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094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docx

第四章学生的学习

第四章学生的学习

学习的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具有接受性、意义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3种类型。

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从不同的概括水平来划分为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依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划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知识的领会、知识的保持、知识的应用3个阶段。

知识的领会是知识学习的开端。

知识的保持是学习者试图运用知识的前提。

知识的应用是学习将存储于记忆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并以此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教学活动来进行。

无论操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是在逐步形成和提高的。

因此,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

知识:

又称言语信息,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力反映,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

具体知识:

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主要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常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存在。

抽象知识:

一些普遍的、抽象的概念或明天,它们概括了大量的具体事例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

知识的感知:

学习者对知识的表面特征进行知觉加工,以获得知识的表层意义。

它包括对代表知识的语言、文字、图画、符号进行感知,也包括对代表知识的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行感知。

知识的理解:

学习者对感性材料的抽象认识,即通过思维加工,确定知识的深层结构,把握知识的实质。

概括:

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出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进而将本质要素整合为科学概念或命题。

变式:

以不同的直观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

比较:

确定事物异同的过程,是概括过程中区分事物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因素的必要条件。

技能:

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

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由一系列骨骼、肌肉的随意动作组成,具有外显性、连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心智技能:

又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有人将之定义为:

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进行的、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具有内隐性、观念性和简缩性等特点。

原型:

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

心智活动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即“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原型定向:

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

原型操作: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在原型操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

原型内化:

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

集中练习:

在一段较长实践内连续不断地进行相同的练习。

分布练习:

每次练习时间较短,两次练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品德:

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称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

又称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据此分析道德情境,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等。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对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定向作用,对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产生也有决定性影响。

道德情感:

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如自尊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

可能影响道德认识改组,从而影响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动。

道德意志:

人们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影响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德行为:

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判断品德的最重要的指标。

如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是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道德评价:

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是一种心智活动,对提高学生对道德情境的分析能力,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促使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由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产生的情感体验;

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由对道德形象的感知,通过想象引起共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清楚地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高级情感体验。

知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

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不同的概括水平分,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具体知识:

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主要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常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存在。

抽象知识:

一些普遍的、抽象的概念或明天,它们概括了大量的具体事例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2)依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

知识的学习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

答:

一般说来,知识的学习分为知识的领会、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应用等3个阶段。

(1)知识的领会:

知识学习的开端,它是学习者通过同化作用将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过程。

随着新知识的不断获得,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相应地不断发展。

知识的领会又可划分为知识的感知和知识的理解两个阶段。

(2)知识的保持:

学习者试图将领会了新知识牢固地存储于记忆的过程,它是学习者运用知识的前提。

(3)知识的应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知识应用指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客观现实中的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狭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所领会的教材上的知识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又称知识的具体化。

知识的应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

知识的应用或具体化,一般包括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4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环节。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直观教学有哪些形式?

答: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教学活动来进行。

一般来说,教师采用的直观教学主要有3种形式:

(1)实物直观。

即通过让学生直接感知实物来使其获得具体的感性经验,如教学种的各种实验、标本展示、实地参观、考察等。

实物直观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较真实、可靠,但在实际生活中,实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常常混杂在一起,很难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另外,实物直观还受时间、空间及感观特性的限制。

(2)模象直观。

即以事物的模拟形象作为直观的对象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如教学中采用的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

模象直观可以人为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有关事物的一般表象,还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动静结合、虚实互换等多种手段,将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但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有时常与实际事物脱节,因此,运用模象应注意它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及有关模象参照物的确定。

(3)言语直观。

即借助于形象化的语言来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表象,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使用,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但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起作用,因此,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形成的表象鲜明、稳定和完整。

感知活动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

(1)强度律:

知识的物质载体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2)差异律:

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越有利于知觉;

(3)对比律:

不同的知识对比呈现,有利于清晰地感知知识间的区别;

(4)组合律:

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5)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感知。

在知识的学习中,学习者对新知识的领会是如何实现的?

