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0948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云南文山市扶贫开发投

  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

  整理版

  第1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B.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C.婚后夫妻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应该认定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财产

  D.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不动产自动归产权登记一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婚姻法解释

  (三)》第l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A项错误。

第5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B项错误。

第7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l8条第

  (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C项正确。

  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

D项说自动归产权登记一方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C。

  第2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①③④都有2部分构成;②⑤⑥都有3部分构成。

  第3题: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是一道科技常识题,D项正确。

故选D。

  第4题:

小李下午四时多外出办事,出门时看手表,发现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10°,五时前回到单位又看手表,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

那么小李外出办事用了多少分钟?

()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50分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是一道钟表问题中的追击问题。

根据题目条件,假设时针走的路程为2度,则分针走的路程就是(110+x+110)度,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者的路程差为220度。

钟表问题的基本知识点有:

分针速度是每分钟6度,时针速度是每分钟0.5度,一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5.5度。

根据知识点可知,分针比时针多走22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220÷5.5=40分钟。

故选C。

  第5题:

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多种路线实现其循环和相变的,下列各项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形成水循环的内因

  B.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

  C.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被称为水的小循环

  D.地球上有75%的水存在于海洋中,其余部分则存在于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

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外因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

A项错误。

水循环分为海陆问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C项说法不正确。

地球上的水有96.5%在海洋中,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D项说法不正确。

所谓水循环就是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因此B项正确。

  第6题: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主观认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可选择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认知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

从客观的角度看,社会体制应该提供让人们各得其所的路径选择机会,比如当有的人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上不能得到满足时,他可以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当有的人不愿意接受特定工作岗位时,他有机会享受失业保险的担保。

也就是说,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需求,即使当人们在这个时空结构中暂时得不到满足,难以达成公平正义时,理想的社会体制也应该可以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看到希望,能在后续的某个时空结构中享受公共产品的阳光。

这段文字意在阐述()。

  A.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

  B.公平正义的实现条件

  C.公平正义是可以被建构的

  D.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途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公平正义的实现条件进行了阐述,即“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问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们的需求”,B项符合题意。

  第7题:

王教授是某大学人气极旺的教师,他非常喜欢微博,自然对喜欢开微博的人也很欣赏。

他的一位学生粉丝认为,不开微博者没有资格来听王老师的课,于是自作主张,就在王教授上课的教室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

牌子竖起后,就来了一位想听课的学生小芳,据查她确实是个“微博控”。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理解和执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A.小芳可能不会被允许听课

  B.王教授一定不会允许小芳听课

  C.王教授的那位粉丝学生不可能会允许小芳听课

  D.小芳一定会被允许听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将“不开微博者不得入内”翻译为逻辑语言如下:

入内一开微博。

已知小芳是个微博控,只是肯定了后件,无法得出确定结论,即小芳被允许进入和不被允许进入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选A。

  第8题:

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二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都不能仲裁:

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于仲裁的是()。

  A.蔡某与其丈夫刘某因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及其子女监护权归属发生的纠纷

  B.某集团与集体经济组织因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C.某商贸有限公司与某物流公司因履行货物运输合同产生的纠纷

  D.私营企业主郑某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罚款而与之产生的纠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题干对仲裁的定义可知,A项属于婚姻纠纷,不能仲裁,故排除;D项属于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排除;根据《仲裁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

”因此,B项也不适用于仲裁。

故选C。

  第9题:

军队∶命令()

  A.乐队∶指挥

  B.游客∶向导

  C.志愿者∶号召

  D.学生∶教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军队:

命令本题考查对应关系。

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乐队必须绝对服从指挥。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第10题: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其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④明显错误,①②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

第11题:

这一次为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巨量信贷投放规模。

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以“4万亿元”为龙头带动的政府投资项目中。

  “4万亿元”投资中,地方政府3万多亿元的配套资金大都是银行贷款,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借这次贷款的“东风”,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拆东墙补西墙,财政开支膨胀,使未来的贷款偿还成为一笔糊涂账。

  最后不得不甩给财政买单。

本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地方财政面临的信贷风险

  B.地方信贷易成一笔糊涂账

  C.宽松货币政策下地方财政的“借钱冲动”

