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71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公开招聘

  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

  1.

  (单选题):

定义:

①专有名词:

表示具体的人,事物,地点或机构的专有名称。

②抽象名词:

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或其他抽象概念。

③具体名词:

表示物质或不具备确定形状和大小的个体的物质。

典型例证:

  

(1)水

  

(2)北京

  (3)友情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例证

  

(1)属于具体名词;例证

  

(2)属于专有名词;例证

  (3)属于抽象名词。

  2.

  (单选题):

关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四大菜系”包括鲁菜、苏菜、粤菜、川菜

  B.我国著名的茶有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等.

  C.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D.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姜等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

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3.

  (单选题):

对于神奇的大自然的赐予,我们常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奇迹。

当我们__________在这些山山水水之间时,当我们在惊叹它们“远近高低各不同”的__________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心底同时有一个疑问:

这种奇异的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而风采依旧,它们又有多少奥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徜徉千姿百态

  B.徘徊层峦叠嶂

  C.陶醉雄伟壮丽

  D.留恋奇峰异洞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文段描写的是喀斯特地貌的奇幻风姿。

层峦叠嶂:

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雄伟壮丽:

魁伟而宏壮美丽。

  B.C项未能体现出“不同”,故排除。

奇峰异洞:

奇特的山峰,别样的洞穴。

文段中“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的是整体景观,用“千姿百态”更为合适。

徜徉:

①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②陶醉于某事物当中,“徜徉”符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A项。

  4.

  (单选题):

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__________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及其从而

  B.及从而

  C.及其进而

  D.及进而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本题考查虚词辨析。

及:

连词,连接的事物是并列关系;及其:

连词,连接的事物是包含关系。

本题中“经济活动”和“政治现象”是并列关系,所以应该填“及”。

从而:

连词,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进而:

连词,表示继续往前,更进一步,用于后一分句。

根据本题句意,应该填“进而”。

故选D。

  5.

  (单选题):

人类的大脑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抵抗癌症的能力,不但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能力,还能__________肿瘤细胞的生长,人类实现自主抗癌不再是幻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著减缓

  B.潜在遏制

  C.轻微压迫

  D.优异阻止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

可根据第二空解题,“减缓”和“压迫”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搭配不要。

再由前半句“大脑细胞具有抵抗癌症的能力”可知,肿瘤细胞的生长只能被“遏制”,而不能被“阻止”。

故选B。

  6.

  (单选题):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该诗句描述的是哪一种瓷器?

()

  A.青瓷

  B.白瓷

  C.五彩瓷

  D.粉彩瓷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此诗句出自杜甫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描述的是白瓷。

由诗句可看出,四川大邑白瓷胎质薄且坚硬(“轻且坚”),釉质非常洁白细腻(“胜霜雪”),胎体烧结很好,可以敲击出美妙声音(“扣如哀玉”),因此风靡蜀中(“锦城传”)。

故本题答案为B。

  7.

  (单选题):

动机的一般功能有()。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整功能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B,C。

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8.

  (单选题):

中外经济界人士认为,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仅靠中国一枝独秀是不现实的,但离开中国是万万不能的。

这说明()。

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②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情况已经改变④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题设中强调的是中国在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①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题设内容不符,可以排除。

③提到的世界经济格局情况已经改变与题设中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相干,可以排除。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9.

  (单选题):

大学图书管理员:

三年以前,非学生读者使用本图书馆是免费的。

后来,因为我们的预算减少了,所以我们要求他们每年支付100美元的费用。

然而,仍然约有150名非学生读者使用了图书馆而没有缴费。

因此,如果我们雇用一名警卫来辨认非学生读者并令其缴费,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经济收益。

下列哪一项对于评价图书管理员的结论是最为重要的?

()

  A.每年使用图书馆的学生人数

  B.今年图书馆的预算

  C.三年前图书馆的预算降低了多少

  D.图书馆雇用一名警卫每年的成本是多少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本题实际上是一道假设前提型题目。

图书管理员认为如果雇用一名警卫来辨认非学生读者并令其缴费,那么就可以获得经济收益。

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每名非学生读者每年需要支付的费用为100美元,且约有150名非学生读者未缴费,则如果雇用的警卫每年的成本高于这150名非学生读者缴付的费用即15000美元的话,经济收益就无从谈起。

故D项是对评价图书管理员的结论最为重要的。

其余三项均与评价图书管理员的结论无关。

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

  (单选题):

如果不认同媒体有着监督的责任,那么负面新闻总是会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对媒体产生抗拒情绪。

其实这就是半杯水的道理,就好像乐观的人总是看到已经有了半杯水,悲观的人总是看到还缺半杯水,作为媒体,既要告诉大家已经有了半杯水,也就是政府已经做了哪些,也有责任告诉大家还缺半杯水,也就是政府还有哪些没有做到。

政府的责任,就是尽快地去把半杯水慢慢装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政府应认同媒体有着监督的责任

  B.负面新闻与正面新闻一样不可或缺

  C.政府应在媒体的监督下努力完善自己

  D.政府与媒体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从第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意思是政府应认同媒体有着监督的责任,然后通过半杯水的例子来说明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即媒体报道出政府已经做了哪些和政府还没有做哪些,政府就应该去做那些还没有做的,这两者的关系也就是政府应在媒体的监督下努力完善自己。

D项“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文段中体现得不明确。

故本题选C。

  11.

