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79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0 大小:8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0页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0页
亲,该文档总共3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3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docx

检修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

危险源清单及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版)

 

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四月

 

批准:

李先良

审定:

赵听

审核:

邵斌王凤豪

编写:

许贵龙杨成杜义志陈兰代祥龙

汪峰王涛李莉陈玺马新刚鲁柱水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一、汽机汽水管道检修

1

起吊伤害

物件未系牢,葫芦、钢丝绳打滑或钢丝绳、棕绳断裂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2

气割管道时人员烫伤

工作人员未穿合适的工作服及戴手套

10

3

1

30

2

工作人员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及戴手套

3

人员高空坠落

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未挂在牢固的构件上、安全带质量不好、脚手架不牢固、爬梯角度没有放好

6

3

15

270

4

安全带定期检测,使用前检查完好;脚手架有验收合格证且每日检查完好;安全带挂在牢固构件上;爬梯与地面角度约为60°。

4

弧光或颗粒伤害眼睛

气割、配焊时未配戴防护眼镜,颗粒飞溅,紫外线辐射

10

3

1

30

2

正确配戴防护眼镜

5

触电

电动工器具的电源线破损、裸露

3

2

15

90

3

使用工器具前应检查电源线完好无损

6

摔跌伤害

光线不足,工作场所地面有障碍物,孔洞盖板不牢

3

1

1

3

1

摔跌伤害

7

机械伤害

更换电动工具配件时突然转动,电动阀门加盘根突然转动及法兰、管子对口时手被压住等

3

3

3

27

2

应断开电动、风动工具动力源,管子对口时手不要放在管口内

8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折断,扳手滑脱,电动磨光机砂轮飞出

6

2

1

12

1

使用手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拧紧砂轮片。

9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

10

2

1

20

2

确认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10

中暑

高压管道温度过高,没有专人监护

3

1

1

3

1

工作时每间隔一定时间人员轮换,并备好防暑降温品设有专人监护

11

辐射伤害

管口拍X光片检查时人员未及时疏散

6

1

7

42

2

管口拍X光片检查时,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段,四周要有安全警示

二、汽机汽水阀门检修

12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

10

2

1

20

2

确认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

13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焊时未配戴防护眼镜,颗粒及紫外线辐射

10

3

1

30

2

正确配戴防紫外线眼镜

14

气割阀门时人员烫伤

工作人员未穿合适的工作服及手套,未配戴防护眼镜

10

2

1

20

2

工作人员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及戴手套,正确配戴防护眼镜

15

物件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起吊大阀门、工具未系牢及钢丝绳或棕绳断裂,葫芦链条或钢丝绳打滑,交叉作业下方有人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16

机械伤害

更换电动工具配件时突然转动,电动阀门加盘根突然转动及法兰、管子对口时手被压住等

1

3

3

9

1

应断开电动工具、电动阀门的电源,阀门法兰、管子对口时手不要放在管口内

17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折断,扳手滑脱

6

3

1

18

1

使用手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18

摔跌伤害

光线不足,工作场所地面有障碍物,孔洞盖板不牢

3

2

1

6

1

应设足够的照明、清理地面障碍物,路面保持畅通,加固孔洞盖板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19

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未挂在牢固的构件上、安全带质量不好、脚手架不牢固

3

1

15

45

2

系好安全带并挂在牢固的构件上,安全带完好无损,脚手架应验收合格

20

触电

电动工器具的电源线破损、裸露

3

2

15

90

3

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线完好无损

21

辐射伤害

阀门焊口拍X光片检查时人员未及时疏散

6

1

3

18

1

阀门焊口拍X光片检查时,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段,四周要有安全警示

三、水位计检修

22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隔绝不严密

6

2

1

12

1

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汽水彻底隔绝

23

被设备烫伤

工作人员未穿合适的工作服及戴皮手套

10

2

1

20

2

工作人员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及戴皮手套

24

机械伤害

因水位计本体温度高搬运时滑落脱手

1

2

3

6

1

工作人员戴上合适的皮手套

25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折断,扳手滑脱

6

2

1

12

1

使用大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四、容器内部检修

26

人员窒息

容器内工作时,由于氧气缺乏导致人员窒息

1

6

40

240

4

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人员进入容器工作前,应视情况提前2~3天开盖通风;人员进行容器工作前,需做小动物试验;人员进入容器工作时,应架设鼓风机等设备进行通风;容器外应设有工作监护人,且工作人员需在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

27

被设备烫伤

工作人员未穿合适的工作服及戴皮手套

10

2

1

20

2

工作人员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及戴皮手套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28

