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72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4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项目建议书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PPP项目项目建议书

 

前言

1、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实现垃圾减容减量的同时,还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相对传统的垃圾填埋、堆放技术来说,垃圾焚烧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本工程拟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600t的以生活垃圾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3、本项目拟分两期建设,在1期工程中将建两条日处理规模为3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线,升级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作为焚烧炉渣和飞灰固化产物填埋区;在2期工程中将建设一条日处理规模为5t的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和一座餐厨处理设施。

4、在1期工程中建设的两条日处理规模为3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线,主要配置有:

2×300t/d炉排炉+1×12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SNCR+SDA脱酸+活性炭&小苏打喷射+袋式除尘器+SCR(预留)+烟囱。

本工程产生的渗沥液和其他污水一同进入本工程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达标后的中水作为焚烧工艺的工艺水继续使用;本工程产生的焚烧飞灰将进入本工程新建的飞灰固化系统进行处理,产生的固化物毒性浸出达到GB5085.3-2007标准后可以进入升级改造后的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本工程产生的焚烧炉渣直接送入升级改造后的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

5、为了实现整个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的经济型,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线产生的余热,在2期工程的建设中,将建设一条日处理规模为5t的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和一座餐厨处理设施。

一、总论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

1.2建设地点

1.3建设用地

新建焚烧厂占地面积为67877m2,技改升级的填埋场原占地面积138亩。

1.4建设规模

本项目日处理垃圾量600t/d,年处理垃圾量为20×104t/a,设计选用2×300t/d垃圾焚烧炉及1×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本项目为Ⅱ类焚烧厂。

1.5服务范围

县辖8个镇、4个乡、1个办事处。

1.6项目管理单位

县住建局

1.7编制单位

1.8总投资

工程总投资3亿人民币,不含征地及大市政配套费用。

2、编制依据及有关标准

2.1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发[2000]1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872号);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GB/T18750-200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GB/T25032-2010)。

2.2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规程》(CJJ128-2009);

《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CJJ/T137-201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侵出毒性标准》(GB5085.3-2007)。

2.3相关专业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0187-201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4业主单位提供文件及资料

《拟建垃圾焚烧厂区1:

2000地形宗地图》;

《市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

《关于县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选址的意见》;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答复》;

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项目其他调研资料。

3、编制范围

3.1根据县及其周边的垃圾状况,从厂址选择、建设条件、工程设想、环境保护、消防、节能、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生产组织及人员编制、工程实施条件和进度、投资估算等方面,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评价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

本工程包括范围是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围墙范围内的所有工程。

3.2现有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主要内容有:

防渗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填埋库区填埋作业道路,垃圾坝修整工程,最终覆盖系统,垃圾堆体修整工程,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4、设计原则

本项目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的,以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为目标,以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原则,确定设计方案。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遵循以下原则:

4.1采用国内经生产实践考验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使该厂在综合技术水平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的效果,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4.2保护环境、防止二次污染。

污染物排放指标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4.3厂区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力求简洁、明快,同时要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具有一定的标志性。

4.4合理利用土地,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占地,建筑物尽量集中布置,留出更多的绿化用地,即美化了环境,又可降低环境噪音。

4.5系统设计要节约用水、用电、提高能源的再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使本项目在取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6设备年工作8000h,三班制生产,每班工作8h。

5、主要建设内容

5.1本项目主要内容为:

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厂,改造升级现有垃圾填埋场。

并在焚烧厂内预留一条医疗垃圾线和一座餐厨处理线。

5.2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主要生产区包括主厂房、汽机间以及主控厂房,布置在场地中部;辅助生产区,分别布置了水泥固化砖堆放场地、油泵房、循环水泵房、综合泵房、污水处理厂房以及飞灰固化厂房等。

5.3现有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主要内容有:

防渗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填埋库区填埋作业道路,垃圾坝修整工程,最终覆盖系统,垃圾堆体修整工程,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6、主要工艺路线

垃圾焚烧系统炉主要采用“机械炉排炉+余热利用系统”,烟气处理系统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器+SCR(预留)”工艺。

7、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

投资方式

BOT

特许经营年限

30年(从特许权协议生效日期开始起算)

建设规模

600t/d(日均)

建设地点

焚烧厂占地面积

67877m2

总建筑面积

27836m2

绿化面积

19846m2

道路面积

18744m2

建筑密度

33.2%

绿化率

29.2%

技术方案

垃圾焚烧炉

2×300t/d机械炉排炉

余热锅炉

2套:

Q=23.5t/h,P=4.0Mpa,T=400℃

尾气处理

2套:

SNCR+半干法+活性炭+布袋除尘器+SCR(预留)

汽轮发电机

1×N12,P=3.82Mpa,T=392℃

集中供热

接入系统

35kV双回路线接入电力系统,与当地电力系统并网

三废

处置

方案

标准

废气

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渗沥液

渗沥液处理达到CJ343-2010排放标准。

飞灰

厂内水泥固化,毒性浸出达到GB5085.3-2007标准后进垃圾填埋场填埋。

炉渣

进垃圾填埋场填埋。

年处理垃圾量

20×104吨

年发电量

48×106kW·h

总投资

30000万元人民币

二、城市概况及相关规划

1、城市概况

2、自然条件

2.1地形地貌

2.2气象特征

三、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

1、项目背景

目前,县城区人口约12万,日产生活垃圾量约150吨/日。

备等。

随着县城镇人口的逐年增加,日产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激增,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将填埋饱和。

为了维持正常的城市生产生活秩序,及时接替生活垃圾的处理,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场、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已成本县的当务之急。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本项目是完善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的措施之一。

由于本县仅有一个小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且其库容接近饱和。

大部分城乡的垃圾大都为乱堆、乱烧、污染环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可将原来在路边乱堆、乱放的城乡垃圾,统一收集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统一焚烧处置,改变以往垃圾乱堆、乱放、乱烧影响环境的落后面貌,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极大的改善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协调城市生态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2本工程的建设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

目前,县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严重滞后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当前垃圾处理需要。

县现有垃圾填埋场1座,总库容83.41万立方米,预计在2019年5-6月份将填埋饱和,难以满足现有城市垃圾的有效处理;另一方面由于该填埋场地处开发区和城区间,且处理工艺较为简单粗放,主要采取简单的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对周边的土壤、水体和大气已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对现有填埋场进行升级改造,即可延长其填埋年限,又可改善其不合理的现状,对周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降到最小;垃圾焚烧实现有效减容,每日焚烧600t/d垃圾,可减容90%,减量78%,同时每天焚烧产生的120t炉渣还可综合利用,可大大节省垃圾处理的占地面积。

所以,及时实施县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的建设,健全相关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对推进现代新县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本县已具备发展垃圾焚烧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本县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热值逐渐升高。

入炉垃圾热值已经达到5000kJ/kg,完全具备焚烧处理的条件。

而国内其他城市的运行经验表明,县采用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是可行的,在实现减容减量的同时,还可以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项目年处理垃圾量20×104t,利用余热年发电量可达4800×104kW.h,相当于3.43×104t标准煤所产生的发电量,即达到了资源回收,又节约了能源。

2.4本工程的建设有着国家和省良好的政策支持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相关内容,我国拟建或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均有可能申请CDM项目。

项目实施后将获得数以百万元收入,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国际上的资金来补助焚烧厂的运行。

2.5本工程的建设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腾飞的需要

近期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出台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其中就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本工程既是环保工程,也是节能减排的工程,符合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方针。

因此,为了实现本县“建五宝、争百强、三化协调发展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加快县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改善县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县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是摆在县政府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四、服务区域垃圾产量及成分预测

1、现状及规划情况

1.1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和管理全县市政设施和环境卫生工作。

县环卫保洁站开展具体工作。

1.2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现状

(1)县城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工、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等运输至垃圾中转站收集后,由环卫处垃圾清运车队运输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环卫处现有垃圾清运车辆12台,其中密闭式3台(垂直、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使用),自卸式4台(航吊式垃圾中转站使用),摆臂式3台(地埋式垃圾中转站使用),每天将垃圾中转站的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2)县乡镇地区初步形成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该县建成后的镇区垃圾中转站,配备了小型垃圾收集车辆、地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工作间、沉淀污水收集池和垃圾自动装卸运输车等。

1.3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县现有垃圾填埋场一座,位于县城西5公里,工程总投资29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65万元,建设期利息26万元。

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及财政和企业自筹。

(2)工程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征地138亩,设计总库容83.41万立方米,设计服务年限为13年,平均日处理垃圾150吨,主要建设内容为长250米垃圾坝一座,长167米分区坝一座,渗滤液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及辅助生产设备等。

