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32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x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自读交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

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

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对策:

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有条理地加以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

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上的脑子想得最快。

(依次显示图片及故事名:

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

(显示:

神话故事)

(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指名学生交流)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

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

(出示:

盘古开天辟地)

(2)读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

(卡纸:

开天辟地辟:

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

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

(贴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

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

好吗?

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

用文中一个词语说:

()。

当时的宇宙是()。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

(卡)裂开。

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

(卡)崩裂。

哪一个裂得厉害?

指名交流。

(卡)巨石崩裂。

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裂的太厉害了,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

(显示:

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

齐读。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

(显示:

辟、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吗?

自由表演,指名表演,(点: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显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指名读句,(出示:

冉冉、慢慢)。

它们是一组什么词?

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

(卡:

缓缓、渐渐、徐徐)

(4)盘古真了不起!

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

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

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

怎么感受到的?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

(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

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

光芒万丈,强烈一些。

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

分男女生读。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

(卡)万倾良田。

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

一顷等于一百亩。

万顷说明什么?

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

(6)这一切都是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

(卡)巍峨:

巍峨的巨人。

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

(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

读第5小节。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卡)长柱子似的,有人说是有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齐读第5小节(显示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

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

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显示)

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

黑暗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

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显示:

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___,化生出___。

4、小结:

刚才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

5、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重要内容的,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齐读(显示: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6、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字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

(显示:

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中人物的特点。

对策:

有效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开天辟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根据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另一种方法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出示:

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3、教师引读:

开辟了——,化生出——

板书:

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4、

(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象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

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

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

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

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神力无穷!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

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

地——盘古的身体——这样——

(2)点拨:

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

(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

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

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

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教师过渡:

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

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四、学习“化生万物”。

1、教师渲染:

说得好啊,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

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请大家读读第7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

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4、小结,指导朗读:

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

各人有各人的感受:

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有的同学说:

我几种情感都有!

那怎么读出不同的心情呢?

(1)教师示范朗读。

(2)引导学生说说几次朗读表达的感情。

(3)自由练习。

(4)配乐指名朗读,随机引导齐读。

5、指导背诵。

同学们,这段文字不光内容感人,而且文字也十分优美。

那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它记下来呢?

指导:

(7自然段)这一段一共是一个句子,先总的说盘古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而后用九个“变成了”具体写出变成了什么。

背诵最难的地方就是这九个“变成了”的顺序,前面几个“变成了”讲的是“口中呼出的气、发出的声音”“左眼”“右眼”,这些都是人的头部;最后两个“变成了”讲的是皮肤及皮肤上的汗水,都是肉眼看得见的;中间是皮肤下的肌肉、血液、筋脉。

同学们,我们就按这个顺序,一起来诵读,背诵时别忘了把自己的感觉融进去(配乐)。

五、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

1、盘古就是这样无私,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吧---(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永远怀念为宇宙献身的盘古吧!

----(读最后一段——)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吧!

---(读最后一段——)

六、认识对仗。

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

出示:

左手持凿,右后握斧。

你有什么发现?

(初步认识对仗)

出示第二句: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是怎样对仗的呢?

(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

2、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

3、总结引导:

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2、兴趣题:

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

(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堂新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复述。

2、完成有关作业,交流课外搜集。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复述对策:

利用好事先设计好的连线题。

利用好本单元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搜集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本课的词语

板斧一丈加厚柱子合拢精疲力竭

血液皮肤混沌雷霆巍峨纵横交错

开天辟地冉冉上升雨露甘霖三山五岳

二、指导复述。

1、出示本单元“读读背背”中的八个成语:

“混沌不清”、“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这八个成语浓缩了这一个神话故事,你能利用好这八个成语来讲一讲《开天辟地》的故事吗?

2、学生练习,点评。

三、指导背诵第第七自然段。

1、指导学生发现段落的特点;

2、利用连线题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背诵。

四、课外延伸。

1、《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神话故事?

2、小组学习:

讲述一些神话故事。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品读感悟)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教师时时引领学生把目光瞄准文本的语言表达,在读读、品品、说说、比比、练练中,感受文本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情感意思上的精妙,从而培养学生玩味、揣摩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神话故事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好多大人和孩子都爱看、爱讲,你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话故事?

