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01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docx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

蔬菜基地建设标准

一、蔬菜基地布局选址要求

蔬菜是商品性很强的农作物,绝大多数蔬菜含水量多、体积大,容易变质腐烂,不耐储藏运输,又是广大人民生活天天需要的副食品,因此,蔬菜基地建设的布局选址要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布局要求,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逐年稳步推进,按重点分步实施。

2、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丘陵、平坝、旱地和稻田等不同类型分类提出要求,注重提高蔬菜生产基地的产出水平。

通过排灌渠系、田间道路、耕地地力改良等的建设,使整治建设后的蔬菜基地能基本达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标准。

3、分片布局,突出重点蔬菜基地按区域布局,以重点区县和基地带动蔬菜产业的全面推进。

4、集中连片、适度规模新建蔬菜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规划1000亩以上,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模要连片达到200亩以上;适度规模达到50%以上,蔬菜商品生产率在80%以上。

5、鲜加结合,突出特色以时鲜销蔬菜供应为重点,鲜食蔬菜与加工原料菜相结合,实现全年均衡供应为目标,每个基地要突出自身特色。

(二)要求

1、产地环境蔬菜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1所列的浓度值;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含量不应超过附表2所列浓度值;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3所列的限值。

2、地形地貌新建蔬菜基地应选择在相对平缓地建设,坡度控制在25°以内。

早春蔬菜基地应建在海拔300米以下,高山反季菜基地应建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

3、交通新建蔬菜基地应紧邻公路或已经规划农村公路建设的通达区域。

合理配备田间机耕道、板车道、田间便道,满足蔬菜生产要求。

4、土壤蔬菜基地的建设区域,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基本农田管理、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小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实施。

 耕地经开发整治后,做到地平土碎,土层深厚(活土层大于20厘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

5、排灌基地水源有保证,伏旱季节40天无雨能保灌溉,其它季节70天无雨能保灌溉;雨季能排渍,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日降雨量150毫米不受淹,特大洪水有对策。

6、综合利用蔬菜基地经整治后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复种指数,开发秋冬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设内容与标准

(一)排灌设施

充分开发河流与地下水资源及天然降雨,合理布局和修建灌排水沟、拦山沟和动力提灌或塘、库蓄水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和水源利用。

地面排水工程按十年一遇标准设计,三日暴雨不淹田,一日内排除积水,干旱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的灌水要求。

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排灌重点,平坝区的稻田要突出防洪、排湿,排灌沟渠应选择宽、并配建机井或者提灌设施;丘陵梯田和旱地要突出保水抗旱,排灌沟渠应选择相对窄、浅并配建贮(蓄、发酵)水池和机井或者提灌设施。

1、排灌主沟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选择U型或者浆砌之一。

U型槽渠:

安预制砼U型槽宽0.6~0.8米、深1~1.2米,75号砂浆砌砖,100号砂浆抹面;浆砌砖渠:

宽0.6~0.8米、深1~1.2米,100号砂浆抹面,75号砂浆砌砖,浇筑150号混凝土砼渠底。

2、排灌支沟U型槽渠:

安预制砼U型槽宽0.5~0.7米、深0.5~0.7米,75号砂浆砌砖,100号砂浆抹面;浆砌砖渠:

宽0.5~0.7米、深0.5~0.7米,100号砂浆抹面,75号砂浆砌砖,浇筑150号混凝土砼渠底。

3、田间渠道U型槽渠:

安预制砼U型槽宽0.3~0.4米、深0.2~0.4米,75号砂浆砌砖,100号砂浆抹面;浆砌砖渠:

宽0.3~0.4米、深0.2~0.4米,100号砂浆抹面,75号砂浆砌砖,浇筑150号混凝土砼渠底。

4、蓄水(发酵)池平均每亩配建10~20立方米蓄水(发酵)池,按深2米、因地形确定长、宽度,用75号砂浆砌砖,浇筑150号混凝土砼池底,制安250号混凝土砼盖板,钢筋制安,100号砂浆抹面。

5、机井和提灌设施按照能基本满足蔬菜抗旱需水要求,因地形和水源进行规划建设。

(二)田间道路

按照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适度超前、降低投入的原则,因地形地貌特点规划建设,并与土地整治和排灌设施结合紧密。

平坝区要突出田成方、地块大,方便机械耕作运输,建设重点应以机耕道为主;丘陵区要以板车道为重点。

1、田间便道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路基面宽1.5米,浇筑200号混凝土砼路面,砼宽1.2米,厚0.1米以上,每100米安加厚砼管涵洞,直径0.3米。

2、板车道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路基面宽2米,浇筑200号混凝土砼路面,砼宽1.5米,厚0.1米,每100米安加厚砼管涵洞,直径0.3米。

