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75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山东青岛高新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已知他们之间关系如下:

  

(1)甲是乙的儿子的爸爸;

  

(2)N是乙的爸爸的儿子;

  (3)丁是丙的儿子的妈妈;

  (4)戊是丁的妈妈的儿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是兄弟关系

  B.存在两对姐弟或兄妹关系

  C.丁是甲孩子的姑妈

  D.存在一对夫妻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分析推理类题目。

  

(1)知,甲和乙是夫妻关系;由

  

(2)知,丙和乙是姐弟或兄妹关系:

  (3)知,丙和丁是夫妻关系;由

  (4)知,丁和戊是姐弟或兄妹关系。

如下图:

第2题: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题: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4题:

某市政府所属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被撤销,其职能由市政府所属B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受到行政处罚的公民不服,准备提起行政复议,此时他应以()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A.A机关

  B.B机关

  C.市政府

  D.省政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作出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申请提出时已经被撤销,继续行使其权限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故选B。

  第5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说过:

  “不容许过分强大的东西存在,这乃是上天的意旨。

”大自然本身是个调节器,处处有平衡。

这一平衡在社会关系中的一个表现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智力上越来越趋于相等。

尽管草根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与精英有明显的差别,处在不平等的社会两极,但在文化和思想上并不逊于所谓精英。

不断加速的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使精英与草根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人们可以发现。

即使精英中亦有滥竽充数者,草根中却并不缺少英才。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回归平衡是社会的永恒法则

  B.草根力量的崛起是社会平衡的体现

  C.草根与精英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D.草根取代精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草根”与“精英”两大阵营日渐走向平衡,两者的差别趋于模糊化,而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平衡法则。

  A项未提到“草根”这一关键词,可首先排除。

C项本身表述错误,两者只是在知识和智力上趋于乎等,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也排除。

D项属主观臆断,无法从文段中推出,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6题:

下列人员中,通常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A.局长、厅长、委员会主任

  B.副局长、副厅长、委员会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

根据该条第

  四、五、六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权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

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有权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由此可知,只有D项正确。

  第7题:

下列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B.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D.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

高端服务业并不在七大产业之列,故C项错误。

  第8题:

要使一个人真正戒烟成功,至少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减少接触烟草的机会。

二是家人的支持。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不能确实解决,那么即使个人有再强的意志力,也不可能戒断烟瘾。

由此不能推出()。

  A.只要减少了接触烟草的机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并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就一定能戒烟成功

  B.只有减少接触烟草的机会,才能戒断烟瘾

  C.除非减少了接触烟草的机会并得到家人支持,否则不可能成功戒烟

  D.一个意志力强大的人戒烟成功肯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题干,只有减少接触烟草的机会并得到家人的支持,才有可能戒断烟瘾。

C项等值于该命题,正确;B项也能由该命题推出;D项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正确;只有A项混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不能推出。

  第9题:

产品召回是指生产商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收回。

产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

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厂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而出现的,其中,对于质量缺陷的认定和厂家责任的认定是最关键的核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产品召回的是()A某商家作出承诺,产品有问题可以无条件退货B因质检把关不严,某厂一批次品流入市场,厂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C某超市发现卖出的罐头已过期变质,及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或更换D某玩具厂因某种玩具有害物质超标,向提起诉讼的部分消费者退货赔偿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0题:

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

  A.录音练习册

  B.多媒体学习包

  C.自学课件

  D.导听教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1题:

将10名运动员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A.120

  B.126

  C.240

  D.25245

  B.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解析】将10人平均分成两组实际就是从10人中选出5人,=252人。

考虑到重复情况,实际参加的人数是252/2=126人。

  第12题:

21,59,1117,2325,(),9541

  A.3129

  B.4733

  C.6833

  D.823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原数列各项可作如下拆分:

  [2|1],[5|9],[11|17],[23|25],[47|33],[95|41]。

其中前半部分数字作差后构成等比数列,后半部分作差后构成等差数列。

因此未知项为4733。

  第13题:

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靠近光谱中红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

  B.紫外线可以诊断疾病

  C.可以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

  D.红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不可见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靠近光谱中紫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紫外线可以杀菌,但不能诊断疾病。

  第14题:

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

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界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村正在__________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好、不着痕迹、似信非信

  B.淳朴、潜移默化、默然无知

  C.单

  一、默不作声、懵懵懂懂

  D.封闭、悄无声息、浑然不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阅读可知,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故乡的传统生活与外界是隔绝的,意在强调它原来的一种“封闭”的状态。

由此可知,在第一个空格中填入D项中的“封闭”,可以形成最佳的语境呼应。

  第15题:

一个包裹,除非其大小在规定的尺寸之内,否则投递服务公司不会接受。

所有被接受投递的包裹都有退回地址。

如果上面陈述是正确的,下面哪一项也一定是正确的?