喜欢看吗?

为什么?

(预设:

学生会看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夸父追日》等。

学生爱看的原因:

故事情节新奇有趣,里面的主人公都有着人类无法拥有的神力或本领等。

2、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看一个很经典的神话故事。

(边说边板书“开天辟地”。

学生跟着书空,相机学习生字“辟”,读“pì”,不要读成“bì”,写字时注意左边下方是“口”,右边是一个“辛”,最后一笔要短一点。

)板书结束后,学生读课题。

教师稍作解释:

“辟”就是“开”的意思,因此,开天辟地就是开辟天地的意思,但开天辟地读起来更有气势。

3、这个神话故事放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我们就不光要看它精彩的情节,更要学习其中的字、词、句、段、篇,学习故事的语言,这样我们才能从读神话故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才会越来越喜欢读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读神话的兴趣;通过明确语文课上学神话的目的和意义,放大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要知道神话故事的精彩内容,必须要扫除阅读故事的字词障碍。

(1)请学生自由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记住它们的字音。

(2)自由读课文,做到生字读准音,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合作交流:

互相拼读生字,交流如何识记生字的音和形,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

3、教师重点点拨。

(1)读准后鼻音:

崩(bēnɡ)、顷(qǐnɡ)。

(2)容易写错的字:

“厚”中间是一个“曰”,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白”。

“拢”不忘一撇,不要写成“扰”。

“斧”上面的“父”撇捺舒展。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带生字的词语和课后练习3中的词语),检查词语的朗读情况。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通顺。

设计意图:

“书读不熟,不开讲”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特别强调的。

而要读通课文,生字词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识记生字词,正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这种能力。

三、理清脉络,初识语言。

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

你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吗?

说出自己的理由。

2、老师读完课文后,学生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看法。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出让自己感觉故事精彩的语段。

(预设学生的回答:

故事很精彩。

原因:

盘古的本领很大,能开天辟地、撑住天地;故事很神奇,盘古的身躯居然能够化生出万物来。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按“开天辟地的原因、开天辟地的过程、身躯化生万物、总结”这四个内容把文本分成四个意义段,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4、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盘古的本领很大,你对盘古的印象都是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到的。

出示重点语句: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学生读句子,体会盘古的力气很大,很威武。

(2)不同颜色显示“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句,进行品析。

①读句子,学大神做出“持”和“握”的动作,知道这里都是表示“拿”的意思。

②比较阅读,思考:

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

(出示:

“左手拿起一把凿子,又伸出右手拿起一把板斧。

”)

(预设回答:

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防止啰嗦;书上的句子整齐、有力,读来朗朗上口;短小的句子蕴含了大神威武、干练的形象。

③教师小结过渡:

作者在这里用了简短有力的对仗句,不但刻画了盘古的威武形象,而且让课文的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我们喜欢读。

其实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对仗句式,它们是不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呢?

5、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对仗句,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节奏美。

设计意图: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从文字中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初读课文后,设计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来交流阅读的感受、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在课堂的交流对话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发现点”推进下一步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这堂课上学生的“发现点”恰恰就是教学的中心目标——神话故事的语言。

四、回顾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很多的生字新词,还阅读了精彩的神话故事。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发现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的精彩全赖于作者精彩的语言描述。

同学们,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我们将会发现故事中更多的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用煽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对下堂课学习的期待,做到课断而情不断,甚至情更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学生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能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大概交待清楚就可以了。

2、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你觉得如果故事这样来写,大家会爱看吗?

为什么?

生(预设):

不生动、不优美。

师:

是啊,课文《开天辟地》的故事之所以被我们所喜爱,是作者写得生动,写得优美。

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对仗句在故事叙述过程中的妙处,今天这堂课,我们将把眼光再一次集中到故事的语言中,读读、品品,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叙述故事的,找找作者的语言中还隐藏着哪些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的奥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遵循课堂从整体入手的原则。

而接下来的对话,则是与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巧妙的衔接,继续让学生的关注点落实到文本的语言表达上,回归语文教学的“根”。

二、品词析句,得“意”得“言”。

1、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文中有一句话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请你先用直线画出,再读一读,想一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个神话故事有哪两个主要情节?

