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35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金融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复习题.docx

《金融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学复习题.docx

金融学复习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

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银复本位制:

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铸币税:

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

直接融资:

资金盈余部门的资金直接通过金融市场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间接融资:

资金盈余部门的资金通过诸如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间接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系统风险:

指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非系统风险:

指单个资产特有的风险。

信用风险:

债务人不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市场风险:

各种原因导致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资本市场: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承兑:

付款人在票据上签章承诺付款。

票据贴现:

票据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承兑汇票或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可转让大额存单:

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回购交易:

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的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场外市场:

又称柜台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

可转换债券:

指其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市盈率:

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市净率:

每股价格与每股净资产之比

远期合约:

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刻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金融资产。

期权合约:

立权人赋予购买期权的人在未来某时间按约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某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购买期权的人要向出卖期权的人支付一定的费用,称期权费,但可选择是否买或卖。

期货合约:

交易双方在交易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约定在未来某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标准数量的某资产的标准化合约。

表外业务:

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信用证:

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流动性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降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体系通过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基础货币:

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

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简答:

1.请简要分析货币产生的经济原因。

物物交换有太高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于交换媒介进行间接交换;交易中最受欢迎的商品常常被充当交易媒介,并会自我强化为大家都接受的交易媒介,这就是货币.

2.请用一个图形简要刻画金融系统的基本结构

3.简要分析金融系统的功能。

1资金融通: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资源配置

2期限转换和流动性创造

3风险分摊与风险管理4监督与激励

5清算支付6降低交易费用

4.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机制?

问题:

1.逆向选择2.道德风险3.内部人控制解决办法:

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2.金融中介3抵押、担保和净值4合约中的激励机制5外部强制监管

5.简要分析影响人们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选择的因素。

1收入2财富3利率和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4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5文化特性

6.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主要有哪些种类?

影响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种类:

货币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理财产品资产信托资产证券投资基金资产

因素:

资产:

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投资者:

财富和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

7.企业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时主要会考虑哪些因素?

1融资成本2财务杠杆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

3对公司治理的影响a控制权b内部人控制问题

8.对融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2.市场约束3抵押、担保和净值

4合约中的激励机制5外部监管

9.金融体系中主要有哪些类型的金融组织?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与期货市场机构和组织、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政策与监管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

10.什么是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有哪些特征?

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交易市场

特征:

1流动性高2风险相对较低3批发性市场,单笔交易的金额大

4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

11.货币市场主要有哪些交易?

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债券回购市场货币市场基金

12.简述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原理。

资本需求(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资本供给(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投资与储蓄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率

1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利率的减函数。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14.简述利率决定的可贷资金理论。

借贷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

借贷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市场均衡利率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15.什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主要有哪些?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利用自己的便利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顾客办理的服务。

要有汇兑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等。

16.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存款两部分。

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等。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指将资金运用的业务。

主要有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17.简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简要分析这三个原则之间的冲突。

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冲突:

如果收益率较高,其风险也相应会高一些,流动性则会相应低一些;反之,要想风险最小,流动性最高,但又必须以低收益为代价。

18.中央银行发挥“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吸收其他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和管理银行间清算

19.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代表国家实施监管管理国际储备代理国库和国债的发行

20.中央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它垄断和管理银行券的发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见上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见上

21.简述现金交易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收入,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完全取决于名义收入水平

22.简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们出于交易需要货币外,也会选择货币来保有其财富,总的来说人们的货币需求与其收入水平成一定的比例

23.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将货币视作一种资产,认为影响人们资产持有的因素同样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据此他提出如下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

2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凯恩斯学派对其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

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并与收入水平正相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并与利率水平负相关。

凯恩斯认为,由于收入水平在短期内稳定不变,所以,利率就成为决定人们对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发展:

一、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都是利率函数。

二、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25.影响一个经济体或一个国家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规模因素:

收入、财富

机会成本因素:

各种资产收益率、物价变动率

其他因素:

制度因素等

26.简述存款派生公式并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因素。

27.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是哪几个?

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冲突。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冲突: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存在冲突。

物价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失业率越低。

2.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存在冲突(米德冲突)。

物价水平上涨,

国内货币贬值,汇率未调整则会对本国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

28.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有哪些?

