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35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然而阅读活动应

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

质疑,去挑战。

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A.鞭长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

B.望尘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

C.鞭长莫及毕恭毕敬心照不宣

D.望尘莫及顶礼膜拜心领神会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歌坛“神曲”的特点。

(不得超过15字)(6分)

曾经一首《忐忑》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蹿红大江南北,被人们称为歌坛“神曲”,创下了歌曲流传速度最快的奇迹。

这几年里,迅速蹿红的歌曲不在少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歌手和音乐人抓住热点话题来制作歌曲,和人们的生活、思想紧密联系,所以短时间被人们接受不足为奇,但一首歌曲火爆之后很快就会消失或被新的“神曲”所替代,也就出现了红一曲就不见踪影的遗憾,这也说明了一点,“神曲”一般只注重市场需求和短时间的商业利益,并不在歌曲的艺术化和经典化上下功夫,如果说现在的“神曲”都能称之为经典歌曲的话,人们也不会长久地翻阅当年的“经典老歌”。

答:

▲、▲、▲

4.根据例子,分析“响当当”一词的双关义。

(3分)

“双关”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晴之“晴”与爱情之“情”双关。

又如现代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婚礼》:

“从前乡村铁匠是当地尽人皆知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在这里,“响当当”既指▲又指▲,真是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

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

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

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

呜呼!

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三世皆不显。

职方君三子:

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

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

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

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

“此不足为吾学也。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

久之,慨然曰:

“可矣!

”由是下笔顷刻千言。

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

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

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

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

享年五十有八。

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

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

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

“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

”然则非余谁宜铭?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

①悫:

笃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闻:

闻名

B.间而出其所有间:

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再:

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除:

授予官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

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

笑笑而不回答。

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

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

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3分)

(2)退而叹曰:

“此不足为吾学也。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4分)

(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

①高阙:

指长城两边的山。

②节旄:

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2)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3)▲,▲,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6)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7)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厂子

曾平

村主任把大家叫到他家外面的坝子上开会。

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

身强力壮的男人全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到春节,才像鸟儿一样飞回来。

村主任的咳嗽比往常认真了好多。

他要宣布重大决定时都咳嗽得厉害。

村主任说,人家乡长,像龟孙子,陪了三个月,王老板才答应过来!

村主任又说,你们不晓得,为了把王老板拉到我们坝坝村,乡长喝了多少酒!

三个月没下战场,五次差点儿住院!

大家对乡长喝不喝酒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

这一点,村主任非常清楚。

村主任接着说,把地交给王老板,一亩地,人家给一千斤谷子。

一亩地,起早摸黑地干,一年收多少?

满打满算,八百斤。

还没算化肥、种子、汗水。

现在啥都不干,坐在家里,一年的收成全进屋,还多二百斤。

坐在家里收成就能进屋,大家求之不得,就叽叽嘎嘎地热闹起来。

村主任的大嘴巴继续翻动,说,王老板说了,今天签合同的,一人奖一百块。

一百块是多少?

一百五十斤谷呢。

村主任从裤腰带里取出一摞叫合同的东西,来回在大家面前晃,说,签了就是钱哟!

大家都签上大名,然后领走一百元的奖金。

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大家的土地,厂子一天天地耸立起来,一根大烟囱,高得像要插进蓝天白云里面。

大家问,这王老板,建的啥厂哟?

村主任说,今年租地的谷,王老板给了没?

大家说,给了!

算成钱,安逸。

村主任说,安逸你还操啥子闲心?

村主任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反剪着手,到厂子去了。

村主任兼着厂子的副厂长呢。

没多久,大家把村主任围住,还是在他家坝子边。

不同的是村主任家房子的外墙全贴上了白花花的瓷砖。

村主任说了,明年春天,村上盖一座四层的办公楼,钱,厂子那边出。

以后,村上开会,用不着他家的坝子了。

村主任很忙,偌大一个厂子,需要他忙的事情多。

要不是大家带信给他婆娘,说如果不出来,就把厂子推了重新种庄稼,村主任断然不会出来。

村主任没有好脸色,说,种庄稼,还没种够?

