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72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docx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综

输入和常见传染病培训材料

一、培训目录

(一)霍乱...............................................

(1)

(二)乙脑...............................................(3)

(三)登革热.............................................(5)

(四)黄热病.............................................(7)

(五)埃博拉出血热.......................................(9)

(六)西尼罗河脑炎.......................................(10)

(七)汉坦病毒肺症.......................................(12)

(八)大肠杆菌O157.......................................(13)

(九)尼巴病毒脑炎........................................(13)

(十)莱姆病..............................................(14)

(十一)克雅氏病..........................................(16)

二、培训内容

(一)霍乱

1、概述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易引起暴发流行的特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为甲类传染病之一。

霍乱弧菌按菌体抗原(0)可分为01和非01群两大类。

0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型生物型,每一生物型又可分为小川、稻叶、彦岛三种血清型。

应用噬菌体——生物型分型法可将埃尔托生物型分为流行型株与非流行株,霍乱暴发流行主要是由流行株引起的。

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155血清型,除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暴发流行外,其余血清型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病例。

2、流行病学

霍乱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

霍乱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体中,经水传播是霍乱主要传播途径,在城市中,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即摄入污染的食品,尤其是半生食、生食海水、河水产品等传播。

本病能借助水、食物引起暴发流行。

3、临床表现

霍乱病程中,潜伏期可从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日。

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一般轻型多,重型少:

轻型病例起病较缓,大多数患者仅有轻度腹泻,极少数伴有呕吐,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带粘液或血性;一般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有腹部隐痛;中、重型患者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账感,个别可有阵发性绞痛。

每日大便十数次或更多,一些重型患者粪便从肛门可直流而出,无法计数。

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为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

大便镜检无脓细胞。

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儿童发热较成人多见。

4、治疗原则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

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

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

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

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至粪便培养检查转阴。

5、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要大力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理想的、保护效果较好和保护持续时间较长的霍乱菌苗,因此不提倡使用过去沿用的霍乱疫苗用于霍乱的预防。

加强饮用水卫生:

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摊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

(二)乙脑

1、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乙脑又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2、流行病学

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之间循环,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儿童,在本市近年来年龄特征主要表现为成年人发病有上升趋势,外来人员主要为未接种免疫接种的易感儿童为主。

该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其中7月下旬-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

该病呈高度散发,常表现为1户或1村1例。

3、临床表现

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

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急性脑炎期:

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跟腱反射阳性。

恢复期:

在此期神经系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和脉搏等逐渐恢复正常。

4、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

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

具体办法如下:

降温:

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镇静:

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防止呼吸衰竭:

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

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

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

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

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

5、防制措施

防制措施主要采取免疫接种乙脑疫苗、灭蚊、防蚊为主导的措施。

 

(三)登革热

1、概述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传播迅速,病情严重者可因出血或多器官损害而死亡,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病例诊断原则:

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病例分为三种类型: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这三种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流行后,当年人群中抗体水平较高,表明很多人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这些人在其病毒血症期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带病毒动物:

有实验证明,非人灵长类等动物能携带登革热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登革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

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

白蚊伊蚊在我国分布较广,于长江以南省区有广泛分布,在辽宁南部、陕西东部等地区也有分布。

(3)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4)流行特征。

流行形式:

有地方性流行和输入性流行两种形式。

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为地方性流行,病情较为严重。

我国目前多为输入性流行,没有明显自然疫源存在。

季节性:

登革热流行与伊蚊消长有关,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

我国病例多发生在3~11月份,7~9月达到高峰。

地区性:

登革热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时侵入温带地区引起流行。

由于白纹伊蚊在我国广泛分布,凡存在伊蚊分布的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和历史上曾发生过登革热流行的长江流域,一旦病毒输入,条件合适时就可能出现登革热流行。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紧邻东南亚地区,传入并引起流行或形成地方性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输入性:

凡伊蚊的自然分布区,当其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且自然条件(如气温、雨量等)合适时,一旦有登革病毒传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

3、临床表现:

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极度疲乏、厌食,可伴有红色皮疹、淋巴腺肿和白血球减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出血、肝大,严重者可发生循环衰竭的登革热出血热症状。

4、预防措施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四)黄热病

黄热病是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剧烈头痛、相对缓脉、黄疸、出血倾向及蛋白尿等,南美洲及非洲为主要流行地区。

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无免疫力的人群对黄热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或发病后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其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持终身,未发现再感染者,以人—埃及伊蚊—人形成循环,无贮存宿主。

诊断与治疗

诊断

本病的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13天。

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者,仅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约占5%~15%)。

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

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

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

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

(1)感染期(病毒血症期)

