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87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docx

整理EI30数据文件格式

第八篇附录

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

EICADV1.20版以后,随程序安装附带的“EICAD项目数据环境”(EiDatEnv.exe)程序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功能,可以替代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作为编辑数据文件的工具。

以下介绍在EICAD道路设计中用到的五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和说明,包括:

桩号断链文件(*.DL):

路线中断链桩号描述。

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

描述道路各部位宽度、加宽形式,以及路槽深度等参数的文件。

道路超高文件(*.CG):

描述道路超高过渡形式、超高值的文件。

构造物文件(*.GZX):

描述桥梁、涵洞、通道和隧道等构造物参数的文件,包括:

构造物的中心桩号、起终点桩号、斜交角度及其描述等内容。

桩号序列文件(*.ST):

保存一系列桩号和说明数据。

1.1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

【文件后缀】:

DL

【文件来源】:

由"Ei_BCManager断链信息管理器"命令生成,或用户创建。

【文件用途】:

用于说明桩号断链,没有断链时不用填写。

有断链时,要求建立一个扩展名为DL的文件。

例如:

桩号初始化时,为路线提供断链分段信息。

【文件格式】:

ZH1、ZH2

每行两个数据,文件的第一行两个数据为第一条断链的终点桩号和第二条断链的起点桩号,第二行为第二条断链的终点桩号和第三条断链的起点桩号…,以此类推。

关于段落号的约定是:

第一条断链的段落号为1,第二条断链的段落号为2…,以此类推。

【文件示例】:

15600.00015599.265

20099.23120000.000

1.2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

【文件后缀】:

HDM

【文件来源】:

由"Ei_DefineOffset定义路线横断面"命令,或"Ei_SearchOffset搜索路线横断面数据"生成。

【文件用途】:

描述道路路槽深度、标准横断面各部宽度。

用于绘制道路横断面各部偏置线,并为道路横断面设计、三维建模提供数据。

参见:

EICAD中考虑的三种道路加宽方式

【公路横断面文件的格式】:

n[m]

st0h0h1h2[d0]

......

stsahacacenlcen2cbhbsb[d]

......

其中:

n—为后面接连有几行[st0h0hlh2]

st0—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h0、h1、h2变化处均写一行

h0—中央分隔带高,如无中央分隔带,则取h0=0.0(m)

h1—行车道路槽深(m)

h2—硬路肩路槽深(m)

m—路面宽度渐变方式,m=1或不填写m表示线性变化,m=3为三次抛物线变宽,m=4为四次方抛物线变宽,其它值无效。

st—宽度变化处的桩号

sa、sb—土路肩宽(m)

ha、hb—硬路肩宽(m)

ca、cb—行车道宽(m)

cen1、cen2—中央分隔带宽(m)

d0、d—有断链时,st0、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

公路的路面路基结构示意如下图: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格式如下】:

n[m]

st0H0H1H2h0h1h2I0I1I2I3I4I5[d0]

......

stsahafacacenlcen2cbfbhbsb[d]

......

 其中:

str—横断面数据格式判别字符串,该字符串必须为city(大小写均可)

n—为后面接连有几行[st0H0H1H2h0h1I0I1I2I3I4I5]

st0—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H0、H1、H2、h0、h1、I0、I1、I2、I3、I4、I5变化处均写一行

H0—中央分隔带高,如无中央分隔带,则取h0=0.0(m)

H1—快、慢车道分隔带高(m)

H2—人行道侧石高(m)

h0—机动车道路槽深(m)

h1—非机动车道路槽深(m)

h2—人行道铺装层厚度(m)[此为Eicad2.0新增加的数据项]

I0—左侧人行道横坡度(%),凡横坡度的符号一律以向左下为正,向右下为负,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

I1—左侧非机动车道横坡度(%)

I2—左侧快、慢车道分隔带横坡度(%)

I3—右侧快、慢车道分隔带横坡度(%)

I4—右侧非机动车道横坡度(%)

