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228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docx

届二轮第11讲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

2018届二轮:

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进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局势的演变(专题卷)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皖南八校三联]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时,要求欧洲各受援国必须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

这一规定(  )

A.反映了美国的霸权意识B.加剧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C.推动了各国国有化发展D.旨在遏制苏联势力扩张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由所学知识和材料中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各受援国必须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可知,这种做法会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度,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受援国国有化程度的提高,C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的确属于战后美国霸权政策的组成部分,但这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美国和欧洲受援国之间的关系,与欧洲各国之间关系无关,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的确有遏制苏联势力扩张的目的,但这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2.[2017·太原二模]1946年初,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写道:

“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这一言论(  )

A.拉开了美苏冷战序幕B.导致了两个德国形成

C.宣告了美苏关系破裂D.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

答案 D

解析 拉开美苏冷战序幕的事件是丘吉尔铁幕演说,故A项错误;苏、美、英、法对德国分区占领并形成了东德和西德,导致了德国分裂,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关系破裂,C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其言论影响了美国的政策,对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故选D项。

3.[2017·深圳一模]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

这条热线(  )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答案 D

解析 苏联的霸权政策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与材料中“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与材料中“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与材料中“1963年”不符,故C项错误;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与材料中“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相符,故D项正确。

4.[2017·宜春二模]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国内的“大西洋主义派”打出了“重返欧洲”和“回归文明世界”的旗帜,提出“一边倒”外交,认为俄罗斯应该努力“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

“一边倒”外交(  )

A.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

B.大大压缩了俄国的外交空间

C.旨在谋求与西方合作主宰世界

D.实现了与西方的全面伙伴化

答案 B

解析 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据材料“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可知“一边倒”外交是俄罗斯要步入西方民主国家的行列,这就大大压缩了俄国的外交空间,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既没有体现俄国谋求与西方合作主宰世界,也没有反映其与西方的全面伙伴化,故C、D两项错误。

5.[2017·湖北七市州联考]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提问时说道:

“我知道,在外国,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

这些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们并不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不为了农业而牺牲工业。

工业各部门将继续根据拟订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

”这表明赫鲁晓夫(  )

A.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答案 A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意味着苏联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

这些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相符,故A项正确。

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2017·石家庄二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资金都是有条件的,受援助国须实行其建议的经济改革。

从1980年起近20年时间里,菲律宾接受了其援助资金,却因降低关税壁垒、实施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导致外国商品蜂拥而至,经济陷入长期衰退,贫困更加普遍。

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下降B.世界经济中南北问题突出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放缓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

由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菲律宾接受了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资金,却因降低关税壁垒、实施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导致外国商品蜂拥而至,经济陷入长期衰退,贫困更加普遍”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改革建议严重影响了菲律宾经济的正常发展,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国际援助时有很大的风险,根本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故B项正确。

A项错在“世界银行”;材料未涉及全球化进程问题,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1971年,D项错误。

7.[2017·南昌三模]英国《经济学家》预测:

“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  )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

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弊端。

据材料中“21世纪的欧洲……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和“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可知,福利政策造成财政压力增大和给民众带来压力等问题,因此C项符合题意。

A项夸大了“福利国家”政策的危害,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政策增加了财政负担,但不一定会导致财政、政治危机,故B项错误;D项抹杀了“福利国家”政策的积极作用。

8.[2017·武汉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提高了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如图是这一时期“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发达市场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B.计划经济国家进行深刻的改革

C.发展中国家更深地融入世界市场

D.石油输出国极大推动“南南合作”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世界经济。

做题时注意关键信息“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

由图示数据可知,工业国(发达市场国家)在1963~1973年的出口份额呈增长趋势,相比其他类国家获益更大,A项正确。

计划经济国家的出口份额逐渐减少,但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不断减少,不能得出C项结论;石油输出国出口份额逐渐增加,但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9.[2017·深圳二模]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

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

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

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答案 B

解析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里根政府改革的特点,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里根采用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同时减少国家的经济干预,来促进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不涉及新技术的出现,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0.[2017·太原二模]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

十亿美元)。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118

17.6

2000

1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迅速上升,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持续下降,这表明第三产业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在上升,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材料无关;知识经济开始崛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应排除D项。

11.[2017·郑州质检三]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

“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

”材料旨在说明(  )

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

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答案 B

解析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维持了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对经济干预的失败尝试,故A项错误;从材料“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可知,科技革命产生的变化促使资本主义机制的调整,故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技革命带来了宏观经济的变化,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故D项错误。

12.[2017·长春质检四]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解析 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推陈”的内容,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理解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13.[2017·银川一中三模](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

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

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

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

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

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寻求联合,先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却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

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曾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都被戴高乐否决,戴高乐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

经过几年的努力,英国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发生演变的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

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13分)

答案 

(1)特点:

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与变革;每次经济政策变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政策变革与理论发展相互推动和促进;每次经济政策的变革都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

(6分,任答三点即可)

原因: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的需要;20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979年起,英国“重返”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

(9分)

(2)背景:

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形成;西欧各国在二战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国和西欧存在控制和反控制斗争;英国担心失去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6分)

影响:

促进了西欧经济一体化,带动了政治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欧共体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一体化阻止了欧洲内部再度爆发战争;有利于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形成了一个和而不同、更加多样的欧洲。

但欧共体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与矛盾。

(7分)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一整体来看,能得出“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特点;不管是根据所学还是根据材料,我们都知道,从英国每次政策调整的背景看,都与经济理论互相推动;从政策调整的效果看,调整在一定时期内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从政策的时效性来看,每个政策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其时效性,后期往往失效。

分析原因时一定要结合英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从调整的必要性上进行分析。

(2)问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根据二战后国际局势及材料二“欧洲普遍衰落”“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分析概括;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多极化发展,欧共体的作用及问题等方面分析。

14.[2017·唐山三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乔·尼尔森总结了一套焦点讨论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考,为学习注入现实生活的意义,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逻辑框架,帮助他们厘清自己的思考。

该方法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

客观性层面:

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即为了得出事实;

反应性层面:

与个人感受、情绪、记忆、联想有关的个人反应;

诠释性层面:

有意义的联系、整合、理解、领悟;

决定性层面:

讨论问题的影响、结果和新方向,探索知识在日常世界中的应用。

——《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的应用》

材料二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

“我们必须把和平机构坚实的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运用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面解读材料二。

(要求:

史论结合,表述合理)

答案 (示例)客观性层面:

罗斯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分)

反应性层面:

罗斯福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1分)

诠释性层面:

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国际经济恶性竞争有关系;二战即将结束,世界需要和平发展;美国以超群的综合国力有能力主导世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也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7分)

决定性层面:

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当今中国应该积极融入并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焦点讨论法的应用。

做题时,首先应明白焦点讨论法的四个思维层面的基本内涵:

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定性层面。

其次,在阅读材料二时,我们应运用材料一中的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讨论的焦点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罗斯福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有无其合理性、出现的原因、此看法对我们的启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