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707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doc

宁波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达到一定的社会秩序,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国家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体行为规则。

3、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用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4、法律关系:

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法律制裁:

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

二、填空题

1、权利和义务

2、习惯法、成文法

3、假定、制裁、处理

4、宪法

5、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6、提出、审议、通过

7、执法、适用、制裁

8、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有错必究,依法赔偿。

9、有法必依

10、物、行为、智力成果

三、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答案

B

C

D

D

C

四、问答题

1、答:

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

2)法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3)法反映国家的意志;

4)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5)法以实现一定社会秩序为目的;

6)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答: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5)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3、答:

1)法律制定即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也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

2)法律制定既包括有创制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的活动,也包括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制定活动;

3)法律制定既包括法律制定活动,也包括法律修改、补充、废止以及认可活动;

4)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活动是一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4、答: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有错必纠,依法赔偿。

5、答:

1)违法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所实施的行为,也就是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过错;

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五、论述题

答:

要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即建立健全、合理、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宪法:

是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2、政体:

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3、国家机构:

是由统治阶级选拔出一批官员同一定的物质条件相结合,按特定的职责关系组织起来,并按行政区域设置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体系,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4、羁束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法律规范已经规定得非常具体,行政主体在处理行政事项作出裁断是,只能因循规定,而毫无裁量余地的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

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性管理行为。

二、填空题

1、宪法典

2、地位、物质文明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单一制、复合制

6、行政地域、对象

7、行政编制

8、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三、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B

AB

ABD

B

B

C

A

B

CD

四、简答题

1、答: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的内容比普通法律要广泛、全面、重大。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

(2)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

(3)一切宪法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最根本的活动准则。

3、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答:

1)人民主权原则;

2)分权与制衡原则;

3)基本人权原则;

4)法治原则。

3、答: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是列入专政对象;

2)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3)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答: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利;

8)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5、答:

一)依法行政原则,基本内涵是:

(1)职权法定;

(2)权责统一;(3)依程序行政;(4)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二)合理行政,具体要求有: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6、答: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法律规定或授权的行为;

3)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4)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和单方意志性。

五、论述题

1、答:

(1)确认和巩固作用。

主要表现在:

确认政权的性质以及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确认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以及保障这些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将政治权力的更迭程序化和固定化,保证政治权力更迭的稳定性。

(2)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表现在:

规定国家机构的体系,确认国家机构中各国家机关的分工及组织原则和活动程序,规范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确认严密的法律体系,统一和健全法制;规范法的监督体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利益矛盾。

(3)保证作用。

表现在:

其一是通过确立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规定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界限和范围;通过为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提供各种保障和最后的救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和自由;其二是通过确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建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关系,消除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各种经济因素,规定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和原则,保障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4)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5)指引作用。

2、答:

(1)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2)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对各级政府制定各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各级政府及公务员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对国家公务员是否守法、廉洁奉公进行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按监督的主体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按监督的对象分为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对公务员的监督;按监督的内容分为对行政机关抽象行为的监督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也可认为行政合法性监督和行政合理性监督;按监督主体同监督对象的关系分为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和内部行政法制监督;按实施监督权的时间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是由以下七类主体构成,它们是: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中的专门机构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国建检察机关,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力量为主体的群众或社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起着核心和关键作用;群众和社会监督是非国家机关的监督,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它在整个监督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都是国家机关的监督,是依照法律规定的一项必须履行的职责。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法人:

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2、物权:

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财产权。

3、相邻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代位权:

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5、税法:

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填空题

1、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

2、人格权、身份权

3、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4、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5、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三、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D

ABD

ABCD

AD

A

A

四、简答题

1、答: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答: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答:

(1)直接支配性;

(2)对世性;

(3)绝对性;

(4)排他性。

4、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5、答:

(1)生产经营规制关系;

(2)市场竞争关系;

(3)市场监管关系。

五、论述题

答:

(1)物权的种类主要有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六、案例分析

答:

(1)我国继承法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其各自继承人分别继承。

本案中朱乙一家在车祸中同时丧生,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顺序,且各有继承人:

朱乙的继承人是朱甲夫妇和朱丙;朱乙妻子的继承人是朱丙,朱丙的继承人是朱甲夫妇,由此朱乙一家三口的死亡顺序是:

朱乙和妻子同时死亡,朱丙后于他们二人死亡。

(2)某丁对其姐姐的遗产无继承权。

根据死亡顺序推定:

朱乙死亡后其遗产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朱甲夫妇和朱丙继承,朱乙妻子的遗产由其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朱丙继承,朱丙从父母遗产中继承的由其法定代理人继承。

其只有第二顺序继承祖父母,所以全部遗产应由朱甲夫妇继承。

所以丁在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朱丙存在时,无权继承其姐姐的遗产。

6万应该由朱甲夫妇继承。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三同时”制度:

是指建设项目镇南关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犯罪:

是触犯刑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行为。

4、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5、证据:

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填空题

1、犯罪构成

2、单位、个人

3、财产刑

4、十

5、普通诉讼

三、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答案

D

A

ABCD

B

A

四、简答题

1、答: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限期治理制度;

(4)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5)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6)征收排污费制度。

2、答:

(1)土地资源法律制度;

(2)森林资源法律制度;

(3)草资源法律制度;

(4)水资源法律制度;

(5)渔业资源法律制度;

(6)矿产资源法律制度。

3、答:

(1)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以及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2)犯罪构成是违法性与有责性的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4、答:

共有原则包括: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4)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6)审判公开(7)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5、答:

(1)证据的客观性;

(2)证据的关联性;

(3)证据的合法性。

五、论述题

答:

所谓证明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而承担不利诉讼后果。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原告不承担证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则不以诉讼地位的特定化决定证明责仟承担的主体,而是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分别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

六、案例分析题

答:

本案中对赵某行为的性质应该分两个阶段分析:

(1)赵某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侵害而将孙某推到在地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当孙某丧失侵害能力时,赵某将孙某杀死属于故意杀人。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