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49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风工程复习题.docx

通风工程复习题

《通风工程》复习题

●通风工程所要控制的有害物主要为()

A.有害气体、有害粉尘、余热、余湿

B.有害气体、粉尘、余热、余湿

C.有害气体、粉尘、高热、高湿

D.气体、粉尘、余热、余湿

●ppm是指()

A.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B.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C.在1m3体积之中占有1cm3

D.B与C均可

●标准状态下1000ppm的CO2相当于()mg/m3的质量浓度。

A.1000B.2000

C.3000D.4000

●10mg/m3的CO相当于()ppm。

A.4B.6

C.8D.12

●防治有害物的首要措施是()

A.采用合理的通风措施

B.加强法规和监督管理

C.治理污染源

D.采用个人防护措施

●若已求得单独控制下列有害物质所需的全面通风

量分别为HCL:

20m3/s;HF:

18m3/s;粉尘:

25m3/h;

余热:

30m3/s,则当他们同时发生时的全面通风量应

为()m3/h。

A.30B.55

C.93D.38

●已知CO2的室内卫生标准为1000ppm,

新风中的CO2浓度为700mg/m3,室内CO2的发

生量为30mg/s,最小新风量为()m3/h

(不考虑通风气流不均等等因素)。

A.86B.126

C.36D.66

●对于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应优先采

用()方式加以控制。

A.全面通风B.自然通风

C.局部通风D.局部排风

●与全面通风相比,下列()项不是局

部通风的优越性。

A.控制效果好B.通风量小

C.比较经济D.对工艺操作影响小

●外部吸气罩在控制点上造成控制风速

的大小与()无关。

A.外部吸气罩的形式

B.有害物的毒性和散发情况

C.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

D.外部吸气罩与控制点的距离

●关于通风罩通风量设计方法——流量比法,

下述()是错误的。

A.流量比法是通风罩风量的设计方法之一

B.流量比是指排风罩吸入的周围空气量与污染气流量之比

C.流量比通常要靠实验来确定

D.流量比法可以用于各种排风罩的排风量设计

●关于房间的风量平衡,下述()是错误的。

A.风量平衡是指通风房间的进风量等于排风量

B.若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升高

C.若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会形成负压

D.可利用正负压控制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的B室,

()措施是不可取的。

A.对A室机械排风

B.对B室机械送风

C.B室机械送风,A室机械排风

D.A、B两室同时机械排风

●下列()不是通风气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A.送排风口分布均匀

B.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

C.送风口尽量靠近人员工作区

D.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积聚

●工程中确定全面通风换气量的最常用方法是()。

A.按照有害物散发量及进风有害物浓度进行计算

B.按建筑面积估算

C.按换气次数法计算

D.按有害物毒性估算

●关于除尘器的效率,下述()是错误的。

A.效率是指除尘器除下的粉尘与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之比

B.分级效率是除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C.对一定型号的除尘器,其分级效率是不变的

D.除尘器的全效率与其分级效率和入口粉尘的粒径分布有关

●要将沉降速度为0.25m/s的颗粒物100%捕集,

当处理风量为7200m3/h时,对于截面为2mx2m

的沉降室,沉降室的最小长度为()m

A.4B.2

C.6D.3

●关于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目的,()项是错误的。

A.彻底清除滤料上的积灰

B.减小运行阻力

C.保证过滤效率

D.保证处理风量

●两个相同型号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实际运行时的全效率为()。

A.两级一样

B.第一级高

C.第二级高

D.不一定

●两个除尘器分别具有65%和89%的全效率,

当将他们串联使用时,()的为前级,总效率

为()

