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74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浙江宁波市会展旅业有

  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

  版

  第1题:

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发生了如下历史事件:

①武昌起义;②广州黄花岗起义;③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内阁总理。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革命党人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1911年10月10目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并取得胜利。

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要他从前线回京,筹组“责任内阁”。

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16日组织新内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第2题:

甲将从上游水源流下的水截留在自己的土地,土地位于下游的乙要求甲停止截留。

  根据民法规定,乙所行使的权利为()。

  A.使用权

  B.地上权

  C.地役权

  D.相邻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

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

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

地上权又称“借地权”,是指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

因此D项是正确的。

故选D。

  第3题:

年轻恒牙牙髓病不能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A.根管治疗术

  B.活髓切断术

  C.干髓术

  D.直接盖髓术

  E、根尖诱导成形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4题: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

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

  美国国鸟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

这段文字介绍了()。

  A.食物链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B.美国白头鹰灭绝的原因

  C.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

  D.环境对食物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仅在开头提到了“食物链”一词的提出者,并未提及“食物链”的含义,排除A项;B项仅仅概括了文段中的事例,不足以概括全文段,排除;文段并未提及环境与食物链的关系,排除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5题:

药品的生产企业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医师等有关人员以财物,情节严重的,应当由哪个机构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

  A.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E、药品的生产企业所在地的人民政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6题: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确实存在大量与现代法治__________的消极因素,它们严重阻碍了法律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

但同时,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否定其全部价值,毕竟,“传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只能更新,不能铲除,失去传统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就失去了前进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扦格不入

  C.背道而驰

  D.截然不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

  “大相径庭”和“截然不同”都强调差别巨大,无共同之处;

  “背道而驰”强调方向和目的相反;

  “扦格不入”强调彼此意见完全不合,“扦格”指相互抵触,格格不入。

由题干第一句可知,文中主要强调二者不合,根据常识亦可知“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不可能完全相左,ACD项都语义过重,不符合语境。

  第7题: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是()。

  A.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B.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

  C.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D.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

  16、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

  第8题:

7,10,16,22,34,()

  A.36

  B.37

  C.39

  D.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题干数列可写成如下形式:

2×3+1,3×3+1,5×3+1,7×3+1,11×3+1。

其中乘号前的数字构成质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13×3+1=40。

  第9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四个转化”,即()。

  A.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

  B.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立场、观点、方法

  C.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D.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D。

  “四个转化”是指:

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故选AD。

  第10题:

据港媒曝。

称在香港逾半的受访白领中,每周加班至少三日,还有人曾连续上班十八天才休假,其中大部分人在下班后、休假时也要接听工作电话或接收邮件,更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出现“脑筋短路”等情况。

网友对此戏称:

  “原来加班太多,容易‘脑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支持网友的观点?

  A.研究显示,类似“头脑风暴”的小组会议导致与会者智力显著下降

  B.一些白领表示,加班虽说有加班费,可仍旧觉得不快活,他们已经觉得自己“残了”

  C.74%的受访白领曾于工作时出现“不能集中精神”、“忘记曾经发生的事(片段)”及“忘记自己应该很熟悉的名字或工序”等情况

  D.人体长期受压会导致氧化压力过高.令抗氧化剂未能完全清除氧化代谢中的游离基,同时亦会令产生游离基的乙型淀粉样蛋白出现.对脑细胞造成进一步破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网友的观点是:

加班太多,容易“脑残”。

D项给出了“脑残”的原理,最能支持网友的观点;

  B.C两项都是部分白领的主观感受,支持程度有限;A项是无关项。

故答案选D。

  第11题:

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的税种、税率对某企业征税,这一行为是()。

  A.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不要式行政行为

  C.双方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自由行政裁量行为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处理的行为,所以A项不符合。

不要式行政行为,即无须以特定的方式就可以成立的行政行为,所以B项不符合。

双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与其他民事主体达成合意的行为,由此产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力、确定力和拘束力,所以C项不符合。

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只能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D项符合。

故选D。

  第12题:

非公有制企业是最活跃的经济__________,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__________,有利于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胞、和谐

  B.细胞、和睦

  C.元素、和谐

  D.元素、和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压题考查的是词语引申义的理解与词语的固定搭配。

  “细胞”与“元素”都可以喻指整体的一部分,但“细咆”形容“物理”单元的组成,“元素”形容“化学”成分的合成。

结合语境,“细胞”比“元素”更合适。

  “促进社会和谐”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3题:

如果要评选最美貌的甜点,水果挞可谓__________。

香酥的,通常是金黄色的挞底,加上垒得满满当当的五颜六色的水果,让它们在一堆甜点中显得格外__________。

  如果你走过一家糕饼店。

通常第一眼就会看到水果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抢眼

  B.首当其冲瞩目

  C.名不虚传出色

  D.首屈一指突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与旬义不符,首先排除B。

名不虚传:

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句中说的是“如果要评选”,而非水果挞已经美名远播,故“名不虚传”不合句义,排除C。

第二空,对应后文“第一眼就会看到”可知,填“抢眼”比“突出”更合适。

故答案为A。

  第14题:

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5题:

西方模式的契约由来己久,是一种刚性的经济契约。

管理思想家杏尔斯·汉迪认为,西方契约问题很多,而“中国式契约”可以创造信任、让步、发展的“双赢局面”。

  “中国式契约”特指那种充满人情味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是人情和法律的妥协,是熟人之间一种动态的、心照不宣的口头约定。

但随着经济发展,口头承诺可信度受到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式契约的最大挑战在于:

A.中国式契约简便灵活,适用广泛,但可信度不高

  B.中国式契约不受法律的强制约束,也没有法律作保障

  C.中国式契约要双方诚信,一旦毁约后果无法挽回

  D.中国式契约双方要妥协互利,要确保双赢前景

  【解析】

  正确答案:

B。

词句理解。

中国式契约的最大挑战,回题干找到中国式契约,倒数第三行到最后介绍中国式契约,中国式契约是非正式的心理契约,是人情和法律的妥协,口头承诺可信度受到挑战,是非刚性的经济契约。

所以中国式契约最大的挑战在于不受法律约束,没有法律保障,正确答案为B。

C选项一旦毁约后果无法挽回题干并没有说。

  第16题: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朱德、彭德怀、陈毅参加过红军长征

  B.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甘肃等十余个省

  C.六盘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D.飞夺泸定桥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次战役

  【解析】

  正确答案:

A。

陈毅没有参加红军长征,而是在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

故本题答案选A。

  第17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第18题:

  《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

  A.根据发出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B.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许可决定

  C.均不给予行政许可

  D.抽签决定许可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B。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9题:

市场上常有新气象,比如两种皮带在质地、款式、功能等方面相差无几,使用价值相差不大,但价格上的差别竟可以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实在让人惊异。

问题在于品牌。

一种皮带是名牌,另一种皮带不是名牌,这就是价格畸差的主要根据。

在当今大多数商家和顾客看来.这种现象已经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品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标,或者一个简单的公司商号。

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常常比相关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使用价值价值市场规律

  B.市场皮带品牌

  C.价格差品牌无形资产

  D.经济品牌增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由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却存在巨大价格差的现象引出“品牌”这个概念,接着进一步指出“品牌”已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

故答案选C。

A项“市场规律”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

B项“皮带”在文中是作为例子出现的,并不是文段的关键词。

D项“经济’’的概念过于空泛,文段也没有明确点出“增值”这一内容。

  第20题:

2020年打捞公司在南川岛海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该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积层上。

据调查,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在公元l000年形成,因此,水下考古人员认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弱化上述论证?

  A.历史学家发现,“征服号”既未到达其目的地,也未返回其出发的港口

  B.通过碳素技术测定,在南海沉积层发现的沉船是在公元800年建造的

  C.公元700—900年问某些失传的中国瓷器在南川岛海底沉船中发现

  D.在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发现的沉船可能是搁在海底礁盘数百年后才落到沉积层上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题干中考古人员根据沉积层的形成时间得出结论:

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

要削弱该论证,就要说明该船沉没的时间不一定晚于沉积层的形成时间。

D项如果为真,即说明了这一点.严重地削弱了题干论证。

A项说明“征服号”确实沉没,但与题干论证无关;B项如果为真,则沉船是公元800年建造,不一定是“征服号”,不能削弱结论;C项如果为真,同样削弱了结论,但也并不能说明该沉船就是“征服号”,且并不是针对题干论证进行削弱。

削弱力度不如D项。

  第21题:

通过探测重力的微小变化,科学家发现一些地方的地下水越来越少。

尽管卫星数据显示地下水出现了__________,相关部门对这些信号仍然相当__________,他们对科学家最近的发现提出了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警戒反感批评

  B.枯竭不满辩驳

  C.危机谨慎质疑

  D.问题不安反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是对前句中“一些地方的地下水越来越少”的概括,“枯竭”填入句中程度过重,排除B。

第三空应填入表示相关部门对科学家发现态度的词语,“批评”、“反对”程度过重,“质疑”最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C。

  第22题:

文艺复兴是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兴起地是()。

  A.法国

  B.西班牙

  C.德国

  D.意大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故本题答案选D。

  第23题:

质权,指为了担保债权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就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项属于质权?

()

  A.越某向梁某借款30万元,将自己的房屋作价15万元抵押给梁某,并依法进行了抵押登记

  B.孙某为了向银行借款50万,就找了当地一个声誉很好的陈某作担保,并送给他一条价值500元的好烟

  C.李某在乙处修理电视机,因为钱不够,就将自己的手表放在乙处,说第二天拿钱来,就把电视机取走

  D.钱某向赵某借了辆自行车,并且白纸黑字地写了借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定义的关键点是:

  “债务人”

  “债权人”

  “动产或权利的移交”。

选项A中房屋是不动产,所以不属于质权;选项B不存在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也不属于质权;选项D借自行车写借据也不属于质权;选项C符合定义,属于质权。

  第24题: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5题: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郭守敬的事迹?

()①写成《梦溪笔谈》②算出一年的时长为365.2425天③编成《授时历》④主持全国范围内的天文测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梦溪笔谈》是沈括所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