容器内火灾、烧伤

容器内进行焊接、气割工作时,用氧气进行吹扫

6

3

15

270

4

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容器内工作禁止充氧气;应采用鼓风机等其它手段来进行容器内空气流通,保证容器内具有充分的氧气;容器内应有适宜的照明;容器外应设有工作监护人,容器内工作人员必须处在工作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

29

工具伤人

使用大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折断,扳手滑脱

6

1

1

6

1

使用大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30

触电

容器内工作时,将超过安全电压的拖线盘带入容器内使用

6

3

15

270

4

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禁止在容器内采用大于安全电压的电源进行工作和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的工作电源,并在电源下面铺垫好绝缘橡胶垫;带电的设备、工具、照明以及电源插座等应放置在有可靠绝缘的橡胶垫上;容器外应设有工作监护人,容器内工作人员必须处在工作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

31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焊时未配戴防护眼镜,颗粒及紫外线辐射

10

1

1

20

2

正确配戴防紫外线眼镜

32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

6

1

1

6

1

确认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

33

辐射伤害

焊缝拍X光片检查时人员未及时疏散

10

1

3

30

2

焊缝拍X光片检查时,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段,四周要有安全警示

34

机械伤害

在容器内工作时光线差,容易碰头、刺手划伤、碰脚跌伤。

3

2

1

6

1

应设足够的照明、戴好手套、安全帽。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五、管子的弯制

35

触电

弯管机电机绝缘电阻差,接地装置不良,电源线老化、损伤裸露

1

1

15

15

1

定期检查电机绝缘电阻,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源线完好无损

36

管子碰伤人员

管子未固定好,工作人员未抓牢,人员站在管子的移动范围内

6

2

3

36

2

待弯管机夹具将管子夹牢后松手,搬运时应抓牢,管子弯制移动范围内不得停留人员

37

管子夹具伤人

管子弯制前就位人员正在划线就位时夹具突然夹紧

1

1

7

7

1

操作人员必须听从就位人员的指挥

六、油系统管道、阀门检修

38

火灾

在油系统进行焊接作业时余油未放尽,管道未冲洗,隔离不严密,地线接至油管

1

6

40

240

4

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执行公司《燃油区管理制度》和动火工作票制度;放尽管道内余油;做好事故预想及安全措施,并请消防人员持灭火装置在现场监护;使用中的氧、乙炔瓶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乙炔瓶有防回火阀。

39

滑跌伤害

地面、管道有油污或有障碍物

6

2

3

36

2

清理干净地面、管道油污及障碍物

40

触电

电动工器具电源线破损裸露

6

1

15

90

3

使用前检查电动工器具电源线完好

41

物件落下伤人

搬运设备用力不均,协调不好,现场有交叉作业

6

2

1

12

1

搬运物件时应有专人指挥,交叉作业时协调好

42

弧光伤害眼睛

电焊作业时未戴防护眼镜,颗粒飞入及紫外线辐射

10

2

1

20

2

配戴好防护眼镜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43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油污,扳手滑脱

6

2

1

12

1

使用大锤严禁带手套,锤柄无油污、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七、给水泵、液偶检修

44

火灾

在偶合器、油系统管道进行焊接作业时余油未放尽

10

0.5

40

200

4

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执行公司《燃油区管理制度》和动火工作票制度;放尽管道内余油;做好事故预想及安全措施,并请消防人员持灭火装置在现场监护;使用中的氧、乙炔瓶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乙炔瓶有防回火阀。

45

滑跌伤害

地面道有油污或有障碍物

10

1

3

30

2

清理干净地面油污及障碍物

46

触电

电动工器具电源线破损裸露

10

1

3

30

2

使用前检查电动工器具电源线完好

47

物件落下伤人

搬运设备用力不均,协调不好,现场有交叉作业

10

1

1

10

1

搬运物件时应有专人指挥,交叉作业应协调好

48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合焊接时未戴防护眼镜,颗粒飞入及紫外线辐射

10

3

1

30

2

配戴好防护眼镜

49

起吊伤害

物件未系牢,葫芦、钢丝绳打滑或钢丝绳、棕绳断裂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50

粉尘伤害

进入粉尘作业区未戴防尘口罩

10

2

1

20

2

进入粉尘作业区,配戴防尘口罩

51

机械伤害

检修时突然转动发生卷绞,试转时人员未及时撤离

10

1

3

30

2

检修前切断电源,试转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员及时撤离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52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油污,扳手滑脱

