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49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docx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

专业方向:

房建施工完成时间:

2009年末

所在地区:

辽宁->朝阳市建筑规模:

3万平方米

施工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

2009年末在筑龙论坛施工技术版发了一组关于建筑人心得的贴子,得到了部分朋友的认可。

在这里进行了删减和修改,把其贴出来,如有不同意见,可留言探讨,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各大论坛关于技术员的心得体会已非常多。

在这里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于档案资料。

在我们这里对技术员来说,最基本的是档案资料,因为档案资料是由技术员来完成的。

在招聘技术员时,一般老板首先会问“做过档案资料吗”。

因为施工现场其它问题还可以项目经理、施工员、放线员等来解决。

唯独档案资料可是技术员一个人的事了。

档案资料是最基本的工作,但应该不是最简单的工作。

档案资料最重要的交圈。

比如说钢筋隐蔽的日期与其时的混凝土试块试压日期一定要相符。

这也是新手容易出现的问题。

还有原始资料要齐全,复试要及时。

档案资料最好要跟上工程进度。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从容不迫地应付各类检查,二是做资料的过程(如钢筋隐蔽),需要对图纸内容进一步的阅读、消化,甚至可以在施工前发现一些问题。

技术员的第二项工作内容为图纸、技术及规范。

只要有过放线员的经历,看建施纸不成问题,在图纸会审前应该会发现存在的问题。

结施工最重要的当然是钢筋了。

技术包含的面非常广,但钢筋技术好象也是最难的吧。

此时101图集便显得那么得重要了。

国家规范更是不能不学习的东西。

2002年在省城做技术员,那时还是第一年做。

当时在一个在建小区里,有十家施工单位,其他的技术员大多经验丰富,年龄偏大,唯独我是二十多岁。

甲方监理等个别人的眼光中好象有一点怀疑。

图纸刚刚采用00G101,很多人包括甲方监理技术人员也是第一次接触。

在第一次例会上,提到101图集,很多人欲言又止。

还记得那也是一个不眠之夜,把新买来的101图集从头翻到尾,第二天开始在一个合适的场合上给别人生动的讲解,那感觉真好。

2003年时,由于02新规范推广时间不长,在省市大检查时检查团经常对现场管理人员考试,主考随机抽取5个规范的问题,如果答对了3个便算及格。

非常奇怪的是,在一次检查,抽查了30个人,只有6个人及格。

当然我5个都答对了,满分。

谈一下成品、半成品的委托。

技术员一般进入工地最先涉及到的委托是门窗过梁、地沟盖板、拉结筋的委托。

如果是砖混结构就更急了。

门窗过梁一定要对照图纸平面图详图统计,不要对门窗表,看好设计说明,一般长度是洞口尺寸加一边250,洞口大的有一边370的。

这一项算是各类委托中比较简单的。

门窗委托相对复杂一点了。

安装进户门过梁时,一定要把地面高度考虑进去,要保证进户门的高度在1970以上,否则可能要有麻烦的。

塑钢窗委托最好是保证窗缝为10-15,这样有利于发泡。

门窗委托完成后,一定要对尺寸及数量认真地复核一遍,一旦出现错误,损失挺大的。

对于普通的商品房住宅来说,楼梯踏步委托属于易出问题的了。

如果楼梯踏步混凝土长1150,宽270,高167,踏步板厚度为20,那么平板、立板的尺寸应该是多少呢?

个人认为平板为1180*300,立板为1180*147较为合适。

采用立板压平板的方式。

各位你们认为呢?

对于干挂理石的委托应该是最难的了。

一般在商品房住宅中不会遇到,但在商网或公共建筑中,还是经常涉及到的。

如果你没有相关经验,最好找到干挂理石的劳务施工队伍来帮忙一下,他们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记住,干挂的尺寸宁大别小。

关于签证、结算。

09年5月份,做了一个工程的结算工作。

那个工程分为两个标段。

我们是甲标段,另一家是乙标段。

两个标段建筑面积差不多,原投标价也差不多。

中间的施工过程及变更也一致。

但决算造价却是大不相同。

我们甲标段为一千八百多万,而他们乙标段呢?

