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419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安徽合肥供水集团招聘

  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B.洗碗时“油珠”漂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

  C.从高处落下的纸片,如果无风,纸片会垂直下落

  D.工作着的电饭锅与抽油烟机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地线,因此电饭锅必须用三脚插头,因为三孔插座是接地线的,这样可以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A项正确。

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花会漂在水上面,B项正确。

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各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因此,从高处落下的纸片,即使无风,其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C项错误。

电饭锅和抽油烟机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可知电饭锅和抽油烟机是并联的,D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

  C.孤鸾寡鹤

  D.空前绝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寥若晨星:

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历历可数: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孤鸾寡鹤:

指失偶的男女。

空前绝后:

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根据成语的含义和语境,A项符合。

  第3题: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B.

  “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

  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

  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第4题:

学历的高低决定着网民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决定着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

__________,也就是:

网民学历越低,其信息判断力就越弱,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

根据文意,下列那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

  A.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B.网络如同放大器,可以放大个体的非理性

  C.青少年网民容易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历

  D.从历史变化看,中国网民学历结构呈下降趋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先指出“学历的高低决定着网民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接着说明了学历高低与信息判断力二者的关系。

由文段中“也就是:

”可知,“网民学历越低,其信息判断力就越弱,表达自身意见和意志的理性程度就越弱”是对横线处内容的解释。

由此可知,A项最恰当。

  第5题:

人类的大脑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抵抗癌症的能力,不但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能力,还能__________肿瘤细胞的生长,人类实现自主抗癌不再是幻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著减缓

  B.潜在遏制

  C.轻微压迫

  D.优异阻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

可根据第二空解题,“减缓”和“压迫”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搭配不要。

再由前半句“大脑细胞具有抵抗癌症的能力”可知,肿瘤细胞的生长只能被“遏制”,而不能被“阻止”。

故选B。

  第6题:

地球南北极地区所有的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

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所以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

科学研究表明,近年来,南北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信息能最有力地支持以下哪一项结论?

()

  A.南北极地区较厚的冰层与较冷的空气是互相冲突的

  B.在南北极地区,为了使雪转化为冰,空气必须特别冷

  C.如果南北极地区的空气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D.如果现在南北极地区的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其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南北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和“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所以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可知,近年来,南北极地区没有产生大量降雪;再由“地球南北极地区所有的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可知,D项“如果现在南北极地区的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其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正确。

  第7题:

如果说“家电下乡”给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机遇,那么,“进城’’则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

因为在城市里,居民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假如“家电进城”也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补贴的话,企业应当有理由在城镇市场上发掘出新的消费潜力.客观上让城市低收人和失业居民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家电下乡”不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

  B.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

  C.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家电进城”,大力推广新产品

  D.和农村市场比较,城镇消费市场同样具有挖掘的潜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讲的是“家电进城”,强调应该挖掘城镇消费市场的潜力。

但文段并没有否定“家电下乡”的成效,故A项错误。

文段说的是应该“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像农民一样,“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但并没有说“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比农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故B项错误。

C项中的“大力推广新产品”在文段中并未体现,也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第8题:

下列哪一情形不可能发生?

  A.顺治帝在圆明园饮宴

  B.乾隆帝游览扬州瘦西湖

  C.雍正帝在紫禁城召见臣子

  D.康熙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欣赏歌舞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9题: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A.

  《过秦论》

  《捕蛇者说》

  《劝学》

  《兵车行》

  B.

  《师说》

  《论语》

  《六国论》

  《鸿门宴》

  C.

  《捕蛇者说》

  《六国论》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琵琶行》

  D.

