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52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德清县建设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作为一个古老的复兴的东方大国,对西方来说,中国很神秘,就像当年马可·波罗到中国以后的描写:

遍地是黄金,到处是白银。

西方人看了游记,只是觉得中国很富有,但到底怎么富有,就只有靠想象了。

现在,西方看中国,真实的成分有,想象的成分也不少。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与实际仍存在偏差

  B.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时期

  C.马可·波罗的描述构成了西方人认识中国的基础

  D.中国的快速发展使西方出现认识上的严重滞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先说西方人以前对中国不了解,认为中国很神秘,对中国充满了想象;接着说现在西方看中国,想象成分也不少。

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西方人仍然不了解中国,在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

故答案为A。

B项“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时期”与文段“现在,西方看中国,真实的成分有”不相符合:

C项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D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

  第2题:

社长、主编和副主编三人轮流主持每周一的编辑部发稿会。

某年(非闰年)1月6日的发稿会由社会主持,问当年副主编第12次主持发稿会是在哪一天?

  A.9月1日

  B.9月2日

  C.9月8日

  D.9月9日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3题:

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

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可知,小学教师不可能是乙或者丙,因此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故选A。

  第4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世纪美国在世界上最早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B.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17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D.19世纪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民法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

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C项时间错误。

故选C。

  第5题:

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

而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物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B.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C.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D.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接着阐释了能够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文段是围绕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展开的。

  第6题:

技术性听众:

这类听众很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他们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字,但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下列属于技术性听众的是()。

  A.在开会时,低着头看报纸、眯着眼瞌睡的听众

  B.每次听领导讲话总是记录很多笔记。

但在执行政策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图,与领导意图不一致的听众

  C.感叹“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听众

  D.只听一些易理解的内容,避开艰难话题的听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技术性听众的定义要点主要有:

①努力听别人的话,重视字义、数据等;②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做得不够。

A项和D项不符合属性①;C项不符合②,而B项“记录很多笔记”、“与领导意图不一致”分别符合两个要点,故答案为B。

  第7题: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民族自治地方有权自主管理地方财政

  B.自治州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自治县政府有权自主安排本县经济建设事业

  D.自治区政府有权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民族自治的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项正确)②根据当地民族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③自主地管理地方财政;

  (A项正确)④自主地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

  (C项正确)⑤自主地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D项正确)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⑦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故选ABCD。

  第8题:

贪腐者都是智商有问题的,他们没有算清人生的经济账、事业账、家庭账。

弄得经济受损、事业失败、众叛亲离。

而清廉者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他们守住底线,虽两袖清风,却赢得了人生的幸福和圆满,甲的智商是有问题的,而乙是具有大智慧的。

据此,可以推断()。

  A.甲是贪腐者,乙是清廉者

  B.甲是清廉者,乙。

是贪腐者

  C.甲不是贪腐者,乙不是清廉者

  D.甲不是清廉者,乙不是贪腐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智商智慧是题干中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只能通过否定后件来进行推理,即通过甲没有大智慧和乙智商没问题进行推理,可推出D选项。

  第9题:

某单位每四年举行一次工会主席选举,每位工会主席每届任期四年,那么在18年期间该单位最多可能有()位工会主席。

  A.5

  B.6

  C.7

  D.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要想18年期间工会主席最多,那么第一年与第二年就要是不同的工会主席,16年正好有4位工会主席,剩下最后一年正好又有1位新的工会主席,共有1+4+1=6位工会主席。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第10题:

许多好书的价值仅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它们没有展示出那种__________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用各个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各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要__________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如既往解决

  B.历久弥新考察

  C.一唱百和思考

  D.经久不衰面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一如既往:

指没有任何变化,跟过去完全相同。

历久弥新:

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一唱百和:

一个人首先倡导.众多人随即附和,形容响应的人极多。

经久不衰:

经过很长的时间也没有衰退,仍然饱含着活力。

根据句子前后的一致性解题。

由“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没有”可知,第一空应填一个表示“持久”的词语,B项中“历久弥新”与D项中的“经久不衰”均符合题意,而“考察”一词与“问题”不搭配,所以排除B项。

本题答案为D。

  第11题:

.

