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1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12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cro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macro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acro10.docx

《macro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cro1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acro10.docx

macro10

第十章AD—AS分析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价格水平的决定理论;

▲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宏观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

▲财政政策对甜均衡变量的影响;

▲财政政策在三大模型中的效力比较;

▲货币政策对短期均衡变量的影响;

▲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均衡变量变化的比较;

▲相机抉择的宏观稳定政策;

▲财政、货和由政策谁优谁劣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织;

▲利用AD—AS解释现实经济生活;

▲AD—AS模型的长期均衡;

▲总需求变化对长期均衡的影响;

▲短期总供给变化对长期均衡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安排:

10.1AD—AS模型的短期均衡

一、价格水平的决定

AD—AS模型的首要职能便是研究价格水平的决定。

图10.1介绍了价格水平的形成过程。

宏观经济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定理就是: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价格总水平之上,如果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在另一价格水平上,如果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价格水平有下降的压力,直至实现均衡价格。

此时,总需求量等于总供给量。

我们称之为“宏观价格定理”。

根据上述重要定理,当P=P0时,AD>AS,价格水平上升;当P=P1时,AS>AD,价格水平下降,只有当P=PE时,AD=AS,实现了宏观均衡。

PE为均衡价格水平,YE为均衡国内生产总值。

参见图10.1。

二、宏观短期均衡

AD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均代表着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出清,而短期AS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并不一定代表着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均衡。

确切地说,短期AS曲线只有一点才隐含着劳动力市场出清,这就是短期AS曲线与充分就业产量曲线的交点。

在图10.2中,该交点为B点。

如果AD2曲线经过B点,那么,B点就代表了三重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一,B点为AS和YF的交点,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第二,B点在AD2曲线之上,它代表了商品和货币两重市场的均衡。

因此,三重市场均衡是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均衡。

图10.2AS和充分就业

YF和YL分别代表充分就业量和极限产量,B点隐含了劳动力市场均衡,而在A点,劳动力市场出现失业,C点代表着劳动力过度就业。

如果AD1曲线与AS相交于A点,那么,A点代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但它隐含着劳动力市场没有实现阶段充分就业均衡。

准确地说,它隐含着失业的存在。

因此,A点仅仅代表着两重市场的均衡,而非三重市场的均衡。

AD—AS模型分析的就是研究三重市场的均衡问题,AD-AS曲线的交点就是宏观短期均衡。

凯恩斯本人着重要解决的是失业问题,即是如何将图10.2中的A点移动到B点的问题。

由此可知,凯恩斯的分析是“两重市场的宏观均衡”,而不是“三重市场的宏观均衡”。

如果要把“宏观均衡”严格界定为“三重市场同时均衡”的话,那么,凯恩斯的分析就是“凯恩斯非均衡分析”。

再回到图10.2。

如果AD3曲线与AS曲线相交于C点,那么,C点代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同时隐含着劳动力超出充分就业的均衡,或者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过度的充分就业。

结论:

从短期看,宏观均衡可能隐含着失业或超出充分就业的均衡。

三、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图10.3有利于说明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我们已知,给出图(a)的劳动力供需曲线,它决定了两个变量,均衡的实际工资(W/P)E和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

给定一个短期总生产函数,均衡的劳动力数量便会决定一个均衡的总产量YE。

同时,也决定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AS,分别见图(b)、(c)和(d)。

图10.3宏观短期均衡变量

以上5个直接决定的均衡变量有:

①NE;②(W/P)E;③YE;④PE;⑤Re;间接决定的变量有:

①(M/P)E;②CE;③IE;④NXE;⑤L1E;⑥L2E

图(e)为IS-LM模型。

从第三篇的分析中已知,它决定了以下变更:

①均衡的利率rE;②均衡的产量YE;③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E;④均衡的消费量CE;⑤均衡的投资量IE;⑥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⑦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⑧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32。

同时,它决定了AD曲线。

给定AS和AD曲线,它直接决定了两个变量,均衡的价格水平PE和均衡产量YE。

同时,从劳动力市场所推导出的YE与IS—LM模型中所推导的YE在数量上一定要相等。

否则,就没有实现三重市场的同时均衡。

归纳起来说,图10.3所直接决定的变量有:

①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②均衡的实际工资(W/P)E;③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YE;④均衡的价格水平PE;⑤均衡的实际利率rE;同时,它所间接决定的变量有:

①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E;②均衡的消费费CE;③均衡的投资量IE;④均衡的国外净需求量NXE;⑤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1;⑥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

总之,从AE—NI模型拓展到IS—LM模型,进而拓展到AD—AS模型,它们共决定了以上11个变量。

10.2宏观经济政策与短期均衡的变动

10.2.1一般分析

我们已知: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导致AD曲线向右平行地移动。

现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作为一般分析。

如果政府增加政府支出,那么,总需求曲线便从AD0平移至AD1。

如果价格水平P0不变,增加政府支出之后,使得经济从A点移到B点,即总需求量从Y0变化到Y1。

从A点到B点,就是“收入—支出调整过程”,其含义是收入如何对支出作出调整的过程。

它度量的实质上就是AD曲线的平移的水平距离。

但是,在B点,在原有价格水平P0上,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由于价格调整,总需求量也会有所调整。

在图10.4(a)中,由于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总需求量便从Y1下降到Y2。

这时,由于价格水平上升,短期总供给从Y0上升到Y2。

在价格水平P1上,总需求量恰好等于总供给量。

因此,C点为新的均衡点。

经济从B移动到C点便是“收入—价格调整过程”,其含义是收入如何对价格的变化作出调整的过程。

它度量的实质就是新的总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参见图10.4(b)。

AD1曲线势必经过B、C两点,并与AS曲线相交于C点。

总结上述讨论:

经济初始均衡为A点,增加政府支出后,如果价格水平不变,该经济从A点到B点,这一调整过程就是“收入—支出调整过程”;价格水平上升使经济从B点移动到C点,这一调整过程就是“收入—价格调整过程”。

但是,经济不是像图中所描述的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调整过程,而是从A点“直接”到C点,因此,这是一个“收入—支出”和“收入—价格”的同时调整过程。

由于C点为最后的均衡点,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产量从Y0上升到YE,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1。

10.2.2财政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一、在IS—LM和AD—AS两个模型中的讨论

请参见图10.5,并注意以下分析步骤:

(1)由LM(P1)和IS1决定了IS—LM模型中的初始均衡点E1,并可推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AD1。

(2)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总生产函数可以推导出图(a)中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

(3)图(a)中的AD1与AS共同决定了以下变量,即:

①均衡的实际产量Y1;②均衡的价格水平P1;③均衡的实际利率r1;④均衡的劳动力数量NE;⑤均衡的实际工资(W/P)E或名义工资WE;⑥均衡的实际货币数量(M/P1);⑦均衡的消费量CE;⑧均衡的投资量IE;⑨均衡的国外净需求量NXE;⑩均衡的货币交易需求LE1;(11)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

图10.5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1)

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产量、价格水平、利率均上升,但均衡的实际货币减少。

(4)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如扩大政府购买),导致IS曲线由IS1平衡至IS2。

它与LM(P1)相交于A点(参见图(a)),表明从IS—LM模型来看,均衡利率上升至r2,均衡产量上升至Y3。

请注意:

这里产生了部分挤出效应,即利率上升导致投资需求下降。

(5)固定IS2和LM(P1),可以推导出一条经过A点(P1,Y3)总需求曲线AD2,见图(a)。

(6)图(a)中的AD2与AS曲线相交于E2点,即最后的均衡点为E2点,相对于初始均衡点E1而言,均衡价格水平上升至P2,均衡产量仅仅上升到Y2。

(7)IS—LM模型的产量增量(Y1Y3)要大于AD—AS模型的产量增量(Y1Y2),第一个模型考虑了“收入—支出调整过程”,而第二个模型扣除了因价格上涨导致的总需求减少(Y3Y2),即扣除了“收入—价格调整”因素。

换言之,AD—AS模型考虑了“价格效应”,而IS—LM却没有。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AD—AS模型要优越于IS—LM模型。

(8)由于价格水平上升,图(b)中的A点不再代表双重市场的均衡。

现在,仅仅注意IS2和LM(P1),由于P2>P1,均衡的实际货币减少,LM曲线必须左移且相交于IS2于E21点,因而均衡利率再度攀高至r3,均衡产量从Y3下降到Y2。