  《邹忌讽齐王纳谏》

  《肴之战》

  《过秦论》

  《蜀道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作者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故A项错误。

  《师说》是韩愈的名作,作于唐贞元十八年;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苏洵是北宋文学家;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为西汉的司马迁。

故B项错误。

  《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朝白居易;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

故C项正确。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为西汉刘向集百家作品而编辑整理;

  《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

  《肴之战》原文出自《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故D项错误。

  第10题: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A.酶工程

  B.发酵工程

  C.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生物工程技术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它的外延还包括蛋白质工程(称第二代基因工程)和生化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它的出现带动了生物技术的全面发展。

  第11题:

7,9,12,16,21,()

  A.25

  B.26

  C.27

  D.28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2题:

地表有()被海洋覆盖,被称为水圈。

  A.50%

  B.65%

  C.70%

  D.7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NN_EN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球总面积的71%和29%。

题中C选项最为接近。

  第13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应该承认,法律在许多地方还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认为小事而偏偏事关道德的一些方面。

也因为在这些方面法律的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对象弥漫开来的是不道德:

公共的东西是可以据为已有的。

如果有关方面对此加以立法,而且责成有司以法管理,谁窃取公物,就惩罚谁,窃取者就会有所戒惧,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长大成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虽然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法律空白的地方

  B.法律在道德方面的空白.导致中国社会道德的缺失

  C.公共财产需要法律来保护

  D.社会道德需要法律介入与维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肯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然后以“但”转折指出法律在许多方面.尤其是事关道德的小事方面还存在空白,接着进一步说明正是法律在这些方面的空白,才使得不道德行为弥漫开来.最后以“如果”强调了在道德方面立法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作用问题。

A项未涉及“道德”,排除。

C项“公共财产”只是道德的一个特例,排除。

B项本身说法错误.道德的缺失原因可能是多层面的,并不全是法律的原因。

本题答案为D。

  第14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学龄期的特征是()。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①婴儿期(0~2岁):

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第15题: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资源。

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温家宝曾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又要做好近期安排。

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大力节约能源;

  (--)大力节约用水;

  (三)大力节约原材料:

  (四)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五)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故选D。

  第16题: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

下列关于起算点的表述中,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是()。

  A.自受害人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时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B.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C.自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停止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D.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出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第17题: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生长代谢的有机物,但维生素本身不会产生能量

  B.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用,但也会刺激胃黏膜、使人产生不适

  C.食盐在体内以氯离子和钠离子形式存在,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D.氨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人体可以合成的是必需氨基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人体细胞能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

  第18题: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字面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四种水平。

  第19题:

下列关于辣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是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

  B.16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

  C.辣椒富含维生素C,可以有效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

  D.辣椒中的辣椒素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排除消化道中积存的气体

  【解析】

  正确答案:

B第20题: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世界名言的是()。

  A.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

  B.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

  C.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D.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弗兰西斯?

培根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他作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培根哲学面向自然、研究自然的根本特色和革命的批判精神。

故选A。

  第21题:

那时候,老是慎重其事地把左掌右掌看了又看,或者,从一条曲曲折折的感情线,估计着感情的河道是否________。

有时,又正经地把一张脸交给一个人,从鼻山眼水中,去________一生的风光。

  A.决堤窥探

  B.崩溃领略

  C.崩溃窥视

  D.决堤预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与“河道”搭配的谓语应为“决堤”,“崩溃”一般与人有关。

第二空动宾搭配合理的是“窥探风光”。

  第22题: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逐渐呈现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的新__________。

目前,大气污染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或单个工业区周围,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和__________日渐突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区尤其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势制约突出

  B.特点叠加明显

  C.局面传播惊人

  D.趋势牵制严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通过文段中的“目前”可知,文段所讲的不是一种趋势,因此排除D项;再由后文的“日渐突出”可以排除A项,因为用“突出”与前文重复;第二空应填与前文“单个城市或单个工业区”相对应的词语,用“叠加”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故选B。

  第23题:

  《诗经》中由文人创作,供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所用的乐歌被称为()。

  A.风

  B.雅

  C.颂

  D.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

  “雅”,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指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而“赋”作为《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是铺陈的意思,即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

由此可知,正确答案应选B。

  第24题:

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还局限在舆论范围。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舆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随之有所提高,对政府部门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但这是不够的,可以看到,尽管公众能够通过各种媒体对一些事务形成舆论,但问题的解决,还取决于政府部门和官员是否听取舆论,如果相关部门和官员无视舆论,公众实际上很无可奈何,事情也无法按照法律和民意得以推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A.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具有局限性