  A.24

  B.20

  C.18

  D.1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D。

中间的数等于其他三个数的乘积。

  第12题:

学生的智力__________包括知识,__________包括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一个学生__________有知识,__________没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__________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用之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只要、即使、也

  B.虽然、但也、如果、但是、就

  C.既、又、如果、却、也

  D.一方面、一方面、只要、但是、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区分和应用。

  结合语境和语意,题于中的“知识”与“能刀”是并列的,所以用“既……又”;根据句意,之后应该表转折,所以第三个空用“却”。

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3题:

通过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14题:

某旅行社组织了两个旅游团,一个团去北京旅游,一个团去杭州旅游,由于两个团同时出发,所以同一个人不可能报两个团。

所有去杭州旅游的人都是北京人。

有些四川人参加了去北京的旅游团。

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

如果以上说法是正确的,那么下列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

  A.旅游团中不去北京旅游的人都不喜欢吃辣椒

  B.旅游团中有些四川人没有参加去杭州的旅游

  C.旅游团中有些北京人不去杭州旅游

  D.旅游团中有些参加杭州旅游的人不喜欢吃辣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考查直言命题推理。

旅游团中不是去北京旅游的人,就是去杭州旅游的人。

已知“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但对于其他人是不是喜欢吃辣椒,题干中没有提到。

因此AD排除。

由题中可以推出去杭州旅行的人是北京人,但对于其他的北京人去不去杭州旅游并不能推出,因此C也被排除。

题干中说有些四川人参加了去北京的旅游团,因为两个团同时出来、同一个人不可能报两个团,因此去北京的这些四川人也就没有参加去杭州的旅游,故B项正确。

  第15题:

1/2,1,7/8,5/8,13/32,()

  A.1/4

  B.15/64

  C.11/64

  D.7/6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原数列可以化为1/2,4/4,7/8,10/16,13/32,(16/64)。

分子为等差数列,分母为等比数列。

  第16题:

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第17题:

大投资的所谓巨片的票房收入,一般是影片制作与商业宣传总成本的二至三倍。

  但是电影产业的年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小投资的影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题干的现象?

  A.票房收入不是评价影片质量的主要标准

  B.大投资巨片的票价明显高于中小投资影片

  C.对观众的调查显示,大投资巨片的平均受欢迎程度并不高于中小投资的影片

  D.投入市场的影片中。

大部分是中小投资的影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解释型漯河公务员考试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汇总(2021版)。

  题干现象中的矛盾在于“大投资巨片的票房收入高,然而电影产业的年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小投资的影片”。

A项与题干现象无关;B项加深了题干现象中的矛盾;C项受欢迎程度与票房收入不同,且不能解释大投资片的票房收入高的问题,因此不能解释题干现象;D项如果为真,说明尽管大投资巨片的票房收入高,但由于每年投入市场的中小投资的影片占了大部分,因此年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小投资的影片,从而解释了题干的现象。

  第18题: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

  B.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C.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

  D.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第19题: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限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的开放建设。

  “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生产资料消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生存资料消费是日常为了生存下来所使用的衣、食、住、行。

  发展资料的消费是为了提高自己劳动素质而使用的,包括教育、培训、书本等等。

享受资料消费是不带有某种目的,纯粹是为了享受而使用的。

生产资料消费是为了生产活动而使用的。

由此可见,“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故选C。

  第20题:

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划分,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下列不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A.消费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技术市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

生产要素市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

消费品市场不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故选A。

  第21题:

3,5,8,11,16,19,()

  A.20

  B.22

  C.24

  D.2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质数修正数列。

2+1,3+2,5+3,7+4,11+5,13+6,17+7选C。

  第22题:

移民即人口迁移,指那些由一个国家或区域,移动到并长期居留于另外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移居地从事生计性的经济活动,并被课以当地社会义务的个人或人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移民的是()。

  A.甲因家乡修建水库而搬到邻省居住,政府为其安排了住房,解决了工作问题,后其在邻省成家生子

  B.乙因工作需要每年需在日本居住半年,此种情况持续了10年

  C.丙是一位动物学家,她在巴西的亚马逊原始森林居住了15年,观察当地的野生猩猩的活动规律.