  D.警惕地方信贷资金财政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地方政府的3万多亿元银行贷款配套资金可能会被挪用作政府支出,从而成为一笔糊涂账,最终还得财政偿还。

  “信贷风险”文段不曾涉及。

A项属无中生有,排除。

B项“地方信贷易成一笔糊涂账”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其结果“甩给财政买单”才是文段的重点,排除。

C项“借钱冲动”也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文中主要是讲“如何用、谁来还”的问题,排除。

D项“地方信贷资金财政化”是对“挪用信贷资金应付日常开支或其他支出”、“甩给财政买单”的正确表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12题: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翼,此起而彼伏,相辅而相生,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规律。

物质产品极大丰裕之时,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

反之,民族危亡,国难当头,《黄河》之声震天响起!

特大地震,轰然袭来,泪光中的诗篇和歌吟,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泪!

经济萧条不振,恰恰需要给人以文化的心灵鸡汤!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A.经济环境的坎坷与挫折,正好为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创作素材

  B.人类生活中。

物质产品越丰富.精神需要恰恰会越少

  C.往往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经典文化作品产生

  D.社会危难之时,人们更需要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安抚与激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阐述了物质与精神此起彼伏、相辅相生的关系,然后以特大地震中文化艺术作品在鼓舞和安抚人们心灵上的巨大作用为例,说明经济萧条不振的情况下更需要这些精神作品在心灵上给人以慰藉和激励。

D项当选。

  第13题: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集体

  B.组织

  C.社团

  D.班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第14题: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自愿延缓目前需要的满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延迟满足的是()。

  A.小李等待了很久的某种电子产品终于上市,限量发售。

小李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到销售店,被告知该批产品已被抢购一空,小李只好等到下次发售

  B.小宝过生日时家人订购了生日蛋糕。

蛋糕送到后,小宝迫不及待地要吃,但被妈妈告知必须要等到爸爸回来一起吃,小宝只好乖乖等待爸爸回来才吃到了美味的蛋糕

  C.小周对现在的工作单位不满,提出辞职。

单位正值用人之际,允诺等忙过该季度后给小周升职。

此后小周几次辞职未果,并在该季度过后得到升职

  D.小黄终于凑齐了购房的首付款,正要买房,却听说最近股市走势大好,于是将钱全部投入股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延迟满足是自愿延缓目前的需要,目的是追求更大的目标或更大的享受。

A项中的延迟是因为客观原因,不是自愿,排除;B项中没有涉及更大的享受,也非小宝自愿,排除;C项中小周虽然升职,但不是他自愿延迟造成的,排除;D项中小黄延缓买房,把首付款投入走势好的股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属于延迟满足。

  故选D。

  第15题:

某建筑工地招聘力工和瓦工共计75名,力工日工资100元,瓦工日工资200元,要求瓦工人数不能少于力工人数的2倍,则力工和瓦工各聘多少人才能使日付工资最少()

  A.20,55

  B.22,53

  C.24,51

  D.25,5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如果想要日付工资最少,那么瓦工的人越少越好,由于瓦工的人数不能少于力工人数的2倍,所以设力工为x人,瓦工为2x人,x+2x=75,x=25。

  所以力工人数为25人,瓦工人数为50人,所付的日工资最少。

  第16题:

读书改变命运,这对于那些生长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无疑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因此有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家长表示,宁可砸锅卖铁,四处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大学。

  而我国的一些政协委员却表示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都能够支持某一方面的观点,除了()。

  A.某省缺少数万名技术工人,在市场的召唤下,一些已经拿到大学文凭的孩子转而再读中专

  B.由于偏远落后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的低下,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较低,不足以到达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而只好选择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学校

  C.虽然有些孩子考取大学后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其仍需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偿还上学时所欠下的债

  D.农村出身的王某以全省最高分考入北京重点大学,直到毕业一直享受着国家的最高助学金,现在成为中国一所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加强型题目。

A项表明中专就可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B项农村孩子所去学校很可能不具备竞争力。

两项都支持了不让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观点。

D项农村出身的王某通过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支持了让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观点。