村主任继续没有好脸色,说,王老板的租金,给没有?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主任,烟囱上面那些黑烟,把天全吃完了。

大家的眼睛都望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和那些奔腾咆哮的黑烟。

村主任见惯不惊的样子,说,天空是你家的?

办厂子怎能没有烟囱?

有烟囱怎能没有黑烟?

大家说,主任,你没闻到臭味儿?

一些忍耐不住的,早已肆无忌惮地咳嗽开来。

村主任也忍不住跟着大家咳嗽起来。

村主任说,办厂子就有烟雾,有烟雾就有臭气!

臭气没闻过?

茅坑臭不臭?

大粪臭不臭?

久了,惯了,还香!

过了几天,村主任传达了王老板的决定,每家每户给一个名额,去厂子当工人,月工资一千块,干得好,还发奖金。

村主任说,你们的男人、儿子,在城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

赶快把他们喊回来,到厂子当工人,既挣工资,还照顾家里,人家王老板,想得周到不周到?

不到十天,在城里打工的男人,纷纷回家,去了厂子。

过些时候,大家再次围住村主任。

都是一些老人,年轻的男人女人,全进厂子当工人了。

大家说,主任,你去看看玉泉河。

玉泉河成臭水沟了。

坝坝村有条河,水清得像玉,甜得像泉,祖祖辈辈都叫它玉泉河。

大家长年累月靠玉泉河浇地,饮水,河水滋润着村子。

村主任说,臭水沟怎么了?

王老板的租金,少了你们?

你们的儿女进厂子,少了工钱?

大家忧伤地说,主任,那河水,咋吃啊?

村主任笑笑,很释然,说,这好办,明天,我就让厂子给大家打井,一家一口,这下,好了吧?

11.坝坝村的自然环境在建厂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请简要概括。

(4分)

12.请分析文中三处加点的“咳嗽”的含意和作用。

(6分)

13.“大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其形象。

(4分)

14.本文写了坝坝村毁田建厂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龙应台

台湾是个标语地区。

走上街,看见“两个孩子恰恰好”,经过电线杆,瞄见“保密防谍,人人有责”。

还有一些根本看不懂的:

“拼命就是保命”,横挂在车马杂乱的大街上,好像鼓励开车的人要冲锋陷阵。

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标语的泛滥只是一个表征。

拿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来看:

大家都说,现代的中国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西方的文化只学到皮毛,而且不能消化,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已完全抛弃。

怎么办?

很简单!

首先,到街头、学校、车站,贴上千千百百个标语:

“复兴中华文化!

然后,在台北市塑造一个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还要重的孔子巨像。

气魄要大,所以单单铜料就要花一亿元以上。

铜像用来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人民文化气质,更昭告世人,台湾是中华文化的堡垒。

我不是在说笑话;你没看报纸吗?

市政府一点没有幽默的意思。

这个庞然巨物建立起来之后,大概会遮掉好大一片天空,使许多住家变得阴暗封闭。

冬天的霪雨和市区的污染将为铜像覆上一层肮脏的颜色。

铜像边的街道,大概与红毛城四周一样,会有像苍蝇叮肉似的摊贩,而街上的交通将因游客的往来而呈爆炸状态。

至于这么一大块铜将如何“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我非常迷惑。

今日的台湾若真有厚实的文化传统,不需要努力地“宣扬”,人家自然会慕名而来。

台湾的内在若是空虚浅薄,我们再“宣扬”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这样迫切地要求别人的注意,本身就是一个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

可是缺乏自信便也罢了,何不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实实在在地去提升自己!

相反的,我们所做的是没头没脑的“宣扬”工夫——贴标语、作宣传、铸世界上最大、最重、最高、最贵的铜像……这不是心虚的暴发户心态,是什么?

人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把自己的脸打肿了来冒充胖子。

我们有社会问题与文化危机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造个大铜像,宣称自己是中华文化的掌门人。

如果报税单上有这么一个名目,我宁可坐牢,也不会缴纳这笔铜像税。

(选自《野火集》,有删改)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16.作者不支持建立孔子巨像的理由有哪些?