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

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本期持续3~4天。

(2)中毒期(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

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

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

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3)恢复期

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尿蛋白逐渐消失,黄疸渐退,食欲渐渐恢复。

乏力可持续1~2周。

一般无后遗症。

治疗

黄热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急性期病人应就地处理,以防止感染扩散。

对病人应进行精心护理和对症治疗。

(1)一般处理

应卧床休息至完全恢复,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补充维生素B,C,K类,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对症处理

高热时宜采用物理降温,可给予少量镇静剂,但阿斯匹林应慎用或忌用,因其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诱发或加重出血。

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阿托品,呕吐频繁时给服胃复安。

有出血征象时用大剂量维生素K类。

肾脏或心脏受累时,应及时作相应处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控制措施

1、疫苗接种;

2、在居民临时居住点睡觉要使用蚊帐;

3、大力开展灭蚊运动,消灭蚊子孳生地,堵树洞,填埋小面积水坑,去除室内外无用的容器等。

 

(五)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最早发生于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病死率为50%~90%。

非洲大陆为主要流行地区,在北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泰国也出现了该病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发生过13次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已造成1万多例患者死亡,而且也曾导致医院及城市的瘫痪。

因此,该病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1、临床表现和疾病进程

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肌痛、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可有血便)等,半数患者有咽痛和咳嗽。

患者发病4~5天后进入极期:

出现谵妄、嗜睡,并有口腔、鼻、结膜、胃肠道、阴道及皮肤等处的出血,还可出现咳血和血尿。

在患病的第5~7天,患者可出现麻疹样皮疹。

病程的第10天为出血高峰,严重的出血可导致患者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非重症患者可于病后2周内恢复。

90%的患者于病后12天(7~14天)死亡。

 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源为埃博拉病毒。

除人外,猴、豚鼠和仓鼠均可做为传染源,也可被感染。

密切接触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可在精液中存活2~3个月,故有性传播的可能。

3、诊断和治疗

发病初期血中白细胞减少,7天后增多,并出现非典型浆细胞样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可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2~9天出现)或IgG抗体(6~18天出现)升高为该病的确诊依据,病毒抗原或其RNA阳性可确诊。

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以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

严密隔离为主要预防措施。

 

(六)西尼罗河脑炎

西尼罗河热(WestNilefever)是文献中早已有记载的类似于登革热的一种由虫媒病毒——西尼罗河病毒(WestNilevirus,W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西尼罗河病毒首次发现于1937年,最早出现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一带,1999年夏季,在美国的纽约市发生了脑炎暴发,实验室检查证实其病原为WNV。

对死亡病例尸检的结果表明,主要病理改变是脑炎。

结合1996年在罗马尼亚出现的数百例确诊由该病毒引起的脑炎、1998年在意大利出现的由该病毒造成的马脑炎及1999年在俄罗斯南部人群中WNV引起的脑炎流行,可以认为该病毒引起的疾病有一种临床类型是以脑炎或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的。

1、病原学

西尼罗河热和WNV性脑炎的病原体是WNV。

该病毒属于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其毒粒大小约为40nm。

此病毒的核酸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复制其RNA必需的酶。

WNV可存在于家畜(马和猪等)、鸟类和蚊子体内,并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有从猎物(鸟)传播给捕食鸟(鹰)的例子。

2、流行病学

WNV的主要传染源包括处于病毒血症期的病人和该病毒的自然宿主,野生鸟类,包括候鸟。

一些研究表明,家畜,特别是马和猪也可感染此病毒,因此这些家畜也可能成为西尼罗河热或WNV脑炎的传染源。

WNV感染主要经蚊子叮咬传播。

经卵巢(transovarial)传播或在越冬蚊体内生存,是该病毒持续存在的主要方式。

对WNV感染的易感人群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在西尼罗河热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60%的青壮年中均有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存在,说明人群中WNV的隐性感染很常见。

但在其他地区,人群对该病毒的感染可能普遍易感。

免疫系统机能相对较弱的人(如经过化学治疗的人),40岁以上的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如患有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严重的反应。

3、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有人证实,在以WNV感染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后30分钟,内皮选择蛋白在该细胞表面的表达显著增多;至感染后2小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即CD54)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即CD106)的表达显著增多。

这些现象标志着炎症反应的开始和进行,而且比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引起的反应出现得早。

研究者还证实,前述表达活动的上调现象并不受能中和TNF、IL-1或α或β干扰素的抗体的影响,说明WNV感染细胞后出现的炎症反应是由WNV直接造成的现象。

以上机制对病毒在体内最初的传播有重要意义,也表明该病毒既有直接的病理损伤作用,也有间接的作用。

4、临床表现

潜伏期:

感染后通常会在2到15天之内出现,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约6天,不同人症状不同。

