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84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1、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内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内生产总值

2、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40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3、计入GDP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算合成的收入

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C、出神股票的收入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中的注入因素是

A、投资;B、储蓄;C、净税收;D、进口。

5、政府支出乘数

A、等于投资乘数

B、比投资乘数小1

C、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E、以是说法都不正确

6、在以下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7;B、边际储蓄倾向为0.2;

C、边际储蓄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7、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国民收入

A、增加100亿元;B、减少1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D、减少500亿元。

8、如果政府支出增加

A、对IS曲线无响应

B、IS曲线向右移动

C、IS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A、对IS曲线无响应

B、IS曲线向右移动

C、IS曲线向左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都是

A、投资大于储蓄;B、投资小于储蓄;

C、投资等于储蓄;D、无法确定。

11、当经济中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2、一般地,在IS曲线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

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3、如果现行产出水平为10万亿元,总需求为8万亿,可以断定,若经济不是充分就业,那么:

A、就业水平将下降

B、收入水平将上升

C、收入和就业水平将均衡

D、就业量将上升

E、就业水平将上升,收入将下降

14、在流动陷阱(凯恩斯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如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卖出国债;B、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C、降低再贴现率;D、提高再贴现率;

16、如果名义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12%,那么实际利率是

A、6%;B、18%;C、12%;D、-6%。

17、自发投资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元

B、左移10亿元

C、右移10亿元乘以支出乘数

D、左移10亿元乘以乘数

18、由于经济萧条而出现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19、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20、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经济将:

A、累积性扩张

B、累积性萧条

C、均衡增长

D、无法确定

21、在现代经济中,收入和就业主要取决于: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政府行为

D、进出口数量

22、在古典区域内

A、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2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数额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增加B、不变C、减少D、无关

24、其他条件不变,总需求曲线

A、政府支出增加会右移

B、政府税收增加会右移

C、价格水平上升会右移

D、政府支出增加会左移

25、自然失业率

A、等于0

B、是随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26、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LM曲线的移动将:

A、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

B、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

D、增加投资,因而增加收入

27、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

A、财政政策效果好;

B、货币政策效果好

C、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

D、无法确定

28、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中

A、储蓄小于投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B、储蓄大于投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储蓄大于投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D、储蓄小于投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30、菲利浦斯曲线描述_______增加的关系

A、失业与通货膨胀

B、失业与产量

C、总需求与总供给

D、通货膨胀与产量

二、判断题(对的用T表示,错的用F表示)

1F;2T;3F;4F;5F;6T;7F;8F;9F;10T;11T;12F;13F;14F;15F。

F1、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列入消费支出。

T2、无论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还是自己住,他所得到的或他本应得到的租金总额都包括在GDP中。

F3、公债利息不包括在个人收入中。

F4、经济出现紧缩缺口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政策。

F5、“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T6、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多。

F7、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大。

F8、如果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有保证的增长率,则总供给将超过总需求。

F9、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移动量与政府支出增加量相等。

T10、减少货币供给将使LM曲线上移。

T11、价格水平的提高会使LM曲线上移。

F12、当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将减少。

F13、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F14、充分就业是指100%的就业率。

F15、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

三、简答题:

1、经济学家认为,“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增加国民收入”。

为什么?

现代经济中,总需求一般小于总供给。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因此,对高收入者征税补贴给低收入者能够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

2、如何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政府财政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不仅是分配社会产品的手段,而且其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

即当经济膨胀过热时,政府财政具有抑制膨胀、冷却降温的作用;当经济衰退滑坡时,政府财政具有遏制衰退,阻碍滑坡的作用。

从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看,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高涨,就业人数增多,公民的收入增加,纳税档次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将超过国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税负加重,投资成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会逐渐放慢;反之,经济衰退,就业人数减少,公民收入减低,纳税档次下降,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的幅度会超过国民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税负减轻,投资成本降低,经济衰退会有所抑制。

3、用收入–支出图说明三部门的总需求与均衡收入。

三部门的总需求为AD=C+I+G,均衡收入要求Y=AD,如图所示: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所谓财政政策手段是指政府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改变政府支出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政府税收水平。

