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01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博望区事业单位招聘试

  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多达50多部,但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到底该怎么管,没有一个标准,这给城管的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经常有法不依

  B.缺少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导致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

  C.没有足够的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城管执法缺少法律依据

  D.造成城管执法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律法规,而在于如何执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主要说的是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B项与文意相符,当选。

A项“经常有法不依”从文段无法得出。

C项错误,城管执法缺少的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而不是“没有足够的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

D项错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执法,而在于缺乏真正独立有效的执行标准。

  第2题:

19世纪

  60、70年代,随着光学研究的发展,一个以表现“光”和“色”和谐统一的画派出现了,下列画家中是这一画派代表人物的是()。

  A.德拉克洛瓦

  B.梵高

  C.罗丹

  D.毕加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

  第3题:

当今时代,经济和文化相互融合,已经密不可分。

一个地方一定要发展有文化内涵的经济,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必须重视文化、重视创意,否则在产业链条分工上只能处在下游,永远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联系紧密

  B.地方需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C.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D.提升经济发展的品质才能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围绕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两个因素进行讨论。

第一句说的是经济与文化联系紧密。

第二句讲的是要发展经济,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即强调的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A项是对第一句的复述。

B项所述在文段中并没提及。

D项表述片面且没有体现文段对于文化建设的强调。

本题正确答案选C。

  第4题:

近十年来,汽车已经渗透到中国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

过去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感觉遥远难及的郊区,如今已成为一日游的热门景点。

打开电视机,上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下到四五岁的儿童,都能对着越来越频繁插播的汽车广告辨别奔驰和宝马。

上街购物时,追时髦的女士又添了一个新嗜好——为自己的爱车挑选装饰品。

汽车和驾驶也成为了办公室里永不过时的闲谈话题。

通过本段文字,作者意在表明()。

  A.公共交通的发展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冲击

  B.中国百姓的思想受到汽车业发展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C.中国政府鼓励汽车业发展的政策影响巨大

  D.汽车业发展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典型的意图推断题。

本段文字的内容较为简单,是一个典型的总一分型结构。

全段内容是围绕私家车对中国百姓生活的种种影响展开的:

第二句说私家车的发展使郊区成为热门旅游景点;第三句,各个年龄层次的百姓能够辨别汽车的品牌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汽车的兴趣,并且汽车广告越来越频繁也正显示了其巨大的市场需求;第

  四、五句也更加明显地表明汽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因此本段文字意图表达出汽车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

本文说的是私家车,而非公共交通,故A项错误;通过文段并不能表明汽车业的发展对中国百姓思想的影响,B项错误;文中并没提到中国政府对汽车业的政策问题,C项无法从文中推出,故不入选。

  第5题:

学校运动会上,跳高决赛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争夺前四名。

赵说:

  “甲是第二名,乙是第三名。

”钱说:

  “丙是第四名,乙是第二名。

”孙说:

  “丁是第二名,丙是第三名。

”李说:

  “丁是第一名,乙是第三名。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断,甲是()。

  A.第一名

  B.第二名

  C.第三名

  D.第四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可知,赵的话和钱的话的后半句相关度最高,可以此为突破口。

若乙是第二名,则赵的两句话都为假.与“只说对一半”不符,故乙不是第二名,则丙是第四名;则孙的后半句为假,前半句为真,丁是第二名;则李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乙是第三名;故甲是第一名。

故答案选A。

  第6题:

季节变动是指某些客观现象在一年之内随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某种有规律性的明显波动。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

  A.2008年春天长沙出现50年一遇的冰冻天气

  B.2006年6~8月长沙市西瓜销售量全年最高

  C.2007年报考研究生人数比21306年减少了7.2万

  D.2007年冬季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迅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所给定义可知,A项“50年一遇的冰冻天气”属于偶然事件,而不是随季节更替出现的规律性事件,不符合定义;B项“6~8月份西瓜销售量全年最高’’说明西瓜产量随季节更替呈现规律性波动,符合定义;C项“报考研究生人数”与季节无关,不符合定义;D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不一定是受季节影响,也不一定呈现规律性波动,不符合定义。

故选B。

  第7题:

下列句子中,“起来”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他早上爬起来喝了两杯牛奶

  B.羚羊一听到动静就跑起来了

  C.鲤鱼用力跳起来越过了堤坝

  D.夏天六点钟,太阳升起来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跑起来”中的“起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情况开始并且继续,而其他选项中的“起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向上的动作。

故选B。

  第8题:

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文意可知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和自我结构的稳定是同时发展的,所以C项错误。

  第9题:

梁朝简文帝诗云:

  “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两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

  李善注谢灵运诗云: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中国古代诗人多善于写马

  B.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神速的

  C.武威铜马直接命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更为贴切

  D.南北朝文人都喜欢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先列举了古代诗句中关于良马称谓的表述,指出“紫燕”和“飞燕”都是良马的代称,最后一句用“所以”引出文段的主旨——武威铜马直接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更为贴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第10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的保障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项基本目标之一。

下列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有农民耕种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跟耕地没有关系

  B.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其在国际市场上对粮价及购买数量的操控能力

  D.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确保国家粮库有充足的储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大前提条件,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一国的粮食安全不应该建立在国际市场,C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片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故选B。

  第11题:

以下不属于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临川四梦”的是()。

  A.