  (单选题):

在二审终审制的法律前提下,再审终审案件怎么也不应该是司法部门的本意,剩下的理由只能是“顺应民意”了。

  “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法律,“顺应民意”应该体现在立法中,撇开司法的独立性,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朝令夕改的东西绝对不是法律,可以任意加以修改的文本同样也不可能是法律,这是法律本身树立强大权威的必要条件。

对一宗杀人案的判决,竟然如此一波三折,即便最终杀了罪有应得的李昌奎,同时也让法律的威严大打折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法院的判决不应顺应民意,应只关注法律自身

  B.法院的判决不应朝令夕改,应该保持稳定性,以确保法律的威严

  C.我国二审终审制的案件审判程序不合理

  D.法律的稳定性是法律本身树立权威的必要条件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A项属于过度推断,由“‘顺应民意’虽然是天大的好事”可知,文段并没有否定法院判决应顺应民意,故A项错误。

C项属于主观臆测,文段只是提及了“二审终审制”,并没有对这项制度加以评价,故C项错误。

D项的迷惑性较大,由“就法律的稳定性而言....必要条件”可知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通读文段可知,文段的展开围绕的都是法院对李昌奎案作出的判决,且从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B项显然包括D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

  (单选题):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

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

  “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

  “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

  “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

  “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B项,“‘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的表述属妄加推断,原文只是说“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并没有涉及争论之初,两者是否对立,故B项不正确,当选。

其他三项均是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13.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多为豪放之作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小说塑造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D.中国古代的史书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典型代表,只有个别作品具有豪放的特点,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4.

  (单选题):

①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

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②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奥维尔那间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凡·高故居感受到的——那真是一种震撼③名人故居的价值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④所以说,名人故居的工作是致力于体现一个个非凡的个性的精神与品质⑤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⑥它们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②①③④

  B.③⑥⑤②①④

  C.⑥①⑤③②④

  D.③②⑥⑤①④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这段文字讨论的中心是名人故居的价值,从⑤的转折来看,前边紧连的是⑥,②通过举例是对⑤的解释,所以这三句的顺序应是⑥⑤②,其他三句都是结论性的句子,而③可以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应将③放在最前边,先理清楚名人故居的意义,然后才能解释名人故居的工作,所以先①后④,所以这六句话的顺序是③⑥⑤②①④,故本题选B。

  15.

  (单选题):

甲、乙、丙、丁、戊分别住在同一个小区的

  l、2、3、4、5号房子内。

  现已知:

①甲与乙不是邻居;②乙的房号比丁小;③丙住的房号是双数;④甲的房号比戊大3号。

根据上述条件,丁所住的房号是()。

  A.2号

  B.3号

  C.4号

  D.5号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由题可知丙的房号是双数,则非2即4,甲比戊的房号大三个数,则甲的段号一定大于3,又知乙比丁小.则可推出:

戊的房号是2,甲的房号是5,丙的房号是4;乙的房号是1,丁的房号是3。

为什么戊的房号不能是1呢?

  如果戊的房号是1,那么甲就会是4,丙就会是2,乙则非3即5,而题目中规定了甲乙不为邻,显然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故选B。

  16.

  (单选题):

白居易在登上庐山时写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产生诗中景象的原因是()。

  A.山地土壤贫瘠,桃树开花较迟

  B.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桃树开花来得迟

  C.山地云雾多,桃树开花来得迟

  D.山地空气稀薄缺氧.桃树开花较迟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

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

  (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1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答案为B。

  17.

  (单选题):

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

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

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

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文段首先介绍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填饱肚子。

在这个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人类便产生了追求更高一级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而诸如制陶之类的生产形式的改进就是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产生的。

A项“艺术创造”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

  B.D两项“制陶”只是生产形式改进的一个典型例证,排除。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8.

  (单选题):

下列通讯社和所属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

  A.路透社—法国

  B.美联社—美国

  C.共同社—日本

  D.塔斯社—俄罗斯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

  一.而法国最大通讯社应为法新社。

故选A。

  19.

  (单选题):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是今天的()。

  A.天津

  B.南京

  C.北京

  D.扬州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略。

  20.

  (单选题):

由于现实存在着外国征收遗产税而中国没有遗产税的情况,结果是我国公民在外国继承遗产需要向该国交纳遗产税,而外国公民在我国继承遗产无需交税,这既有悖于国际间的公平原则,又有损于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扩展,国际交往和经济贸易日益广泛和频繁,跨国流动的资产量多值高,主体、客体等具有涉外因素的遗产继承将日益增多。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我国公民在外国继承遗产需要向该国交纳遗产税,而外国公民在我国继承遗产无需交税,这有悖于国际间的公平原则

  B.开征遗产税法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

  C.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扩展,具有涉外因素的遗产继承将日益增多

  D.开征遗产税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中国没有遗产税”导致了一系列不公平情况的产生,“这既悖于国际间的公平原则,又有损于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因此,开征遗产税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

故选D。

  21.