(3)随着生活垃圾产量的提升,预计将填埋饱和。

2、产量与成分(热值)预测

2.1人口现状

2.2垃圾产量预测

2.3生活垃圾组分预测

当地居民主要燃料为液化气,其次为天然气、蜂窝煤等,其垃圾组分参照现阶段本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表述如下。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构成(湿重%)

类别

有机物%

无机物%

可回收废品类%

组分

植物性

动物性

其他

煤渣类

灰土

砖瓦类

其他

废纸

织物

塑料

玻璃

金属类

其他

比例

31.5

10.2

0.5

35.6

2.5

5.0

5.0

4.6

0.8

1.2

1.4

0.7

1.0

小计

42.2

48.1

9.7

根据县现状的垃圾成分构成,结合国内相关项目经验,随着近年来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比例增加,炉渣等无机物含量比例下降。

对县将来的垃圾成分进行预测分析。

 

垃圾成分预测

类别

有机物%

无机物%

可回收废品类%

组分

厨余

其他

煤渣类

灰土

砖瓦类

其他

废纸

织物

塑料

玻璃

金属类

其他

比例

55~65

5~15

10~30

2.4生活垃圾热值预测

(1)焚烧发电厂的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所以需要考虑焚烧发电厂的整个运行期间的设备效率和配置的合理性等来设定垃圾特性。

为了追求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一般取运行期间的中间年份的垃圾特性作为焚烧发电厂处理的标准垃圾,并同时考虑到运行开始初期的低质垃圾,以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热值将会有所提高的焚烧发电厂运行后期的高质垃圾。

(2)本工程运行期内的垃圾设计值暂按5024kJ/kg(1200kcal/kg)考虑。

但垃圾热值随季节变化比较大,为了保证焚烧炉在较宽的垃圾热值范围内都能稳定的运行,适用范围最低为4187kJ/kg(1000kcal/kg),最高为7537kJ/kg(1800kcal/kg)。

3、处理规模确定

根据县的垃圾日产量情况,及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结合将来城市发展和相关批示文件,确定县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垃圾焚烧处理量拟定为600t/d,设计选用2台300t/d的垃圾焚烧炉,2炉同时运行,每日可处理600t垃圾。

五、项目选址

1、项目选址原则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生活垃圾焚烧选址原则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规定,并符合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故厂址选择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1满足城市整体规划,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符合经济运输要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1.3市政设施较为齐全,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减少工程投资费用。

1.4选择在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风景区等敏感目标少的区域。

1.5少占耕地、少动迁、征地费用低。

1.6满足水文地质条件,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

1.7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应满足电力上网要求。

1.8水源充足,选址应考虑河流等自然水源。

2、项目建设选址

经项目单位县住建局和县直相关单位多次联合考察,选定了位于县城区西部约8公里处。

该项目占地约为6.7公顷,距居住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应有一定距离,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3、场址建设条件

3.1地理位置

本项目选址位于距城区约7km。

3.2自然条件及厂址周围环境

(1)本县境内地形多变,山地、丘陵、平原俱全。

其中面积为2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2%;山丘面积390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53%(其中山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5.6%);洼地面积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5%。

(2)项目区土壤共有褐土、砂妻黑土、潮土和石质土等种类。

土壤基础地力:

PH8.1有机质1.53%,速效氮32.4mg/kg,速效磷16.7mg/kg,速效钾116.8mg/kg。

3.3交通运输

厂址距离城区较近,周边有公路可通向市区,位置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垃圾运输采用公路运输,从转运站和垃圾收集站用垃圾运输车运至焚烧厂、垃圾运输车由环卫部门负责配备。

3.4供水水源

本工程用水包括中水和地下水两种水源。

(1)地下水

本工程拟打3眼井供水,井深100米,为工程提供生活及实验室用水,并作为生产用水的备用水源。

(2)中水

拟从县污水处理厂引中水管线至本中心,作为生产用水水源。

3.5并网条件

厂区最近的变电站为110kV变电站,位于村东部,主变容量90兆伏安。

县供电公司原则上同意垃圾焚烧发电上网,接入方式需按照批准的具体的垃圾焚烧发电外部接入方案。

3.6厂址比选与确定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的有关规定,以及《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县域范围内进行了实地反复踏勘,初步选定两处拟选场址进行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县城区西部约8公里处,县垃圾焚烧工程推荐场址。

两处拟选场址分别如下:

(1)县城区西部约8公里处。

①用地性质

该选址地的宗地分类面积表

权属单位

耕地

其中

旱地

园地

其中

果园

草地

其中其

他草地

交通

运输

其中农

村道路

合计

合计

由上表可知,该厂址主要占地为旱地,该厂址的选择对该地区农作生产不会有大的影响。

②交通运输

该厂址距离城区较近,距大地公路只有500米的距离,位置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该厂址距现有垃圾填埋场仅有3km距离,方便垃圾焚烧炉产生炉渣及固化处理后飞灰的进场填埋。

③并网条件

距该厂址最近的变电站位于村东部,距该厂址仅有2km距离。

该变电站为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90兆伏安。

(2)县城西5公里,村北现有垃圾填埋场。

县现有垃圾填埋场为西部工业园区的粉煤灰排放坑。

该垃圾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征地138亩,设计总库容83.41万立方米,设计服务年限为13年,平均日处理垃圾150吨,主要建设内容为长250米垃圾坝一座,长167米分区坝一座,渗滤液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及辅助生产设备等。

随着生活垃圾产量的提升,预计将填埋饱和。

3.7厂址评价

(1)通过上述两个厂址现状条件可以看到,方案一为一处丘陵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对今后生活垃圾的运输以及焚烧发电上网等具有明显优势;方案二为县现有垃圾填埋场场址,该填埋场是在原有粉煤灰排放坑,随着生活垃圾产量的提升,预计将填埋饱和。

(2)综合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我们推荐方案一作为新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厂址。

同时,我们建议将县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改造升级,将改造升级后的垃圾填埋场作为新建垃圾焚烧厂焚烧炉渣,固化处理后飞灰的填埋场区。

六、技术方案比选与确定

1、技术现状

1.1据介绍,目前一些老旧焚烧厂正逐步关闭,一批大型和超大型(日处理3000吨以上)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处于投运或在建中。

总体来说,大城市的焚烧厂负荷率是高的,但中小城市由于垃圾产生量和收运不足的原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负荷状态。

1.2近年来的“邻避效应”,不仅没有阻挡住垃圾焚烧建设的步伐,反而在一次次讨论中让垃圾处理技术路径更为清晰。

同时,民众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也越来越理解。

1.3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领下,依据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而制定的行业监管标准(包括年度、季度要求),进一步助推了行业处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清洁焚烧、蓝色焚烧一系列理念应运而生。

1.4蓝色焚烧厂设计理念旨在直面公众最关心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污染控制问题,探索出更清洁、更亲民的建设和运行方案。

包括5方面的要求:

(1)一是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

(2)二是更显著的能源利用率;

(3)三是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四是更透明的企业运行状况;

(5)五是更完善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

比如,采用最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并增设先进的低温脱销设施,大幅降低烟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建设数字化工厂,污染物排放指标实时公开上网,让企业运行状况便于监督;建设更完善的公用服务设施,让垃圾焚烧厂更为亲民。

1.5从理论上来说,找出重点用能环节,分析垃圾焚烧厂各系统的主要用能设备及参数,对耗能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能效评价体系,对垃圾焚烧的燃烧稳定性、垃圾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多目标评价监测和控制,对于提高焚烧能效,建立更为规范的运营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还是要以减量化和无害化为前提,高效资源化利用应是个标杆式追求。

2、方案比选

2.1焚烧炉炉型比较

常用的垃圾焚烧炉炉型主要有:

机械炉排炉;

流化床焚烧炉;

旋转式燃烧回转炉;

三种炉型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机械炉排焚烧炉

机械炉排焚烧炉为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技术,运行可靠度较高,燃烬度好,适用于大处理量、高热值焚烧炉,是发达国家大部分采用的炉型,在国际上约占有80%的市场份额。

炉排炉根据炉排型式主要分为顺推或逆推式往复炉排炉及滚动炉排两大类。

往复炉排炉可使垃圾有效地翻转、搅拌,具有较理想的燃烧条件,可实现垃圾完全燃烧。

滚动炉排由于排汽孔容易堵塞,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使用率较往复炉排低。

●机械炉排炉具有的优点:

a运行可靠性好,故障率低;

b单台处理能力较大;

c烟气排放量较低,相应减少了烟气净化系统的投资规模。

d不需要垃圾预处理;

e受热面磨损小;

f无需混煤燃烧,灰渣产量低;

●机械炉排炉的缺点:

a需要炉排面积较大,且炉排材质要求高,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