不到一千七百万。

为什么呢?

因为甲标段的变更、签证及结算是由我一个人经手所完成的。

关于如何做好结算的问题,各大论坛都有很多也有很好的论述。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有位大师,总结得非常好。

这里不再重复。

但我认为要想做好结算,“弄虚作假”“不光明的手段”等都仅仅是冰山一角,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签证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既做技术,又做签证,最后再做结算,那么对整个工程的盈利是大有益处的。

签证的过程。

09年5月份所做预算的工程中,我是项目负责人,同时兼管技术,只是不做档案资料了,可以说对整个施工过程了如指掌。

那么每天发生了什么?

哪些可做签证,哪些内容能够索赔呢?

如果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象重视质量、安全、工期那样的重视造价,那么你的结算便成功了一半。

怎么说呢?

四个字。

“签”机无限。

当然实事求是的讲,为了这个结算,我也是沤心沥血,煞费苦心。

做了近两个月的努力,总结了自认为非常宝贵的东西。

学历真得不是最重要,但不是一点也不重要。

我想应该有个中专以上学历才可以吧。

如果这个还没有,一定要办法学一下,弄个函授还是不难的。

按照这个思路,说一下建筑与建造师。

在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等证书,门槛最低,也是最容易考过的,便是建造师了。

尤其是二级建造师,中专毕业即可,一级建造师是大专。

但相对监理及造价师来说,真的比较好过。

最重要的是,建造师的挂靠费用在监理及造价师之上。

在我们这里,二级建造师年挂靠费用为五千元,一级为一万到一万五千元不等。

这个费用远在监理和造价师的挂靠费用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学历便与挣钱多少挂钩了。

考证,先考建造师,也是个英明的选择,因为你不管有多少证,只能挂在一个单位,如果你先挂其他证件在某单位了,如果该单位不再需要你的建造师,那么对你的收入影响还是有的。

即使需你的证,好象也不太值钱了。

同时,考建造师呢,二级三科,一级四科,其中的施工管理课及实务课还是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大用处的,理论联系实际,你会有不少收获的。

这两门课有许多上学时教科书上没有的或没有深入探讨的东西。

至于二级的法规和一级的经济及法规,也不是一点用没有,只是相对其他两科,好象实用性差了一些。

对于建筑人来说,考证及格是一个目的,我想另一个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这很重要的。

关于施组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是单位技术负责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时编制,中标后进入现场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专项施工方案也是在进入施工现场后正式施工前编制。

都需要单位技术负责人的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的审批。

在我们这里,必需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基坑支护、塔吊安装、模板、脚手架及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他的如雨施、冬施、吊篮、钢筋等不做强制要求。

在信息化的今天,施组设计和施工方案当然不必凭空去想去编,可以找一个好的、类似的工程做模板,根据模板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工程很忙,需要学习的知识也很多,不要再为做自己的方案而浪费过多的精力。

但要注意一定要变成成自己的方案,最起码工程概况如基础形式等等要全部改过来,否则会出现笑话。

应该把自己公司的先进工艺、自己的心得经验加进来,以更完善。

对平面图、横道图、网络图应做为重点,在这方面应下些功夫。

对于模板、脚手架方案等涉及到计算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如不是特别明白,好的方案样本对你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这计算过程非常重要。

也是应该会的。

在实际中,有的技术员真地不会,我见过,生搬硬套,出现了一些笑话。

施组设计及施工方案封面应该好好设计一下,突出自己的特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案要有目录,内容也不应过于简单。

顺便说一下人生的目标。

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便是“25岁做技术员,27岁做老板”。

很有抱负。

但我个人感觉,目标不宜定得过高。

否则一旦不能实现,会有一种重重的失落感,如果当时的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话。

在上学的时候,去实习工地,看着放线员架着仪器,很潇洒,便想如果毕业能做个合格的放线员便可以了。

做了放线员之后,天天看图纸,看规范,偷偷地看看着技术员的档案资料。

目标就是技术员。

技术员之后呢,发展方向有几个了,一是管理型,当项目经理,一是技术型,当总工。

还有考试型,在三十几岁之前将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全部拿下。

总之,人生目标也是随着工作地不断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现在感觉还是做个向楼上说所说的那样,做个复合型人才吧。