  (单选题):

隋唐时期的三彩陶器,标志着彩釉陶器的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

襟怀宽广的大唐盛世,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

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还有更具代表性的执壶等名声显赫的中国陶瓷,则通过陆上、海上两条途径实现了向西辐射至阿拉伯与欧洲、非洲,向东延伸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的商品与文化输出,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唐代文化艺术交流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B.陶器发展的历程闪现着文化交流的光辉

  C.唐代陶器吸收国外工艺并向全世界输出

  D.陶制壶具的输出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文段首句强调隋唐时期的陶器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后文具体阐述隋唐陶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国外工艺并向全世界输出。

A项没有体现主体“陶器”。

C项未体现出“陶器”之外的另一核心要素“文化交流”。

D项没有体现“吸收”。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2.

  (单选题):

研究表明:

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文段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其重点是想说节能必须从细节人手。

D项中的“一点一滴”与此契合。

故本题答案选D。

  23.

  (单选题):

从2020年12月开始,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熊猫烧香”病毒,短短两个月内,被该病毒感染的个人用户多达几百万,受害企业用户达上千家,直接和间接损失无法估量。

那只卡通“熊猫”在大“烧”了网络一通后,又变种为“金猪报喜”,危害指数再度升级。

最适合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互联网惊现升级版“熊猫烧香”

  B.

  “金猪报喜”报忧并非喜

  C.

  “熊猫烧香”升级,用户损失惨重

  D.网络病毒流行,造成极大危害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文段主要说明的是“熊猫烧香”病毒在给几百万个人和上千家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后,又变种“金猪报喜”,危害指数再度升级。

  与A项相比,C项更加全面概括了文段的意思,且留了一定的悬念,富有吸引力。

  B.D两项均未涉及“熊猫烧香”。

  24.

  (单选题):

成语“草木皆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指的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东晋时期,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秦军与晋国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

秦军以多战少,结果却溃不成军,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25.

  (单选题):

空运:

海运:

运输

  A.平装:

精装:

装帧

  B.货轮:

客轮:

邮轮

  C.晚会:

聚会:

集会

  D.试飞:

试航:

航天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A。

  26.

  (单选题):

有一个水池,池底不断有泉水涌出,且每小时涌出的水量相同。

现要把水池里的水抽干,若用5台抽水机40小时可以抽完,若用10台抽水机15小时可以抽完。

  现在用14台抽水机,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抽完()

  A.10小时

  B.9小时

  C.8小时

  D.7小时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A。

牛吃草问题,直接套用公式Y=(N-X)*T,根据题意:

  “5台抽水机40小时,10台抽水机15小时”得,Y=(5-X)*40,Y=(10X)*15,,解得Y=120,X=2,则14台抽水机120=(14-2)*T,解得T=10小时。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7.

  (单选题):

量尺∶厘米

  A.时间∶小时

  B.天平∶千克

  C.电话∶号码

  D.显微镜∶细胞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量尺是计量长度的工具,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与此类似,天平是计量质量的工具,千克是计量质量的单位。

A项时间与量尺不是同级概念,C项电话不是计量工具,号码也不是计量单位,D项理由同C。

故选B。

  28.

  (单选题):

\"俏色”指的是一种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的工艺。

这种工艺原来被认为最早始于明代中期。

然而,在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龟,工匠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龟的背壳,用白玉部分作了龟的头尾和四肢。

这件文物表明,“俏色”工艺最早始于商代晚期。

以下哪一项陈述是上述论证的结论所依赖的假设?

  A.

  “俏色”是比镂空这种透雕工艺更古老的雕刻工艺

  B.妇好墓中的俏色玉龟不是更古老的朝代留下来的

  C.因势象形是“俏色”和根雕这两种工艺的共同特征

  D.周武王打败商纣王时,从殷都带回来了许多商代玉器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前提型题目。

题干由“在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俏色玉龟”推出结论:

  “俏色”工艺最早始于商代晚期。

如果妇好墓中的俏色玉龟并非商代晚期所作,而是由更古老的朝代留下来的,则无法推出题干结论,因此8项是题干结论所依赖的假设。

A项镂空、C项根雕、D项武王伐纣都与题干论证无关。

故答案选B。

  29.

  (单选题):

  ()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

  A.正常焦虑

  B.低度焦虑

  C.中度焦虑

  D.高度焦虑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高度焦虑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

低度焦虑则往往使学生情绪松弛,反应迟缓,不易激动,对学习活动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抵制教师要求他们解答困难的问题。

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选项。

  30.

  (单选题):

1985年,W国国会降低了单身公民的收入税收比率,这对有两份收入的已婚夫妇十分不利,因为他们必须支付比分别保持单身更多的税。

从1985年到1995年,未婚同居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