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62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温州大学事业编制招聘

  试题及答案

  第1题:

现在大多数用后即可废弃的塑料罐上都贴上了用以说明塑料的类型或质量的号码(从1到9)。

具有最低编号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厂回收,具有最高编号的塑料很少被回收。

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拒绝购买那些包装在最高编号的塑料制品内的产品,使不能回收的废物长期来看显著减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地削弱上面的结论?

  A.目前,收集、分类和回收被抛弃的塑料废品的费用要比用原材料制造的新的塑料产品的高

  B.许多消费者没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号码

  C.塑料容器经回收后,编号几乎总是在上升,因为回收处理会使塑料产品的质量下降

  D.那些将所有废弃的塑料容器收集起来以备将来回收的社区,只有在明显没有回收商来回收它们的情况下,才将有较高编号的塑料倾倒进垃圾堆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论点是:

消费者可以通过拒绝购买最高编号的塑料品,使不能回收的废物长期来看显著减少;沦据是:

最低编号的塑料品最容易回收,而最高编号的塑料品很少被回收。

要削弱题干论点,也即说明消费者通过这种做法无法达到废物显著减少的目的。

A项费用高低与论点无关;B项消费者没有注意到不代表通过这种做法不能达到目的:

C项说明经过几次回收之后,塑料品的编号会不断上升,很难再被回收,不能达到使废物减少的目的,削弱了题于观点;D项也与论点无关。

故答案选C。

  第2题: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文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人“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鼎及其图案的制作过程,应该先有配方③,再介绍原材料⑤,然后是制作过程④,紧接着④句尾的“图像”一词,介绍图像②,最后总结①。

按照这一顺序排列,D项正确。

  第3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⑥,③④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①③④都是直线图形;②⑤⑥都是曲线图形。

  第4题:

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

  A.安庆绪、史朝文

  B.安庆绪、史思明

  C.安禄山、史思明

  D.安禄山、史朝文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5题: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__________经济的发展。

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所以,在强调发展时不能对目前的生存环境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谋求不屑一顾

  B.推动处之泰然

  C.促进处之泰然

  D.促成不以为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不屑一顾”表示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十分轻视,符合文意。

  “处之泰然”一般形容处理事物沉着镇定,含褒义。

与语境不符。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对。

不符合文意。

再看第一个空,“谋求”表示可能会应用某些手段,或者牺牲某物等,文中给出了“牺牲环境”,所以填入“谋求”比较恰当,其他三个词都带有正面意义。

本题选择A。

  第6题:

陕西省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A.安徽

  B.重庆

  C.湖南

  D.山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陕西省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

故本题答案选B。

  第7题: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此,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故选D。

  第8题:

下列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最南边的是()。

  A.半坡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周口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

本题选择C项。

  第9题: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

  “你最好的学生是谁?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

  “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有人问:

  “罗素为什么会落伍?

”维特根斯坦说:

  “他没有问题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中穆尔欣赏维特根斯坦的理由是:

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落伍的原因是:

  “他没有问题了”。

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答案选D。

A项为迷惑项。

对应文中的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罗素、罗素的“落伍”,可知文段侧重的是发现问题对于“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D项比A项更贴合文意。

  第10题:

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最上面一层有6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25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A.175

  B.200

  C.375

  D.450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1题:

  “十五’’期问,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

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A.全国妇联政府部门妇女就业培训

  B.妇女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再就业

  C.妇女就业“十五”期间创业就业指导

  D.全国妇联培训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文段第一句是说“十五”期间,政府部门帮助妇女就业完成了三个工作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说明政府帮助妇女就业做的工作。

所以文段的关键词应为:

妇女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再就业。

故选B。

  第12题:

建筑历史学家丹尼斯教授对欧洲l9世纪早期铺有木地板的房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较大的房间铺设的木板条比较小房间的木板条窄得多。

丹尼斯教授认为,既然大房子的主人一般都比小房子的主人富有,那么,用窄木条铺地板很可能是当时有地位的象征,用以表明房主的富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丹尼斯教授的观点?