应该精于技术、精于造价、懂管理,同时有敬业精神,有个人魅力。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技能可以转化为钱。

在09年初发生的上海某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我只能说是很遗憾。

对其所提出的“知识难以改变命运”观点不是十分的认同。

今年十月份参加了一次三类人员(企业法人、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安全考试,考试形式为电脑出题,均为客观题,答完即出成绩。

考试为开卷,监考不严格。

当时我用了七八分钟便答完了,交卷电脑显示成绩为92分(满分100,及格60)。

而此时邻座的一个胖胖的中年人焦急地拉住了我,“帮我答下吧,我不会”。

我犹豫了一下,看看此时考场内并无监考老师。

“好吧。

”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答题完毕,交卷成绩为86分。

这个中年人竞兴奋地跳了起来,居然从包里拿出了几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塞给我,当然被我拒绝了。

“呵呵,一个安全考试,值得这样吗?

”那人对我说,我是某某企业(当地较大施工企业)的法人,并递给我一张名片,有事给我找电话。

昨天写到有两家找我做工程结算,奋斗了几天几夜,有点成型了。

在昨天的晚宴上,收到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叠人民币,这回我当然是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因为那是我的劳动所得,是知识、技能和汗水换来的。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技能可以转变为钱。

只要你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关于材料复试。

首先应编制材料复试方案。

重点要注意不要漏掉就复试的材料,并对送样时间、品种、取样时间等逐一登记,以建立台帐。

复试报告取回来后,一定要对复试结果逐一核实,尤其是对钢筋、焊件等,有时检测单位并不做不合格或二次复试通知。

以前有个朋友在竣工交验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被质监站人员发现有一组不合格钢筋报告,结果损失掺重。

混凝土试块必须及时评定,尤其对于组数较少归。

如本标号只有两组,有一组为标养105%,便有可能评定不合格。

而有的标号有三十组,有一组为标养98%,也许评定会合格。

如现评定不合格,可抓紧采取补救措施,可以考虑再多压几组试块。

建筑人的心态。

记得有人说“监理是爹,甲方是爷,安监站是娘”。

具体我忘了,反正是这个意思。

我想说得是无论是做什么工作,处在什么位置,都应该自尊自爱。

不卑不亢。

尊严与是否强势不是你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而是你的技术能力和人格魅力决定的。

处在施工单位的位置,与建设、质监、监理、安监打交道,尊重是起码的,吃吃喝喝也是人之常情,但绝不能唯唯诺诺,点头哈腰。

你越是这样,结果却适得其反。

你按自己的套路去施工,严格要求,精于管理,不出大问题。

别人能把你怎么样?

与别人沟通、探讨施工问题,你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别人能不尊重你吗?

无论他处在什么位置。

搞施工的,去现场的时间多,但不要穿得一塌糊涂,最起码要干净、整洁。

勤洗澡、勤刮须。

不要把忙做为借口,把个人卫生搞好能用多长时间呢?

办公室、办公室桌一定要整洁,办公用品、资料有条理。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呀。

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英雄到哪里都英雄。

狗熊亦然。

窝囊的施工方,即使你做了甲方,腰杆也未见得立马挺起来。

记得有次当地某位市领导到工地视查,当时的某位监理竟然由于紧张惊吓得了脑血栓,至于吗?