(1)学生快速浏览,找到文中的总结句(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句子。

①指名读句子。

②理解句子讲的两个意思:

盘古以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盘古以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

③齐读,领会句子在文中的总结概括作用。

教师过渡:

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主要情节:

开辟天地。

2、默读第二~五自然段,思考:

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大神?

你是从作者的哪些语言中感受到的?

(1)学生默读思考后交流。

预设1:

盘古威武有力。

①出示文字: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变成了地。

a、指名读句子,学生抓住“一使劲”“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破碎”等重点词语体会盘古的力大无比,威武英勇。

b、引导学生关注“只听‘咔嚓’一声”中象声词的运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神开天辟地的动作画面,还听到了声音,故事一下子生动起来。

c、引导学生读书要展开想象:

读着这一段文字,随着盘古的一系列动作,你头脑中的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黑暗”到“一丝微光”到“天地分开,一片光明”)顺着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宇宙的“黑暗”;相机指导朗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要舒缓,要读出天地被分开后宇宙越来越光明的感觉。

d、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还可以在这句话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盘古追求光明的决心之大。

②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从“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等词语中看到了盘古站立在天地间的高大威武的形象。

预设2:

盘古有坚定的意志。

①学生读第四自然段,从“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感受到盘古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竟然坚持站了一万八千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此时,教师抓住“一万八千年”这个时间词,让学生再找一下课文中其他表示时间的词语: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等,告诉学生: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正鲜明地体现了神话故事的特色,以后大家在读神话故事时可以多留心。

②出示文字:

“这个巍峨的巨人……重新合拢。

a、自由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

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是值得我们好好品一品的?

b、小组合作探究。

c、交流反馈探究结果。

教师相机指导:

“巍峨的巨人”不仅写出了站在天地之间的盘古身体的高大,更写出了盘古为了开天辟地,让光明永驻人间而整整站立了一万八千年的顽强精神的伟大,从“巍峨”一词中看出了作者对盘古的敬慕。

作者在这里用“撑”而不用“站”,让我们感受到盘古站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不易和辛苦,进一步体现了盘古的坚定意志和矢志不移的精神。

d、读好句子,读出对盘古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2)教师小结:

如果说在第一课时,我们阅读这一部分是知道了盘古开天辟地这一故事情节,那么通过现在的学习,我们则明白了作者是如何运用恰当的、精彩的语言来叙述这一情节的。

而且,在学习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头脑中的故事变得有声有色起来,盘古的形象也更加清晰了,这就是语文课的乐趣所在。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把文中的语言化成我们头脑中鲜明的画面。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二个主要情节:

化生万物。

(1)教师读“几千万年过去了,天——”学生接读“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含着微笑倒下了。

”教师提问:

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又用了哪些词语来让你的内心为之一动?

说说你的感动。

预设1:

“精疲力竭”,写出了盘古非常辛苦,和前面的“撑”相呼应,感受到他为了人类有一个光明的宇宙,用尽了自己所有的体力和精力,他的精神太令人感动了。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精疲力竭”的意思,理解“竭”字的意思,想象几千万年中盘古撑在天地间遭受的磨难。

教师小结:

四个字的词语,就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和情感,透过词语,我们看到了盘古的艰辛,感受到了盘古的顽强,我们的心为之而感动。

预设2:

“含着微笑倒下”。

“含着微笑”不只是为了写盘古的表情,更是要传达出盘古面对死亡,坦然无畏的勇气,同时也道出了盘古为人类开辟天地以后的欣慰。

(2)教师过渡:

是啊,精疲力竭的盘古倒下了,他含着微笑,我们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让我们来看一看倒下后的盘古。

(3)出示第七自然段课件“临死的时候……雨露甘霖。

①一读,弄清楚盘古的身躯化生了世间哪些事物?

(找出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

②二读,比较读出示的另一段话,想想两段文字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过比较,你发现文中的描述好在哪儿?

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补充。

(出示: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肌肉变成了山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大道,皮肤变成了良田,汗水变成了雨露甘霖……”)

预设相同处:

变化的内容是相同的;都采用了总分结构;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世间万物,体现了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预设课文文字的好处:

有了优美的修饰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