()

  A.欧洲19世纪晚期的大多数房子所铺设的木地板的宽度大致相同

  B.丹尼斯教授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国际建筑历史学界的公认

  C.欧洲19世纪早期,木地板条的价格是以长度为标准计算的

  D.在以欧洲19世纪市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雾都十三夜》中,富商查理的别墅中铺设的就是有别于民间的细条胡桃木地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该项意味着,欧洲19世纪早期,木地板条的价格以长度为标准计算,不以宽度为标准计算,这样,既然大房子铺设的木板条比小房子的窄的多,所以,大房间就需要更多的木板条铺设,需要花费更多钱,也就说明了大房间房主为了显富。

  B犯了“诉诸权威”的错误。

A和D两项为无关选项。

故选C。

  第13题: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A.王大妈平时在村里很热心,乡亲们找她借针线、照顾小孩,她都很乐意

  B.刚参加工作的小张经常帮同事们打扫办公卫生,赢得了同事的一致好评

  C.蔡同学给一名外地游客指路后,该游客想让蔡同学带路过去,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答应了

  D.即使收件人不要求,快递公司的小刘也是要送货上门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采用关键信息法排除即可。

关键词为“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和“接受更大的要求”是重要条件;其次,定义项中也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即先接受“较小的要求”,再接受“更大的要求”。

结合选项来看,A项中王大妈接受乡亲们“借针线、照顾小孩”的要求,是因为“热心”,体现不出想给乡亲们以前后一致的印象;B选项中,同事们也没有对小张提出更大的要求,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C项给外地游客指路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给外地游客带路相对而言是一个“更大的要求”,而且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是为了保持外地游客对自己的印象的一致性,这属于登门槛效应;D项中送货上门可能是小刘的工作要求,也可能是小刘主动的,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

故选C。

第14题: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遵纪守法、通情达理的好公民。

然而,事实却常常与我们的想法相悖____________我们斥责那些不愿意当众揭穿小偷的“冷漠”旁观者,却往往发现自己也是该被指责的一员。

想象一下,如果昨天晚上你刚抨击了一群“麻木”的乘客,今天早上上班或上学的路上就目击了一个不幸的受害者被小偷偷走了钱包,而你却和大多数人一样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对自己的看法大相径庭,并且产生自责或者羞愧的感觉____________尤其是当你再次面对昨晚的慷慨陈词时。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因为做了一件和我们习惯的(而且通常是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合的事情而产生的不舒服感称为认知失调。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人们的想法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悖

  B.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是遵纪守法、通情达理的好公民

  C.说明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行为和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矛盾

  D.介绍什么是认知失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末句是主旨句。

A项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只是说“……”常常与我们的想法相悖”,并没有说都是相悖的,且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并不能作为文段的主旨。

B项说法正确,但不能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排除。

文段是围绕着“认知失调”这一概念而展开的,而不是为了讲“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故D项正确而C项错误。

  第15题:

氟利昂(Freon)是一系列氯氟化合物的商品名称。

自然界中没有氟利昂,它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由氯、氟、碳等原子组合而成,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20世纪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作出了很大贡献。

20世纪后期,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被广泛重视,在生产领域逐渐被其他物质所代替,如“无氟冰箱”的推广。

氟利昂中对臭氧造成损害的主要元素是()。

  A.氟

  B.氯

  C.碳

  D.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第16题: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开始生效。

所谓的政府采购,本质上是()。

  A.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

  B.政府依法购买商品和劳务

  C.政府委托民营企业为其购买商品和劳务

  D.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政府采购制度就是约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实现公共职能的制度。

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功能,是以法律方式强制地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的采购行为引入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和内在精神。

  第17题:

一个袋子里放着各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球占1/4,后来又往袋子里放了10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2/3,问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球?

()

  A.8

  B.12

  C.16

  D.20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8题:

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B城市的

  1.25倍,同样交水费20元,在B城市比在A城市可多用2立方米水,那么A城市每立方米水的水费是()元。

  A.2

  B.2.5

  C.3

  D.3.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花费同样水费时,价格之比等于用水量的反比,也即同样水费,B城市用水量是A城市的

  1.25倍,即B城用水量与A城用水量之比为5:

4,而题中指出交20元水费B城市多用2立方米,因此20元水费可供A城市用水8立方米,由此A城市水费的价格为20÷8=

  2.5元/立方米。

  第19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如数家珍”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

由此可知“熟悉”的对象不能是“家珍”。

D项中说的“老旧钟表”其实就是老王家中的珍宝,故D项“如数家珍”的用法不恰当。

故选D。

  第20题:

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B.平淡无奇

  C.司空见惯

  D.由来已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司空见惯:

看得多了,不足为奇。

平淡无奇:

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由来已久:

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很久。

句意为:

一旦把某个事物看成是本就应该这样、完全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故应填“理所当然”。

  第21题:

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个数,位于对面两个数的和都等于13,小张能看到顶面和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和为18;小李能看到顶面和另外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的和为24,那么贴着桌子的这一面的数是多少()

  A.4

  B.5

  C.6

  D.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根据题意,四个侧面的和应为26,顶面为(18+24-26)÷2=8,则贴着桌子的一面为13-8=5。

故答案为B。

  第22题:

世界上国家和地区分布最多的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解析】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分布最多的洲。

故正确答案为B。

  第23题:

对人说话要尽量和善,因为当你的时候,心情最糟糕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尤其当对方对你不理不睬时,一切影响都会反弹在自己身上。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凶神恶煞

  B.深恶痛绝

  C.恶语相向

  D.穷凶极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句意可知,空格中所要填入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方式,且意思要与“说话和善”相反,四个选项中“凶神恶煞”一般用来描述神情,“深恶痛绝”一般用来描述态度,“穷凶极恶”一般用来描述行为,只有“恶语相向”可用来形容说话方式。

故本题答案为C。

  第24题:

身高不等的5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身高最高的人排在中间,按身高向两侧递减,共有多少种排法()

  A.4

  B.6

  C.12

  D.2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最高的站在中间已经确定,剩下4个人站,只要从这4个人中任意选出2个人站到这个最高的人旁边,剩下一边2个人的站列方式就是一定的,答案就是C(4,2)=6。

  第25题:

某地区过去三年日常生活必需品平均价格增长了30%。

在同一时期,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占家庭平均月收入的比例并未发生变化。

因此,过去三年中家庭平均收入一定也增长了30%。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

  A.在过去三年中,平均每个家庭购买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数量和质量没有变化

  B.在过去三年中,除生活必需品外,其他商品平均价格的增长低于30%

  C.在过去三年中,该地区家庭的数量增加了30%

  D.在过去三年中,家庭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的平均开支明显减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影响生活必需品开支的,除了价格以外,主要是数量和质量,因此A选项是必须假设的,必需品平均价格增长30%,而数量和质量不变,则必需品的开支也,必然增长30%,如果保证必需品的开支占家庭平均月收入的比例不变,则过去三年中家庭平均收入一定也增长30%。

故正确答案是A。

  第26题:

赵家村的农田比马家村少得多,但赵家村的单位生产成本近年来明显比马家村低。

马家村的人通过调查发现:

赵家村停止使用昂贵的化肥。

转而采用轮作和每年两次施用粪肥的方法。

不久,马家村也采用了同样的措施。

很快,马家村获得很好的效果。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文所作的假设?

  A.马家村有足够的粪肥来源可以用于农田施用

  B.马家村比赵家村更善于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管理

  C.马家村经常调查赵家村的农业生产情况.学习降低生产成本的经验

  D.赵家村和马家村都减少使用昂贵的农药.降低了生产成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由“赵家村采用轮作和每年两次施用粪肥的方法使得单位生产成本低于马家村”得出“马家村也采用了同样的措施后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的结论。

  A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题干结论将不成立。

  B.C两项与题干论证无关;D项加强了结论,但并不是必须假设的。

故答案选A。

  第27题: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小敏羽毛球打得很好,后来他准备学习网球,但网球的打法和羽毛球很不一样,因此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

  B.小颖和小晨一起学习钢琴,小晨天赋很好,学得很快,为了帮助小颖,他经常陪着小颖一起练习,小颖也逐渐进步了

  C.小羽的父母都是中医,受父母的熏陶,他从小就对中医感兴趣,并立志要报考中医专业

  D.小元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玩到很晚,但是对学校里布置的计算机作业却不感兴趣,还常常逃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学习迁移定义的关键点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项钢琴和C项中医是同一种学习:

D项没有体现影响。

A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A。

  第28题:

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

  A.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B.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D.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统计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

由于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主带,通常称为小行星带。

  第29题:

对下列农业知识的掌握有误的一项是()。

  A.农作物肥料的三要素是氮、磷、钾

  B.种植棉花,苗肥要“轻”,蕾肥要“控”,花铃肥要“重”

  C.一般小麦的亩产量高于水稻,水稻的亩产量高于玉米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生产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