结果那领导到工地门口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

你瞧,多不值呀。

关于如何保护自己。

10年伊始,发生了太多的建筑安全事故。

云南机场、芜湖、贵州等。

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悲哀、震惊的同时,有必要思考一下施工管理人员的处境。

不知这些伤亡事故是否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我们的同行们。

但无论如何,现在他们的心情、处境可想而知。

安全质量事故是每一个建筑人所不愿看到的,但好象又是不可绝对避免的。

那么我们施工管理人员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首先自己所做的施工方案一定要经得起推敲,计算过程结果一定要正确。

这是最基本的,否则一旦出现问题,你将有可能遭受牢狱之灾。

其次一定要有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技术质量交底与安全交底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开进行,同时召开交底会。

要有会议记录。

还有如果在质量检查或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或隐患,一定要通知劳务分包队伍或班组及工人进行整改,如果整改不利或不彻底,一定要下通知书,形成书面记录,可以参考监理通知书的样式。

另外证书挂靠人员,应该在协议书中明确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利,担负怎样的责任。

这个有时可能会无效,但是有要比没有强,有益无害。

愿每个建筑人,每个施工人,平安。

平安!

关于施工方的结算。

施工方的结算,自然要争取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一点无可厚非。

除合同、招投标文件、图纸外,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来往函、会议记录包括施工日记都可做为结算依据。

即使是甲方未签的签证也可计入结算书,审核时再说。

套定额取高不取低。

明知不合理也不怕,无非是审计时审下来。

应该有工程量计算书,对结算时尽量不提供,可以在原来实际数目加上一定百分点,可以10%到20%。

水电等安装项目最好多做一些,一般审计时在这方面较宽松,因为有的审计人员不是特别懂安装,而一般又不设专业的安装审计。

结算书封皮要装订一下,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签证单在填写过程中,造价人员应该参与,签证的不同的填写方法与技巧对结算值有影响。

如果签证和结算是同一人所为,效果则更好。

 

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些事儿

2001年初,几经波折,来到朝阳市怡静花园小区工地,做测量放线工作。

那时的我,年轻冲动,无知无畏,热血满腔,豪情万丈。

那些人,那些事,清晰可记,仿佛就在昨天。

1、苦练技能。

仪器的熟练使用是放线员的基本功之一。

那时的经纬仪还是老式的,需要对中、整平、再对中、再整平的那种。

正常一个放线员架设仪器完毕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

记得那几个夜晚,挑灯夜战,达到了半分钟即可完成整个过程的程度。

几天后用经纬仪挑轴线,适逢公司领导检查工作,美美的“驾驭”着经纬仪,有些飘飘然。

2、遭遇险情。

时值撼沙基础施工。

白天放线,晚上被安排加班指挥拉沙子车辆进入槽内存放中粗砂。

由于过于困倦,竟躺在沙堆上进入了梦想。

这时一辆翻斗车驶了过来,就在翻斗车翻斗的一刹那,一个可敬可爱的民工大叔抱起了即将被掩埋的我。

3、摆摊算卦。

那时的工资收入非常低,每月只有六百元,而且不能按时开支。

那时的目标是先生存后发展。

记得手里只剩下10元钱,而距开支的日子好象还有一周。

怎么办呢?

在一个夏日的中午,拿着两本书、一双筷子、一块红布等道具来到了公园门口,环顾四周并无熟人,装模做样地做了下来。

算什么呢?

手相面相生辰八字等等。

十多分钟后,来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我们工地项目经理的丈母娘。

她去过我们工地,我认识她,她可能不认识我。

之后我当然把她的许多情况说得准确到位。

具体地说了哪些我忘了,只记得她走时居然给了我一百元钱。

我唐突地接受了。

这一百元钱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后来尝试着弄清这个事的来龙去脉,但始终未能如愿。

4、成长的代价。

还算是勤奋好学,专业技能也是大有长进,虚荣心也是空前膨胀。

办公室图纸看一下,上楼不再带图纸,那一次弹一道门口,是1000呢?

还是900?

我忘了。

去取图纸,有失面子。

就按900放吧。

匆忙弹完线,又抄了500水平线,回到办公室一看图纸,是1000。

胀红了脸来到楼上,对着正在砌砖的瓦工师傅说,这道门口变更了,声音小得连我自己都听不到。

从此之后,不论放线还是验筋,图纸必带。

5、和总监的冲突。

(只针对个人,绝对不针对行业)

某日从楼上来到办公室。

正碰到工地的总监一个人坐在那里。

他一招手,“去,给我买包烟。

我说,“好,我马上去”。

说完伸手去接钱。

那人无动于衷,眯着眼睛说,“去呀,等什么”。

“呵呵,我没带钱”。

那人说,“老子让你弄盒烟,给你面子了。

连你们经理都如何如何”。

我说,“老子偏偏不去,你能怎样”?