A.效率低、96.15%

B.效率高、96.15%

C.效率高、77%

D.效率低、77%

●某工艺排气中的粉尘浓度为200mg/m3,该种粉

尘的排放标准为15mg/m3,现有一除尘器的效率为60%,

应再串联一级效率为()除尘器。

A.88.25%B.86.25%

C.83.25%D.81.25%

●静电除尘器具备()电场才能有效工作。

A.高压、直流、不均匀

B.高压、直流、均匀

C.高压、交流、不均匀

D.高压、交流、均匀

●尘粒的驱进速度是指它在静电除尘器中()。

A.随气流运动的速度

B.因静电场作用而获得的运动速度

C.电场力与空气阻力平衡时的横向运动速度

D.向集尘极的运动速度

●下列()不是使排气达到排放标准的合理手段。

A.用燃烧法处理排气

B.用吸收法处理排气

C.用吸附法处理排气

D.用加大排风量法处理排气

●指出下面关于吸附法描述中的错误项()

A.吸附是气相分子被固体表面分子吸引的过程

B.吸附过程都是可逆的

C.用作吸附剂的一般是比表面积很大的多孔性材料

D.吸附剂经过一定使用时间后会饱和

●关于吸附剂的活性,下列()叙述是错误的。

A.活性是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描述

B.活性可分为动活性和静活性

C.静活性大于动活性

D.活性与运行工况无关

●关于吸收法,下列()叙述是错误的。

A.吸收是用液体净化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

B.这种液体称为吸收质

C.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D.为提高吸收率,通常采用气液逆流方式

●检验有害气体高空排放效果的依据是()

A.被排放到高空的有害气体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B.有害气体被排放的高度是否达到要求

C.有害气体被排放的距离是否达到要求

D.有害气体重回地面时的浓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自然通风的动力是()。

A.风压

B.室内热上升气流

C.热压

D.风压与热压

●热压的大小与()无关。

A.室内的温差

B.通风口的位置

C.通风口的形状和大小

D.两通风口之间的高差

●风压是指()。

A.室外风的全压

B.室外风的静压

C.室外风的动压

D.室外风在建筑外表面造成的压力变化值

●若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为35℃,室外空气温度

为25℃,则在高差为10m的两通风口之间形成

的热压为()Pa。

(重力加速度取9.8m/s2)

A.2.82

B.3.51

C.3.72

D.4.05

●仅有热压作用时,下列关于中和面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A.中和面是指余压为零的水平面

B.恰好位于中和面上的孔口没有室内外空气流通

C.中和面以上的孔口向室外排风

D.离中和面的垂直距离越大,孔口通风能量越小

●孔口面积为1m2,孔口余压为5Pa,孔口阻力系数为0.3,该孔

口的通风量为()m3/h。

A.15000

B.18000

C.19000

D.22000

●下列()不是事故通风的设计原则。

A.事故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按有害物散发量计算

B.通风量由事故通风系统和日常通风系统共同保证

C.事故通风一般不考虑进风

D.事故排风一般不设净化措施

●下列()一般不列入机械加压防烟的对象。

A.封闭楼梯间

B.人员工作室

C.消防楼梯前室

D.避难层

概念题

●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

境的主要原因是()

A.一次气流B.二次气流

C.尘化气流D.室外气流

●通风系统的排气中,若SO2的浓度为20ppm,

则相当于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SO2()

A.20gB.20mg

C.20LD.20ml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中规定的车

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其依据是()

A.不引起黏膜刺激和恶臭

B.防止有害物质的急性中毒

C.工人在此浓度下长期进行生产劳动而不

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

D.工人在此浓度下进行短期生产劳动而不

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

●在冬季,对于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

害物质的全面通风,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

A.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B.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D.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

●在冬季,对于局部排风机稀释有害气体的全

面通风,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采用()

A.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B.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D.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

●某车间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和局部排风系统,

风量分别为1.11kg/s和1.39kg/s,若在侧墙与

局部排风口相同高度上开有自然通风窗口面积F,、

当车间达到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时,窗孔面积F是()。

A.进风B.排风

C.既不进风又不排风D.不能确定是排风还是进风

●室内同时放散余热和余湿时,

所需的全面通风量为()。

A.分别消除余热、余湿所需风量之和

B.分别消除余热、余湿所需风量之大值

C.消除余热所需风量

D.消除余湿所需风量

●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对于二类高层建筑,当房间设有自动灭火设备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设置。

