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四(政治)新.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186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四(政治)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研四(政治)新.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四(政治)新.ppt

《研四(政治)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四(政治)新.ppt(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四(政治)新.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讲:

杜玉珍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作为上层建筑,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

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而政治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现象都是与政治权力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一切社会经济利益要求,通过政治权力就能够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和实现。

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

虽然政治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得错综复杂,但其中却是有规律可寻的。

因为政治是和世上的万物一致的,也是矛盾运动,也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以人们要用科学的态度研究识它。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成果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基础上,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思考对策。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1、起步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认识到党的领导体制的弊端,提出在党的领导下,着力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和以政代企等问题。

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十一届五中全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十二大取消了党主席职务,设党总书记,凡重大决策必须经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集体决定。

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党的十三大重点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设计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内容、具体措施等从理论上进行可全面论述。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是:

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所谓的党政机关包括:

党委、党委下属纪委、武装部;政府,政府下属的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等等。

政府职能:

对本辖区内的各行各业、各部门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其他组织:

人大、政协、妇联、工会、青年团,十三大明确规定,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并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定为领导体制的改革。

1988年党中央机构改革,撤消了与国务院职能部门重叠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随后地方党委也撤消了不在制度任职却分管政府工作的专职书记和常委,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这一阶段改革以党政职能分开为突破口,直指权力过分集中“总病根”。

2、稳步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十四大后,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十四大报告解答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十五大提出了新世纪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

总要求: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主要任务:

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十六大对新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和论述。

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

总之,这一阶段改革是对前一阶段改革的调整,改革内容由原来重点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党政问题,调整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策略上由原来的“攻坚战”转入“外围战”;改革步伐也稳健了。

3、深入发展阶段胡锦涛新四代进一步突出民主执政,把政治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十六届四中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针对民主执政作出解释:

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央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集体领导。

一建立了报告制度:

政治局向委员会报告工作;纪委常委向纪委全体会汇报工作;地方各级也如此。

二优化党委内部结构:

按照十六届四中要求落实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工作,实行常委分工负责。

三完善党委议事决策机制: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各级党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提出要不断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

指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提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真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并补充到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去。

这一阶段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是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建设。

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资料库(http:

/,十八大强调:

“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不能搞“突进”(即注重与其他四大领域的改革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民意高度关切、而现实条件已经具备的改革,比如扩大党内民主、削减副职官员人数、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比例;提高行政透明、官员财产申报、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公开等方面,可以有实质性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逐步向深度推进,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人大代表专职化、扩大基层民主等,稳步向目标推进。

十八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一条红线:

坚持和拓展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三个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四大亮点:

依宪治国;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重大决策追责制;推进司法改革。

法治中国建设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

维护宪法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维护宪法权威。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总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转换思路、依法治国的稳步推进,再到21世纪民主执政、发展党内民主的创新发展,30多年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也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个社会的政治愿景应该是:

“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第一,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不断健全。

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废除,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确立,党和国家活力不断增强。

第二,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

如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广泛当家作主。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断完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进一步和谐,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壮大。

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

第四,建立健全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论证、听证、评估、问责、纠错等程序和规定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利益和愿望得到更好体现和保障。

第五,建立健全了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重大人才建设工程;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

第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活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展明显。

第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健全。

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为权力运行提供制度框架、划定运行轨道。

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总体下,通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等,规范了干部录用、管理、考核、监督等。

第八,基层民主得到发展,民权保障增强(2003-2012年):

城乡基层自治制度建立并运行;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合法的私有财产保护入宪即物权法;修改了选举法,使城乡选民具有平等的权利;废除了收容遣送条例,使农民自由进城务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主要有四大理论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理论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1、中国特色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与特征

(1)原则改革始终是党的领导下的改革。

改革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者,也是主体力量,是成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政治因素。

实践也证明,依靠党的推动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选择。

改革立足于现实国情和世情。

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依据,也是30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功推进的重要经验。

中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复杂的国情、政情、社情、民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活环境。

因此,改革必须在立足于现实国情上推进,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显著特征体现了“破”与“立”的结合:

改革从反思“文革”问题和拨乱反正开始,针对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进行不断破除;同时,确立、改进和完善了诸多制度,如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人代制、协商制,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改革了干部制度,实施了公务员制度;确立了群众自治制度等等。

政治体制改革在策略上坚持了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思路。

改革是渐进式稳步发展的:

政治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风险性较大。

因此,只有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方法,才能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形成理论与实践良性活动的关系格局。

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主要是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目标是党政职能分开。

党政职能分开即要科学地划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职权,理顺党同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关系,把具体国家公务交给国家机关做,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任免外,要集中精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管好党员。

党组织要成为教育和监督党员的组织,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2)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目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

(3)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目标就是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民主程序决策重大事项;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完善专家咨询,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智囊网络;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5)完善监督机制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力为人民谋利。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健全组织法则和程序规则;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6)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就是要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离退休制,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

改革目标是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聚集优秀人才为国家做贡献。

(7)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理论形成过程邓小平早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选2,P146)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

江泽民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步入了新的阶段。

胡锦涛提出“弘扬法治精神”的观念,这意味着确立和实施10年之久的依法治国方略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从法律体系的建构升华到法治文化培育的阶段。

法治精神是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法律信仰的综合反映,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

