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98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自然警号长鸣》.docx

《大自然警号长鸣》

《大自然警号长鸣》

教学目的

 

一、认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区别议论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理解议论中的说明;

 

三、进一步理解段的知识,学习丰富的语言。

 

重点难点

 

一、表明了什么主张,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领会作者的主张;

 

二、议论文中说明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生态系统》一文告诉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的人对这个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拓资料表明,美丽的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已濒临绝种,某些城市的风沙日益严重。

所有这些,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我们今天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看一看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到何种程度,想一想为了人类目前和将来的利益,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题解:

“警号长鸣“生动形象地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一种警笛“呜呜”声不断于耳的感觉,让读者感到破坏大自然的恶劣行径已到了不能不迅速制止的地步。

 

三、检查预习

 

1、从括号中找出与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如数家珍(历历可数数不胜数数量可观)跨越重洋(重山峻岭心情沉重污染严重)

 

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我扭开收音机,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

(记叙)

 

(2)我国的鹤类本来是很多的,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现在还居于世界之首。

(说明)

 

(3)在这场搏斗中,谁也不是局外人。

(议论)

 

四、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

用一则“引进东北虎”的消息作文章的引子。

 

第二部分(2~6段):

说明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自然已发出紧急警号。

 

第三部分(7~9段):

阐述“大自然警号长鸣”的原因以及必须跟生态环境破坏者作坚决斗争的意图。

 

第四部分(10~12段):

用“警策”形式点明全文主旨,号召从们跟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势力作斗争。

 

五、研习第一部分:

范读,思考1、这一段记叙什么,说明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先记叙听到引进东北虎的消息,再说明引进的原因,记叙这则消息,起着引出下文的说明和议论的作用。

 

六、研习第二部分:

指名朗读,要求1、划分层次;2、用波浪线划出层与层之间的过渡句。

 

第一层(2~3段):

说明我国虎的数量已变得十分稀少了。

 

第二层(4~5段):

说明野生动物也在减少。

(过渡句:

第4段第1句)

 

第三层(第6段):

说明大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点明本文的主旨。

(第6段第1句)

 

分析第4~5段的写法:

1、写鹤类的情况起什么作用?

2、怎样表达“惊人”?

 

列出数据来写鹤类,是以鹤类的减少为例子,说明“许多野生动物。

都在不断减少”这个中心意思,然后,虚写鹤类应该“成群结阵”“遮天蔽日”,实写鹤类的“屈指可数”,虚实对照进一步突出野生动物减少的惊人程度。

 

七、分析第6段:

集体朗读,思考1、“警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大自然的“紧急警号”指哪些?

警号比喻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所表现出的信息;“紧急警号”具体指“鱼虾减少了、山林面积缩小了、禽兽锐减了”等。

2、“大自然已到处发出紧急警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概括上述事实,提炼本文主旨,点明课题含义;3、“中国人”包括“我们大家”更包括“你我他”,既然写了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写“我们大家”和“你我他”呢?

这样的反复强调,避免了平铺直叙,可以使内容层层扩大,证据节节另重,读来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八、布置练习:

1、根据词义从大到小,调整下面几个词的顺序:

生物东北虎野生东北虎虎动物大自然

 

2、阅读第2段,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说明

(2)这段文字的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

设问(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我们东北山林里这种世界上最雄伟美丽的老虎越来越少”(4)这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

 

九、研习第三、四部分。

 

1、全体女生朗读这两个部分,要求通过朗读,领会第7、8段的爱憎感情,领会9、10、11、段的论证语气。

对朗读表达掌握得不够的,要及时指出纠正。

 

2、分析第12段。

 

教师范读。

 

提问: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

总结全文和说明写作缘由,“从飞禽走兽的减少,我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警号”总结第一、二部分,“从警号长鸣中,我不禁想到了这一切”总结第三、四部分。

 

提问:

作者不禁“想到了这一切”。

“这一切”指代哪些内容?

 

提示:

分析第7-11段,从各段中寻找答案。

 

3、分析7-11段。

以“这一切”指代了哪些内容为分析的思路来理解这几个段落的内容和写法。

 

提问:

第7段作者想到的是什么?

 

小结:

作者想到,我们有好些不利条件,而且有一批人天天在干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勾当,因此大自然“为我们吹响警笛了”。

 

讲解:

第1句“别太过以为我们的地大物博”吧!

”语重心长,使我们先从“地大物博”的自我陶醉中清醒过来。

接着先总后分先总述我们“也有好些不利条件”,再从人口平均耕地、森林覆盖面积、自然保护区三个方面摆事实论述“不利条件”。

然后又摆出“有一批……的人,……天天在干……的勾当”的事实,阐明自然界出现了令人焦虑的局面。

这些,都是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原因。

最后一句话,再次提醒我们“吹响警号”了。

 

提问:

第8段作者想到的是什么?

小结:

尽管我们注意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大意义,并且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严重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讲解:

这一段从正面论述,摆出保护自然环境的事实,告诉人们解决自然环境受到严惩破坏这一问题的方法,其内容和上一段形成正反对比。

最后一句来一个急转弯,告诉我们切不可因为有微不足道的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麻痹大意,照应了上一段的内容。

 

提问:

第9段作者想到的是什么?

 

小结:

作者想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一方和破坏自然环境的一方的搏斗正在进行,谁胜谁负,还得“且看下回分解”。

 

讲解:

通过两个选择句式的设问,指出了双方的尖锐斗争,表现了作者的忧心,激发读者思索。

这一段是第三部分的小结。

 

提问:

第10段作者想到的是什么?

 

小结:

作者想到,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这场保护与破坏的搏斗。

 

讲解:

“这场搏斗”紧承上须两种势力谁胜谁负的设问,指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破坏自然环境这两种势力的搏斗;“谁也不是外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自然环境,都不能对自然环境好坏不闻不问,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这场搏斗。

 

提问:

第11段作者想到了什么?

 

小结:

作者想到,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到保护自然环境这一边来,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讲解:

文章写到这里,该站在哪一边,已经是十分明确的了,所以作者不明说,而运用疑问句引起读者思考,让读者自己决定自己的立场。

这一段提出了作者的主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发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与破坏自然环境的势力作斗争的号召。

 

以上提问,可以采取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4、分析表达方式。

 

提问:

第三、四部分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小结:

这两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述,因此,其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十、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确凿的事实说明自然环境遭到严惩破坏的情形,以振聋发聩的语言提醒众“大自然已到处发出紧急警号”,然后论述“大自然警号长鸣”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号召人们站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一方,与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这篇课文的前6段以说明为主,后6段以议论为主,说明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说明是后面议论的基础,为议论服务,议论则针对前面的说明进行,是说明的进一步发挥。

说明具有客观性,议论却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这篇课文是议论文,它出自散文家秦牧之手,带有散文的特色。

首先是它饱含感情,痛恨破坏自然环境和号召人们奋起保护自然环境,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其次是它的文笔生动灵活,主要表现在长句短混合运用,词语富于变化、富于形象性。

再次是它取材自由,围绕中心,信手拈来,层层铺开。

 

十一、练习。

 

1、课堂上口头完成课文练习“理解、分析”第一、二三题和“记忆、联想”第七题。

 

2、课外用练习本完成课文练习“揣摩运用”第四、五、六题。

 

3、课外写心得式读书笔记(读后感)一篇。

要求写《大自然警号长鸣》的读书笔记。

先写读了什么文章,并概括内容要点,然后谈自己的看法或主张,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