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09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复习《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实验室选择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条件B.气体的密度C.反应物状态D.气体颜色

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恰好完全反应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B.浓硫酸不能干燥氢气

C.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D.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5.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

C.CO还原CuO实验,实验前应先通CO再加热

D.蒸发时,蒸发皿必须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的杂质,不能到达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7.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B.木炭的燃烧时,将点燃的木炭迅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8.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部位集中加热

D.实验室制CO2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后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

9.下列是有关氧气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检验是否集满了氧气

B.收集氧气时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中部

C.加热高锰酸钾时,药品应均匀铺在试管底部

D.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拿出水面,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10.以下三种气体的密度(0℃、101kPa)和溶解性,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气体

C

S

密度g/L

0.0899

1.977

2.716

溶解性

难溶

可溶

易溶

实验室收集S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11.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13.下列分离或除杂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离铜粉和碳粉:

滴加稀硫酸

B.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

滴加适量盐酸

C.除去氧气中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实验中洗涤刚刚加热过的试管时,先冷却再洗涤

D.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在水中,然后在用双手紧握容器的外壁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C

KCl溶液

CaCl2溶液

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D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下同).

(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原因.

17.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

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

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的优点。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

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填字母)。

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可以用注射器代替的仪器是:

18.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得知:

在不同温度下,甲烷(CH4)可将氧化铁(Fe2O3)还原为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

他们为探究甲烷与氧化铁反应后产物(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1装置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装置中添加药品。

①往黑色粉末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黑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导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2装置连接好仪器(图中夹持设备己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CO2的CO,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持续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处的酒精喷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观察到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①;②。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混合气体→(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在B装置中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

(3)若按B→C→D→E顺序连接装置,制取O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

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b→c→d→e→g,则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4)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B、C两处酒精灯,则D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写一点)

三、推断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某小区下水管道中的气体样品进行研究.

已知:

①下水管道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碳、甲烷、氧气、氮气、硫化氢(H2S)等成分.

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通入CuSO4溶液中,反应生成CuS沉淀和硫酸(H2SO4),从而除去H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有特殊臭味,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将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通过CuSO4溶液.

(2)将步骤

(1)处理过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含有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收集1小试管经过步骤

(1)处理过的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还含有的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实验题

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作用是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选填“a”、“b”)导管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原因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3.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当用装置E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

(2)用装置D可以收集NH3、O2、Cl2、CH4等气体中的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先_____,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五、计算题

24.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3)加入碳酸钠溶液至4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4)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5.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第一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选用如图A装置制取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③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若氧气已收集满,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

(2)第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可做

还原

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将29.4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

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19.8g固体物质。

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

(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2.C3.A4.B5.D6.D7.B8.D9.C10.C11.B12.D13.B14.B15.B16.

(1)A;

(2)E;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17.

(1)abdh,过氧化氢

氧气+水;产生氧气的速率均匀或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等。

(2)fgh;证明红砖粉末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实验开始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胶头滴管、量筒。

18.FeFe+H2SO4===FeSO4+H2↑平衡气压2NaOH+CO2===Na2CO3+H2O排出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Fe3O4用酒精灯点燃

19.

(1)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

导管中气泡均匀冒出后,

(3)B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者停止,

b,efcd(或efc)

(4)<,

20.

(1)铁架台;试管

(2)2KMnO4

K2MnO4+MnO2+O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说明已经集满。

(3)C+O2

CO2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4)石灰水倒流

21.H2S+CuSO4═CuS↓+H2SO4H2S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CH4、O2CH4+2O2

CO2+2H2O

22.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堵塞导管bA或BCaCO3+2HCl==CaCl2+H2O+CO2↑便于添加液体,操作简便;D

23.2KMnO4

K2MnO4+MnO2+O2↑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NH3、CH4CaCO3+2HCl=CaCl2+H2O+CO2↑夹紧弹簧夹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

24.

(1)5

(2)滤液中的过量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3)NaClNaCO3(4)11.1%

25.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加热(或固液不加热)。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在A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或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1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