A.每个楼层

B.每个功能区

C.每个防烟分区

D.每个防火分区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竖向不应超过()。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火灾的发展过程按其特点分为()阶段。

A.1

B.2

C.3

D.4

●较长时间操作的工作地点,当其热环境卫生要求时,应设置()。

A.局部排风B.局部送风

C.全面排风D.全面送风

●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A.250㎡B.500㎡

C.1000㎡D.2000㎡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内走道,

以下划分防烟分区的措施错误的是()。

A.利用与房间的隔墙划分

B.采用挡烟垂壁划分

C.利用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划分

D.利用梁高不小于500mm的梁划分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汽车库,

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A.1000㎡B.2000㎡

C.2500㎡D.4000㎡

●不能作为竖向防火分隔措施的是()。

A.防火墙B.避难层

C.楼板D.防火挑檐

●不能作为水平防火分隔措施的是()。

A.防火墙B.防火卷帘

C.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D.防火门

●消防车道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

A.3mB.4m

C.5mD.6m

●设室内温度tn低于室外空气温度tw,

仅考虑热压作用,则中和面以下的窗孔余压为()。

A.负值B.正值

C.可正可负D.零

●设室内温度t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w,

仅考虑热压作用,则中和面一下的窗孔余压为()。

A.负值B.正值

C.可正可负D.零

●消除建筑物余热、余湿的通风设计,

应优先考虑采用()。

A.局部通风B.机械通风

C.自然通风D.全面通风

 

●采用通风屋顶隔热时,其通风层长度不

宜大于(),空气层高度宜为20cm左右。

A.5mB.10m

C.15mD.20m

●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符合下列情

况之一时,可不设避风天窗。

正确的是()。

A.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m/s

B.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3W/㎡时

C.北方严寒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时

D.不允许气流倒灌时

●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采用()。

A.局部通风B.机械通风

C.自然通风D.全面通风

●民用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以及办公室等,宜采用()。

A.局部通风B.机械通风

C.自然通风D.全面通风

●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

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角。

A.45°-60°B.小于45°

C.大于45°D.60°-90°

●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不应小于()角。

A.30°B.45°

C.60°D.75°

●建筑物内,散发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生产

过程和设备,宜采用()。

A.局部送风B.局部排风

C.全面送风D.全面排风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除外。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B.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C.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D.面积超过100㎡的无窗房间

E.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集粉尘时

●散发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

A.负压B.正压

C.正压或负压D.压力为零

●可能突然散发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

险气体的建筑物,应设置()。

A.局部排风系统B.事故通风装置

C.局部送风系统D.全面通风装置

●层数超过()层的高层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的防排烟系统应分段设计。

A.10B.18

C.24D.32

●楼梯间宜()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A.每层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D.每隔3层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宜()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A.每层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D.每隔3层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

A.50℃B.70℃

C.140℃D.280℃

●关于排烟防火阀的动作及动作温度描述正确的是()。

A.平时关闭,70℃开启排烟,280℃关闭

B.平时常开,70℃保持开启,280℃关闭

C.平时关闭,70℃开启排烟,280℃保持开启

D.平时常开,70℃关闭,280℃开启排烟

●不属于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的是()。

A.利用挡烟垂壁设置防烟分区

B.穿越空调机房的风管设置70℃防火阀

C.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相同的孔洞,其空隙处

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D.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粘

剂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E.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水平管段

上设置70℃防火阀

●通风空调系统在下列情况不许设防火阀()。

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B.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垂直管段上

C.风管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D.风管穿越空调机房隔墙处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管道井应()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

A.每层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D.每隔3层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管道井应()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

A.每层B.每隔1-2层

C.每隔2-3层D.每隔3层

●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设置。

A.水平B.竖向

C.按防火分区D.按防烟分区

●在有余热的房间采用置换通风进行设计时,

以下风速合理的是()。

A.0.2-0.5m/sB.0.5-1.0m/s

C.1.0-1.5m/sD.1.5-2.0m/s

●符合下列条件,可设置置换通风,

不正确的是()。

A.有热源或热源与污染源伴生

B.人员活动区空气质量要求不严格

C.房间高度不小于2.4m

D.建筑、工艺及装修条件许可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进行置换通风设计时,房间内人员头脚处

