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99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

(一)法律

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2008-1-63,多)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2依据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有关立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1-63,多)

A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B现行宪法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C1954年宪法没有授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D现行宪法则明确规定了国务院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

3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02-1-41,多)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4依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2002-1-34,多)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5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2003-1-3,单)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6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000-1-2,单)

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C基本法律D国际条约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2000-1-1,单)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1.ABC;2.ABCD;3.BC4.ACD;5.B;6.C;7.A

【考点专题讲座】以上其题考察《立法法》第二章:

法律。

考生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立法权限(《立法法》第7条)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法律保留事项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1)国家主权的事项;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犯罪和刑罚;

(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7)民事基本制度;

(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9)诉讼和仲裁制度;

(10)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3.法律的绝对保留事项:

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

根据《立法法》第9条规定:

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4.法律提案主体(《立法法》第12、13、14条)

(1)向全国人大:

两团(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两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两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向全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会议+专门委员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两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8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2-41,单)

A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B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

C对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D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9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5-2-49,单)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10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机关或者机构具有制定规章的权力?

(2003-2-77,多)

A国务院办公厅B国家体育总局

C国务院法制办公室D审计署

11关于规章制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2003-2-76,多)

A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单位必须举行听证会

B部门规章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

C除特殊情况外,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D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制机构依法报有关机关备案

【答案】8.C;9.D;10.BD;11.CD

【考点专题讲座】

1.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立法法》第56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2.行政法规可规定的事项:

(《立法法》第56条)

(1)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2)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3)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3.行政规章制定权

(1)部门规章(《立法法》第71条、72条)

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②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③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2)地方政府规章(《立法法》第73条)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②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4.行政规章制定程序

(1)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5条,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有关机关、组织或者公民对其有重大意见分歧的,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起草单位也可以举行听证会。

(2)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8条,规章送审稿由法制机构负责统一审查,而非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

(3)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32条,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34条,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制机构依照《立法法》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规定向有关机关备案。

(三)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

(2005-1-14,单)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1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2004-1-12,单)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14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

(1998-1-74,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5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2003-1-9,单)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16关于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2-2-80,多)

A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性审查

B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

C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作出不批准的决定

D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后,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17下列哪个选项的法规或条例或法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1999-1-27,单)

A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例

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答案】15.C;16.BC;17.B

【考点专题讲座】

1.地方性法规(《立法法》63、64、67)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3)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4)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5)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①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②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③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

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6)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7)规定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法》第66条)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提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能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四)适用与备案

18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08-1-56,多)

A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

B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

C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

D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19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在此情形下,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2006-1-3,单)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20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2004-1-84,不)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21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2004-1-54,多)

A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但不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

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C按照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某些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可以溯及既往

D经济特区法规依据授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22李某在某特区打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

依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依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

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

(2002-2-24,单)

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

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

2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应当选择下列哪种做法?

(2000-1-18,单)

A由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送请上级人民法院裁决

B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C由受理该案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送请同级权力机关裁决

D由受理该案法院的同级权力机关解释或者作出裁决

【考点专题讲座】

(一)规范性文件冲突的处理规则(《立法法》第81—86条)

1.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则不一致适用上位法:

效力等级: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

部门规章省级地方性法规

↙↘

省级政府规章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

较大的市政府规章

2.同等效力法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处理:

(1)同一机关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人大与其常委会视为同一机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直接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二)备案(《立法法》第89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1.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3.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5.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基于以上所述,关于备案可以总结如下规律:

①各级人大不接受备案。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接受规章的备案。

③下位法报上位法的制定机关备案,该上位法的制定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报其人大常委会备案。

④报请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相当于批准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即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等同于省级地方性法规备案。

⑤法律和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备案的问题。

⑥对于须要报经批准才生效的文件不是由本制定机关报请备案,而是由批准机关报请备案,如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五)立法监督

24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

(2008-1-14,单)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25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5-2-43,单)

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

26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

(2004-1-13,单)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27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何种选项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

(2003-1-86,任)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D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8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

(2003-2-23,单)

A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C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向省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29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1998-1-49,多)

A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服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B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C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规章,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查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章

30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1999年-1-81,任)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决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撤销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但不能改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对最高人民法院的错误判决进行宪法监督,但不能改变或撤销判决

31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应报哪些机关备案?

(1998-1-46,多)

A市人民代表大会B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省人民政府

【考点专题讲座】

(一)改变或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立法法》第88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和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66条第2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66条第2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3)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5)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6)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注意】改变或撤销问题可总结如下:

改变或撤销:

“不适当的文件”

人大对其常委会

领导关系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对其工作部门

上级权力机关对下级权力机关

监督关系

中央:

“不合法”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地方:

“不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