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44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

2.平衡预算乘数:

3.流动性偏好:

4.菲利普斯曲线:

5.自动稳定器: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

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平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

A.2/3;B.3/4;C.4/5;D.1。

6.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经济决定理论; B.价格决定理论;

C.宏观决定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9.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B.无数个;C.一个或无数个;D.无法确定。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11.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交易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交易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4.处于流动偏好陷阱中时()。

A.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无效;B.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无效;

C.货币需求无限小,货币政策有效;D.货币需求无限大,货币政策有效。

15.凯恩斯主义极端及政策效应是指()。

A.IS曲线垂直LM曲线水平,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B.IS曲线垂直LM曲线水平,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C.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

D.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效果大于货币政策。

16.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时,双松的政策使()。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增加,利率不变;D.收入增加,利率不确定。

17.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

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18.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9.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为()。

A.0;B.1;C.10;D.无限大。

20.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21.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的水平,则()。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D.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22.“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C.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23.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24.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

A.票据贴现;B.抵押贷款;C.投资证券;D.活期存款。

25.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大幅度歉收,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引起该国()。

A.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

26.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27.假设经济社会中的自然失业率为4%,有一个国家,目前失业率为7%,根据奥肯定律,这个国家实际的GDP将低于潜在的GDP()个百分点。

A.4;B.5;C.6;D.7。

28.在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下列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A.KTR+|KT|=0;B.KT〈0〈KTR〈KG=KI;C.KT=KTR;D.KT+KTR=1。

29.有A和B两个部门,如果前者的生产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都是3.5%,后者生产增长率为0.5%,而工资增长率为3.5%,这时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增长率而引起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惯性通货膨胀。

30.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5题。

每题1分,共15分。

正确命题打√,错误命题打×。

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发行国债的利息要计入GDP。

()

2.三部门经济系统中,投资和储蓄恒等式为I=S+(T-G)。

()

3.宏观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以价格是否能够调整为标准的。

()

4.边际储蓄倾向加上平均储蓄倾向应该等于1。

()

5.年度预算平衡的财政管理思想是由凯恩斯提出的。

()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经济体系,支付报酬的周期越短,则货币的交易需求就越少。

()

7.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

8.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减少了50亿美元。

()

9.经济衰退时,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很好;经济繁荣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效果很好。

()

10.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从而减轻了经济波动的影响。

()

11.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当政府的财政预算出现了赤字,这一定是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造成的。

()

12.支出乘数越小,挤出效应的效果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

13.广义的货币供给(M2)是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

14.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消费,总需求变动或总需求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

()

15.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经济的衰退阶段和经济的扩张阶段。

()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3题。

每题6分,共18分)

1.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为50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1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支出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NDP、NI、PI与DPI。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即平衡预算)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m=200,c=90+0.8yd,t=50,i=140-5r,g=50(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画图表示上述情况。

五、简答题(本题型共4题。

第1、2、3题每题3分,第4题6分,共15分)

1.简述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几种方法。

2.简述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3.简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4.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理。

 

六、论述分析题(本题型共1题,共7分)

加尔文·柯立芝曾说:

“通货膨胀是政府拒绝付款。

”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吗?

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通货膨胀是可以预期还是不可预期的,在这里重要吗?

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同时且以同数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收入支出变动的比率。

3.流动性偏好:

即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4.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5.自动稳定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每题1分,共30分)

1.  C  ;2. D  ;3. C;4. D ;5.  A ;

6.  D ;7. B  ;8. D  ;9. B ;10. B  ;

11.  C ;12.  B ;13.  A ;14.  B ;15. A  ;

16.  D ;17.  C ;18.  A ;19.  B ;20. A  ;

21. C ;22.  B ;23.  C ;24.  D ;25. B  ;

26. C  ;27. C  ;28. B  ;29. C  ;30. C  。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5题。

每题1分,共15分。

正确命题打√,错误命题打×。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

11. √  ;12. √  ;13. ×  ;14. √  ;15. √  。

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3题。

每题6分,共18分)

1.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2分)

NDP=16000-1000=15000(1分)NI=15000-2000=13000(1分)

PI=13000+500=13500(1分)DPI=13500-1000=12500(1分)

2.

(1)y=c+i+g=100+0.8yd+50+200,yd=y-t+tr=y-250+62.5,均衡收入y=1000;(2分)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1/(1-0.9)=5;税收乘数=-0.9/(1-0.9)=-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4;平衡预算乘数=1;(2分)

(3)国民收入增量为200,1)增加政府购买为200/5=40;2)减少税收为200/4=50,3)各200。

(2分)

3.

(1)LM方程L=0.2Y=200,Y=1000;IS方程Y=c+i+g=90+0.8(Y-50)+140-5r+50,整理得Y=1200-25r;求得r=8,Y=1000,i=140-5×8=100;(2分)

(2)g增加20,LM方程L=0.2Y=200,Y=1000;IS方程Y=c+i+g=90+0.8(Y-50)+140-5r+50+20,整理得Y=1300-25r;求得r=12,Y=1000,i=140-5×12=80,(2分)

(3)i减少20,投资被完全挤出;(1分)(4)画图。

(1分)

五、简答题(本题型共4题。

第1、2、3题每题3分,第4题6分,共15分)

1.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

(1)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1分)

(2)发行政府债券,即向国内外民众借款(1分)(3)出售政府资产(1分)。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1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1分);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1分)。

3.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质的概念(1分);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分)。

4.

(1)公开市场业务(1分)。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货币供给减少(1分)。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分)。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款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货币供给减少;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1分)。

(3)再贴现率(1分)。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贴现行为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货币供给减少;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贴现行为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1分)。

六、论述分析题(本题型共1题,共7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货膨胀能减轻政府债务负担,能给政府带来很多好处。

(2分)

同意这个观点。

(1分)因为,通货膨胀会使财富从债权人转移到债务人,从而减轻债务人的负担。

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债务人,它会倾向于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减轻其债务负担,这相当于政府通过通货膨胀政策拒绝付款。

(1分)

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到在理解这句话中是重要的。

(1分)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到,不存在政府拒绝付款的说法。

但是在现实中,利率是不可能对通货膨胀做出充分调整的,因此,即使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存在部分政府拒绝付款的因素。

(1分)如果通货膨胀是没有预期到的,因此,政府最终支付的债务量小了,所以说政府拒绝付款了。

(1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