答:

在知识的学习中,学习者对新知识的领会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1)知识的感知。

即学习者对知识的表面特征进行知觉加工,以获得知识的表层意义。

它包括对代表知识的语言、文字、图画、符号进行感知,也包括对代表知识的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行感知。

(2)知识的理解。

指学习者对感性材料的抽象认识,即通过思维加工,确定知识的深层结构,把握知识的实质。

知识的理解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两种。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理解主要通过对教材的概括来实现。

在教材的概括过程中,变式与比较的运用非常重要。

影响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

答:

知识学习的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1)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即学习动机问题,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过程,以便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已有知识的准备,以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规定作用,促进新知识学习的顺利进行。

(3)心智技能的掌握。

心智技能是调节、控制学习活动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影响着知识掌握的整个过程。

学习者心智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认知加工和检索应用。

(4)教材。

教材是知识学习的载体,学生学习的内容来自教材,学生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来自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学生的知识学习即知识结构的建立。

教材结构的建立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

有组织、系统化的教材结构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教材结构的建立应注意遵循两个原则:

(1)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突出教材的主干结构,发挥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增值”作用;

(2)从已知到未知逐步系统化,使每一步的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各部分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逐步构建教材的系统结构。

技能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是什么关系?

答:

技能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二者是在一种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或方式中被习得、被掌握的。

(1)技能的形成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形成便受到影响。

而且,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技能。

(2)已经形成的技能是进一步掌握新知识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操作技能是如何形成的?

答: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操作定向。

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应了解2方面的内容:

一是了解操作活动的构成要素,即了解每一操作的执行方式,如操作轨迹、强度、幅度、方向与频率等;一是了解各个操作间的关联及顺序,即了解各个操作在功能与时间分布上的关系,

(2)操作模仿。

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是从模仿开始的。

模仿是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行为的基础上,对示范行为的实际仿效。

操作模仿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通过操作模仿,学习者可以获得实际行为结果的外部反馈以及来自效应器官的内部感觉反馈,由此,操作定向阶段建立的动作映象便能得以检验、巩固、校正与进一步充实。

(3)操作的整合。

操作的整合是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将构成操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操作熟练。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阶段。

通过先前阶段的练习,此时操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已联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巩固下来,意识对动作的协调作用降到最低限度,各个动作相互协调并能以反应连锁的方式自动实现。

总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4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顺次进行。

在模仿阶段,学生的操作行为具有什么特点?

答:

操作模仿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此阶段,学生的操作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动作迟缓,动作的正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较差;

(2)各动作之间不够协调,常常顾此失彼,动作连贯性较差,偶尔还出现多余动作;

(3)动作的执行大多在视觉监控下完成,动觉的监控作用不明显;

(4)注意范围狭窄,不能统观全局和控制动作细节,容易紧张和疲劳。

在操作整合阶段,学生的操作行为具有什么特点?

答:

操作的整合是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将构成操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操作整合阶段,学生的操作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动作时快时慢,不稳定,动作的某些环节在衔接时出现停顿现象;

(2)动作趋于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多余动作逐渐消失;

(3)动作的视觉监控让位于动觉监控,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4)注意范围扩大,紧张感和疲劳感降低。

在操作熟练阶段,学生的操作行为具有什么特点?

答: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阶段。

学生的行为方式有了进一步变化,主要表现为:

(1)动作灵敏,具有高度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在各种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

(2)动作高度协调、连贯,无多余动作;

(3)动作的视觉监控作用大为降低,动觉监控作用增强;

(4)注意范围进一步扩大,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紧张感消失,疲劳感进一步降低。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是如何理解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的?

答:

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首先揭开了心智活动之谜,提出了“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他认为,心智活动是通过一系列阶段,由实践动作内化而形成的。

主要分为5个阶段:

(1)动作的定向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动作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是如何划分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的?

答: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3个基本阶段。

原型定向阶段:

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

原型操作阶段:

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在原型操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

原型内化阶段:

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活动方式逐渐定型化、简缩化和自动化。

简述什么是练习曲线?