那人气坏了,咬牙切齿,“我明天就让你毕业”。

我上前一步,“我今天就让你牺牲”。

那人的表情极其复杂,先是一愣,然后一皱眉头,再然后好象要哭,最后居然笑起来,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兄弟,有个性,我喜欢”。

从此这个总监经常在公共场合对我的业务技能、工作方式等大为赞赏。

一年的放线经历,为日后从事技术及其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负责人兼做技术造价的收获

2008年,忙碌的一年,收获的一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指派到一个公建项目建平客运站工程任项目负责人。

该工程为三级客运站,建筑面积4526平方米,四层,框架及网架结构。

由于规模不是特别大,为兼做技术造价提供了客观条件。

但做项目负责人,对于一个长期搞技术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硬着头皮来到了施工现场,凭着建造师教材的三控三管一协调的理论基础,凭着近十年的技术经验,整个施工现场管理得井然有序,各项工作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进展。

同时由于兼任技术负责人,在工作及业余时间把图纸看通看透,这样在工作程序中减少了一个项目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沟通的环节,整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完全掌握在一人之手,工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在施工期间曾接受省质量大检查及市县各级政府的检查指导,均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对于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变更及签证,我会在第一时间将其记录整理,并尝试着独立做预算书,在规定的时间上报建设及监理单位。

由于对整个现场了如指掌,所做的变更签证详尽,清晰,而对造价的认识也是由量变到质变。

在当年的工程结算中,超额完成了目标。

技术、造价和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精于技术,精于造价,懂管理,能协调的复合型人才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闫大明

预算员

[人气指数:

104]

浅谈成本控制

结算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问题。

有一个朋友,在计算基础挡土墙的时候是这么算的,240砖墙,高1米,内侧及顶面抹20厚的灰。

他算立面抹灰是长度乘以1米高,这个没问题。

然后算顶面的,他说,因为内侧抹了20厚的灰,所以顶面宽度应该按240+20=260宽计算。

我笑了,说,你是施工单位的,我是建设单位的,这个20宽我给你,一定给你。

但我要问,你这么算能多算出多少钱?

答曰多算100多元。

我告诉他,人没有完人,你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这里我给你了,但你让我反感了。

在以后的结算中,别让我抓住机会,否则你将因些而损失成百上千个100多元!

关于这个小故事,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大家自己体会吧!

但我要说的一点是,建筑工程预算,并不是完全需要百分之百的准确,也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的计算准确,只要完成了既定目标就可以了,当然,超越更好!

限额领料的问题。

材料费占到建筑工程造价的70%左右,因此,材料用量的控制关系到项目盈利。

施工单位都实行了限额领料,但据观察,很不理想。

大件的材料一般没什么问题,不说了。

这次只说说小东西的领料问题。

我曾经效力的一个工地,每次去工地的时候,我的心都很痛。

满地的都是火烧丝,满地的都是钉子,满地的都是卡子,有时候还能在土里刨出整把的电焊条。

基础回填的时候,有几个人去拾那即将被永埋地下的钢管、卡子、脚手板?

我遇到过的一个队伍,他们规定,领导发现地上有一根火烧丝,罚工长一毛钱。

这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队伍,管理非常的严谨。

当然,他们的利润也是很高的。

像火烧丝这样的小东西,定额里是体现不出来的,这就要求,预算人员会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方案,要求按用量领料。

结算的时候,可以放弃很大额度的索赔,但工程管理中,这等小钱,预算人员应该控制。

工程量的计算固然很重要,也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毕竟是纯粹的基础工作,会计算只能是个小学生。

关键是要懂得去分析,分析其构成、分析市场、分析其经济审核结算的方法。

作为建设方造价控制人员,降低总造价,使之达到领导内心的底线就是工作的中心。

如果能低于底线,则就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分析市场,目前就是卖方市场,僧多粥少啊!

