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80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河南洛阳农发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把房地产价格的无理飞涨,__________于中国的老百姓太有钱,那简直是荒谬之极,这样的经济学家应该__________,是否还具有__________的社会良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归咎、扪心自问、起码

  B.归罪、反躬自省、基本

  C.归责、发人深省、起码

  D.归因、抚躬自问、基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先看第三空。

  “起码”是指最低限度(有至少的意思),比“基本”语气更强烈,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愤慨之情,排除

  B.D。

再看第二空。

扪心自问:

指自我反思、醒悟。

发人深省:

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句中的“经济学家”是施动者,故应选“扪心自问”,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2题: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在“海市”这个移民城市里既聚合又分离,他们聚在一块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与生存状态______同陷之境,他们分离是因为想寻觅一方能令自己有所适从的乐土。

在失序的生活中“我”______地躲在城市的某一角落里宰杀老鼠,以及在生活的游戏场里追杀别人或被别人追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知所措苦口婆心

  B.莫衷一是不胜其烦

  C.无所适从不厌其烦

  D.择善而从畏畏缩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后文的“他们分离是因为想寻觅一方能令自己有所适从的乐土”可知,第一个空白处应填入与“有所适从”相反的词语,由此可排除

  B.D两项;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劝告,与“宰杀老鼠”的意境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应选C。

  第3题: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品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4题:

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

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

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属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5题:

下列不属于《格林童话》作品的是()。

  A.

  《海的女儿》

  B.

  《白雪公主》

  C.

  《小红帽》

  D.

  《灰姑娘》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6题:

7.1,

  8.6,

  14.2,

  16.12,

  28.4,()

  A.32.24

  B.30.4

  C.32.4

  D.30.2455

  B.10:

58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数列每一项以小数点为间隔,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后一项的整数部分等于前一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之和,后一项的小数部分等于前一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之差。

因此,未知项的整数部分为28+4=32,小数部分为28-4=24,未知项为

  32.24。

  第7题:

人生三境界:

__________,才能览物于胸;__________,才能洞若观火;

  __________,才能超然物外。

此三重境界,形影交错,亦梦亦境,需反复思虑,不断探索,才能冲破重天驾驭人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淡看远看透

  B.看远看透看淡

  C.看透看淡看远

  D.看透看远看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有览物于胸的宽容和大气,需要人能够看得远,此空应填“看远”。

洞若观火: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显然此空应填“看透”。

  超然物外:

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超出世俗之外,要做到淡泊名利,此空应填“看淡”。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8题:

有的干部干实事不积极,一门心思虚报数字夸大“政绩”,群众称之为“官出数字”;有的地方考查干部,不看实绩看数字,群众称之为“数字出官”。

材料中“官出数字”与“数字出官”的做法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毫不相干的,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B.事物的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对人们的认识毫无意义

  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表现为现象,认识事物应排除现象抓住本质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不管“官出数字”,还是“数字出官”,反映的都是只认现象,不见本质。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故选D。

  第9题:

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

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

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和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现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影响。

  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采用的答题策略不同

  B.使用大脑的具体部位不同

  C.睡眠不足对大脑部分功能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

  “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可知,缺觉的孩子回答难题和简单题目表现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D项。

  第10题:

5月中旬开始在德国蔓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仍在继续扩散,欧洲一时陷入恐慌。

目前已经能确定,引起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变种“HuseC41”。

由于这种病菌对很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反而会使病菌产生更大的毒性,因此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这一病菌感染,从而增添了人们对此病的担忧。

  下列哪项为真.可以说明民众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A.德国部分医院目前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或许会为对抗疫情提供新武器

  B.某医学杂志载文说,德国侉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曾于去年用一种特殊的抗体成功治愈3名南“HuseC41”致病的患者

  C.汉堡市周末接治的EHEC病例较前几天均明显减少,这可能是EHEC感染已过高峰的一个迹象

  D.只要严格执行防疫部门推荐的防范措施,特别是勤洗手和不生吃可疑蔬菜,病菌传播是可以有效防范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指出由于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导致EHEC疫情的“HuseC41”病菌.引起了民众对EHEC疫情的担忧。

要使民众不担忧,只要说明存在一种方法能够有效防范病菌的传播即可.而D项就达到了这一目的。

A项“正在尝试”和“或许”都是不确定的,无法减弱民众的担忧;B项由“HuseC41”引起的病不一定是EHEC疫情,且3名患者仅仅是个例,不能说明该抗体有效;C项病例减少不代表疫情得到缓解.民众不会因此减弱担心。

故答案选D。

  第11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丹清构架晴空丽日虚无缥缈

  B.蓄志讲座危如垒卵添枝加叶

  C.静穆缱绻蓬头垢面了如指掌

  D.荧屏陨落不明就里押卷之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丹清”应为“丹青”。

B项“危如垒卵”应为“危如累卵”。

D项“押卷之作”应为“压卷之作”。

C项没有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第12题:

很多国家内部都有在社会上处于主流地位的宗教信仰.以下各国主流宗教信仰相同的是:

  A.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

  B.缅甸泰国尼泊尔

  C.意大利西班牙芬兰

  D.俄罗斯奥地利希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三国一伊斯兰教;B项。

缅甸、泰国一南传上座部佛教,尼泊尔一印度教;C项.意大利、西班牙一天主教,芬兰一基督教新教;D项,俄罗斯、希腊一东正教。

奥地利一天主教。

  第13题:

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民主型领导方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第14题: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

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它事物。

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

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

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人了花妖狐魅之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

与此一致的是C项。

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

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

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

  第15题:

玉米的正常市场价格为每公斤

  1.86元到

  2.18元,近期某地玉米价格涨至每公斤

  2.68元。

经测算,向市场每投放储备玉米100吨,每公斤玉米价格可下降

  0.05元。

为稳定玉米价格,向该地投放储备玉米的数量不能超过()。

  A.800吨

  B.1080吨

  C.1360吨

  D.1640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根据题意,要使玉米的数量最多,则下降的钱数应该是最多,所以应该从

  2.68元下降至

  1.86元,共下降

  0.82元,而

  0.82是

  0.05的

  16.4倍,所以最多投放的数量是

  16.4*100=1640吨。

  第16题:

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来说,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电梯逃生

  C.到阳台求救

  D.打电话报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发生火灾,不要乘电梯,以防电路断掉后而被困在电梯中。

  电梯在火灾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

  第17题: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小学阶段的儿童,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记忆的主要方式仍是形象记忆。

第18题:

林冲对于()相当于()对于《封神演义》

  A.

  《聊斋志异》姜子牙

  B.

  《隋唐演义》秦琼

  C.

  《水浒传》黄飞虎

  D.

  《三国演义》申公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林冲是《水浒传》里的人物,黄飞虎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

故选C。

  第19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排球运动员使劲而又灵巧的托着球,不让对方有空子可钻。

  B.是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还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学,这是关键到学好学坏的

  C.文章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骄傲。

  D.第二天,他买了一本新的还给那位同学,还向那位同学抱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是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还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学,这是学好学坏的关键”;C项动宾搭配不当,“热爱和骄傲”不能并列作为“抒发”的宾语,应该把“和骄傲”删去;D项用词不当,“抱歉”指心感愧疚不安,对不住别人,“道歉”指表示歉意,这里应该用“道歉”。

故选A。

  第20题:

收割机:

农民

  A.播种机:

耕牛

  B.杀虫剂:

啄木鸟

  C.汽车:

司机

  D.缝纫机:

裁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收割机是农民工作的工具之一,可以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缝纫机是裁缝的工具之一,可以提高裁缝的工作效率。

  第21题:

没有游子不思乡,思乡之人皆惆怅,故游子无不悯怅。

  下列选项,与上述论证逻辑不一致的是:

  A.没有人不热爱生命,不热爱生命的人会轻生,因此没有人会轻生

  B.没有国家不希望富强,而要想富强必须发展经济,因此没有国家不希望发展经济

  C.没有哪一场战争不会带来死亡,没有哪一死亡不令人悲伤,因此没有战争不令人感到悲伤

  D.没有人不渴望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因此努力奋斗的人都能获得幸福生活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2题:

货币固定在金银上,是因为()。

  A.金银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的优点决定了货币必然产生

  B.金银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特殊商品—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除了金银之外,其他商品都不能用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以及用作交换之媒介

  D.金银原来就不是商品,而是同商品世界相对立的外在的东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马克思说过: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就是说,金银的自然属性上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贮藏、便于携带、便于分割、质地均匀)不能决定货币的产生,因为货币是商品经济之矛盾的产物,是价值形式演化的最后结果;但金银自然属性上的优点却可以决定货币一旦产生,要由金银充当其物质载体。

  据此,A项错误,B为应选项。

C项错误,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出现了一般等价物,羊、皮毛等商品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是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量之大小的,是可以用作交换之媒介的。

只是那时的一般等价物还不能叫做货币。

只有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才真正地产生。

其实,不要说一般等价物,即便特殊等价物,如l只羊一2把石斧中的2把石斧,也可以作为用来衡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之价值量的尺度。

  D项错误,金银在成为货币之前,就是商品,货币归根到底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中分化出来的特殊商品。

显然,货币与商品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第23题:

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文学艺术活动是生活现实和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

  B.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是反映客观现实

  C.文学艺术创作的首要过程是“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D.文学艺术形象的丰满取决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对应的原文是“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文学艺术活动对生活现实的反映,丽非生活现实与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A项的表述错误。

文中没有提及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及文学艺术形象丰满的问题,

  B.D属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C。

  第24题: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不属于直接缓解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的内容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保甲法

  A.①②

  B.②③

  C.⑤

  D.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保甲法是为了加强控制人民和防止反抗而实施的措施。

  第25题:

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

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劳动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A.王某家传的青花瓷器在展览会上被专家估价为200万元

  B.李某买了一辆载重10吨的货车跑运营,每年收入8万元以上

  C.赵某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公司给予10万元的奖励

  D.高某在闹市有一间房屋,某厂家在房顶安放了广告牌,并支付给他一定费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财产性收入定义,选项A为估价。

排除;B项属于李某自己的经营收入,排除;C项属个人奖励,排除。

D项房屋属不动产,费用由房屋产生,符合定义。

  第26题:

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A.认知

  B.情感

  C.技能

  D.道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评价也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

  第27题:

  《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将()。

  A.免予处罚

  B.不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因为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第28题:

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A.西方社会的“福利社会”

  B.社会主义的治国思想

  C.我国古代社会描写的“田园牧歌”

  D.

  “大同”社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故答案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