(6分)

17.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怎么做?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

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

“我雪白的羊群呀,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

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买掉黑羊:

“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

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

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

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

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

出卷人:

刘曼菊审卷人:

史芙蓉

苏州市五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

高三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六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选自《中庸》)

20.写出与《中庸》并称为“四书”的另外三本书。

(2分)

答:

这三本书分别是。

21.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语义相同,这句话是(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西蜀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黄忠。

B.觉新是小说《家》中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

他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又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

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代价。

C.《红楼梦》中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说的是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巧姐。

D.《边城》通过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表现了原始而古老淳朴的人性美。

E.《欧也妮葛朗台》写了两个人的死,一个是葛朗台太太,一个是葛朗台老头。

他们死的时候都给女儿留下了遗言,两个人的遗言都是他们人生哲学的体现。

23.简答题(10分)

(1)“千里走单骑”中关羽的“忠义”尤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两例说明。

(4分)

(2)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

(6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的方法,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

比如,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

但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以“强国”时,中医的困境就已开始了。

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

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

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

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科学与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24.结合全文,谈谈中医“民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25.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如何使中医走出困境。

(9分)

出卷人:

刘曼菊审卷人:

史芙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3分,“举”、“称”、被动句式各1分)

(2)回家后感叹道:

“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

”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

(4分,“足”、“悉”、“所为文”、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3)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3分,两个“以”“号”各1分)

参考译文:

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郡眉山县人。

苏君的品行德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影响到家乡,闻名于整个蜀郡已经很长时间了。

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文章流传出来以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看。

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眉山县在京城西南数千里以外的地方,一天之内父子三人由默默无名而轰动了整个京城,而苏氏的文章于是传遍全国。

苏君的文章言辞雄辩,宏大雄伟,读他文章的人都感到惊异而想见到他,等见到他以后,发现他是一位温和似乎不善言谈的人,等与他相处以后才发现,跟他相处得越长,就越感到他的可爱。

他间或拿出写的文章给人看,越是问他越是发现他的学问无穷无尽。

唉!

可以说是一位纯朴贤明忠厚老实的君子了!

苏君的曾祖父名叫苏祜,祖父叫苏杲,父亲叫苏序,朝廷追赠苏序尚书职方员外郎的官衔。

这三代都没有在仕途上显耀。

职方君苏序有三个儿子:

苏澹、苏涣,都凭借文学才华中了进士,而苏君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成人后还不知道读书。

职方君苏序对他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感到奇怪。

有人问他原因,职方君苏序只是笑笑而不回答,苏君也是依然如故。

到27岁时才发奋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

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又考秀才异等也没有考中,回家后感叹道:

“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

”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于是深入地探究了六经和百家的学说,在探究古今安定动乱成功失败的经验和圣贤的人仕途失意得意出仕隐居原因的时候,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

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慨地说:

“可以了!

”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

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华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笃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

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起初,我替他将书献给朝廷,皇上召见他在紫微阁考试,他推辞没有去。

于是任命他做秘书省校书郎。

恰逢太常寺编纂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就任命他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让他领取朝廷的俸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起编纂礼书,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

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还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确切时间是治平三年四月戊申日,享年五十八岁。

皇上听到消息后很悲伤,特地追赠他光禄寺丞的官衔,命令官吏准备船只运载他的灵柩回到四川。

治平四年十月壬申日安葬在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苏君生在边远的地方而且又功成名就得很晚,常常叹息说:

“了解我的人只有我的父亲和欧阳公啊!

”既然如此,那么除了我谁还适合给他写墓志铭呢?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2分)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

(2)(4分)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1分)。

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3)(4分)①对边关将士的同情(2分);②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梦啼妆泪红阑干(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钟鼓馔玉不足贵(5)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6)佳木秀而繁阴(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空1分,错1字不得分)

附加题答案

1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0.《大学》,《孟子》,《论语》

2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

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

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22A马超C两者互换

23.

(1)曹操赠袍、赠马之事,关羽与曹操的“约法三章”等皆可。

(2)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24.①中医产生于我国古代人民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中。

②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小自然。

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

③中医理论是通过我国古代文言文记载下来的。

25.参考答案:

要使中医走出困境。

就必须让大多数国人认同中医,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恢复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复兴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中医立法。

加大政府投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