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54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陕西西安长立油气工程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

  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下列各项中,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辛亥革命并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因此,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2题:

美星公司只有A部门的员工不用加班;在美星公司其他部门工作的员工只有加班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而每个需要加班来完成工作任务的人都发牢骚。

根据上述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美星公司A部门的员工完不成工作任务。

Ⅱ.美星公司不发牢骚的员工都完不成工作任务。

Ⅲ.美星公司每一个发牢骚的员工都能完成工作任务。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3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享有一所房屋的所有权,甲占70%,现在甲想把这间房屋向银行抵押200万元,需要()。

  A.经得乙和丙的同意

  B.经得乙或丙一人的同意

  C.无处分权利

  D.不需经得任何人同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解析】

  《物权法》第97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甲占70%的份额,超过了份额的三分之二,故无需征得乙丙的同意。

  第4题:

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中,成本是()问题。

经过近十年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加速发展,在部分地区,某些可再生能源已经可以与传统能源成本相比拟,然而考虑到可再生能源自有的不确定性等(),要实现大规模支持社会运行与发展,其成本仍须进一步降低。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其成本降低的两条()路径。

  A.根本本质核心

  B.核心特征基本

  C.基础特点基本

  D.基本性质根本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5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

  A.消除分配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B.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C.表现在规则的平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

  D.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公平—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BC准确地阐述了公平的两个原则,为应选项。

公平离不开效率,没有效率的所谓公平是大锅饭时代的均等。

据此,D为应选项。

公乎并不否认分配上的差距,只是不能使差距任意扩大,因此A项错误。

  第6题:

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性想象

  B.创造性思维

  C.智力技能

  D.智慧水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系统。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成分。

  第7题:

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存时,两者毒性均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毒物的()。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竞争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8题: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

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

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

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越来越严格

  C.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考试大^o^在线^*^考试中心┨

  D.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

阅读可知,“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隐含: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第9题: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

我们应当励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当学习,这是没有疑问的。

  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

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B.中国应虚心向西方学习

  C.中国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创造人类新文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先提出中国应当虚心向西方学习,然后进一步强调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

由“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可知,“自我”的根基即为“哲学思维传统”。

  8、C.D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正确答案是A。

  第10题:

自居易在登上庐山时写下:

  “人问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产生诗中景象的原因是()。

  A.山地土壤贫瘠,桃树开花较迟

  B.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桃树开花来得迟

  C.山地云雾多,桃树开花来得迟

  D.山地空气稀薄缺氧,桃树开花较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

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

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

  (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答案为B。

  第11题:

时光是你自己的,调制是你的雅趣,如何调制是你的智慧。

别混沌时光浪费时光亵渎时光,平平淡淡的时光里能造就伟大,更能造就平庸。

如何做好自己掌握自己,关键在于你泡制时光的方位。

在时光里,执著奋斗的人是成功人士,天天读书的人是知识金囊,浪荡不羁的人是三流个体,鸡毛蒜皮的人是俗不可耐的群体。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A.调制适合自己的时光,能令人受用一生

  B.时光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等同的

  C.对时光的不同对待不同利用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D.要利用自己的时光做有意义的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意图推断题。

乍看选项似乎都有道理,此时可用排除法,根据选项与文段内容的紧密程度进行排除。

文段的第一句话是总起句,说时光可以自己调制;第二至第四句话要表达的是泡制时光的方法不同,人生也会不一样。

通过阅读可体会到作者的倾向性,其表达的观点一定是积极的。

B项与文字关联不大,排除;C项是对文字大意的概括,但并没有表达出明确的观点,排除;A项是C项的一个方面,是积极的一面,和D项对比,显然D项更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D。

第12题: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第13题:

一条路长20米,在路的两边每隔4米栽一棵柳树,那么这条路一共可以栽()棵树。

  A.5

  B.6

  C.10

  D.12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4题:

  “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的观点。

  A.乌申斯基

  B.波斯纳

  C.阿尔波特

  D.斯金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略第15题:

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这都在情理之中,因为思想的创造需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对抗俗世的气概与意志,所以“______”并非思想家的缺陷,也绝非衡量思想之深度、广度乃至力度的标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危言耸听

  B.虚张声势

  C.夸夸其谈

  D.豪言壮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虚张声势”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表贬义;

  “豪言壮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文段说明这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用“危言耸听”修饰最为恰当。

  第16题:

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第17题:

有根苔的表现

  A.苔不着实

  B.紧贴舌面

  C.坚敛着实

  D.浮涂舌上

  E、刮之难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E。

  第18题:

智育的任务包括()

  A.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力

  C.发展学生智力

  D.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E、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第19题:

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英钟的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B.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

  C.鸽子可以检验测定地球磁力场

  D.冬天室外的铁器和木材温度并不一样,因此触摸的话会感到冷热不一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铁器和木材的温度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铁器相对于木材是热的良导体,会更快传导身体的热量,所以会感觉铁器更凉。

  第20题:

一则公益广告劝告人们,酒后不要开车,直到你感到能安全驾驶的时候才开。

  然而,在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酒后立即被询问的对象往往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结果表明,在驾驶前饮酒的人很准遵循这个广告的劝告。

下面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以上结论?

