字的议题是:

  A、特许出版物

  B、世博会特许办

  C、新闻出版局

  D、绿色通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主要阐述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世博会特许办在特许出版物经营方面的分工与协作。

  B、C两项是特许出版物涉及的两个机构,D项是两个机构合作的内容,只有A项点明了“特许出版物”这一议题,当选。

  第1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给付的是()。

  A、获得保险赔偿金

  B、因工伤得到抚恤金

  C、因重大发明获得国家奖金

  D、获得行政赔偿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行政给付也称行政物质帮助,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的相对人提供物质利益或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其中,“物质权益”主要表现为给付相对人一定数量的金钱或实物;

  “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让相对人免费入学接受教育、给予相对人公费医疗待遇等。

行政给付的类型大体包括:

抚恤金;特定人员离退休金;社会救济、福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灾物资等。

A项中保险赔偿金的支付主体并不是行政机关;C项属于行政奖励;D项属于行政赔偿。

故本题答案为B。

  第19题: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__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

  B、装载、徘徊、致使、舍弃

  C、承载、徜徉、导致、割爱

  D、承载、徘徊、导致、舍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通过对“承载”和“装载”的理解,可以看出“承载”侧重于“重量”,“装载”侧重于“体积”。

由题干中“轻则……,重则……”可知,该题侧重强调“重量”,故选“承载”更恰当,排除

  A、B。

  “割爱”后接“什么”,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排除C。

正确答案为D。

  第20题:

2,3,7,34,50,175()

  A.211

  B.213

  C.215

  D.21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做差是幂次数列,分别是1的3次方,2的2次方,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3次方?

?

?

  第21题:

临近十一,铁道部官网“12306”因拥堵引发网友吐槽。

铁道部官员近日回应称,网站日点击量太大.已达到14.9亿次,所以导致网络拥堵。

有些旅客对此表示不满,称在电商网站购物流畅.根本上是因为铁道部网站存在技术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旅客的观点?

  A、据媒体报道,近日的网站日点击量已明显超过今年春运的峰值

  B、中国人口基数大.铁路运力有限,购票网站改变不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C、据网站排名系统显示,淘宝网的日均点击量不逊色于12306,高额点击量几近常态化

  D、十一之前,网络购票相对平稳,但近日新推出的“排队”制引发了不少旅客的不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中旅客的观点是“12306”网络拥堵的原因是网站存在技术问题,论据是电商网站购物流畅。

A项加强了铁道部官员的观点而不是旅客的观点;B项是无关项;C项通过对比支持了旅客的观点;D项“引发旅客的不满”不一定说明“排队”制存在技术问题,与题干论证无关。

故答案选C。

  第22题:

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A、《墨子•墨经》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天工开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经》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书中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记载。

在几何学知识方面,《墨经》对一系列几何概念加以抽象和概括,做出科学定义。

在力学知识方面,《墨经》分析了杠杆平衡的有关问题。

  《墨经》还有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直观的描述。

在光学知识方面,《墨经》中共有八条,近人称它为“墨经光学八条”,即:

光与影的关系、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源和物的相对位置与影的关系、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

  第23题:

两面三刀:

阳奉阴违

  A、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B、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C、间不容发:

祸起萧墙

  D、耳提面命:

三令五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两面三刀和阳奉阴违都形容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偷梁换柱和移花接木都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D项三令五申具有强制性.而耳提面命没有。

  第24题:

-2,-2,0,4,10,()

  A.18

  B.16

  C.15

  D.1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5题:

寒冷对于()相当于咆哮对于()

  A、凉爽叫喊

  B、冬天歌唱

  C、温暖呻吟

  D、冰冷说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

  “寒冷”与“凉爽”是近义词,且前者程度更深;

  “咆哮”与“叫喊”是近义词,且前者程度更深。

故选A。

  第26题:

8,11,13,17,20,()

  A.18

  B.20

  C.25

  D.2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7题:

执行罚,是指义务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由行政机关迫使义务人缴纳强制金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行政制度。

执行罚主要适用于当事人不履行不作为义务、不可由他人替代的义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执行罚的是:

  A、某公司拖欠罚款.行政机关决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B、张某患传染病.拒绝住院治疗,卫生机关将其强制送入传染病医院治疗

  C、某单位拒绝拆除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某工程队拆除该违章建筑

  D、某公司生产销售的葡萄酒生产日期标注不真实.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其罚款3000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某公司不交纳罚款,行政机关加处罚款的行为能够促使其履行义务,符合定义;

  B、C两项都没有迫使义务人缴纳强制金.D项质量技术监督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