6

1

1

6

1

使用大锤严禁带手套,锤柄无油污、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八、水系统管道阀门检修

53

起吊伤害

物件未系牢,葫芦、钢丝绳打滑或钢丝绳、棕绳断裂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54

触电

电动工器具电源线破损裸露

6

1

15

90

3

使用前检查电动工器具电源线完好

55

物件落下伤人

搬运设备用力不均,协调不好,现场有交叉作业

10

1

1

10

1

搬运物件时应有专人指挥,交叉作业应协调好

56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扳手滑脱,电动磨光机砂轮飞出

6

2

1

12

1

使用大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拧紧砂轮片

57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合焊接时未戴防护眼镜,颗粒飞入及紫外线辐射

10

2

1

20

2

配戴好防护眼镜

58

滑跌伤害

光线不足,有障碍物,孔洞盖板不牢

10

1

3

30

2

应设足够的照明、清理障碍物,加固孔洞盖板

九、焊工作业

59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焊未戴防护眼镜,颗粒飞入眼内,焊接面罩漏光紫外线辐射

6

6

1

36

2

气割时正确配戴防护眼镜,焊接面罩应无漏光

60

烫伤

气割、电焊时未穿戴好合适的工作服、手套及鞋罩

10

3

1

30

2

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61

火灾

金属容器用氧气进行冷却,氧气、乙炔瓶摆放距离不够、接头漏气

10

0.5

40

200

4

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容器内工作禁止充氧气;应采用鼓风机等其它手段来进行容器内空气流通,保证容器内具有充分的氧气;容器内应有适宜的照明;容器外应设有工作监护人,容器内工作人员必须处在工作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使用中的氧、乙炔瓶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乙炔瓶有防回火阀。

62

物件脱落伤人

气割及配焊不牢的物件突然落下

3

3

3

27

2

气割及配焊的物件应固定牢固,钳工于焊工要紧密配合

63

触电

电焊机绝缘电阻差,接地装置不良,电源线老化、损伤裸露,直接碰到焊机外壳

6

1

15

90

3

定期检查电焊机绝缘电阻差,接地装置良好,电源线完好无损,不能直接碰到焊机外壳

64

粉尘伤害

进入粉尘作业区未戴防尘口罩

10

2

1

20

2

进入粉尘作业区,配戴防尘口罩

65

摔跌伤害

光线不足,工作场所地面有障碍物

3

2

1

6

1

应有足够照明,清理干净地面油污及障碍物

66

高空坠落

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未挂在牢固的构件上、安全带质量不好、脚手架不牢固

6

3

15

270

4

安全带定期检测,使用前检查完好;脚手架有验收合格证且每日检查完好;安全带挂在牢固构件上;爬梯与地面角度约为60°。

67

辐射伤害

焊缝拍X光片检查时人员未及时疏散

6

1

3

18

1

焊缝拍X光片检查时,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段,四周要有安全警示

十、钻床的使用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68

卷绞伤害

更换钻头、清理铁屑未切断电源,带手套

10

3

3

90

3

更换钻头、清理铁屑应切断电源,严禁带手套

69

扎伤

用手直接清理铁屑

6

3

1

18

1

使用毛刷清理

70

物件落下伤人

钻孔的物件未固定牢

6

3

3

54

2

钻孔的物件固定牢固

71

触电

电机绝缘电阻差

1

3

3

9

1

定期检查绝缘电阻

72

伤害眼睛

使用没有防护玻璃的砂轮机时,未戴防护眼镜,颗粒飞入眼睛

10

6

1

60

2

配戴防护眼镜

73

卷绞伤害

更换砂轮片时碰及开关突然转动

1

2

3

6

1

更换砂轮片时切断电源

74

碎块飞出伤人

在砂轮侧面研磨及研磨超长物件造成砂轮破碎飞出

6

3

3

54

2

严禁在砂轮侧面研磨及研磨超长物件

75

触电

电机绝缘电阻差,湿手摸开关

1

6

7

42

2

定期检查绝缘电阻,严禁湿手摸开关

十一、起重作业

76

起吊指挥不当,造成伤害

起吊重物,指挥人员多

10

6

1

60

2

起吊重物时应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77

物件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工件未系牢及钢丝绳或棕绳断裂,葫芦链条或钢丝绳打滑,交叉作业下方有人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汽机检修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C)

