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161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docx

-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经

  典试题汇总及剖析part17

  第1题:

D.1970年

  7.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_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A.一

  B.二

  C.三

  D.四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3题:

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4题: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宋元时期的是()

  A.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5题: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6题:

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7题: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8题:

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B.结束的标志是毛泽东的逝世

  C.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D.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9题:

在你计算圆面积时,必须用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D.圆周率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0题: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区优秀小说的是()

  A.

  《小二黑结婚》

  B.

  《李有才板话》

  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

  《狂人日记》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1题: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三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

  A.京城

  B.宫城

  C.皇城

  D.外城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2题: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伤寒杂病论》张仲景④《齐民要术》贾思勰⑤《红楼梦》曹雪芹⑥《西游记》罗贯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3题: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这句话的最好体现者是()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4题: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召开

  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5题: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6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

”文中空缺处应是()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7题:

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共分四段。

  B.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元朝时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缩短了江南到洛阳的航程

  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8题: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商鞅变法最彻底

  D.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9题:

下列代表性词作中,哪一部是苏轼的代表作()

  A.

  《雨霖铃寒蝉凄切》

  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0题: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商人用有线电报传达生意信息

  B.1895年,李先生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

  C.1900年,张先生乘坐火车外出做生意

  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1题: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2题: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一位明代名医的陵墓题词: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这位名医应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3题:

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了中国。

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A.人民渴望统一

  B.陈朝政权腐败

  C.战略战术得当

  D.隋朝政治稳定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4题:

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却被奸臣秦桧等诬告而惨遭杀害。

小明深有感触地说:

  “岳飞比窦娥还冤!

  “窦娥”这一角色出自()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5题: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

  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文天祥

  【解析】

  正确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