I5—右侧人行道横坡度(%)

m—宽度渐变方式,m=1或不填写m表示线性变化,m=4为非线性变化,其它值无效。

st—宽度变化处的桩号

sa、sb—左、右侧人行道宽(m)

ha、hb—左、右侧非机动车道宽(m)

fa、fb—左、右侧快、慢车道分隔带宽(m)

ca、cb—左、右侧机动车道宽(m)

cen1、cen2—中央分隔带左、右侧宽(m)

d0、d—有断链时,st0、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

城市道路的路面路基结构示意如下图:

1.3超高文件(*.CG)格式

【文件后缀】:

CG

【文件来源】:

由“Ei_SaveCG生成超高”命令生成,或用户创建。

【文件用途】:

为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超高数据;

【文件格式】:

booldtldtrisjd1axijd2[isMax1][isMax2]

stcgr[d]

……

另参见:

关于超高定义的有关说明

【基本信息行】

bool—标志;boo1=1时,表示单幅路线或匝道;boo1=2时,表示双幅路线或匝道。

dtl、dtr—高程设计线(即超高旋转轴)至左、右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距离(包括路缘带)(见下图),请特别注意,除超高旋转轴在路中心以外,dtl、dtr是指路左、右侧超高旋转轴到同一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距离,当行车道外边缘线在超高旋转轴的外侧时,dtl、dtr取正值,反之,则取负值。

若在dtl、dtr的数字前加上“+”,如+8.5,则表示dtl、dtr为行车道外边缘线至路中心线的距离(米)。

关于超高渐变率的计算和标注:

超高渐变率等于行车道外边缘线在超高缓和段起、终点的超高值之差除以超高缓和段的长度。

因此,超高渐变率也可以看作是行车道外边缘线的“附加纵坡”。

当超高旋转轴在外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时,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大于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因此,超高渐变图在此时仅标注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

当超高旋转轴在其他位置(如内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路中心、中央分隔带边缘、路中线两侧各自的超高旋转轴)时,均为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大于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

因此,超高渐变图在此时仅标注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

在超高渐变段中,外侧行车道的横坡由向下的反超高过渡到向上的正超高,其中必有一段路面的横坡度接近于0%,如果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超高渐变率过小,则横坡度接近于0%路面长度过大,这将明显影响路面的横向排水。

因此,对于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有最小超高渐变率1/330(即最小“附加纵坡”约为3‰)的要求。

至于内侧行车道的横坡在超高渐变段中始终向下,没有路面横向排水的问题,所以对内侧行车道的车道外边缘线应没有最小超高渐变率的要求。

纵上所述,最大、最小超高渐变率是否超标,只需关注超高渐变图中标注的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即可。

is—土路肩横坡(%)。

ismax1—弯道内侧土路肩横坡和路面横坡的允许最大坡差(%),当弯道内侧路面横坡陡于土路肩横坡,并且土路肩横坡与路面横坡的坡差α大于ismax1时,土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路面横坡,否则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

Ismax1不填写表示ismax1=0%。

ismax2—弯道外侧土路肩横坡和路面横坡的允许最大坡差(%),当弯道外侧路面横坡与土路肩横坡反向,并且土路肩横坡与路面横坡的坡差α大于ismax2时,土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路面横坡,否则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

若在表示该坡度的数字前加上“+”,如+10,则表示土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ismax与路面横坡之差,例如:

ismax2=+10(%),土路肩横坡为3(%)时:

当路面超高小于等于7(%)时,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当路面超高为8(%)时,土路肩横坡为调整2(%);当路面超高为9(%)时,土路肩横坡为调整1(%);当路面超高为10(%)时,土路肩横坡调整为路面横坡。

Ismax2不填写表示ismax2=10%。

注意:

当Ismax2填写时,Ismax1不能省略。

jd1—超高过渡方式标志。

jd1=1,为线性过渡方式;jd1=3,则为三次抛物线过渡方式。

axi—超高旋转轴线至平面设计线的距离(米),平面设计线的位置见下图的垂直虚线。

若在表示该距离的数字前加上“+”,如+0.5,则表示axi为超高旋转轴线至中央分隔带边缘距离(米),适用于处理中央分隔带变宽的情况。

例如,以变宽的中央分隔带边缘作为超高旋转轴,则axi值可输入为+0。

jd2—超高旋转方式标志。

jd2=0,路中线两侧各自绕自己的超高旋转轴转;

jd2=1,则为绕弯道内侧旋转轴转(先抬外侧,坡度一致后一起绕弯道内侧转);

jd2=2,先抬外侧,然后一起绕中心转(此时axi的数值必须为0,否则程序将自动将axi处理为0);

jd2=3,超高旋转轴在外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外侧先绕超高旋转轴转,路中点往下沉,内侧横坡不变,当左、右侧坡度相等后,则一起绕外侧转到超高坡度值(即超高过渡段终点)。

st—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超高变化处均写一行。

cgl、cgr—路中线左侧和右侧横坡度,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

横坡度符号的约定:

路中线左侧向下时cgl为正,向上时cgl为负;路中线右侧向下时cgr为负,向上时cgr为正。

注意:

当道路为单车道匝道时,cgl不填,只填写cgr。

高程设计线(即超高旋转轴)在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时取分车带两侧,无中央分隔带时一般取中线(包括双幅匝道),单幅匝道一般取行车道中心线。

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

【变化描述行】

st—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超高变化处均写一行

cgl、cgr—左侧和右侧横坡度,符号一律以向左下为正,向右下为负,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

高程设计线在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时取分车带两侧,无中央分隔带时一般取中线(包括双幅匝道),单幅匝道一般取行车道中心线。

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

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

 

单幅路线或匝道:

 

1.4构造物信息文件(*.GZX)格式

【文件后缀】:

GZX

【文件来源】:

由用户手工创建。

【文件用途】:

1)为"Ei_DimGZW绘制、标注构造物"命令,提供桥涵构造物数据;

2)为"Ei_DrawBPBG绘制边坡、边沟"命令,提供数据,用于自动剪切边坡、边沟线;

3)为"Ei_ZDT绘制占地图"、"Ei_ZDB生成占地表"命令,提供桥梁、隧道的桩号范围。

【文件格式】:

0桥梁名称起点桩号斜交角起点桥台长终点桥台长跨径描述上部结构描述桥梁中心位置默认梁高[断链号]

1涵洞名称中心桩号斜交角涵洞跨径左侧附加长度右侧附加长度涵洞高度涵底标高图块名[断链号]

2通道名称中心桩号斜交角通道跨径左侧附加长度右侧附加长度通道高度通道底标高图块名[断链号]

3隧道名称起点桩号隧道长度隧道高度[断链号]

【注意事项】:

1、桥涵构造物斜交角用(xxxdxx'xx")格式输入。

2、当桥梁代号为"+0"时,在平面图中表示左半幅桥,在纵断面图中用实线绘制;桥梁代号为"-0"时,在平面图中表示右半幅桥,在纵断面图中用虚线绘制。

3、桥梁跨径描述格式为:

N1*L1*h1+N2*L2*h2+N3*L3*h3+…+Nm*Lm*hm

其中,N1,N2,N3,…,Nm为分跨的跨数;

L1,L2,L3,…,Lm为分跨的跨径,米;

h1,h2,h3,…,hm为分跨的上部结构高度,米;如该项缺省,表示桥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

注意,当本项缺省时,如分跨的跨数N为1,则分跨的跨数项也可缺省。

每一分跨的说明只有三种形式:

Ni*Li*hi、Ni*Li(结构高度hi缺省)和Li(结构高度hi和分跨数缺省Ni)。

举例:

10+1*20*0.8+2*10表示第一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项缺省,跨数为1,上部结构高度项缺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

第二分跨的跨径为20米,跨数为1,上部结构高度0.8m。

第三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为2,上部结构高度项缺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