()

  A.投递服务对重包裹的收费高于对轻包裹的收费

  B.投递服务一直只接受大小在规定限度内的包裹的投递

  C.如果一个包裹大小在规定的限度之内,并有回邮地址,则无论它多重,都会被接受投递

  D.一个大小不在规定限度之内却有回邮地址的包裹,决不会被投递服务接受投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所表现出的逻辑关系是:

  “包裹被接受投递”一“在规定的尺寸之内”且“有退回地址”。

充分条件关系肯定前件能推出肯定后件,否定后件能推出否定前件。

即否定“在规定的尺寸之内’’或“有退回地址”其中任何一个都能推出“包裹没有被接受投递”。

D项中否定了“在规定的尺寸之内”这一后件,因此能够推出“包裹不会被接受投递”,故本题答案为D。

文段并没提到收费问题,故A排除;B项“一直只”的说法过于绝对,这一规定很可能是最近才有的,因此B项不能推出;C项把“在规定的尺寸之内”这一必要条件当成是“包裹被接受投递”的充分条件,因此错误。

  第16题:

海选指一种不提名候选人的直接选举。

下列不属于海选的是()。

  A.某单位团代会在选举副书记时采用了五选三的差额式

  B.大兴村选举村支书,采用的是自我推荐、选民投票、得票多者当选的办法

  C.某校园文学社招聘几位干部,要求自荐,择优录用

  D.某商场正招聘业务经理,凡本科以上学历,35~38岁,熟悉业务的均可竞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海选的方式是不提名,直接选举。

A中说了五选三,表明已经有了候选人提名,所以不是海选。

  第17题:

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

  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

  D.虎门销烟——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马关条约(1895年)——戊戌变法(1898年)——五四运动(1919年),A错。

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年左右)——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初),B对。

张骞使西域(公元前1138年)——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年)——诸葛亮写《出师表》

  (公元227年春天),C错。

虎门销烟——(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D错。

  第18题:

五只相套接的彩色圆环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显著的标志,象征五大洲运动员的友谊和团结。

奥运会五环旗首次出现在哪个城市?

()

  A.巴黎

  B.伦敦

  C.华盛顿

  D.雅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五环旗是1913年根据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的建议设计的,并在1914年法国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

  第19题:

学习双机制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冯忠良

  B.林传鼎

  C.黄希庭

  D.莫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0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加热,一般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能说需要加热的

  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A项错误。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C项错误。

  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项错误。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的

  结合,氢离子与氢氧根的能量和大于水的能量。

所以,中和反应都放热,故本题正确答案

  为B。

  第21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的著名诗句,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

  ()一面像清晨,一面像黄昏的景象。

  A.华山

  B.嵩山

  C.庐山

  D.泰山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22题: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结构,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④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⑤咱们两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①④③

  B.⑤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⑤④

  D.⑤③①②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④中的“这类的图”指的是①、②中“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和“种种动物植物的图”,故应紧跟这两句之后,排除C。

③先说读者,后说朋友,其中读者对应②中的“书籍”,朋友对应①中的“房屋或花园”,故②应在①前面,排除

  B.D。

本题答案为A。

  第23题:

定义:

①敬态:

形成集群生活的动物,日常对集群的其他个体(包括配偶者)所表现的回避攻击而保持友好的行为。

②食草作用:

捕食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

植物虽不能主动逃脱食草动物,但却可通过某些适应方式以防止被食。

③相克作用:

植物利用其代谢产物来影响其他植物。

典型例证:

  

(1)某些植物叶子中的单宁含量占其干重的60%,味道又苦又涩

  

(2)胡桃树叶片分泌的化学物质,会抑制树下其他植物的生长

  (3)獴是毒蛇的天敌,它们不仅有与蛇搏斗的本领,而且自身也具有对毒液的抵抗力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典型例证

  

(1)属于食草作用;

  

(2)属于相克作用。

故选C。

  第24题: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

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

  “我要吓他一下。

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题中,甲并无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也无破坏交通工具的故意。

  第25题:

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_____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理所当然

  B.平淡无奇

  C.司空见惯

  D.由来已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司空见惯:

看得多了,不足为奇。

平淡无奇:

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由来已久:

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很久。

句意为:

一旦把某个事物看成是本就应该这样、完全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故应填“理所当然”。

  第26题:

有毒青蛙用刺眼的颜色表示自己是有毒的,而“欺骗性”物种则是在没有毒素作为依托的情况下来模仿警告性着色。

在厄瓜多尔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所做的一项研究,获得了令人吃惊的发现:

可以食用的青蛙的颜色会模仿附近两种有毒青蛙中毒性较小的一种,以获得100%的保护,它们会被学习区分毒性不同的青蛙的捕食者回避。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当毒性极强时,会使捕食者回避与有毒目标稍微有点相像的东西,而毒性不是特别强时,捕食者的回避会变得有针对性

  B.动物在长期的大自然生存斗争中,经过种系遗传,保存和发展生来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回避可能的危害是动物的自我保护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C.当毒性极强时,捕食者的回避会变得有针对性,而毒性不是特别强时,会使捕食者回避与有毒目标稍微有点相像的东西

  D.模仿毒性不是特别强的青蛙要比模仿毒性强的青蛙要容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中表述:

可以食用的青蛙的颜色会模仿附近两种有毒青蛙中毒性较小的一种,以获得100%的保护。

可以推出A项的结论:

毒性不是特别强时,捕食者的回避会变得有针对性。

C项观点与A项恰好相反,因此错误。

而B项和D项没有涉及,不能推出。

故选A。

  第27题:

下列古代科技著作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梦溪笔谈》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28题: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同一时间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价格歧视的是()。

  A.经销商将过季商品五折出售

  B.电信运营商对网内和网外通话实行区别定价

  C.北京某电影院对其会员实行票价八折的优惠

  D.香港四星级酒店的价格高于内地很多四星级酒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没有体现出实行不同的价格;B项不属于相同的服务;C项完全符合定义;D项不属于相同质量相同等级。

故选C。

  第29题:

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对称信息的是()。

  A.某企业发布信息招聘一名部门经理,要求男性、年龄不超过30岁,经考核面试合格后录用。

应聘者甲、乙一路过关进入最后一轮筛选,在决定谁最后胜出时,乙被告之,因其不是本市户口。

所以不予录用

  B.某单位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大会,规定职工上班时间不得玩游戏。

一个月后,小李违规受到处理。

小李争辩说,单位以前有过要求,以后再未提出类似要求

  C.某市在本市各大媒体上发布招录50名公务员消息,张某说他最近一直在外地,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错过了报名时间

  D.某电视购物频道联手建材商家进行团购促销宣传,小李说他不知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非对称信息的定义要点是:

某些行为人拥有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A项中乙并不知道企业招聘条件中要求本市户151,符合定义B项单位已经规定了上班时间不得玩游戏,而且小李是知道的,不符合定义;C项招考信息已经发布出来,D项电视购物频道进行了宣传,都不属于非对称信息。

故答案选A。

  第30题:

在世界总人口中,男女比例相当,但黄种人是大大多于黑种人的,在其他肤色的人种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

由此可见()。

  A.黄种女性多于黑种男性

  B.黄种男性多于黑种女性

  C.黄种男性多于黑种男性

  D.黄种女性多于黑种女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世界人口有三种肤色,黑、黄、白,则题目中所说的“其他肤色人种”即为白色人种。

由此根据题意可推出:

  

(1)男(黄色)+女(黄色)>男(黑色)+女(黑色),

  

(2)男(黄色)+男(黑色)+男(白色)=女(黄色)+女(黑色)十女(白色),

  (3)男(白色)>

  女(白色)。

通过

  

(2)

  (3)综合,可以推出

  (4)女(黄色)+女(黑色)>男(黄色)+男(黑色),结合

  

(1)

  (4)相加可得出:

女(黄色)>男(黑色)。

  第31题:

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

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A.2

  B.60

  C.240

  D.29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解法一: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为X人。

则有11月30日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当天的工作量为240,以此类推,11月29日总厂剩余(240+X)名工人,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X);11月28日总厂剩余(240+2X),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2X)……,11月1日总厂剩余(240+29X)名工人,当天的总工作日为(240+29X)。

每天的总工作日成等差数列。

根据题意列式得,240+(240+X)+(240+2X)+…+(240+29X)=8070。

化简为X+2X+…+29X=8070-240×30=870,29×15X=870,X=2。

故派到分厂的工人数应该是2×30=60(人)。

解法二:

到月底总厂剩下240名工人,这240名工人一个月有240×30=7200个工作日。

而8070-7200=870,这870个工作日是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在总厂的工作日。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为X,则这些人留在总厂的工作日分别是:

X人做29天,X人做28天,X人做27天,…X人做1天,即每天的工作日构成等差数列。

所以,X+2X+…+29X=870,可解得X=2。

故派到分厂的工人数应该是2×30=60(人)。

解法三:

设每天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为X,那么11月共30天则派出了30x人,必为30的倍数,排除A,D,根据题目中的数字简单估算下可知B应该为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