因此,建设方有很多的机会把造价降下来。

根据多年的经验,有一条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一个字:

拖。

我知道,我写到这里会有非常多的人骂我,其实,我也是打工的啊!

拖要有拖的技巧,不能无理由的拖。

如果是无理由,则施工方要是和你打官司,呵呵,那造价人员可就会吃不了兜着走了。

我的方法是:

首先要表示出,我很愿意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审核完毕出结算报告。

因此来要求施工方,结算编制不要弄虚作假,实实在在的编。

事实上是没有人会实实在在的编制结算的。

因此,在建设方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方的结算中出现不可原谅的弄虚作假,那好办,发点脾气,之后要求拿走,自己修改。

报上来之后再发现,再打回去修改。

你的老板不会因为你的结算总也审核不完而怪罪你的。

时间拖长了,施工方会自己把结算金额降到没有暴利的。

其它的结算方法,那就是审核过程中,吃透合同条款,仔细核算。

如何进行成本预控?

在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即将或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先的造价控制的能力,是预算人员必修的一种工作技能。

如何进行预控,本人还在摸索之中。

进行成本预控,首先要对即将或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解,之后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根据施工方案对预算进行审核。

对不合理的施工工艺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工程师参考,从而达到最优施工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合同中约定比例也是很重要的。

针对合同比例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核,使之达到最低金额。

对于可能的变更,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成本变化程度提出合理建议。

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成本增加与工期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工期变化对销售的影响。

如何进行结算造价分析。

有一些朋友,在做完某项工程之后,对自己所做的工程什么都了解,什么都清楚。

这是很好的,但如果能把造价分析做出来,那就最好了。

在些仅说说与造价有关的经济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造价软件,都能自动分析出所需要的材料及数量、单价、合价等数据。

我的做法是,把所有权重的材料单独分析出来,计算单方用量及单方成本并制作成表格形式。

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遇到相同的工程,则可以根据此工程材料单价及目前市场单价很快计算出新工程的造价,准确率极高。

对于结构形式等相近的工程,也可以根据些造价分析计算出总造价。

在实际工作中,多多积累这样的造价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是快速投标还是结算审核,都能做到准确与快速。

 

杨从文

造价员

[人气指数:

10116]

经历造价

人的一生,总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经历。

尝遍世间百态,阅尽大好河山,固然是一种经历。

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又何尝不是一种经历?

“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也是一种经历。

经历,每个人都不同,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自己的最精彩。

不管经历如何,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1998年,我离开熟悉的校园,踏入陌生的社会。

和所有刚踏入社会的学生一样,迷茫、困惑,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

第一次感觉到迷失。

没上学前盼着上学,上完小学盼中学,上完中学盼高中、大学,现在毕业了再盼什么?

没有升级考试,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该往哪儿走。

找工作?

好主意。

先后给数十家单位投了简历,但是基本上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没有哪一家单位愿意接纳一个刚毕业的学生。

做这一行是需要经验的,单位不是培训班。

后来几经辗转,飘泊到了中国一冶的一个子公司,在现场……我想不起来在现场做什么了,说准确点是打杂,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搞明白自己是什么职位,反正就是看看现场,顺带管管。

这里的摊子很乱。

这也是国营企业的通病。

自己的员工很多,但大都不干活,或者不好好干活,他们是拿工资的。

我看到有两个女工坐在堆放的门框后面聊了一天,直到下午临下班前半个小时,才动刷子给门框刷防腐油。

我还看到电焊工胆子很大,拿氧割钳点烟。

职工乱象并不奇怪,管理层更奇怪。

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去一趟工地,而且是成群结队的。

一个项目部有十几个管理人员,每次去工地都是项目经理带队,浩浩荡荡的,很是壮观,到了现场七嘴八舌的评价一番,就回办公室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

这种生活很没意思。

和同学们联系了一下,经过几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