危险性分值(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78

操作失误

误操作,操作失灵

1

0.5

1

0.5

1

起吊物件时,应检查起重设备的各制动装置

79

身体不适

过度紧张

3

3

1

9

1

经过专门培训合格有经验的行车驾驶员

十二、汽轮机检修

80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

10

2

1

20

2

确认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

81

汽水烫伤

管道内汽水有余压和热水

10

2

1

20

2

确认汽水压力到零汽水放尽

82

物件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起吊隔板、轴承未系牢及钢丝绳或棕绳断裂,葫芦链条或钢丝绳打滑,交叉作业下方有人

6

2

15

180

4

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起吊前检查设施完好,专人指挥,监护到位,起吊现场有效隔离。

83

弧光伤害眼睛

气割、配焊时未配戴防护眼镜,颗粒及紫外线辐射

10

3

1

30

2

正确配戴防紫外线眼镜

84

机械伤害

电动盘车装置在盘动转子时卷扎衣物

1

3

3

9

1

应立即断开电动工具的电源并有专人监护

85

工具伤人

使用手锤带手套或锤柄有裂纹折断,扳手滑脱

6

3

1

18

1

使用手锤严禁带手套,锤柄完好无损,正确使用扳手

86

摔跌伤害

光线不足,工作场所地面有障碍物

3

2

1

6

1

应设足够的照明、清理地面障碍物,路面保持畅通

87

人员烫伤

在加热螺栓时工作人员未穿合适工作服及手套

10

2

1

20

2

工作人员穿上合适的工作服及戴手套

总计:

一级危险源31项,二级危险源36项,三级危险源6项,四级危险源14项,五级危险源0项,总计87项。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电气专业危险源清单

发电机检修及维护专业危险源清单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产生原因和场所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危险性分值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一、发电机检修及维护作业风险预控

1

机械伤害

拆除的端盖等部件放置不稳倒下伤人

0.5

6

7

21

2

放置平稳,固定牢固

2

机械伤害

行车在运动时,吊钩或吊物碰撞人体

1

6

7

42

2

设专人指挥和扶持吊物

3

机械伤害

使用大锤等工具时用力不当,伤己或伤别人

6

3

1

18

1

锤子挥动范围不得站人。

用力均匀,保持身体重心

4

机械伤害

搬运物件时用力不当造成扭伤或砸伤

3

6

3

54

2

用力得当或多人配合搬运,使用行车或起重工具

5

物件起吊坠落伤害

起吊物件时钢丝绳断裂或绑扎不牢,重物落下伤人

1

6

15

90

3

使用合格钢丝绳或吊带并固定牢固;吊物下方不得有人

6

摔伤

发电机解体后留下的孔洞造成人员跌落摔伤

3

6

1

18

1

及时盖好孔洞,做好警示

7

损坏设备及环氧地坪

环氧地坪未铺垫到位、发电机外表面乱放工具等破坏漆层

3

3

1

9

1

环氧地坪要保护铺垫到位;发电机外表面拆除的盖板及工具等要定置并做好漆层保护

8

烧伤

用焊枪加热护环、风扇等部件时,火焰伤人

3

6

1

18

1

穿棉质工作服,带防护手套,与火焰保持安全距离

9

烫伤

加热后的护环、风扇等部件烫伤人员

3

6

1

18

1

装设遮栏和警示牌

10

挤压伤害

抽穿转子时扶持轴头进出定子膛时轴头对人体的挤压、冲撞

1

1

7

7

1

扶持人员动作要敏捷,听从指挥

11

高压液体伤害

泵压时,管道、阀门泄漏,造成高压液体伤人

3

3

3

27

2

泵压前认真检查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12

绊倒摔伤

现场地面物件、工具零乱,造成人员被拌摔伤

3

10

1

30

2

保持现场文明整洁,物件、工具摆放整齐

13

滑倒摔伤

现场光线较差,看不清路面,导致摔伤

3

6

1

18

1

现场保持照明亮度,路面障碍物清理干净

14

人员烧伤

使用汽、柴油等易燃物品时,不慎着火烧伤

1

3

7

21

2

严禁在检修场所使用汽、柴油。

使用电气设备专用带电清洗剂

15

砸伤人及设备

高处直接抛投物品

1

1

7

7

1

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绳子绑牢传递工具。

或起吊及人员传递

16

卷扎伤害

发电机转动中,对碳刷维护更换时衣服、发辫被卷入造成伤害

1

6

7

42

2

按规定着装,发辫盘入帽内;袖口扎牢

17

摔伤

上、下设备时,脚步打滑或踏空

1

6

3

18

1

上、下设备时看清脚下,扶牢栏杆

18

高空坠落

登高作业时,不慎坠落

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