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可以用符号表示如下:

如图所示。

在初始的均衡点,如果利率水平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总需求水平。

为满足增加了的产品需求,产出必须上升,IS曲线移动到IS1,在每一利率水平上,均衡收入由Y0增加到Y2。

产品市场E2实现了新的均衡。

然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在原来的利率水平r0上,存在着货币的过度需求。

在保持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必须上升。

随着利率的上升,厂商的计划投资支出下降,总需求相应降低。

这个过程持续到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为止,即达到E1点,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新的均衡,此时,均衡收入增加,利率水平上升。

5、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储蓄率提高对稳态增长率、人均收入和资本—劳动比率有何影响?

用图表示出来。

在下图中,储蓄率s的提高会使人均储蓄sf(k)曲线上移,从而导致k*右移,即稳定状态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并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但是储蓄率等的改变并不影响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稳态总量增长率则完全由外生的技术水平和人口增长率n决定。

四、计算题:

1、某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I=200,税收函数为T=0.2Y,政府支出G=220(提示:

Yd=Y–T)。

求:

均衡国民收入。

解:

AD=C+I+G

=300+0.8(Y–0.2Y)+200+220

均衡国民收入要求Y=AD

假定某社会消费为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为1),货币需求L=0.2Y–4r.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

(1)由Y=C+I

=100+0.8Y+150–6r

得到IS曲线的代数式:

Y=1250–30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到LM曲线的代数式:

0.2Y–4r=150

即:

Y=750+20r

(2)将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联立求解:

Y=1250–30r

Y=750+20r

得到:

r=10,均衡收入为Y=950

五、分析题:

(任选一题)

1、根据当前(2001年)的宏观经济态势,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组合)措施?

请详细说明你的论点、论据。

(1)说明当前(2001年)宏观经济态势

当前宏观经济态势是:

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储蓄余额达到10万亿,失业率仍然较高,说明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因此应继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注答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可——只要论据充分即可)。

(2)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是指政府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

扩张性的手段主要包括增加政府支出水平、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降低政府税收水平以及增加投资补贴等。

如图所示。

(3)政策之间的配合(可谈自己的看法,要有理有据)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但提高了利率水平,抑制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这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

这就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剌激了经济。

如图所示,IS1曲线和LM1曲线交于E1点,相应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分别为r1和Y1,政府同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同时将IS1、LM1移动到IS1′和LM1′位置,则利率r1可保持不变,而国民收入可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2、用IS–LM曲线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自动调整过程。

在上图中,IS曲线和LM曲线将一个r-Y空间分为四个区域,依次标为Ⅰ、Ⅱ、Ⅲ、Ⅳ区域。

假设现实经济中的实际收入和利率组合点位于Ⅰ区域的a点,a点所对应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

具体说来,a点位于IS曲线的右侧,产品市场存在着产品的过度供给,或者说产品总需求低于产出水平,厂商的非意愿存货持续增加。

这时,厂商对存货累积的反应将首先是消减产出,从而国民收入水平趋于下降。

下降的产出或收入用向左的箭头表示。

a点还位于LM曲线的左侧,货币市场存在着过度货币供给。

这时,人们将试图把多余的货币用于买进债券,从而将提高债券的价格和降低利率水平。

利率的下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

可见,在非均衡点a,国民收入存在着减少的趋势,利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

收入和利率的不断调整,将最终导致a点趋向于均衡位置点E0。

因此在该区域,国民收入有减少的趋势,利率有下降的趋势;在区域Ⅱ中,产品市场存在着过度的产品需求EDG,而货币市场则存在着过度的货币供给ESM。

在该区域,国民收入有增加的趋势,利率有下降的趋势;在区域Ⅲ中,存在着过度的产品需求EDG和过度货币需求EDM。

在该区域,国民收入有增加的趋势,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在区域Ⅳ中存在着过度货币需求EDM和过度产品供给ESG。

在该区域,国民收入有减少的趋势,利率有上升的趋势。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