C项前半句支持了让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观点,后半句又支持了不让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观点,不是支持某一方的观点。

故答案选C。

  第17题:

宫叔叔下午3点要到公司上班,快到上班时间时,他发现钟表因没电停在了12:

  20,他给钟表换了新电池,却忘了把指针拨到正确时间就匆匆去上班了,等到公司发现,离上班时间还有l0分钟。

宫叔叔晚上l0:

50下班,回家一看钟表才8:

50,假定宫叔叔上下班在路上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分钟。

  A.115

  B.125

  C.135

  D.14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钟表停的时间加上宫叔叔上班路上用的时间等于从12:

20到2:

50的时间,即150分钟,钟表停的时间减去宫叔叔下班路上用的时间等于从8:

50到10:

50的时间,即120分钟,所以钟表停了:

  (150+120)÷2=135(分钟)。

本题正确答案应为C。

  第18题:

时至今日,以于丹等讲述传统经典的学者的__________,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

中韩民间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__________等为标识,知识分子的文化民族主义无论是在草根民间,还是在国家意志层面,似乎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回应。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备受争议、异军突起、认识

  B.一时无两、琳琅满目、比较

  C.风头正劲、洋洋洒洒、分歧

  D.风靡一时、全面展示、争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琳琅满目:

比喻精美的东西、出色的诗文、有用的人才很多。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长而流畅。

异军突起:

比喻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兴起,独树一帜。

  风靡一时:

形容事物、衣饰、爱好等在一个时期内极流行。

由“似乎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回应”可知第一空不能是“备受争议”,故排除A。

  “洋洋洒洒”与“传统文化”不搭配,故排除C。

中韩民间对于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争夺”,而不是“比较”,所以答案为D。

  第19题: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

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

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

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介绍兰花种子所具有的特点

  B.说明兰花种子能够远距离传播的原因

  C.揭示兰花种子远距离传播的途径

  D.阐述兰花种子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存能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兰花种子可以随风飘很远的原因。

第二部分说明兰花种子可以借助其他途径“走”更远的原因。

综合起来就是兰花种子可以远距离传播的原因,故B选项正确。

A项,文段介绍兰花种子的特点均是为了解释兰花能够远距离传播的原因,因此A项并非文段主旨。

C项在文中有所提及,但非主要内容,排除。

D项在文中没有体现。

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0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

  8.46万平方公里,所以并非全部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第21题:

最近,一些刑警声称,抢劫犯最倾向于攻击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他们的论据是:

被抢劫后前来公安局报案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他们还发现,实施抢劫的犯罪分子大多是彪悍的无业男子。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严重地削弱了公安刑警的结论?

()

  A.被抢劫的并因反抗致死的大多数人,其年龄都在20岁以上

  B.被抢劫的65岁以下的人大多数不去公安局报案

  C.许多被抢劫并因反抗导致重伤的65岁以上的老人是被彪悍的无业男子抢劫的

  D.许多65岁以上被抢劫的老人在去报案前犯罪分子早已逃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刑警得出的结论的论据是:

被抢劫后前来公安局报案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如果假设65岁以下的人都不去报案的话,则由论据推出的结论“抢劫犯最倾向于攻击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会得到削弱。

故8选项符合题意。

  第22题: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公共财政基本特征的是()。

  A.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B.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财政

  C.公共财政是营利性的财政

  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所谓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以公共权力行使者身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

  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C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

故选C。

  第23题: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谈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2004年2月22日,新华网播发文章《“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指出: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坚持一个国家,即坚持一个中国、一个主权、一部宪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才会有不竭的源泉、坚实的基础和旺盛的活力。

故本题选A。

  第24题:

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选项中A项指要全面地看待问题;B项指世事无常,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项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故选D。

  第25题:

海洋:

海浪:

冲浪板

  A.泳池:

浪花:

潜泳

  B.血管:

血液:

细胞

  C.树林:

树木:

小鸟

  D.天空:

气流:

热气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对应关系。

海洋中有海浪,海浪可以使冲浪板滑行;天空中有气流,气流可以使热气球上升。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