图(a)中的E2与图(b)中的E2点相互对应。

总结上述讨论:

当增加政府支出后,从AD—AS模型看:

①均衡产量上升(但比IS—LM模型中产量增加得少些);②均衡利率上升(比IS—LM模型中的利率上升得要高些);③均衡价格水平上升;④均衡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名义货币供给量未变)。

图10.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2)

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均衡价格水平上升,进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从ND(P1)右移到ND(P2),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要小一些。

因此,均衡就业量上升,均衡名义工资也上升。

图10.6的纵轴为名义工资率。

在初始均衡价格P0水平上,有两条劳动力需求曲线ND(P1)和劳动力供给曲线NS(P1),其初始的均衡名义工资为W1,均衡的劳动力数量为N1。

增加政府开支导致均衡价格从P1上升为P2,相应地,劳动力的供需曲线也要发生变化。

价格水平的上升,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的话,实际工资下降。

因而,劳动力的需求量在每一个名义工资水平上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即劳动力需求曲线从ND(P1)右移至ND(P2)

同时,劳动力的供给者因为实际工资下降而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量,因而劳动力供给曲线从NS(P1)左移到NS(P2)。

请注意: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的幅度要小于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的幅度。

为什么呢?

从产品市场看,增加政府支出短期内导致均衡产量增加,那么,从劳动力市场看,在总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量才能增加其产量。

如果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等幅上升和下降,势必造成均衡就业量不变,因而均衡产量不变,均衡实际工资不变。

现对上述讨论作一小结:

增加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导致均衡就业量上升,均衡名义工资亦上升,由于价格上涨的幅度要大于名义工资上涨的幅度,所以,均衡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正是因为均衡工资水平下降,才能导致劳动力需求增加,进而均衡产量上升。

我们花了相当长的篇幅讨论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现将上述全部讨论总结于表10.1。

表10.1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短期的影响

财政政策

扩张性(G↑)

紧缩性(G↓)

1.均衡产量YE

2.均衡价格水平PE

3.均衡利率水平rE

4.均衡就业量NE

5.均衡消费量CE

6.均衡货币的交易需求LE

7.均衡名义工资WE

8.均衡的投资量IE

9.均衡的货币数量(M/P)E

10.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

11.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

不确定,或下降

不确定,或上升

二、三大模型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

整个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三大模型基础之上的,它们是AE—NI(总支出—国民收入)模型、IS—LM(投资储蓄—货币供需)模型、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在每个模型中,我们都分别讨论了财政政策,现在,我们拟就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产出、价格、利率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

图10.7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

就产量而言,AE—NI模型增幅最大,IS—LM模型次之,AD—AS最小;就利率而言,IS—LM模型增幅较小,AD—AS模型增幅较大。

现假定宏观短期均衡为图(c)的标有“1”的点,现在开始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图10.7(a)为AE—NI模型,该模型假定了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都不起作用。

现增加G>0,导致AE曲线向上平移G个单位,均衡点为2。

因此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就是政府支出乘数。

图(b)为IS—LM模型。

其中,IS曲线收集了AE—NI模型的所有信息。

增加政府支出使得IS向右平行移动Y1Y4个单位。

给定LM1曲线,均衡点为3。

因此利率从r1上升到r2,均衡产量增量为Y1Y3。

请注意,Y3Y4为挤出效应。

图(c)为AD—AS模型。

其中,AD曲线汇集了IS—LM模型的所有信息。

给定AS曲线,由于产加政府支出G,使得AD曲线向右平移Y1Y3个单位。

因此,均衡点为4,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P2和Y2。

Y2Y3为价格效应。

由于价格上涨至P2,这便反逼LM曲线从LM1左移至LM2,进而进一步拉动利率上升至r3,均衡产量只增加Y1Y2,这样,IS—LM模型的结论就与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现在我们来看图(a)中的AE—NI模型是如何变化的。

一开始增加政府支出G,使得AE曲线从AE1向上平移G个单位至AE2,新的均衡产量为Y4,新的均衡产量为Y4。

但由于货币市场的利率一开始上升至r2(见图b),均衡产量只有Y3。

这样,AE曲线相应地要从AE2下降为AE3。

这到目前为止,与IS2和LM1交点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但在AD—AS模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所以LM曲线还要左移,利率进一步上升为r3,总支出中对利率有反应的那一部分(如投资)要进一步下降,这便使得AE曲线进一步从AE3下降至AE4。