3、机耕道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采用泥结石路面,路基面宽6米,嵌安块石宽4.5米、厚0.25米,铺面连沙石料宽4.5米,厚0.05米;铺面泥结石宽4.5米,厚0.1米;每100米处安预制砼管涵洞,直径0.5米。

4、产地集散点(上车台)按每200~300亩规划建设1个,宽2米、高1.8米,75号砂浆砌砖,制安250号混凝土砼盖板,钢筋制安,100号砂浆抹面。

(三)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建设是蔬菜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基地产出水平的关键措施。

耕地质量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把工程措施、农艺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

稻田改种蔬菜要特别注意排湿,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能;旱地要以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为重点。

1、稻田培肥的性状指标和措施

(1)土壤理化性状指标:

有机质25-45克/千克;速效磷≥15毫克/千克;速效钾≥100毫克/千克;PH6.5~7.5;耕层厚度≥20厘米;土体厚度60~80厘米。

(2)培肥措施:

一是建立合理的水旱轮作制度,实行稻——菜一年2~3熟制;二是实施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每年增施有机肥料1500~2000千克/亩以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四是根据土壤的缺素,实施配方施肥。

2、旱地培肥的性状指标和措施

(1)土壤理化性状指标:

有机质20-40克/千克;速效磷≥10毫克/千克;速效钾≥100毫克/千克;PH6.0~7.5;耕层厚度≥20厘米。

(2)培肥措施:

一是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各种蔬菜间进行轮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土壤的时间;二是秸杆还土和冬季种植绿肥或其它豆科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增施有机肥料,每年每亩2000~3000千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的缺素,连续3~5年进行补充施肥;五是连续3~5年,采用聚土垄作,每年深耕一次以上,每年每亩掺油砂、粘土、渣肥5吨,增厚活土层,改善土壤质地状况。

(四)配套支撑

新建蔬菜基地,原则上要按照年每万亩蔬菜基地规划建设一个集中育苗中心、设置一个专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地信息发布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个产地质量快速监测点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提高基地种植水平,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发布生产信息,提高蔬菜基地的投入产出水平。

1、育苗中心和示范基地根据季节和生态区域不同,配套建设育苗温室、大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购置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材料作基质,实施精量播种,通过人工控制使环境适应菜苗生长要求,培育出优质健壮、适于长途运输的菜苗,促进基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

育苗中心应建立项目扶持、专家指导、业主运作的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设施和集约化育苗的优势。

每个蔬菜基地建设一个50~100亩生产示范片,集中示范展示蔬菜的新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技术和信息服务专职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员,应有农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或者累计接受过半年以上的蔬菜专业技术培训,有两年以上蔬菜生产或者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能识别蔬菜主要病虫害并解决蔬菜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会操作使用电脑上网。

3、快速监测点在生产过程监控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及时对上市蔬菜进行监控,将一部分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蔬菜控制在市场交易之外,确保基地蔬菜质量的相对安全。

三、蔬菜基地的监测管理

  1、基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原则上每年要进行一次检测分析;基地的生产环境要实行关键环节的过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基地应设立标志,标明四址、面积及防污染警示。

3、基地应建立档案,内容包括:

环境测试报告、质量现状评价、基地平面图、监控记载、土地流转、种植大户创造的高产高效记录等。

本标准由市农业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1环境空气质量指标

项目

浓度限值

日平均

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3,≤

0.30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

0.15

0.50

二氧化氮(标准状态),mg/m3,≤

0.12

0.24

氟化物(标准状态),≤

7μg/m3

20μg/m3≤

1.8μg/(dm3·d)

注1:

p平均指任一日的平均浓度。

注2:

1h平均指任1h的平均浓度。

附表2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目

浓度限值

项目

浓度限值

pH值

5.5~8.5

总铬,mg/L,≤

0.10

化学需氧量,mg/L,≤

150

氟化物,mg/L,≤

2.0

总汞,mg/L,≤

0.001

氰化物,mg/L,≤

0.50

总镉,mg/L,≤

0.005

石油类,mg/L,≤

1.0

总砷,mg/L,≤

0.05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总铅,mg/L,≤

0.10

附表3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项目

含量限值

pH值<6.5

pH值6.5~7.5

pH值>7.5

镉,mg/L,≤

0.30

0.30

0.60

汞,mg/L,≤

0.30

0.50

1.0

砷,mg/L,≤

40

30

25

铅,mg/L,≤

250

300

250

铬,mg/L,≤

150

200

250

铜,mg/L,≤

50

100

100

注:

以上项目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主题词:

农业蔬菜基地标准通知

重庆市农业局办公室2008年6月12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