法治精神包容了正义、公平、民主、自由、人权、秩序、和谐、安全等诸多价值要素,是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的集中体现。

2、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法制。

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法律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行为和关系进行规范。

即“有法可依”。

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保障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

即“有法必依”。

严格公正执法和司法。

司法独立,不受任何其他机关、社团和个人非法干预;要公正司法、文明执法。

即“执法必严”。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惩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即“违法必究”。

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密不可分。

民主建设是法制的前提、基础,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条件,是诞生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依据;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依靠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

总之,“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

”(邓选2,P359),(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1、理论渊源与形成早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关于政治问题的探讨中曾使用过“政治文明”一词,但未展开阐释。

中国化政治理论探索中,毛泽东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

关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识、政治制度建构的思想、处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各种矛盾问题的思考等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在确立了经济建设中心认识后也认识到“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邓选3P164)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也谈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诸多内容: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政治民主,已经被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目标,政治民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建设。

但政治文明概念尚未提出。

新世纪以来,江泽民、胡锦涛等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等新概念,把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认识位置与建设位置。

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十七大阐述了政治文明的内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化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之,初步形成了政治文明的理论体系。

2、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与要求

(1)内涵:

政治文明上指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进步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

具体而言如下: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相对于野蛮、腐朽、落后而言的;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政治文明影响和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

为物质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保证,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杠杆,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维结构的系统:

意识文明是灵魂,是制度文明和行为文明的精神指导;制度文明是“绳”是意识和行为的规范要求;行为文明是“形”,是意识与制度文明的具体体现。

(2)基本特征:

政治民主化,即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在政治系统中得到反映,真正体现当家作主。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政治制度化,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政治法治化,即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政治科学化,表现为政治活动中的高效率、有序性、准确性,也体现为广泛性的民主。

要吸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服务于政治决策,提高政治决策的效益性,尽量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3)基本要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要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

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形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体现着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优越性。

它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基本走向。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改革实践,实质是以放权、分权、限权和制权为中心内容的:

(1)向公民(家庭)放权分权;

(2)向企业放权分权;(3)向地方政府放权分权;(4)向社会放权分权,如允许村民、社区自治,发展行业协会、合作社、中介性的审计和评估机构、社团等等;(5)对政府自身限权,如改革领导人的任职期限,减少行政审批权,减少管理领域和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和社会民生的直接干预和管制;(6)培育制权主体和制度,市场主体、公民(对自我权利觉醒和维护)、人大、政协,立法、司法,行政透明度的提高,审计和监察的强化,反腐败的深入,等等都是制约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政治稳定问题关于政治稳定问题:

政治稳定概念的合理界定应为:

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性、国家政体的连续性、社会政治制度的内聚性和价值观念的稳定性。

国家政治生活的秩序性意味着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相对不存在暴力事件,不存在带来全局性的、破坏现存社会制度的政治动乱,也不需要使用武力或高压手段解决政治危机。

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大政方针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并能长期坚持,也不允许任何破坏现存社会制度的组织合法存在。

国家政体的连续性是指一届政府继承前一届政府的阶级性质,维护同一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标志着该社会制度是稳固的,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包括政府的换届是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而不是用非法的手段完成。

社会政治制度的内聚性是指社会政治制度应具有的凝聚力,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凝聚力意味着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护这一社会制度,认为这一社会制度优越于其他社会制度,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愿意在这一社会政治制度下长期生活下去并为捍卫和发展这一社会制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价值观念的稳定性是政治稳定的一个深层次要求,价值观的动摇,意味着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的动摇,意味着人们追求的信念、理想、信仰的动摇。

同现存制度相左的价值观,是破坏该社会内聚力的意识形态因素,是动摇该社会制度稳定的潜在危险。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政治稳定总是相对的,稳定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政治稳定不等于僵化、停滞;不等于无视矛盾、冲突和斗争;也不等于固守某种政治形式、政治方法、政治决策、政治观念和政治经验,而是稳定与发展、稳定与改革、稳定与民主相统一的辩证过程。

1、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方面的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的落后、停滞,物质财富的相对匮乏是社会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

当前中国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

发展中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不强,国家尊严难真正维护,影响稳定;生活水平不高增强凝聚力有限,也会影响稳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影响稳定。

(2)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政治方面因素政治制度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有效规范、控制社会政治行为,使政治行为和政治事态按照既有轨道运行,通过减少不确定性进而强化稳定。

但我们当前政治制度化水平总体偏低,实践中政治系统的开放性、凝聚力、吸纳性以及法制化相对脆弱,进而直接或间接导致民众政治参与、意愿诉求、政治维权等渠道狭窄或不畅,使本可以及时化解的问题变得复杂和困难。

同时,监督跟不上,政治系统内部易造成政治决策或决策执行的失误、权力的滥用与腐败等现象,直接影响稳定。

总之,政治制度低水准弱化民众对之后系统的合法性认同,甚至导致政治危机的出现。

(3)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思想文化方面因素:

当前呈现出思想多元化发展趋势。

多元化会造成人们在诸多选择面前无所适从、游离不定;尤其多元化带来的不良思想与文化带有破坏性。

(4)当前影响政治稳定的社会因素:

社会问题影响稳定。

如社会资源占有与分配的不公、社保制度不健全与弱势群体救济制度不完善、社会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上升、环境污染加剧以及自然生态恶化、社会流动性加快与社会机会相对不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