请注意,桥跨描述字符串中的"*"可用"-"代替。

不同的是,当用2*10表示时,标注的风格为2×10;当用2-10表示时,标注的风格为2-10。

3、桥梁中心位置:

用于确定桥梁中心桩号所在的位置。

用从桥梁起点起算的跨数表示。

如:

在第四跨的中央位置标注,则中心位置参数输入3.5(表示三跨加上半跨的位置)。

4、涵洞、通道的左、右侧附加长度,单位:

米。

仅用于绘制平面图时,确定构造物向左、右侧土路肩外侧延长的长度。

【文件示例】:

1K0+066圆管涵66.00010d0'00"2.00.50.52.027.358ygh

0XXX大桥615.0200d0'00.0"3.03.012+5*20+12预应力箱梁3.5000.8

1K1+080圆管涵1080.0000d10'55"1.5001.526.895ygh

0XXX小桥1100.0000d0'00"3.03.01*20预应力钢筋砼板梁0.50.9

2K2+150通道2150.00020d0'00"5.000.0000.0003.529.312xh

3XXX隧道3280.00095.0004.5

+0XXX桥(左幅)43000d0'00"3.03.015+4*20+1*55*1.2+3*20+15预应力箱梁5.51

-0XXX桥(右幅)43200d0'00"3.03.015+4*20+1*55*1.2+3*20+15预应力箱梁5.51

1.5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

【文件后缀】:

ST

【文件来源】:

由"Ei_SaveST生成桩号序列资料"命令生成,或用户创建。

【文件用途】:

1、用于为“生成逐桩坐标资料”命令,提供桩号;

2、用于“平面分幅”时,定义每页的起终点范围;

3、用于纵断面设计时标注桩号。

【文件格式】:

ZH[Str][d]

其中:

ZH—桩号

Str—特征点符号名(字符串)可选

d—有断链时,ZH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可选

【文件示例】:

100

120

150

159.358ZH1

180

...

2、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

交点线文件(*.JDX):

记录道路现场定线的数据。

交点设计文件(*.JD):

描述交点坐标、平曲线设计参数等数据。

交点数据文件(*.JDD):

保存交点设计结果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使用。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

保存路线单元的设计参数。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

保存曲线单元参数的中间数据文件。

单元要素文件(*.DYD):

保存路线各单元设计要素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生成《单元要素表》使用。

逐桩坐标文件(*.INF):

保存桩号、坐标和方位角数据。

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

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绘制边坡、边沟线,以及道路三维建模时使用。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

包含:

坐标控制点、水准点空间坐标。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

包括桩号、左右偏距。

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用于为"Ei_VSLane生成直接式变速车道"命令,提供偏置宽度数据。

2.1交点线文件(*.JDX)格式

【文件后缀】:

JDX

【文件来源】:

由用户创建。

【文件用途】:

记录道路现场定线的数据:

交点偏角,间距,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等数据,供转换交点文件(*.JD)使用。

【文件格式】:

Start_XStart_YStart_AStart_DStart_ZH.........................//起点数据:

坐标X(E),Y(N),起始方位角,与下一个交点距离,桩号

AngleDistLs1RLs2[JD_Name].........................//导线偏角,与下一交点的间距,第一缓和曲线长Ls1,半径R,第二缓和曲线长Ls2

Angle1Dist1Angle2Dist2Ls1RLs2[JD_Name].........................//虚交点时,要求输入7个数据(包含交点编号时输入8个数据)

其中:

Angle—当表示导线偏角时,左偏35°15'18.6"表示为L35D15186,右偏35°15'18.6"表示为R35D15186;当表示导线方位角时,方位角35°15'18.6"表示为35D15186,即可。

Dist—与下一交点的间距

JD_Name—指定交点编号;如:

JD20,不填写则由程序自动编号,如填写则每个交点数据行均要填。

【注意事项】:

1、回头曲线用虚交点表示,如:

R115D151656.33R133D3421126.352015020

2、手工编辑JDX文件之后,使用“Ei_JDDesign交点设计”命令,对话框中点取“转换交点线文件”按钮,将JDX文件转换为JD文件,直接使用生成的交点文件即可。