其选择标准是什么?

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变量:

a.近期指标:

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短期利率

b.远期指标:

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额和社会融资规模、中长期利率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29.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我国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央央行常用货币政策工具有:

法定准备金率央行贴现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常用货币政策工具有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近年来的新工具:

抵押补充贷款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

四、论述

1.试论金融系统的主要功能。

1资金融通: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资源配置

2期限转换和流动性创造

3风险分摊与风险管理4监督与激励

5清算支付

2.分析金融中介机构参与资金融通为何能降低交易成本。

A评估和信息收集成本由于规模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

B期限转换

3.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什么问题?

阐述金融体系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机制。

问题:

1.逆向选择2.道德风险

解决办法:

1.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2.金融中介3抵押、担保和净值

4合约中的激励机制5外部监管

4.试比较实际利率理论、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1实际利率理论

该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认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

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相均衡之点。

2、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该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他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他认为利率的高低应该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的供给基本上为一国的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偏好,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流动性陷阱当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再怎样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该理论由英国的罗伯特和瑞典的俄林提出,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同时也抨击了凯恩斯完全否认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认为可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面:

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需求量的变化。

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5.运用你所学过的利率理论分析,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将引起市场利率怎样变化?

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分析,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将引起市场利率上升。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可贷资金需求曲线右移,可贷资金供给曲线上移,导致均衡利率上移。

即市场利率上升。

6.运用你所学过的利率理论分析,经济景气和预期转好会引起市场利率怎样变动?

当经济景气时,人们收入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也随之大量增加,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当货币供给的增长跟不上货币需求的增长时,市场利率就会上升。

7.运用你所学过的利率理论分析,银行体系发生危机对市场利率有何影响?

当银行体系危机时,货币的供给量大幅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左移,导致市场利率上升。

8.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模型

影响货币供给的经济主体行为

中央银行提供了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创造了存款货币。

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量(B)和货币乘数(m>,影响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就是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9.给出并分析货币乘数模型的基本含义,根据这个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M=k*MBk就是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1)居民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①通过其现金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供给

居民现金存款比率的决定因素:

财富效应、各种资产预期报酬率、金融危机、非法经济活动②通过贷款需求影响货币供给

(2)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①企业的现金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供给。

②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影响货币供给。

一般来说,来自于两方面:

经营的扩大或收缩、经营效益的高低

(3)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①通过对超额准备率的选择影响货币供给②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影响货币供给

10.分别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可能成因。

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需求扩张)的因素

a)货币政策过于宽松

b)财政支出增长过快

c)预期转好

d)外部需求增加

AS曲线移动(总供给冲击)的原因

劳动力市场冲击能源与原材料市场冲击

厂商垄断力量外部输入

技术进步(使供给曲线下移)

11.分析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与治理措施。

福利成本:

增加定价成本和价格调整成本

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产生税收扭曲效应

“鞋底成本”

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措施:

(1)抑制总需求①降低货币量增长率②提高实际利率;③汇率升值

(2)供给政策1管制工资2限制垄断高价3汇率升值4减税

(3)其他:

特殊时期的价格管制指数化货币与汇率的制度改革

12.阐述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机制(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概括为通过影响投资、消费、国际贸易三个方面的作用机制。

1.投资.

托宾Q效应:

M—i—Ps—Q—I—Yf

信贷观点:

公开市场购买t准备金贷款IYf

非对称信息效应:

MTtpsfi企业净值fT抵押品价值fT贷款fTIfTYf

2.消费.

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影响:

MfTiJt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fTYf

财富效应:

MfTPSfT财富fT消费fTYf

流动效应:

MfTPSfT资产价值fT财务困难可能性Jt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fTYf

3.国际贸易.

MfTiJt本国货币贬值TNXfTYf

13.试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取向。

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呈缓慢上升状态,通货膨胀依然存在;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4.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呈现出“经济下行,股市上行”的景象,请分析其原因。

对“简政放权,市场化改革”红利的预期

产业转型升级将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

互联网+工业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实施将带来新机遇

经济下行,政府必然出台刺激措施

其他投资市场不景气

实体经济不好,股市有钱赚,各路资金流入股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