  D.90年代,丁的父母到美国投奔亲友,后在美国生下丁,丁便在美国上学并工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乙并非长期居留于日本,不属于移民。

C项,丙并非从事生计性的经济活动,而是进行科学研究,不符合定义。

D项,丁一出生就在美国,并未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属于移民。

A项符合定义,属于地区移民。

故本题答案为A。

  第23题:

小张高中时成绩优秀,但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经与父母商量后报了一所军事院校。

小张之所以会报军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小张向往军队生活

  B.军事院校不收学费

  C.其父母从事的职业与军人有关

  D.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军事院校不收学费,为家庭条件不好的但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可以求学又可以不给家庭造成过重负担的一个途径,故选B。

  第24题: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

  A.封闭式、开放式

  B.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型

  C.指数型、保本型

  D.成长型、收益型、平衡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市场基金、QDⅡ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认股权证基金等。

故本题答案选B。

  第25题:

微信朋友圈为人们分享信息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平台。

小李认为朋友圈是自己的“地盘”,在朋友圈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任何人无权干涉这种自由,他的观点()。

  A.否认了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

  B.否认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肯定了公民的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符合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利的要求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6题:

夏天的旋律是__________的,人们的每一根__________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__________,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舒缓头发树叶

  B.紧凑心弦玻璃

  C.紧张神经窗纸

  D.激进骨头蝉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后文的“绷紧”

  “快”等词可知,夏天的旋律不会是“舒缓”的,排除A项。

  “绷紧心弦”

  “绷紧神经”是固定搭配,排除D项。

根据第三空前后文可知,是否起风是听出来的,而玻璃是硬的,窗纸是软的,风吹过时,窗纸会起伏,从而发出声音,玻璃则不会。

故第三空选“窗纸”。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7题:

产生“寻租”的根源在于()。

  A.经济不发达

  B.监督体制不完善

  C.部分官僚的素质太差

  D.政府干预过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政府行为中所产生的寻租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产生的~类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非生产性寻租利益活动,主要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此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第28题:

小张的手表每天快30分钟,小李的手表每天慢20分钟,某天中午12点,两人同时把手表调到标准时间,则两人的手表同时显示标准时间最少需要的天数是:

  ()

  A.24

  B.36

  C.72

  D.14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只要校核快12小时即可,因此需要12/

  0.5=24天,慢钟需要12/(1/3)=36天,取最小公倍数为72天。

因此72天以后都是显示标准时间。

  第29题:

下列关于河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尼罗河是干流流经国家数量最多的河流

  B.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C.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丰沛的河流

  D.湄公河的上流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但它不是干流流经国家数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A项错误。

故选A。

  第30题:

冲国古代数学家对“一次同余论”的研究有__________的独创性和继承性,“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容__________的。

正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全否定

  B.明确忽视

  C.绝对动摇

  D.明显怀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可知,“大衍求一术”在数学界的崇高地位是公认的事实,因此对其地位的看法应是“不容怀疑”的,第二空应填“怀疑”。

  第31题:

桂枝茯苓丸除了活血,化瘀,还可

  A.止痛

  B.消癓

  C.活血

  D.清热

  E、散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桂枝茯苓丸的功能。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是活血,化瘀,消癓。

  第32题:

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A.模拟练习

  B.实际练习

  C.集中练习

  D.心理练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根据练习途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第33题: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实现充分就业

  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注意这里问的是基本目标,

  B.D两项都是其目标之一,C项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定的失业率,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故选A。

  第34题:

警言谎言()相当于()中药治疗

  A.语言西药

  B.交流仪器

  C.誓言农药

  D.欺骗毒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同一类属下的并列关系。

警言与谎言同属于言语的范畴,是并列的关系,谎言被用来欺骗别人;毒药和中药之间也是并列的关系,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注意B项,仪器和中药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

故选D。

  第35题:

有一位百岁老人出生于二十世纪,2015年他的年龄各数字之和正好是他在2012年的年龄的各数字之和的三分之一,问该老人出生的年份各数字之和是多少(出生当年算作0岁)

  ()

  A.14

  B.15

  C.16

  D.1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由题意可得,2015年龄各数字之和×3=2012年年龄各数字之和,因此2012年龄是3的倍数,2015年也是3的倍数。

2015年此人最大年龄为115岁,2012年为112岁,不符合题意。

假设2015年此人年龄为111岁,2012年108岁,符合题意。

所以老人出生年份为1904年,年份和是14。

A项当选。

  第36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B.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C.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D.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是语序不当,应该修改为“南昌八一纪念馆里陈列着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好多种东西”。

可以凭语感辨析。

B项是不合逻辑,或者说词语使用不当而将表达的意思搞反了,应该删除“伪”字。

D项是搭配不当,句子压缩一下就是“乒乓球馆是团体”,应该将“团体”修改为“场所”之类的词语。

辨析病句可以做语法分析,还可以借助语感,再就是看合不合事理。

  第37题: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