2.2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

【文件后缀】:

JD

【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或使用“交点设计”命令生成,也可以由用户自行填写,在“导线设计”命令中,,生成图形。

【文件用途】:

1、保存导线设计结果,在"导线设计"时,起点数据行以-1开头,位于文件第一行。

终点数据以-2开头,位于文件最后一行,其余各导线交点(转折点)以0开头,位于文件中间行。

2、保存路线平面设计结果,平曲线交点数据以3(三单元平曲线)、4(三单元回头曲线)、5(五单元平曲线)、6(五单元回头曲线)开头,其后写入交点坐标和各曲线单元的设计参数。

【文件格式】:

-1xyJDZH.........................//起点坐标和桩号

3xyRsA1RA2Re..................//三单元平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

4XsYsXeYeRsA1RA2Re.............//三单元回头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

5xyRsA1R1A2R2A3ReiD...........//五单元平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iD为弧长控制参数

6XsYsXeYeRsA1R1A2R2A3ReiD...//五单元回头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iD为弧长控制参数

0xy...................................//转折点坐标

-2XY.................................//终点坐标

【参数说明】:

-1、3、4、5、6、0、-2:

交点标示符;

x、y:

交点坐标;

Xs、Ys、Xe、Ye:

回头曲线起点坐标、终点坐标;

R:

圆曲线半径;

A1、A2、A3:

第一、第二、第三缓和曲线参数;

R1、R2:

第一、第二圆曲线半径;

Rs、Re:

起点/终点半径;

iD:

五单元平曲线中的弧长控制参数,0:

表示第一、第二圆曲线长度相同;1:

表示以第一圆曲线单元长度控制;2:

表示以第二圆曲线单元长度控制。

参见"Ei_Unit5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

【文件示例】:

-12812315.832567789.5610.000...................................//起点坐标和桩号

32812565.5458568233.098100000000.00150.00180.000150.000100000000.000...................................//三单元平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

42812198.163568585.2852812207.564568701.356100000000.00070.00000070.00070.000100000000.000三单元回头曲线:

起终点坐标与各曲线参数

52812676.703568969.286100000000.000170.000330.000243.000650.000240.000100000000.0000.000...................................//五单元平曲线:

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

32812659.602569491.467100000000.000130.000175.000130.000100000000.000

-22813138.434569748.276...................................//终点坐标

2.3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

【文件后缀】:

JDD

【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

【文件用途】:

1、为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提供交点数据;

2、绘制《纵断面图》中的平面示意图,提供数据。

【文件格式】:

该文件由程序自动生成,用户无须考虑其数据格式。

2.4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

【文件后缀】:

ICD

【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

【文件用途】:

1、保存路线平面设计参数;

2、作为程序内部数据交换时使用。

使用“Ei_DrawXW重新生成线位”命令,来恢复路线。

【文件格式】:

StartZH...............//起点桩号

X、Y、Angle.............//起点坐标和方位角

1、Length、[EndAngle]....//1:

直线标示符、长度、后续单元起始方位角(可选)

2、R、Length、1/-1......//2:

圆曲线标示符、半径、长度、转向(1:

右转;-1:

左转)

3、A、EndR、1/-1.......//3:

完整缓和曲线(R∈(∞-Ro)时)标示符、回旋参数、终点半径、转向(1:

右转;-1:

左转)

4、A、StartR、1/-1.......//4:

完整缓和曲线(R∈(Ro-∞)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转向(1:

右转;-1:

左转)

5、A、StartREndR、1/-1....//5:

不完整缓和曲线(R∈(R大-R小)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终点半径、转向(1:

右转;-1:

左转)

6、A、StartREndR、1/-1....//6:

不完整缓和曲线(R∈(R小-R大)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终点半径、转向(1:

右转;-1:

左转)

000................//结束符

【文件示例】:

文件名:

Example.ICD

0.000000..................//起点桩号

2812315.832214,567789.560841,1.058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