答:

技能形成的进程可由练习曲线来描述。

练习曲线又称学习曲线,它是对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

练习曲线有3种典型形式:

(1)每次练习所需时间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2)每次练习中的错误数量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3)单位内完成的工作量随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多。

技能在练习过程中的各种特点是什么?

答:

(1)在大多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2)在有些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

(3)有时,练习的进步在妆期、中期和后期不一致;

(4)在少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步调一致,无明显的快慢之分;

(5)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

(6)在各种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成绩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起伏波动,即有时进步,有时停滞,有时退步。

什么是高原期?

高原期形成的主要两方面原因是什么?

答:

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

有时甚至稍有下降,即出现了“高原期”。

高原期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兴趣降低、身体疲劳;

(2)练习方法不妥当,不适宜某种技能的练习。

为此,克服高原现象,既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练习方法,代之以新的活动方式或方法。

练习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

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为提高练习成效,必须考虑影响练习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避免简单重复师范动作的被动练习。

应运用多种感官,有意识地运用理性指导练习,进行主动练习。

(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避免盲目试误,及时纠正错误和多余动作;

(3)练习要有系统性,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地顺序进行。

(4)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简单技能的练习宜于采用集中练习,复杂技能的练习宜于采用分布练习。

(5)及时了解练习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所做动作进行正确评价,适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6)应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调动多种分析器协同参与练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答: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称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是:

(1)品德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当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使之体现于个人的言行中时,此人便具有了品德。

(2)社会道德借助于品德而存在。

大多数人的品德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或影响着社会风气。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答:

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个心理成分。

(1)道德认识:

又称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据此分析道德情境,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等。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对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定向作用,对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产生也有决定性影响。

(2)道德情感:

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如自尊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

可能影响道德认识改组,从而影响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动。

(3)道德意志:

人们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是影响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4)道德行为:

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判断品德的最重要的指标。

如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是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总之,品德结构中的上述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

一般说来,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及道德意志的调节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已经形成的道德行为又能巩固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

简述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答:

(1)道德认识的形成。

人们的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接受道德行为规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两方面的内容。

(2)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3种形式:

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由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突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由对道德形象的感知,通过想象引起共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清楚地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高级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的锻炼。

品德培养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

(4)道德行为的训练。

品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并培养成习惯,完成由知到行的过程。

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总之,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舆论等各种渠道,使学生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并最终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个心理成分相互联系,协同活动,共同制约着整体品德的形成。

道德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答:

人们的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接受道德行为规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两方面的内容。

(1)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

道德知识的掌握一般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在感性认识阶段,道德概念和原则常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只有到了理性认识阶段,道德概念和原则才能在抽象水平上得到理解。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是一种心智活动,对提高学生对道德情境的分析能力,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促使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一般遵循由他律到自律、由效果到动机、由他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规律。

培养道德情感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提高必要的道德知识,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

(2)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往,使学生在领会道德知识的同时,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并反复强化学生的情绪体验,以利于学生通过概括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

(3)对学生的各种情感适时进行调节,鼓励学生的积极情感,指出消极情感及其不良影响,并利用积极情感克服不健康的情感。

在锻炼道德意志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向学生传授道德意志的观念并为其树立榜样,以激发学生锻炼道德意志的自觉性;

(2)组织道德行为连续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遵循有规律的生活制度;

(4)根据学生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锻炼。

教师应如何促进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答:

品德教学中应重视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使学生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练习等,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要求。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

(1)使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规则、步骤;

(2)锻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在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

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一套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方式。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潜在的强大内部推动力。

行为习惯一旦形成,便可在以后自动迁移到新环境、新条件中去。

行为习惯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恰当地运用奖励与消退训练,强化良好习惯,减少不良习惯;

(2)提供良好行为的榜样,创设有利的行为环境,促进观察学习的产生;

(3)指导学生认识良好行为的社会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需要。

学生的良好品德有何表现?

答:

学生的良好品德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2)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较强的判断力;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自制力;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答:

(1)依靠政治课教学传授正确的观念等;

(2)使整个学校的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体现出品德教育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