  B.政府部门和官员是否听取舆论是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

  C.应尽快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丰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D.相关部门和官员应重视媒体舆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首先指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方式还局限在舆论范围的观点,并阐述了近些年来,公民政治参与程度取得的进步,接着用“但”字转折说明问题的解决还取决于政府部门和官员是否听取舆论.进一步印证了政治参与方式存在局限性的观点。

故作者强调的内容应为尽快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丰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第25题:

海豚群很快前前后后__________,好像在排队似的__________队伍。

然后,随着一个不详的信号,它们全都转尾向大海__________。

海豚有大的头脑和多皱的大脑皮层,与人脑并无两样。

一般认为,海豚头脑的主要作用在于制造音讯。

在海底视力受限,声音是很好的__________方式,而海豚具有不同的传声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动、调整、挺进、传递

  B.游玩、调动、迸发、传达

  C.游动、调整、进发、传达

  D.游玩、调动、挺进、传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先看第二空,由“排队似的”可知,这里应该是“调整”队伍而不是“调动”,由此排除

  B.D。

再看第四空,“传递”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而“传达”指传告、使知道,这里用来表示海豚互相交流音讯,用“传达”更合适,排除A。

正确答案为C。

  第26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剥夺政治权利,而A项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不是假释的规定。

所以A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此

  B.C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

所以D项正确。

  第27题: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用任何形容词来表述都不为过。

形容词有一个优势,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这个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劣势,那就是每个人想象的内容是不可比较的。

没有比较,就难以看出系统性变化。

能够看出系统性变化的是基于一定标准的追踪调查数据。

非常遗憾的是,对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如此重大的变化,迄今为止,尚没有可供比较的跟踪数据。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在一个世纪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B.数据比较是准确评价历史变化的前提

  C.应该建立系统数据反映中国发生的变化

  D.人们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存在不同认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通过论述用形容词来表述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引出基于一定标准的追踪调查数据对反映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重要作用,而遗憾的是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尚没有可供比较的跟踪数据。

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我们应该建立系统数据反映中国发生的变化,即C项。

  第28题:

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

稷下学宫位于今天山东省()。

  A.潍坊市

  B.东营市

  C.淄博市

  D.曲阜市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9题:

田径对于()相当于()对于诗歌

  A.铁饼《楚辞》

  B.运动《兵车行》

  C.运动会元曲

  D.体操散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田径与铁饼是属种关系,《楚辞》与诗歌是种属关系,二者顺序对应有误。

C项,田径是运动会的一类项目,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元曲是诗歌的一种,是种属关系,排除。

比较

  B.D两项,B项均为种属关系,D项均为并列关系,但是B项的种属关系并不同级,田径还可进一步细分,而《兵车行》是具体的诗歌,不可再细分,故相似度不如D项。

本题选D。

  第30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箴(zhen)言羞赧(nan)

  B.恪(ge)守熨(yun)帖

  C.惆怅(chang)剽(biao)悍

  D.奸佞(ning)电荷(he)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恪(ge)守——恪(ke)守,熨(yun)帖——熨(yu)帖;C项剽(biao)悍——剽(piao)悍;D项电荷(he)——电荷(he)。

A项正确。

故选A。

  第31题:

绿色消费:

指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下列不属于绿色消费的是()。

  A.骑自行车出游

  B.闲置物品交换使用

  C.砍伐荒山树木造纸

  D.使用低能耗的空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项砍伐树木,对生态有害,与绿色消费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故选C。

  第32题:

4.2,

  5.2,

  8.4,

  17.8,

  44.22,()

  A.125.62

  B.85.26

  C.99.44

  D.125.6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整数部分作差1,3,9,27,81。

因此44+81=125;小数部分4=2×2,5=2×2+1,8=4×2,17=8×2+1,44=22×2,125=62×2+1,答案为

  125.62。

  A项当选。

  第33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D.可协调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政策理论。

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

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