空气温差不应()。

A.大于1℃B.大于3℃

C.小于2℃D.小于1℃

●工业建筑内置换通风器的出风速度不宜()。

A.大于0.2m/sB.大于0.5m/s

C.小于0.2m/sD.小于0.2m/s

●民用建筑内置换通风器的出风速度不宜()。

A.大于0.2m/sB.大于0.5m/s

C.小于0.2m/sD.小于0.2m/s

●能同时进行除尘和气体吸收的除尘器有()。

A.袋式除尘器B.旋风除尘器

C.电除尘器D.湿式除尘器

●多级除尘器中第一级除尘器一般不采用()。

A.袋式除尘器B.旋风除尘器

C.电除尘器D.湿式除尘器

●粉尘的性质对除尘器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黏性大的粉尘,不宜采用静电除尘

B.比电阻过大或过小的粉尘,不宜采用静电除尘

C.水硬性或硫水性粉尘,不宜采用除湿粉尘

D.高温、高湿气体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在处理风量、粉尘性质及浓度相同时,旋风除尘器的几何尺寸变化,可使其除尘器效率提高,指出下列那一种尺寸变化是错误的()。

A.减小圆筒直径

B.加长锥体长度

C.加长圆筒直径

D.增大排出口直径

●关于通风房间的风量平衡,下述()是错误的。

A.风量平衡是指通风房间的进风量等于排风量

B.若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升高

C.若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会形成负压

D.可利用正负压控制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的B室,

()措施是不可取的。

A.对A室机械排风

B.对B室机械送风

C.B室机械排风

D.A、B室同时机械排风

●下列()不是通风气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A.送排风口分布均匀

B.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

C.进风口尽量靠近人员工作区

D.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积聚

●工程中确定全面通风换气量的最常用方法是()。

A.按照有害物散发量及进风有害物浓度进行计算

B.按建筑面积故事

C.按换气次数法计算

D.按有害物毒性估算

●关于除尘器的效率,下述()是错误的。

A.效率是指除尘器下的粉尘与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之比

B.分级效率是指除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C.对一定型号的除尘器,其分级效率是不变的

D.除尘器的全效率与其分级效率和入口粉尘的粒径分布有关

●关于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目的,()项是错误的。

A.彻底清除滤料上的积灰B.减小运行阻力

C.保证过滤效率D.保证处理风量

●静电除尘器必须具备()电场才能有效工作。

A.高压、直流、不均匀B.高压、直流、均匀

C.高压、交流、不均匀D.高压、交流、均匀

●尘粒的驱进速度是指它在静电除尘器中()。

A.随气流运动的速度

B.因电场力作用而获得的运动速度

C.电场与空气阻力平衡时的横向运动速度

D.向集尘极的运动速度

●下列()项不是事故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A.事故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按有害物散发量计算

B.通风量由事故通风系统和日常通风系统共同负责

C.事故通风一般不考虑进风

D.事故排风一般不设净化措施

●下列()一般不列入机械加压防烟的对象。

A.封闭楼梯间B.人员工作室

C.消防楼梯前室D.避难层

●防止工业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的最有效的通风方法是()。

A.局部排风B.局部送风

C.全面通风D.全面送风

●全面通风的效果与()项关系不大。

A.全面换气量B.通风气流组织

C.送风口与回风口的位置D.回风管内的风速

 

●根据暖通规范规定,在自然通风的计算中,以下()论述时正确的。

A.必须同时考虑风压和热压作用

B.仅考虑热压的作用,风压一般不予考虑。

但是必须定性地考虑风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C.仅考虑风压的作用,热压一般不予考虑。

但是必须定性地考虑热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D.有时考虑风压,有时考虑热压的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