病情较轻者:

通常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烧(38℃-40℃),头痛及四肢疼痛。

个别人会出现轻微皮疹或淋巴腺肿大现象。

病情较重者:

可能会出现脑炎和脑膜炎。

具体表现为快速发作的严重头痛,高烧,斜颈,恶心,吞咽困难,呕吐,懒倦,失去意识,协调性降低,肌肉无力和瘫痪等。

其他症状:

运动失调,帕金森症,类小儿麻痹症综合症和肌肉退化等。

5、治疗及预防

除对症治疗外,目前尚无特效药可用,亦无疫苗可用来防治。

最好的预防之道就是避免感染,也就是不要让蚊虫叮咬,可以使用防蚊剂。

(七)汉坦病毒肺症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是是出血性汉坦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93年在美国南部出现了与肺有关的病毒传染。

该病症状与成人肺综合症相似。

该病被命名为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是目前传染病中最致命的一种。

1、流行病学

传染源: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从啮齿动物传给人。

传播途径:

接触啮齿动物的排泄物;在啮齿动物群中通过呼吸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易感性:

大多数的人都容易感染该病,尤其是农场主与农民。

2、临床表现: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的症状为发烧、咳嗽、肌肉抽筋并且出现腹痛。

12-48小时后,汉坦病毒肺综合症可能恶化,使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呼吸短促并出现肺水现象。

预防措施

1、加强对健康教育与病理检测。

2、目前还没有汉坦病毒肺综合症疫苗。

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消灭啮齿动物。

3、防止与啮齿动物与其排泄物接触。

4、早发现,早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性治疗和免疫手段,主要采取以饮水、饮食卫生为主综合性防制措施。

(八)大肠杆菌O15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以下简称大肠杆菌O157)是1982年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属大肠杆菌中出血性大肠杆菌血清群。

临床上可引起以无发热或低热,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先为水样便后转为鲜血样便为主要症状的出血性肠炎,部分病例可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症,病死率一般为10%,老人和儿童病死率可高达50%。

大肠杆菌O157:

H7出血性肠炎病人、带菌者及染菌动物(牛、猪、羊)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中以食物传播为主,能借助水、尤其食物引起暴发流行。

流行季节主要在5-10月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年感染后症状较重或典型。

 

(九)尼巴病毒脑炎

尼巴病毒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引起人和猪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病变的急性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尼巴病毒性脑炎为尼巴病毒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定向力障碍、步态不稳、肌痉挛等。

经调查证实,在猪群发病1周-2周后,人开始发病,因此,人的感染多有与生猪的接触史,以猪饲养员为多,传播方式主要是经呼吸道途径传播。

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年龄及职业特征等方面,了解其流行病学背景资料,再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初步诊断,最终的确诊,需依据实验室特异性检验结果,以判明病因。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仍以对症治疗为主。

 

(十)莱姆病

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所引起,经硬蜱(tick)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

1、流行病学

传染源:

贮存宿主为啮类动物和蜱类,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因被携带螺旋体的硬蜱叮咬而感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进入或居住于林区及农村的人群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2、临床表现

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

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第一期: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

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第二期:

发病后数周或数月,约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

第三期:

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蚀性滑膜炎。

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

常反复发作。

3、诊断与治疗

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以下实验室检查可作为诊断依据: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可稍增多;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

循环免疫复合阳性;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滴度≥1:

256;x线可见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少数患者有软骨和骨侵蚀表现。

治疗上首选抗生素:

对莱姆病的各种病变均有效。

(1)四环素,250mg/次,每日4次,疗程10—20天。

为早期病例的首选药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2)阿莫西林,500mg/次,每日3次,疗程14—21天。

(3)青霉素,静脉滴注,2000万U/次,每日1—2次,疗程14—21天。

(4)其他中多西环素、第3代头孢霉素等可选用。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莱姆病关节炎的治疗,如清炎痛、芬必得等。

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莱姆病脑膜炎或心脏炎患者。

泌尼松,40—60mg/d,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积极对症处理。

严重事故的关节炎可行滑膜切除。

 

 

(十一)克雅氏病

克雅氏病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在50-70岁之间的可传播的脑病。

受感染的人可以有睡眠紊乱,个性改变,共济失调,失语症,视觉丧失,物理,肌肉萎缩,肌阵挛,进行性痴呆等症状,并且会在发病的一年内死亡。

该病有常染色体家族遗传倾向,并且有一个新的克雅氏病的报道(该病与牛海绵状脑病有潜在的联系)。

此病的病理学特征包括以小脑和大脑皮层为主的海绵样变性和朊病毒的出现。

疯牛病,学名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危害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我们称之为变异型或新变异型克雅氏病。

食用被疯牛病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