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36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docx

-双鸭山中考历史经典

  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8

  第1题:

  (青岛)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2题:

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小明想利用暑假去参观都江堰,应该去哪个省()

  A.甘肃

  B.江苏

  C.四川

  D.上海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3题: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

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①《论语》②《史记》③《资治通鉴》④《水经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4题:

  (2016衡阳)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5题:

  (2015.内蒙古通辽)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B.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D.经济特区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6题: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书是()

  A.

  《尚书》

  B.

  《春秋》

  C.

  《史记》

  D.

  《道德经》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7题:

  (2014南通)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

  A.太尉

  B.丞相

  C.大将

  D.御史大夫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8题:

  (2014苏州)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

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

  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

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9题:

李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

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0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孙中山和毛泽东

  D.刘少奇和邓小平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1题:

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人类的贡献,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你知道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A.制造了地动仪

  B.编写了第一部农书

  C.编写《齐民要术》

  D.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2题:

每一位新时期的中学生都应了解共产党的历史,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④十一届三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3题:

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中共一大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4题:

下列关于东晋统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依靠王导建政权

  B.不思进取收中原

  C.北人南迁促发展

  D.篡夺皇位是萧衍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5题:

  (2010东营学业考试)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6题: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织业……等,都有较快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述史料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没有阐述的是()

  A.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C.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D.对郑和的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7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

  “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8题:

小雪参加CCTV开心辞典选拔赛,被主持人王小丫问的这样一题给难住了: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假如她向你求助,你告诉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药王

  B.医祖

  C.医圣

  D.炼丹家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9题:

  (2016衡阳)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

  A.长沙会战

  B.常德会战

  C.湘西会战

  D.长衡战役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0题:

毛泽东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1题: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间频繁的战争

  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D.为了统一中国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2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23题: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徐光启---《天工开物》

  D.顾恺之---《清明上河图》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4题: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5题:

下面的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上有村。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析】

  正确答案:

D。

上有村尚有村;常做客常作客;连溯漠连朔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