  《紫钗记》

  B.

  《雍藻》

  C.

  《牡丹亭》

  D.

  《南柯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江西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

戏剧代表作品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其代表作。

  《雍藻》是汤显祖的第二部诗集。

  第12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国君,他忍辱负重,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广为流传。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源于他复仇雪耻的艰难经历

  C.词是诗的别体,形成于唐代盛于宋代。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D.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他的诗内容和风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

著名诗作有《归园田居》

  《醉翁亭记》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陶渊明的代表作是《归园田居》

  《饮酒》等。

故本题选D。

  第13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4题: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放在首位。

  A.社会效益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文化体制创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15题: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验证

  D.预测

  E、控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E。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16题:

某游乐园提供打折的团体门票。

当团队人数低于50时,票价为10元/人;团队人数在51-100时,票价为8元/人;团队人数超过100时,票价为5元/人。

某校甲班有50多人,乙班不足50人,如果以班为单位分别购买门票,两个班一共应付944元;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一共要付530元。

问乙班有多少人?

()

  A.46

  B.47

  C.48

  D.4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两个班合在一起买票共付款530元,若票价为8元/人,则总人数为530÷8=

  66.2人,人数应该为整数,不合题意,若票价为5元/人,则总人数为530÷5=106人,满足题意;设甲班的人数为甲,乙班的人数为乙,则8甲+10乙=944,甲+乙=106,解得:

甲=58,乙=48,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项。

  第17题: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既联系又有区别。

哲学和各门具体学科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这样可以看出:

A项明显是错误的,哲学并不是全部科学的汇集;B项也明显错误,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基础,而恰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因此D项也是不准确的。

故选C。

  第18题: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内蒙古、甘肃北部、河南、湖南西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B.我国一般把高于150℃的自然热流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采暖

  C.潮汐能是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

  D.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含氢气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A项说法错误。

我国一般把高于150℃的自然热流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B项说法错误。

沼气中最主要的气体是甲烷,一般含甲烷50-70%,D项说法错误。

  第19题:

励精图治对于()相当于()对于错失良机

  A.治国安民、讨不再来

  B.横征暴敛、千钧一发

  C.国富民强、瞻前顾后

  D.兢兢业业、争分夺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因为励精图治所以国富民强,因为瞻前顾后所以错失良机。

  第20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到实际中去调查,光靠少数人苦心孤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B.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愈加美好。

  C.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D.顶尖人才大多不是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耳顺之年的老教师最爱讲的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A项中讲的缺乏实际调查,与此相对应的应该是靠少数人苦思冥想,而非少数人努力钻研。

  “见贤思齐”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符合“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题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符合题意。

  “耳顺之年”指60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是60岁的代称,所以用来形容老教师是适当的。

  综上,只有A项成语使用错误。

故选A。

  第21题:

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22题:

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马关条约(1895年)—戊戌变法(1898年)—五四运动(1919年),A错。

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初),B对。

张骞使西域(公元前1138年)—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年)—诸葛亮写《出师表》

  (公元227年春天),C错。

虎门销烟—(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l895年),D错。

  第23题:

①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②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问题。

③美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

  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的部分。

  A.必要,重要,首要

  B.必要,首要,主要

  C.重要,主要,必要

  D.重要,主要,首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4题:

一辆汽车驶过一座拱桥,拱桥的上、下坡路程一样。

汽车行驶拱桥上坡时的时速为6公里;下坡时的时速为12公里。

则它经过该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7公里/小时

  B.8公里/小时

  C.9公里/小时

  D.10公里/小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设上坡路程为S公里,则下坡路程也为S公里,故平均速度为2S/(S/6+S/12)=8公里/小时,选B。

  第25题:

小伟参加英语考试,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得60分算及格。

试卷评分标准为做对一道加2分。

做错一道倒扣2分,结果小伟做完了全部试题但没及格。

他发现,如果他少做错两道题就刚好及格了。

问小伟做对了几道题?

  A.32

  B.34

  C.36

  D.3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少做错2道刚好及格,多做对一道多得4分,所以小伟实际得了60-2×4=52分。

设作对x道,则2x-2(50-x)=52,解得x=38。

  第26题: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

  第27题:

用混凝土铺设一条宽度为20米的马路,每两包水泥可以制造1立方米混凝土。

  使用现有的水泥,如果按照2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工程完成后剩余4600包水泥;如果按照5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就还缺5000包水泥。

则这条马路长()米。

  A.800

  B.850

  C.920

  D.100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原来共有水泥x包,路长y米,据题意可得:

  x=4600+20×

  0.2×y×2=20×

  0.5×y×2-5000,可解得答案800,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