最后,从三重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看,均衡产量为Y2,均衡利率为r3,均衡价格水平为P2。

这样也和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三大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

模型

产量增量

价格水平变化

利息变化

就业量度变化

AE—MI

最大

不变

不变

最大

IS—LM

不变

较小

AD—AS

最小

上升

较大

最小

10.2.3货币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现假定该经济一开始处于图10.8(b)中的初始均衡点E1。

因此,根据IS和LM(M1/P1)两条曲线便可得到AD1(M1)。

现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从M1增加到M2,LM曲线从LM1(M1/P1)移动到LM(M2/P1)。

从图10.8(b)看,IS—LM模型的新均衡点为A点,它对应着图10.8(a)中的A点。

到此为止,我们曾在第9章讨论过。

但从AD—AS模型看,A点并非为最后的均衡点。

此时,在P1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量Y3要大于总产量Y1。

因此,均衡价格从P1上升到P2,均衡点从E1上升为E2。

图(b)如何才能恢复到均衡点呢?

由于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在假定M2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必须从LM(M2/P1)左移到LM(M2/P2)且经过E2点。

这样,图(b)最后的均衡产量也为Y2,均衡利率为r2。

这样,便知AD—AS模型的结论相互一致了。

对上述讨论小结如下:

从IS—LM模型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从M1上升到M2),LM曲线从LM(M1/P1)右移到LM(M2/P1),均衡点为A点,均衡利率为r3,均衡产量为Y3。

但是,从AD—AS模型看,A点不是均衡点。

在P1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量,价格上升。

最后的均衡点为E2,此时,均衡价格为P2,均衡产量为Y2。

这就反过来要求IS—LM曲线再度移动。

由于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必须从LM(M2/P1)左移至LM(M2/P2),且经过E2点,这样,最后的均衡利率为r2,均衡产量亦为Y2。

图10.8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上升,均衡利率下降。

总之,增加货币供给,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利率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要小于IS—LM模型中的幅度),均衡产量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要小于IS—LM模型中的幅度)。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影响

财政政策

扩张性(M↑)

紧缩性(↓)

1.均衡产量YE

2.均衡价格水平PE

3.均衡就业量NE

4.均衡消费量CE

5.均衡投资量IE

6.均衡的货币数量(M/P)E

7.均衡货币的交易需求LE

8.均衡的货币资产需求LE2

9.均衡名义工资WE

10.均衡利率rE

11.均衡的国外净需求NXE

不确定,或减少

不确定,或增加

10.2.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均衡变量变化的比较

一、宏观经济变量按重要性分类

一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变量有3个:

均衡产量、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就业量。

这三个变量的决定理论,即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宏观经济波动,探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重大现实问题。

第二个重要层次的变量应该包括均衡利率、均衡工资率,它们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它们的变化会对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个重要层次就是均衡投资。

其他几个变量可以放在最后一个层面上。

当然,应该指出,这种分类仅仅是一种分类,而不是唯一的分类。

把投资放在第一类重要变量也未尝不可,因为投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二、稳定经济政策的影响方向

表10.4是表10.1和表10.3的某种综合,以便使我们清晰地比较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几大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

表10.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均衡变量

扩张性财政政策(G)

扩张性货币政策(M)

1.国民生产总值

2.价格水平

3.就业量

4.利率

5.投资量

三、相机抉择的稳定政策

从上表可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影响的方向是不一致的,进而对投资影响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图10.9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

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产量YF时,存在着失业均衡,应采取扩张性稳定经济政策,使AD曲线从AD1移至AD2直至目标——充分就业均衡;当经济处于超出充分就业,即YF<YE≤YL(极限产量)应实施紧缩性稳定经济政策,使AD曲线从AD3移至AD2,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从上表我们还可以知道:

当经济在短期内出现萧条缺口时,即失业为主要矛盾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即通货膨胀为主要矛盾时应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换言之,当经济牌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即“经济过冷症”,应采取扩张性稳定经济政策;当经济处于超出充分就业均衡时,即“经济过热症”,应实施紧缩性稳定政策;当经济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充分就业均衡这一理想目标时,暂且让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休息片刻。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政府并非时时刻刻都要干预经济!