  A.医院中被研究的对象估计他们恢复驾驶的能力通常比其他人更保守

  B.医院中被研究的对象也被询问恢复对安全驾驶不起重要作用的能力所需要的时间

  C.一些不得不开车回家的人就不饮酒

  D.一般的人,对公益广告的警觉比医院研究对象的警觉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中的“保守”这个词的含义理解很重要。

A项说明其它饮酒的人可能会比医院中的那些研究对象更冒险,也就是更加低估他们恢复驾驶能力所需要的时间,支持了题干的结论。

B项和C项为无关项,D项削弱了题干结论。

  第21题:

  ()对于牛排相当于文化对于()

  A.可乐—娱乐

  B.食物—政治

  C.比萨—经济

  D.健康—语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比萨和牛排都是食物,两者为并列关系;文化和经济也为并列关系。

A项,可乐属于饮料,没有C项匹配;B项,食物包含牛排,文化和政治并列;D项明显错误。

  第22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依靠()。

  A.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B.引入国外先进技术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的增长。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

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23题:

55

  B.10:

58

  C.2,4,4,8,16,()

  A.48

  B.64

  C.128

  D.25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4题:

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人也有肖像权

  B.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

  D.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以自己的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

因此,A是错误的。

  第25题:

在人类探测月球过程中,可以用不同方式将月球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我国“嫦娥一号”采用的经济稳妥的方式是()。

  A.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近地轨道,然后探测器自行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

  B.将月球探测器送人环地大椭圆轨道,在大椭圆轨道近地点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C.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到地月引力平衡点处,探测器加速进入月球轨道到达月球

  D.火箭将月球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奔月过程,嫦娥一号卫星最终选择了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人环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然后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到达月球的方式。

  第26题:

戏剧不仅善于在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展开故事,在对话中__________地刻画人物,而且善于在对话中悄悄地__________矛盾与处理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栩栩如生暴露

  B.无声无息设置

  C.不露声色展现

  D.悄然无声制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无声无息:

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不露声色:

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悄然无声:

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B.D两项强调的都是“无声”,与前文的“对话”矛盾,排除。

  “栩栩如生”可用来形容被刻画的人物,却不能形容“刻画人物”这个动作,且“悄悄地暴露矛盾”也搭配不当,排除A。

  “不露声色”与前文“不知不觉”相对应。

  “展现”也符合句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7题:

相对危险度(RR)的含义是()。

  A.反映受某种物质影响后,疾病发生的程度

  B.反映某种物质影响某种疾病引起死亡的严重程度

  C.反映接触某污染因素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或病死率相当于非接触人群的该病发病率或病死率的倍数

  D.反映接触人群某病发病率或病死率与非接触人群的该病发病率或病死率之差

  E、相对危险度就是归因危险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8题:

我们通常说的晕车和晕船,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感受器位于()。

  A.心脏

  B.小脑

  C.胃

  D.耳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第29题:

由于某化肥厂长期排污,该地域内两个村庄几年来多人患有罕见的严重疾病,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受害村民有权对该厂提起民事诉讼

  B.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

  C.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行公平责任原则

  D.本案由化肥厂承担其排污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行无过错原则,而不是公平责任原则。

  第30题: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针对特殊主体、特殊事件并在特定时间而制定的法律文件。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部门规章

  B.地方法规

  C.宪法

  D.营业执照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31题: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会议上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党的七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八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本题答案选B。

  第32题:

①法律议案的审议②新法律案的贯彻实施③法律议案的提出④法律的表决和通过⑤法律的公布

  A.③一①一④一⑤—②

  B.①—③—④—⑤—②

  C.①一④一②一③—⑤

  D.②—④—③—⑤—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按照法律议案的一般流程排列顺序,即提出——审议——表决——通过——公布——实施。

故选A。

  第33题:

某学校组织活动进行队列训练,学生们组成一个25排的队列,后一排均比前一排多4个人,最后一排有125个学生。

则这个队列一共有()学生。

  A.1925

  B.1875

  C.2010

  D.176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等差数列,项数为25,公差为4,第25项为125,则据公式可求得首项为29,总人数1925,选A。

  第34题:

下面诗词搭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中《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

C项中《菊花》的作者

  是元稹而不是陶渊明。

D项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不是《凉州词》。

故B项为

  正确搭配。

  第35题:

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制冷装置中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

  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夏天,打开电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家用电冰箱的耗电功率通常超过1000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错误,散热器摸起来烫手,主要是由于制冷时汽化后的气

  体需要再度液化,从而循环利用,而液化是个放热过程;C错误,“白烟’’实际上是液

  态的小水滴,是由于冰箱门打开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错误,冰箱的

  电功率通常在100W左右,有些节能冰箱甚至可以低于80W。

  第36题: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巴塔哥尼亚沙漠

  C.阿拉伯沙漠

  D.撒哈拉沙漠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37题:

老师:

学生

  A.小偷:

警察

  B.医生:

患者

  C.读者:

作者

  D.病人:

护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老师教育学生,医生治疗患者。

故答案选8。

  第38题:

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

然聪明

  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

盖中

  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弩之末、为而无效

  B.强弩之末、苦心孤诣

  C.聪明之害、苦心孤诣

  D.聪明之害、为而无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原文“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可知是强调“聪明达到极顶处”的害处,所以应选“聪明之害”。

由原文“知‘为’与‘不为’无别”可知应选“为而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