图10.9有利于我们理解上述讨论。

图中的YF为充分就业产量,YL代表着极限产量。

当经济处于Y1与YF之间时,经济隐含着“失业均衡”,应采取扩张性政策;当经济处于YF与YL之时,经济隐含着超出充分就业均衡,应实施紧缩性政策。

应记住: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一旦经济处于小于Y1时,说明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失精彩取扩张性政策会导致产量增加,但价格水平不变,这便是极端的凯恩斯主义的结论及政策药方。

因此,极端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只有当经济处于严重萧条时方为适用。

当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一般来说,经济是处于Y1和YL之间。

四、财政、货币政策谁优谁劣

要评断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谁是谁非、谁优谁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但这不是说,我们一点认识也没有,以下5个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基础: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所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商品市场、间接影响货币市场,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货币市场,通过利率的调整进而作用于商品市场。

因此,财政政策对GDP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捷,而对通货膨胀的效应较间接、较缓慢;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捷,而对GDP的作用较间接、较缓慢。

(2)货币市场趋于均衡的速度一般要快于商品市场,这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一般来说速度更快一点。

(3)扩张性财政政策容易产生挤出效应——挤走私人投资,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私人投资的。

(4)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利率。

(5)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于LM和IS曲线的斜率。

五、一些推论

根据以上基本认识以及对现实经济的实证分析,可以作出以下不很严格的推论,仅供读者思考:

(1)当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扩大产量、增加就业成为当务之急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它会导致产量迅速上升,而通货膨胀不明显。

如出现严重衰退,也可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但应坚持以松财政为主。

(2)如果通货膨胀大敌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首选,它可使通胀较为迅速降低;如果通货膨胀甚嚣尘上,也可辅之以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双紧”政策,但应坚决以紧货币为主。

(3)如果失业不是很严重,通胀随力尚可,可以采取稍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

(4)如果经济过热不很严重,通胀承受力尚可,可以采取稍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

(5)当LM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时(货币资产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不宜采取财政政策,因为会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6)为了避免挤出效应,政府“投资”去向的重点应放在公共基础设施之上,以带动“挤进效应”——扩大私人投资。

(7)当LM曲线接近于一条水平线时(货币资产需求对利率有较大的弹性),不宜采取货币政策,因为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此时,财政政策的作用较为充分。

(8)当IS曲线接近于一条水平线时(投资利率弹性较大),不宜采用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的效力很充分。

(9)当IS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时(投资利率弹性很小),不宜采取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的效力很充分。

(10)实施经济政策时,还应考虑经济自然增长率问题。

当经济自然增长比较明显、强劲时,从绝对数意义上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就理在其中了。

此时,更应考虑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

比如,今年比去年经济增长8%,今年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也是8%这是绝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但不是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性政策,而“维持性政策”;如果财政扩张仅为6%,这便是绝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但从相对数意义上说,这便是一个紧缩性政策。

如果希望明年经济增长更快一些,就应该采取相对数意义上的扩张政策,如如财政和货币都扩张10%。

(11)一个国家优先采哪一种政策工具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微观基础以及各种制度,不能简单地套用国外的结论。

比如,在美国,财政政策已不再是稳定经济原首先工具稳定经济的任务主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去完成。

其主要原因大概有:

①制定财政政策,一般都是年度性的,尽管期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要通过总统以国会修订预算是十分艰难的,因此,财政政策可能存在着很长的认识时滞、反应时滞和生效时滞,如果瓜在时滞如此之长,以至于财政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而言毫无疑义;②由于党派之争和国会审议程序等方面的原因,减税比增税容易,增加支出比缩减支出容易;③制定货币政策比较灵活、周期较短;④美联储云集了一大批专业经济学家,他们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周期性的波动,并可以在必要时迅速采取行动;⑤美联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它用行动已经表明,在有必要采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政策以抑制通胀时,它可以承受作出这种决策的压力。

六、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在实施经济稳定政策时,有一个松紧的政策搭配问题,亦称政策组合。

很显然,双松搭配的政策是一种完全的扩张性政策,而双紧搭配的政策则是一种完全的紧缩性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